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述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述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三个方面对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研究进行了简单述评,认为应当从具体的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和考试制度等一系列问题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创新性人才; 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 教学组织形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6)01-130-002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李进才(1999)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高等学校特定培养目标和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能动的思维活动,并进而培养其认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何建东(2007)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应当从三个层面入手:第一层是思想意识领域,培养创新意识,敢于质疑旧观念,敢于标新立异;第二层是工作方法领域,培养在现实生活中碰到新问题时能独立地分析、研究及独立解决新问题的技能;第三层是实践活动领域,培养在实践活动中具有独创性、尝试性、开拓性的行为。陈亚(2007)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应当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提供一些新颖的、有独特性的、对社会或对个人有价值的“产品”。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徐兆仁(2006)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的组织形式以及评价与激励机制的运行机制。许多学者通过比较和借鉴,从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育方法和手段、教师队伍、校园文化及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王保江(2005)从设立大学生创新研究基金、编写大学生创新研究指南、开设创新课程、成立大学生创新协会、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等方面介绍了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规划与实施方案。姚则东(2006)提出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以开展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途径,提供学生创新的“软件”支持,以完善创新基础设施为保障,提供学生创新的“硬件”条件,以实现资源共享和成果转化为目标,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平台。朱育红(2001)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研究教育对象,创建创新性课程,开展科技活动,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师资队伍及建立产学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良好机制。庞永师(2008)等通过对经管类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构建了“课堂教学为基础,实践环节为支撑,科研训练为依托,竞赛活动为引导,第二课堂为拓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特点。雷金屹(2005)介绍了几种国外典型的创新型人才模式:MIT模式、东京大学模式、廷伯莱克模式,提出要增强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认同感、营造宽松的学习和学术环境、提倡启发式教育、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高雪莲(2007)通过分析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共同趋势,如高等教育的内容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培养目标上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教育模式上建立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联合体,机构设置上由单一系统向多种系统转变,提出要改革传统教学方式、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姚正海(2007)通过对国外有关大学教育培养目标阐述的分析,发现国外大都在强调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我国要加强对创新型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育体系。

二、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因素

臧兴兵和赖小莹(2007)认为应试教育的积弊、高校扩招引起的“稀释效应”、高校行政权力远大于学术权力和浮躁的社会风气是制约创新型人才发展的四大因素。刘树仁(2001)指出教育理念僵化是制约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应当以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导航,实现由“承传型”、“标准件型”教育观念向“创新型”教育观念转变;由“应试教育”价值观向“素质教育”价值观转变;由偏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观念向重视学生情感与全面协调发展的观念转变;由“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的观念转变;由培养学生竞争的观念向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观念转变。彭旭和胡弼成(2005)认为传统儒家文化在人生态度、求知欲望、怀疑精神等方面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师生关系、功利价值、学习风气、管理模式等五方面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秦祖泽(2003)认为传统文化中注重人与社会的协调与偏重“中庸”的思维方式阻碍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成效,必须有适合创新意识生存的文化传统。张鹏(2005)等运用小组访谈和问卷调查两种研究方法,调查了北京5所高校和河北8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状况,发现大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与实践严重脱节。岳晓东(2004)指出大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两个障碍:思维标准化和知识无活力化。为此,大学生应在思维、人格、智慧三方面均有发展。在思维层面,应摆脱思维标准化与知识非活力化的束缚,大力开发个人的想象力和直觉思维;在人格层面,应敢于并善于质疑、批判和超越教师和书本知识;在智慧层面,应培养务实求真、灵活多变的精神。成功的创新实践要求人们坚持信念但不走极端,保持自信但不狂妄自大,并处理好创新与守旧、变化与稳定、理念与实效的矛盾关系。辛雅丽(2003)则认为教学手段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制约了大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陈亚丹和孙玉(2007)认为影响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分为大学生自身因素与外在校园文化环境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包括不擅于利用创新条件、缺乏创新性思维方式、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缺乏毅力等。苏晓晋(2007)将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因素分为大学生内在因素和教育观念、教师、学校、社会等外在因素。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具体措施

