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通感在音乐中的运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通感在音乐中的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艺术通感,通过悠扬的音乐旋律、美好的美术画面的结合可以净化学生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同理,影视音乐一般凝结着影视故事中最深刻的思想和最深沉的情感。优秀的音乐作品为影视加入情感内核,使之更加动人。音乐与文学也是姐妹艺术。在音乐学习中多展开文学想象,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从而达到情感熏陶的目的。

关键词:通感;音乐;运用

“艺术通感”,即由对一门艺术的感受连带勾起相关艺术门类的感受。如读诗歌产生绘画感,观画萌生音乐感,听音乐滋生诗画感,即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中有旋律”“音乐中有诗情画意”。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审美的丰富性在于通过听觉能够刺激唤醒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从而在心中呈现丰富多彩的立体世界。反之亦然,其他艺术学科的信息作用于各种感官,也能激发听觉神经,从而产生乐感。笔者试图就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艺术通感,结合自己音乐教学实践,谈点感受。

一、通感及其在艺术中的运用

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各感官之间与生俱来的相互协作、相互补充的关系是通感形成的生理基础。现代心理学认为:“某种感觉感受器官的刺激能在不同感觉领域中产生经验,不同感官的感觉印象可以混合成为连贯的、统一的印象。”所以,通感也叫联觉。最常见的联觉现象是“视听联觉”。

通感普遍存在于艺术的各领域中,它是审美知觉的交叉、互通、转换和挪移。在艺术和审美上,对通感的体验常常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艺术的各门类之间由于存在着共同规律、共同审美特征所激起的通感。即所谓的“艺术通感”。如听美妙的音乐能感受到诗情画意,观诗画仿佛体验到音乐般的旋律;二是对特殊生活现象的感悟而引起对艺术规律的通感;三是借助刺激单一感官的感觉、知觉,引起其他感官的感觉、知觉的兴奋和整体感受,也称“感觉挪移”或“感觉他涉”。总之,这三种类型的通感体验是人类一种潜在的艺术感知力、创造力。著名音乐教育家赵宋光先生认为:“人才素质的培养,艺术能力的培养,要靠四大器官(主要指视听等感官)综合运用所形成的心理结构……(四大感官)在每个人身上都有建造人类本质、获得高度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惟有通过教育过程,使四者立体镶嵌、互补整合,方能使人类水平的认识、情感、意志在中枢神经系统部位获得高度发展”。通感体验即是通过艺术教育实现四大感官的“立体镶嵌、互补整合”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整合创新能力。可以说,一个完善的人必定是一个四大感官高度发展、审美通感高度发达的人。而一个具备通感体验的人,则更能够洞悉艺术的本质,更加具有艺术的创造力,也更懂得诠释生活的意义。这正是我们的学生所应该具备的一种“综合艺术能力”。

实际上,通感体验存于在每一个人身上,它是有待人们挖掘的一种审美潜质,只是在过去的单科教学中没有充分重视它的巨大作用,挖掘利用它来进行艺术学习。

二、通感在音乐中的运用

(一)启动艺术通感之门,让音乐情感渗透润物无声

音乐被誉为“人类感情的速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音乐,这是情感的语言,它能够表达人类语言所表达不了的人的感受的最细腻的色彩!”情感出自于兴趣,而兴趣产生于学生在参与音乐课活动中的体验。因此,必须多渠道营造课堂活动情景,以达到情感体验与思想熏陶的目的。

(1)与美术结合开启情感心扉

音乐和美术分属两个不同艺术门类,但借助美好情感进行德育熏陶的功能是一致的。通过悠扬的旋律、美好的画面可以净化学生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感受真善美的人生真谛。

(2)与影视联姻放飞思想翅膀

影视音乐凝结着影视故事中最深刻的思想和最深沉的情感。优秀的音乐作品为影视加入情感内核,使之更加动人;面对人类复杂的情感,再出色的台词有时候也显得苍白无力,若辅之以婉转动听的音乐,则这个片段往往会成为影视中最撩人心弦的篇章。反之亦然,优秀的影视作品则令音乐飘逸、灵动,回味无穷。《大海啊!故乡》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歌曲,它借助对大海的思念与赞颂,抒发了人们对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为求得更好的教学艺术效果,可以引入影视艺术,播放电影《大海的呼唤》片段,给学生以身临大海的感觉,让思想的翅膀腾飞于祖国秀美壮阔的山河之中。那么,学生对《大海啊!故乡》的爱乡爱国情感就油然而生了。

