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习归纳 生产思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习归纳 生产思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归纳推断”是产生思想的主要思维方式

很显然,没有较好的归纳推断能力是很难写好文章的。比如,1983年的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大意是这样的:试题提供了一幅漫画,画面上有一个地层剖面示意图,图中挖井人从地面向地下掘出的五个“井”,深浅不同,但最深的“井”已接近地下水不过咫尺之距了。但掘井人这儿掘一掘,那儿掘一掘,最终认为“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

试题要求:根据这幅漫画的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评论这幅漫画所揭示的道理,其实就是从这位掘井人掘井全过程中去看这一类人的性格特征及其性格对他事业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一种非常多见的现象。不管是挖井的,还是种田的,抑或是经商的,或是做工的。从画面看,可以预料――“一般来说一个……的挖井人到哪儿都很难挖出水的”,再扩展推广一下,一个更为普遍的结论便出来了――“一个……的人是很难有所作为的”。只要把“……”换成与漫画人物性格相符的定语,这篇评论的观点就出来了。比如“做事盲目且无毅力”,就是说“大凡做事盲目且无毅力的人是很难有所作为的”。明明下面有充足的水源,他却说“这下面没有水”。这说明,他对这个地方没有做深入的调查研究,为什么选择这里作井位没有做好必要的论证,对自己所确定的井位没有自信。这儿挖挖,那儿挖挖,有的眼看就到水层了,但还是放弃了。退一步说,即使没有做好调查研究,如果他做事有定力,在一个井位,把他所花费的气力,即所有掘井深度加起来,肯定也出水了。这是缺少毅力的表现,当然与前边不自信是相关的。

以上从掘井人到与掘井人性格相同的这一类人常见行为的评断就是运用了归纳推断得出的结论。所谓归纳推断,就是以对个别的具体事例认知为前提进而推出有关这些具体事例所属那一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用英国学者吉尔比的话说,就是“我们在心灵的背后有一种期待,希望能把许多个体中不断发现的某种行为特征或模式归到作为整体的一组或一类上”。

通过归纳,把我们的经验从个别上升到一般,把具体概括为普遍,这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方式,是产生思想,特别是创造性思想的基本思维方式。这是人们写作赖以成功的基本能力。吉尔比说:“归纳的特殊价值就在于它能够从有限的知识进行工作并能为它增加知识。”

二、面对具体的事物怎样进行归纳

面对事物怎样进行归纳?这是一个复杂的能力展示过程,它不能用简单的语言全面详尽地概括,我在这里只能以具体的案例、具体的经验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用康德的话来说就是“判断力却是一种特殊的才能,根本不能被教导,而是只能被练习。……实例是判断力的学步车,缺乏判断力的自然才能的人绝不能缺少它们”。当然,我们所提供的案例也是有明显的规律性导向,请中学老师注意练习。

1.注意因果关系探究。

下面我们以山东某作文报的真实资料来分析教者不懂这种归纳的要旨误导学生,使其不能成功地写作。同时指出应该如何从因果关系正确归纳出精妙的观点。材料原文如下:

举下面一则材料来说:

星期天闲暇无事,乘兴来到塘边垂钓。半个时辰过去,未见鱼漂浮动。忽见对岸池边一群群鱼儿“打花”,好生热闹。我悄悄凑过去垂钓。然而,“水花”不见了,水面又恢复了平静。这时又见原来的地方鱼儿“打花”。复归,仍无所收获。于是,我再也不去追赶诱人的“水花”了。而是潜下心来垂钓,不多时,果有一尾鱼上钩。欣喜之余,悟出一理……

这个材料文字不少,但只要抓住关键词语“潜下心来”,就不难迅速而准确地提炼出符合原材料主旨的观点来,如“脚踏实地,讲求实效”“三心二意,一事无成”“不要盲目见异思迁”等等。

