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略论古代诗词给记叙文写作的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略论古代诗词给记叙文写作的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方 明,江苏省海门市四甲中学教师。

经典作品之所以经久不衰,常读常新,是因为作者在创作时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审美空间,为读者第二次创作提供了宽松的环境,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特质使经典作品的生命得到无限的延展。在各类文学体裁中,诗歌的语言表现力最强,这就是因为诗人创作时给读者预留的审美空间较大。当下中学生记叙文写作状况堪忧,虽然其中原因众多,但我认为关键所在是学生所写作文缺少一种独特的“韵味”。那么,这种“韵味”如何而来呢?我们可以借鉴诗歌的写法为记叙文写作留足审美空间,并以此来提升记叙文的“韵味”。

一、闻声识人――犹抱琵琶半遮面

记叙文写作,塑造人物形象尤为重要。高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塑造人物的基本技法,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在记叙文写作时,多学生都能对人物进行精细的典型的刻画,能够形象地把人物展现在我们面前。然而,很多时候读者阅读之后看见了这个人,也能感受到了这个人,但仔细品读就会觉得少一点什么,也就是这“一点”让作文未能达到上层佳作的境界。到底少了什么呢?下面我阅读几首诗歌,看看诗歌中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例如,韦庄《菩萨蛮》(其二)“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首诗中刻画了两个人物,其一就是作者自己,其二是酒家之女。诗人对酒家女的塑造如若用“惟妙惟肖”来形容就是对诗人的亵渎,神来之笔不能言喻。江南的一切都好,美女也好,但是怎样才能写出江南美女的共同特征,诗人可以说是一番精致雕琢。江南水乡,水润肤色,诗人便抓住了江南女子肤色“白皙”的特点,以点带面地写出江南女人之美。然而作者并没有对酒家之女做全面细致的描摹,全面细致的描摹也许只能做到“惟妙惟肖”,却难以写出江南女人的神韵。诗人先写酒家之女似月般美好的总体印象,再腕白皙到“霜雪”的程度这个典型细节,十个字便传神的从一面一点两个角度将此美人的神韵现出。然则除了“皓腕”便再无可写之处了吗?不,正相反,正因为“皓腕”这一细节,引发了读者无尽的联想,酒家之女美不在笔下,而在每个读者的心中。我们阅读之后,似乎没有看见这个酒家之女,又似乎看见了酒家之女,这便是诗人高明之处,留足了想象的空间,让后来读者能够根据审美特质去无限地填充补全酒家之女的形象。再如,宋代词人晏几道《鹧鸪天》中的“彩袖殷勤捧玉钟”、宋代词人贺铸《青玉案》中的“凌波不过横塘路”都是运用这种方式来描绘美女。这样的例子在古代诗词中比比皆是,这绝不是偶然的出现,而是一种必然的写法,这种手法却长期的被我们所忽视。一个时代与另一个时代,人的审美情趣可能发生了变化,但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美”的追求,然而“美”又如何界定呢,不同时代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界定。古代诗人们就是抓这个特征,才在诗歌创作时留下足够的审美空间,让后世之人根据自己的审美特征尽情的想象、补充,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二、景中藏情――此时无声胜有声

记叙文写作抒情是必不可少的。而当下中学生记叙文中的抒情很是让人生厌,其原因多是无病,高喊口号。学生在记叙文写作时不懂得如何“隐藏自己的思想脉络”,而是全方位的把“思想脉络”暴露给读者。这势必会让读者感觉这种情感好像是作者硬塞给读者的,而读者却不一定认同。那么,如何“隐藏自己的思想脉络”就成为记叙文抒情的关键所在。下面我阅读一首诗歌,来感受一下诗歌中是如何“隐藏思想脉络”的。例如,宋代诗人梅尧臣《东溪》“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短短蒲耳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本诗起句便写了诗人乘船到东溪去看水,到了东溪,登上孤屿,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不由地留恋忘返。中间两联用“野凫”“老树”“蒲耳”“沙石”四个意象写出东溪景色的“美”与“闲”,推己及物,物我两忘。尾联两句之中“情虽不厌住不得”是直接抒情,而“薄暮归来车马疲”便是以景结情。薄暮催人归去,车和马也劳顿了一天。既体现了诗人公务缠身不能久留的无奈,又体现了诗人东溪赏景的闲情逸致。我们虽没有直接读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但“薄暮”和“疲”似乎在诉说着什么,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与穿透力,让每位读者能与诗人达到精神上的共鸣,或喜,或泣。又如,唐代诗人王昌龄《从军行》中的“高高秋月照长城”、明朝诗人杜庠《赤壁》中的“荒矾鸥鸟满烟芜”,都是在Y句中“隐藏自己的思想脉络”,并以此来拓展诗歌的情感意蕴,把有限变成了无限。这种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直抒之情更富感染力与穿透力,别具一种不言而喻的情韵。记叙文写作也应如此,有时候不直接言说也许比直接言说表现出来的意蕴更加广阔、深厚,真正高明的写作要做到“一枝一叶总关情”。

三、跳跃叙事――拨弦转轴三两声

叙事是记叙文写作不可或缺的,其地位也不可撼动。然而,中学生记叙文写作在叙事上往往存在很大的问题,缺少典型的细节、细致的描写,所叙写的故事就像“流水账”一样干瘪、枯燥。基于此很多中学教师便为学生出谋划策、精心设计、寻求突破。大多数教师认为记叙文写作一般要求800字,在有限的字数之内很难写时间跨度较大的素材,于是便告诉学生写作时最好压缩事件发生的时间,如压缩到一天之内,一小时之内,几分钟之内,甚至是几秒钟之内,这样故事情节可写的就少了,学生自然就会抓住典型的细节、细致的描写等。这样写作固然没有错,但学生所选择的素材的确是时间跨度很大又难以压缩,这样怎么办呢?难道就不能写了吗?下面我阅读一首诗歌,看看诗歌中是如何设计情节的。例如唐代诗人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全诗四联,只有四十个字,除去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抒情句,诗人只有三十字,却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宏大的故事,若今天一流的编剧完全可以把这首诗改编成一部电影。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战争的全景过程。首先用“烽火照西京”写出敌人“来犯”的气势汹汹,战争情况的危急程度;进而用“牙璋辞凤阙”描绘出朝廷派兵遣将,庄严“出征”的场景;之后又用“铁骑绕龙城”来写朝廷军队的英勇神速的“围城”画面;最后用“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来写朝廷军队与敌人拼死“苦战”的场面。全诗用“来犯――出征――围城――苦战”四个场景,生动形象的展现了整个动态的战争场面,我们可以想象敌人“来犯”时的凶猛与蔑视,可以想象“出征”时庄严与震撼,也可以想象“围城”时自信与傲气,还可以想象两军“苦战”时的生死搏杀、你死我活。宏大叙事作为素材往往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抓到其中几个关键节点,进行细致的雕琢,把握好画面之间的“起承转合”,我相信这样的记叙文也会别有韵味。

戴望舒曾说“诗歌是在隐藏自己与表现自己之间”,作文写作亦如此。优秀的作文往往让人读过之后会有“回味”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就是我们学生作文所需要的。所以,学生在写作表达时既不能裸,也不能过于含蓄扭捏,要懂得适度的“留白”,并把握好“尺度”,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品出“味道”从而获得内心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