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语文是基础教学的最重要学科,语文教材处处有德育知识,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德育渗透工作。在这过程中我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德育规律,贯彻教书育人的原则,谆谆启发诱导,善于抓住时机,做到文道贯通。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德育教学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以人为本;重点

我常说教书育人,教书虽重要,但育人的任务更艰巨一些,所以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 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 吃透教材,抓住时机,启发谈话,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下面我将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抓住重点,扣开心扉,深刻理解

一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包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只有适当点拨,学生才更容易明白。所以,我们教学时必须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包含的思想内容。要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 我的具体做法是: 让学生通过咬文嚼字,抓住重点词句,由表入里,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比如《白杨》这篇课文中的这一处:“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还要再坐几天汽车。”就是开拓学生思维,进行思想教育的关键地方。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三个“只知道”,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理解其思想内容。我首先问学生: “兄妹俩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这里的‘只知道’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考虑了片刻就回答出:“除了知道爸爸和妈妈在新疆工作外,别的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大家还知道别的吗?”同学们想了想,没有回答。我再引导学生说:“你们仔细地把上面那个自然段看一看。”看完之后,同学们的思维更活跃了。一个思维敏捷的孩子发言道: “我还知道他们的爸爸妈妈在新疆工作的原因是什么?”“你能详细地讲一讲吗?”那个学生非常干脆地回答:“他们到新疆工作是为了服从祖国的需要,祖国需要到哪里就去哪里,他们不怕困难,不谈条件,心甘情愿地为祖国边疆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这个学生确实已经对文本里面的“只知道”理解透了。在开启学生的思维大门之后,让他们理解其余两个“只知道”就很容易了。我又趁热打铁地说:“当你们理解这段话后,你们知道自己长大了应该做什么吗?”这就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课文里所表现的思想及时迁移到生活中来,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也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

二、抓住疑点,正面引导,提高认识

由于学生的知识有限,他们的认识能力还较弱,在接受课文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方面有一定难度,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可能会提出一些错误的观点。其实出现这种现象老师大可不必担心,学生的错误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机会,所以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时机,切不可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更不能呵斥学生。只要教师善于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课文的思想内容,正面诱导学生,同时启发学生自我省悟,就能使学生接受到正确的思想教育。

例如,在教《十六年前的回忆》这一课时,我刚把课文录音播放完,就有一个学生随口小声说道:“敌人没来到之前不知道离开,哪有等敌人来抓的,岂不是太傻了吧!”我一听,很生气,刚想发火,突然想到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大好时机。我略加思索,对同学们说: “同志,在敌人没来到之前,如果听从劝告,离开北京,就不可能被抓住。但他为什么不听劝告,你说这是不是说同志太傻呢?”引导学生围绕着这个问题重新阅读思考,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发表见解。通过讨论,学生初步了解到“他是为了革命工作而不愿离开北京的。”我继续发问:“他到底为了什么工作而不肯离开呢?”经过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终于明白了同志为了保守党的秘密而不顾自己安危,这种为了革命工作不顾自己生命安危的崇高精神,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心里。

三、抓情感,谈感想,促内化

情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直接内驱力,是促进德育与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催化剂。在教学即将结束时,学生已基本理解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但学生是否能与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呢? 答案是否定的。为了让学生的情感和文章的思想达到共鸣,教师就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抓住课文中的情感因素,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自己的见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而促其内化。

我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首先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的一至五节,然后问学生:“同学们在作者的带领之下,了解了祖国美丽的西沙群岛,那么,你觉得西沙群岛这个地方怎样呢?”学生答道:“西沙群岛确实是一个景色优美、物产丰富的好地方。”我推波助澜:“西沙群岛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是个很可爱的地方。仔细看看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认为西沙群岛上还有什么更可爱的地方呢? 你有什么想法呢?”让学生结合课文的阅读,理解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完之后,大家纷纷举手谈感悟。一个优秀生是这样说的:“西沙群岛为什么有优美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呢? 这是因为岛上有祖国勤劳勇敢的英雄儿女在日夜守卫着,海岛没有受到侵略者的破坏。所以我觉得这些不辞劳苦、日夜守卫着海岛的英雄儿女更可爱。我们小学生应该向他们学习,长大以后,到祖国的边疆去,亲手建设海岛,使她变得更加美丽富饶。”这位优秀生发自内心的感想,一定会使别的学生也受到熏陶,这不正达到我们教学想要达到的目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