(3)与文学合璧升华心灵境界

音乐用声音抒感,愉悦人们的生活,使之丰富多彩;文学用文字触及人们的心灵,陶冶情操,使其脱胎换骨。音乐与文学是姐妹艺术。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多展开文学想象,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从而达到情感熏陶的目的。

《蓝色的多瑙河》这是一首世界名曲,由五个小舞曲组成,各个主题的音乐风格各有特点,但他们都是愉快、爽朗、活泼的,如第一圆舞曲主题旋律是呈三度上行的。学生能从中感悟到一种明朗、积极、向上的基调,慢慢地体会到这首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是歌颂春天、歌颂大自然、歌颂家乡,从而自然想到歌词“春天到了”。在此基础上,可以鼓励学生展开文学想象,搜寻与春天、家乡及大自然有关的古今名篇佳句当堂朗诵。于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朱自清的《春》等,都成了学生竟先吟咏的佳作。这种浸透着浓郁文学气息的音乐课,无意中深化了对音乐作品主题的理解,荡涤了学生混沌的胸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有效地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目的。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与美术、影视、文学的结合生动地反映和影响着人的思想感情。可以促进学生热爱祖国、树立理想、陶冶情操,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生活,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构建艺术通感之桥,让音乐文化体验如临其境。

音乐是艺术的,也是文化的。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精神的产物;它是时代的写照,也是历史的见证。民族的差异和国界的遥隔都不能阻断音乐对文化的传递与交流。

在欣赏《沃尔塔瓦河》中的“水仙女的舞蹈”片段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表现水仙女歌舞的这段朦胧、神秘、美妙的音乐,教师选择了一幅颇具代表性的西方油画作品--水中浮现的仙女图让学生欣赏,结合所给出的图片,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判断出作曲家在这段音乐中运用竖琴来模拟水波声,而高音区的弦乐柔美、悠长,就像一位妙龄少女在吟唱着古老、神秘的歌谣……而在思考、判断的同时,他们其实就已经思接千里、神游异域,不知不觉中接触与体验了一回捷克民间的神话传说。音乐与美术这两种艺术形式给学生以听觉和视觉的双重作用共同促进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

(三)疏导艺术通感之渠,让音乐智能培养情趣盎然

音乐旋律优美,如涓涓细泉,滋润人们的心田,但乐理知识枯燥乏味,常令人望而却步。如何将乐理的艰深单调转化为形象可感而为学生所乐意接受呢?哲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艺术通感现象,借助美术直观教学手段,可收到预期效果。比如在讲解所谓枯燥而又艰深的乐理知识的同时,如果能和美术作品相联系,则将化难为易,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牢固掌握乐理知识,提高音乐智能水平。

再则,通感可以充分调动欣赏者的想象力,使之对音乐想象进行定向联想,以取得审美活动的最佳效果。在音乐欣赏中,由于时间艺术的局限,音乐所激起的美感,总是要建筑在回忆表象的基础上,而表象实质上又是知觉在记忆中概括的保留和复现。通感能唤起听众广泛的联想,凭过去的生活体验,来把握作品的音乐形象。一般说来,联想愈丰富,对作品的形象就把握得愈全面、愈深刻。就这个意义来说,欣赏者是否善于充分发挥和调动自己的想象力,沿着音乐家提供的音乐形象,进行定向的联想,就成了欣赏者欣赏活动成败的关键。高明的音乐家,总是通过富有表现力的音乐语言,对生活进行鲜明生动的描绘,以唤起欣赏者相应的生活经验和情绪记忆,使之张开想象的翅膀,在作品所提供的高度空间翱翔,并界定在作品所展示的形象,时间、处所、色彩等条件向预定的方面拓展,进入理想的境界。艺术通感是富有表现的手法之一,它为欣赏者的联想提供了依据和方向,引导欣赏者联想只朝一个预定的方面发展,达到音乐对欣赏者的教育、感染、陶冶、激励的目的,使欣赏者真正得到美的享受。