陈德静(2007)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应当从认知―实践―发展―创新四个层次构建系统化的目标体系,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各类科技竞赛、开展创新实践四个方面构建多样化的实施体系,从思想、组织、制度、条件、评价五个方面构建科学化的保障体系。郑金洲(2000)则从创新性人才具有的基本特征,知识在培养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创新思维是否等同于发散思维,创新与问题解决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学改革等方面介绍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胡鹤玖(2003)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转变思想观念是先导、优化课程体系是根本、改革教学方法是切入点、营造创新环境是着力点。李越和孙枕戈(2002)以清华大学工科教育为例,对人才培养多样化和创新环境构建两个问题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并据此提出建设多样化的课程平台和开展多样化的学生课外活动等建议。沙洪成(2004)认为高等学校应当通过加快课程改革、强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和改进基础课教学、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改革教学管理制度等有效措施培养创新型人才。王衡生(2003)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要重视研究方法论的教育,发展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提高文献检索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对培养质量的监控,建立多元的学习效果评价机制,同时还要引入淘汰制。刘国买(2009)探讨了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和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的创新。蔡卡宁(2005)提出使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取代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模式,在接触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跨越式发展。薛振田(2004)等提出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以及良好的氛围。林满华(2005)等提出要培育和提高师资力量,打破教师终身制,实行岗位聘任制,引进市场机制来约束、激励教师队伍。王辉(2006)则提出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大学生在创新能力上的特点,针对性地加强培养,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评估方法等措施。沙洪成(2004)指出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傅广宛(2003)认为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王荣德(2002)提出,在实践中要积极探索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要建立高等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制度,贯通大学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内在功能。曹云升(2005)提出,要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评价、激励与保障机制,如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创新学分制度、创新表彰与奖励制度等。

四、简要评述

据上分析可见,现阶段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定位、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以及探索如何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但是,其具体的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和考试制度等一系列问题研究较少。同时,大多数院校还停留在以数理、工程专业课本学习为主,实践经验培养甚少的阶段。关于如何改革高等教育的研究颇多,但理论研究与实际情况却步调不一。还有很多细节是需要注意的,例如如何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运用更好地结合;如何更恰当地利用现有先进条件与培养工程人才相匹配;如何摒弃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弊端等一系列问题,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李进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2]何建东.论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众科学,2007( 13)

[3]陈亚.论高校创新能力与创新培养,文教资料,2007(12)

[4]徐兆仁.新世纪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6,(17):22-24

[5]王保江.关于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6)

[6]姚则东.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思考[J]高教与经济,2006,(6)

[7]朱育红.高职培养创新人才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1,(1)

[8]庞永师等.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

[9]雷金屹.国外创新教育的启示[J]中国科技信息,2005,(15)

[10]高雪莲.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7,(1)

[11]姚正海.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考[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7,(9)

[12]臧兴兵,赖小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探析,中国高教研究,2007(3)

[13]刘树仁.论实施创新教育应注意的几个倾向[J]教学与管理,2001(6)

[14]彭旭,胡弼成.略论传统儒家文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3)

[15]秦祖泽,黄俊伟,唐受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阻抗因素及对策[J]湘潭大学学报,2003(2)

[16]张鹏等.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大学教育科学,2005(3).

[17]岳晓东.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高等教育研究,2004(1)

[18]辛雅丽.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3(5)

[19]陈亚丹,孙玉.浅析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11)

[20]苏晓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与对策[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2)

[21]陈德静等.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江苏高教,2007(1)

[22]郑金洲.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若干问题,中国教育学刊,2000(1)

[23]胡鹤玖.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国高教研究,2003(6).

[24]李越,孙枕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5)

[25]沙洪成.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国高教研究,2004(8)

[26]王衡生.论创新教育与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高教探索,2003(1)

[27]刘国买.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中国大学教学,2009(7)

[28]蔡卡宁.拓展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5(4)

[29]薛振田,刘崇凤,吕楠,王媛.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4(3)

[30]林满华,刘新光,李春梅.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5(4)

[31]王辉.浅谈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32]沙洪成.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3):76-77

[33]傅广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政策环境分析[J]理论月刊,2003,(8):137-138

[34]王荣德.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2)

[35]曹云升.当前大学生创新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成人教育,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