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番鸭常见传染病及其防治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介绍了番鸭几种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以为防止疫病发生、提高番鸭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番鸭;传染病;防治措施
番鸭作为一种瘦肉型的肉鸭,由于具有生长快、耐粗饲、脂肪少、瘦肉率高、口感好等优点而深受消费者欢迎[1-2]。合浦县公馆镇番鸭养殖业发展迅速,但由于目前番鸭养殖疫病较多,致使番鸭养殖面临成活率低的困境。为此,现根据实践,将番鸭养殖业中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病毒性肝炎
雏番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鸭肝炎病毒有3种类型,即1、2、3型,我国流行的鸭肝炎病毒为1型,各型之间病毒在血清学上有着明显差异,无交叉免疫性。该病主要通过病鸭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对雏鸭的危害巨大,特别是10日龄内的雏鸭,其病死率可达90%以上。主要临床症状:病程短、传播快、死亡急,雏鸭发病后数小时可出现全身性抽搐,两脚痉挛性反复踢蹬,死前常出现角弓反张的现象。主要病理变化:肝脏肿大,质地较脆,颜色较暗或呈土黄色,肝表面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有时呈斑驳状,肾脏充血、肿胀。
防治措施: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主要是通过接种鸭病毒性肝炎弱毒苗进行免疫预防,患病早期的病鸭可使用鸭病毒性肝炎的高免疫血清进行治疗;中草药可使用茵陈、黄芩、黄柏、栀子、柴胡、板蓝根、双花、防风组成的方剂,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2细小病毒病
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的番鸭,故又称为“三周病”。近年来调查发现,该病的发病日龄有增大的趋势,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3]。主要临床症状:患鸭精神不振,拉白色或绿色水样粪便,脚软,后期常蹲伏于地,呼吸困难。主要病理变化:全身实质器官呈败血现象,十二指肠、空肠呈急性卡他性炎症;特征性病变是在回肠中后段常见外观呈显著膨大的肠节,剖开后见有大量炎症渗出物并混有肠黏膜的“腊肠样”栓子。
防治措施:防治该病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番鸭细小病毒弱毒疫苗进行预防;患病早期可以使用番鸭细小病毒的高免血清进行治疗,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鸭瘟
番鸭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成年鸭和产蛋鸭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1月龄以下的雏鸭发病较少,其主要是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主要临床症状:体温升高,可达43 ℃以上,两腿麻痹,呼吸困难,下痢,眼红流泪,部分病鸭头颈肿大。主要病理变化:头部皮肤呈胶冻样浸润,食道黏膜被纵行排列灰黄色的假膜覆盖或有出血斑点,假膜剥离后食道黏膜留有溃疡斑痕;肠黏膜广泛出血,泄殖腔黏膜充血,表面常覆盖一层灰褐色或绿色的坏死结痂,较难剥离;产蛋母鸭常出现卵黄性腹膜炎。
防治措施: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平时要做好疫苗免疫接种,一旦发病,应及时进行隔离;对未出现症状的鸭子,迅速组织紧急免疫接种。
4大肠杆菌病
番鸭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血清型致病性大肠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细菌性疾病。各日龄的番鸭均可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病原污染水及饲料也可以传染本病。在临床上有多种病型,其中以雏鸭的急性败血型及产蛋母鸭的卵黄性腹膜炎较为常见,危害较为严重。主要临床症状:病鸭精神沉郁,张口呼吸,食欲下降,逐渐消瘦,拉黄白色水样粪便,运动失调和抽搐。主要病理变化:全身呈急性败血症,出现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腹膜炎;产蛋母鸭病理变化多表现为输卵管增厚,有畸形卵阻滞,甚至卵黄破裂溢于腹腔内,有干酷样物,腹腔有灰白色渗出物。
防治措施:为了避免大肠杆菌过早产生耐药性,在防治该病时,应多考虑交替使用多种抗菌素,有条件的养殖场可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5禽霍乱
番鸭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4]。该病病程短、死亡快,各日龄的番鸭均可感染。主要临床症状:病鸭口鼻中流出黏液,呼吸困难,常摇头,群众常称之为“摇头瘟“。主要病理变化:心包积液,心冠脂肪及心冠部出血,肝脏肿大,肝脏表面有针尖大的灰白色坏死灶,十二脂肠充血、出血。
防治措施:做好预防工作,按程序接种禽霍乱疫苗,可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多种抗菌药对该病治疗有效。
6传染性浆膜炎
番鸭传染性浆膜炎病是由鸭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细菌传染病之一。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或皮肤伤口(特别是脚部皮肤)感染而发病;各日龄的番鸭均可感染,其中2~3周龄的小鸭最易感染,发病率常常在80%以上,死亡率达5%~75%不等。主要临床症状:病鸭精神萎顿,呼吸困难,眼部有脓性分泌物,眼周围羽毛粘连形成“眼圈”,关节肿大,破行,常伴有抽搐等神经症状。主要病理变化: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腹腔炎、脑膜炎等。由于该病常常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两者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比较接近,如需诊断,可通过实验室进行微生物检查确诊。
防治措施:鸭里默氏杆菌容易对抗菌素产生耐药性,有条件的养殖场,可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药物进行有效治疗,提高治愈率;或者可以使用当地分离的鸭里默氏杆菌制备灭活疫苗进行免疫预防,可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另外,良好的饲养管理方式及科学兽医卫生制度对减少该病的发生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7参考文献
[1] 黄瑜,李文杨,程龙飞,等.雏半番鸭“花肝病”简报[j].福建畜牧兽医,2002(6):17.
[2] 吴宝成,陈家祥,姚金水,等.番鸭呼肠孤病毒的分离与鉴定[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1(2):227-230.
[3] 刘思伽,凌育??郭予强.番鸭“花肝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的初步研究[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0(12):12.
[4] 吕殿红,张毓金,黄忠,等.番鸭新病—“花肝病”的研究初报[j].中国家禽,2000(7):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