辅导者所辅导的首先是语句不通。如“不要盲目见异思迁”,本来“见异思迁”就是一个贬义词,批评当事人心不专,就有盲目的意味。“不要盲目见异思迁”就是告诉人“不要‘盲目’”。既然如此,那么就“要明确‘盲目’”了。同时,所谓“脚踏实地,讲求实效”和“三心二意,一事无成”也是不切合事例的。因为钓鱼人在没钓到鱼的时候,他也是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地做钓鱼的事儿,而且很辛苦。他没有干别的事情,没有分心。所以,这些辅导提示都是错误的。教者的失误在于没有看懂材料,只做简单比附,以为来回逐鱼花是“三心二意”,没有“脚踏实地”,钓者失败的原因是分析不对。其实他的失败就是经验不足,缺少定力,被鱼花所诱惑。

那么有人会问,你怎样判断事理呢?

我们要站在“钓鱼人”和“鱼儿”两者的立场上去仔细体会垂钓的全过程,要把“再不去追赶诱人的‘水花’”和“潜下心来”合起来悟,去悟想“我”与“鱼”两者各自的动作与对方动作的关系。垂钓者逐鱼花儿而动,而鱼儿似乎是与他逗弄,要从钓鱼人与鱼儿互动的角度去想。这是庄子物我双方互相启示来体察、体味生活。于是,思想上就有了下面几句话:“鱼我互钓也。逐鱼花儿,我为鱼钓也。定心神,鱼为我钓也。”这思想之所来,其实并不神秘。这就是在潜意识中从矛盾双方互动的角度去思考各自的行为与对方的关系,所以这才有“我”与“鱼”心理互动的想象情景。其实这就是一种因果关系,揭示出这种因果关系就是归纳推断。把具体的钓鱼过程,上升为一种钓鱼的规律。英国哲学家吉尔比说:“归纳有从结果出发到达原因的味道,但是如果更准确地说,它从事件出发,达到以一般规律的形式对他们的表达。”

这时,根据材料可以写成一篇有趣的小品文。请看下文:

说 钓

徐 江

余乘闲于塘畔学做钓翁。水草空处,见水花儿然,是鱼儿游动也。疾理竿丝,饵钩而下之。须臾,浮子寂然,水亦寂然。鱼何在,甚惑。望对岸塘畔,则水花儿然。起身趋之,饵钩而下之,亦同前也。视原钓处,则水花儿重然。复起身趋之,往返三焉。时近午,兜仍空空如也。而余气喘吁吁,无力再趋。于是,潜心坐而静待。约半时许,浮子动,起竿,则一尾鱼儿上钩矣。欣喜而悟:鱼我互钓也。逐鱼花儿,我为鱼钓也。潜心为之,则鱼为我钓也。此岂仅钓事乎?

“鱼”和“我”就是一对矛盾的双方,它们之间的斗争、转化,在“鱼”与“我”的互“钓”过程中可以想象到很多东西,看矛盾对立的两方谁的定力大,谁更能发挥“自我”的优势,不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寓意深远。

2.借用名家言。

比如,江苏省高考作文试题《人与路》,怎样巧妙地写好这篇应试文,人们往往又搬古人或搬外国人的事例,就是不会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素材。若让我来写这篇应试文,就很容易选取某些人“走捷径”的素材并且以人们熟悉的鲁迅的话语反其意而用之,写出下面的应试文:

那豁口,那小路

徐 江

我家住在大学校园里面。学校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生活管理,在学生活动区与居民活动区中间设置了一道铁隔栏。同时,在学生活动区一侧的黄土地上植了绿色的草皮。

开始,人们还讲点规矩,按照学校的要求绕道行走。大约过了一个来月,草坪一派生机,像一块翠绿的地毯铺在这里,很养眼。

可是好景不长。不知是谁“勇敢”地将铁栏的一根铁条锯断,使铁栏有了一个豁口。于是人们把脚踏进了草坪,大家都抄近道,在草坪上踩出了个“人”字:一“撇”是从豁口向教学楼走去,一“捺”是从豁口向教学楼西侧的运动场走去,这一“撇”一“捺”在距铁栏豁口10多米处是合在一起的。来来往往的人有大学生,也有居民。他们都是一个姿势向张狂伸着的铁条低头弯腰,斜着身子钻过豁口。

随着时间的推移,草坪上的草越来越绿,而小路上的草已经枯黄,“人”字愈来愈显眼。看到这个情景,真叫人心疼。于是,我写了张纸条,贴在了豁口边的铁栏杆上:“上帝创造了小草和我们,那就让小草和人们一起享受阳光,一起成长!请走大路!”