三、通感在音乐中的作用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将听觉与视觉、触觉与味觉等多种感觉相联系,即“通感”教学,可以使得艺术和审美活动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而在“通感”“联觉”的基础上。将其延伸扩展开来,由音乐审美开始,向其他相关的艺术形式和文化领域辐射,使这一过程多元化,交叉立体化。通过不同的感觉,知觉的相互沟通和挪移,产生远远超出诸感觉的联觉,必然使得主体在积极的情感状态下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把音乐与舞蹈、戏剧、文学、美术等各种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音乐这种极为抽象的听觉艺术与视觉、运动觉……联系在一起,发挥诸感官或意象之间的交错、混合的联觉作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作品的深入理解,还有助于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和审美心理的发展。

“通感”是指性质和形式完全不同的两种事物所给人的相同的感受。在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曾有过这样的一段话:“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影子,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月光”与“影”同“梵婀玲”上奏着“名曲”看似毫无相似之处,可细细体味它们之间那种美妙、宁静、轻灵、飘渺、谐和的感觉是相同的。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教会学生运用这种“通感”。结合音乐主题,再结合自身的一种感受,进行音乐鉴赏将更有益于音乐欣赏课的授课效果。这就是音乐鉴赏当中的“通感”。即视觉与听觉之间的一种通感,如果将这种“通感”运用到音乐鉴赏的讲解过程当中,会使学生很容易从作品当中体会一种来自于身边的切身的感受,对于音乐欣赏课的讲解是非常有帮助的。

通感是人类不同器官之间的相互联通。人类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种感官表面上互不干扰,实际上却相互感通,我们经常会在欣赏一幅花鸟画的时候,仿佛闻到了花香,听到了鸟叫,在听赏一首抒情曲时,仿佛看到了青山绿水的景象。这都是通感在起的作用。白居易的《画竹歌》中“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中“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也都说明了这一点。例如,在欣赏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月光》时,可让学生在第一次聆听时,利用手中的纸笔,画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通过色彩与线条,把听到的音乐表现出来,再请学生根据自己所画的内容为乐曲起名。第二次聆听时,可请学生朗诵法国印象派诗人魏尔伦的诗《月光》,进一步感受乐曲意境,最后出示莫奈的名画《日出-印象》,让学生边看画面边聆听音乐,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的理解能力强、知觉丰富,如果在音乐鉴赏课当中适当地将“通感”的方法运用到其中,将会提高音乐赏析课的授课效果。

在欣赏教学中,还可以发挥其他各个器官,积极地参与到音乐之中,如拍手、点头、跺脚、晃身、演唱、舞蹈等与听觉相结合,让“音乐的耳朵”和运动的身体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表现,发挥各个感官之间的通感作用,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发展他们的艺术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另外,我们还应当告诉学生音乐语言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所接触的说话的语言,音乐语言所表达的喜怒哀乐,完全是利用音乐所特有的音的特征来表达的,当音乐所带给人的感受和人类内心对某件事物的切身的感受产生共鸣时,我们认为我们所说的“通感”产生了,有了这样的通感,我们就很容易与作曲家跨越时空产生共鸣,一个作曲家对音乐的感受,决不同于一般人对艺术的感觉。他能从溶溶的月光中听出美妙的琴声,从芬芳的鲜花上看到灿烂的笑容。然后,把视觉、嗅觉、味觉、肤觉统统化为音符,再经过歌唱家或演奏家的歌唱和演奏,以美妙的旋律、和声诉诸于人的听觉,从而使听众获得美感;更好地理解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音乐鉴赏课也自然会达到一定好的效果。

通感在音乐教育中十分重要,有效地利用通感现象,在音乐与其他学科范围之间构建教学桥梁,让其他艺术学科服务并促进于音乐教学,从而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音乐课只有遵循艺术的特征和规律,关注人潜能的挖掘与开发,才能让学生在音乐的创造力上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覃光文.论审美通感[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0年04期

[2]周海宏《音乐与其表现的对象――对音乐音响与其表现

对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学与美学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出版

社,2004年版

[3]周海燕《在音乐教学中巧用“通感”》《中小学音乐教

育》2006

[4]施咏.中国音乐审美中的通感心理及其成因[J].交响-西安

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黄国新.《凝固的音乐》,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