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包公审驴》教学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包公审驴》教学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本课基于孩子们对包公的这一点认识,通过神奇的“审驴”案使孩子们加深了对包公的了解,并从中受到教育。本课的教学目标有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审”、“懊悔”、“闻所未闻”、“冒名顶替”的意思。3.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精读课文中“审驴”部分,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包公的足智多谋。4.通过表演课本剧加深理解与认识,并培养表达能力。

关键词:《包公审驴》自读质疑 自读释疑

《包公审驴》讲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断案故事,整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换驴――审驴――得驴”三个部分:王五借以养家糊口的、漂亮的驴被人在市镇上掉包;他无奈将驴告上法庭;包公利用驴能够认路的特点,通过巧妙“审”驴捉住了小偷。审驴的过程中,包公的巧用计谋、对于穷人的一视同仁,对于疑难案件的从容应对都让我们叹服。在其中,小偷也使用了计谋:他将驴调换,而不是偷走,这样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让失主有些安慰,让自己逃脱罪责。但这样的计谋最终证明是害人害已,是要不得的。这篇课文属记叙文,记叙顺序非常清晰,故事情节不复杂,易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大意,并能把握文章“审驴”这一重点部分。包青天作为我国艺术舞台上家喻户晓的一个人物形象,他黑脸如木炭,一身正气,孩子们在影视作品中对他有所知晓。

【设计流程】

一、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包公审驴》

二、新授

1、师:指导读题:包公审驴

学生质疑:

生(1)包公为什么审驴?(为什么审)

生(2)包公怎样审驴?(怎样审)

生(3)包公审驴的结果怎样?(审的结果怎样)

2、自读课文,找答案

3、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1)师:为什么审?

生:驴被小偷偷换了

(2)师:刘五的驴什么样?划上波浪线。

生:这头驴是刘五唯一的财产,因此,刘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

师:驴很好,刘五很喜爱。(读出喜爱)

(3)师:树上栓的驴什么样?划出来。

师:此时,刘五的表现又怎样?用三角符号标出来。

惊慌失措(安排、料理)

又气又恼(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我的驴这么一会儿就病成这个样子了!)

无奈之下,就将瘦驴告上了法庭

4、谁来解决第二个问题?

以小标题的方式解决:

饿驴(三天三夜)――打驴(四十大板)

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包公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

(1)包公怎么说?

“皱着眉头”说明包公正在想办法。

生自读自演

生个别展示

生齐读齐演(!――读出语气)

(2)第六自然段找找:三天以后,驴什么样子?

(3)打完后,包公又是怎样说的?

(3)包公为什么要“饿驴――打驴――放驴”呢?

(老马识途)

(4)齐读第十自然段

师:同学们,此时驴到哪儿去了?

5、这个案子的结果怎么样?自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结果:刘五丢失的驴找到了。

小偷也被抓到了。

6、回头看第四自然段,包公审驴的事引起了人们的什么反应?

(衙役 法官 人们)

闻所未闻:听也没有听过。

听到 听到的

7、想想看,写人们的反应有什么好处?

(侧面写出了包公审案:与众不同)

8、用你的话评价一下包公:

生:料事如神;生:与众不同;生:断案如神;

9、文中还有谁用了计谋?

生:小偷,偷梁换柱。

生:聪明反被聪明误

10、启示

11、练课本剧

(作者单位:甘肃会宁县东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