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观察能力的有意识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观察能力的有意识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第三学段的习作目标指出:习作教学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然而,小学生的观察往往随心所欲,注意力分散,有时甚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们对感兴趣的、新异的事物,容易乐在其中,而忘记自己的观察所思;他们在观察中往往缺乏精细的辨别能力,不善于观察事物的局部,以致遗漏了重要的细节。但是小学生好奇心强,富于幻想,所以,小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观察能力是需要教师有意识培养

兴趣成就学生观察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好奇心极强,他们对周围所有的新事物都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学生有观察需求,才会认真地进行观察。在具体教学中,结合读写活动,阐明培养观察能力的重要,是学生自觉地投入观察训练的前提。只有当学生明确了行动的意义,才会避免被动和盲从,增强观察力的培养效果。下面以人教版第十册《人物描写一组》教学为例:

师:刚才学习了许多人物的描写方法,现在我们来比试,看谁能细察老师的表情变化,猜一猜老师的真实心情?

一连串的表情和动作后

生1:老师精神抖擞地走上讲台,用温和的眼光巡视我们,微笑着点点头,心情多么高兴啊!

生2:老师看到李玲今天的校服格外干净,眼里露出惊讶的神情,他忍不住盯着李玲多看了几眼。

生3:老师的眼光落在张强的身上,看看张强把学习用具摆放得整整齐齐,身子坐得特别端正,精神又是那么饱满,嘴角露出了愉快的微笑,好像在心里说:“同学们呀,希望你们像张强那样,上课专心听讲,用心思考,展开想象的翅膀,才能在将来飞得更高更远……”

在这一案例中,我们可以用半节课的时间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观察人物外表和内心的作文训练。因为有了猜一猜的悬念,学生情绪更高,争着要讲。这样有意思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忘记了自己是在完成学习任务,他们激动的心情被调动起来,在结合阅读中,学生的观察兴趣已被点燃。

观察需方法得当

小学生的习作练习,应该坚持从看到说、从说到写。在阅读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既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又能掌握观察方法的能力。如此,写作时才能得心应手。例如:《秦兵马俑》一文中,关于各种个性鲜明的兵马俑的描写,就是一段学生学习从整体到局部综合观察方法的例文。作者先整体观察兵马俑规模宏大,然后进行局部的细细观察。笔者在教学时这样引导:

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兵马俑的呢?

生1:先总后分。

生2:先整体后局部。

生3:先大概后具体。

师:是呀!这样有顺序的观察和描写,文章就显得条理清楚,重点凸显了。在写兵马俑时,作者又有什么特色呢?

生1:他写的时候都是先写兵马俑的样子,再写作者的想象。

生2:作者写几种兵马俑是用“有的”“有的”把他们连接起来的。

师:我们学着这样的观察方法,观察课堂上同学们的表现,也模仿课文的写法,练习写一个片段吧!

这一案例中,教师除了课堂上让学生观察练写,还布置学生课后观察“早会课”“课间活动”等场景练笔,在点面结合的方面学生取得很好的练习效果。

想象启迪学习思维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在习作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设法活跃学生的思路,启迪学生的思维。想象越丰富,文思才能越敏捷,学生习作时的思路就会越开阔。下面以人教版第六册《荷花》教学为例:

师:孩子们,细细品读课文,文中的荷花美吗?你喜欢这些荷花吗?

生1:作者写了三种荷花,一种是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的,一种是花瓣儿全都展开了的,还有一种还是花骨朵儿的。我觉得这三种姿态的荷花各有特色,都很美。

生2:我最喜欢花瓣儿全展开的,美得艳丽。

生3:我觉得白荷花在挨挨挤挤的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白和绿的颜色对比很鲜明,画面特别美。

师:是啊!在这么美的荷花中间,作者陶醉了,以至忘了自己,恍惚起来了。他有了怎样的感受?

生1:他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了,而且还和一池的荷花一起舞蹈。

生2:他还仿佛自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迎风舞蹈,雪白的衣裳随风飘舞。

师:是的。作者看着荷花情不自禁地展开想象。加入了想象的描写,文章显得精彩多了。孩子们,一群大雁在往北飞呢(课件出示大雁北飞的场景)。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师:(展示和评点后,布置课外观察练习)当你看到早晨或傍晚的云霞变化时,你是怎样想的?当你春节看着燃放的焰火,舞动的龙灯的时候,你会怎么想?把看到、听到、想到的写在观察日记本上,两周后班上进行交流。

上例中,基于对文本深入的领会和品读,学生感悟到了荷花的美,感同身受地体悟了作者陶醉其中、花人合一的忘我境界,欣赏和体会到了作者丰富而华丽的想象。教师结合阅读进行的想象练习水到渠成,既教给了方法,又培养了能力,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上杭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