又过了些日子,我去看豁口,纸条已无踪影。但见小路已经溜光溜光的了,只有几棵草茎还直挺挺地立在那里,好像说这里曾经是草坪。

望着这“人”字小路,我想起了鲁迅的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里本不是路,但走的人多了真的成了路。我觉得这“人”字路是对人们的绝大的讽刺――虽然是众多人走出来的路,但未必是正路,要警惕啊!

鲁迅先生的名言,为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人皆知。在《人与路》试题面前,描述那人人司空见惯的情景在公园的草坪上,在农民的庄稼地中,人们往往走出路来。这时反用鲁迅先生的话,则可归纳出发人深省的道理来。其实,鲁迅先生的话,本身也是一种因果关系:“走的人多”是“因”,“成了路”是“果”。草坪上的“人”字路,也是如此。只不过鲁迅先生的原话是褒义的而本文则是贬义的。为什么这样平常的事,我们的考生就想不到呢?应试时,会说天边儿的话,会说历史上的话,不会说身边的话,这难道也是应试教育?

3.把“个别”上升为“一般”――归纳成理。

这是归纳推断非常需要的一种能力。我们强调要“成理”,即归纳出规律性认识。

下面我们就以阅读《囚绿记》为例谈“怎样归纳”有关文中的道理来作阐述、诠释。

我们喜欢陆蠡的《囚绿记》。尤其难忘“绿藤”被“囚”之后的“表现”,虽然仅仅几句话,但却显示出“生命的顽强”。文中是这样写的:“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文章在摹状被囚的“绿藤”的“表现”时,有两个状态性副词值得重视,那就是“总”和“都”,还有时间词“每天”,这些个词在修饰动词“朝”的时候,其强烈的程度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是一种有规律的整体反复出现的情形,这就更有力量地表达了“绿藤”顽强的生存性格。这个“表现”的“表现性”是:“当一个顽强的生命体被不可抗拒的外力压抑或控制时,外力只能压抑、控扼它的躯体,但不能征服这个生命体按照自己的生存本性去生存的本性。”这是一种“发现”,是该文本核心价值之所在。这样的判断应该被承认。我们在《囚绿记》阅读过程中“生”出了这样的思想,用一种“生存本性的坚守”来解释绿藤的表现。

上述关于“生存本性的坚守”这一思想是怎样体悟出来的呢?其潜在于头脑中的思维轨迹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我们要教学生的东西了,这里面真正蕴含着对事物的判断智慧。学生学习解读课文,不仅要认识这些思想,认识这些道理,还要锻炼并且掌握产生这些思想的思维。

这里的思维活动其实就是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把“囚绿”这具体的感性的元素“蒸馏”掉,然后得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来。具体操作第一步是将整个事件的组成元素分解开来,然后一一将这些被分解后的具体元素所指对象向外延伸、扩大,将其归结到这些具体元素所代表的“类”。

比如把“绿藤”向它的上位概念扩展,把他看作是一种“植物”,再进一步向外延伸抽象成为一个“生命体”。“绿藤”被“我”牵进小屋遭到“囚禁”,“我”则可抽象为侵犯绿藤的“外力”,“囚禁”则抽象为一个生命体被一种外力“控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这种现象本来是一般植物所具有的“向阳性”,这种特性可抽象为“生存本性”。它永远保存着这种本性,“总朝着窗外的方向”,尽管被囚禁,被蹂躏,这可以抽象为“坚守”。外力永远无法改变这种本性。

第二步就是对这些被分解的元素的“类”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表述,从而对事件的意义进行提炼,思索这具体事件所昭示的道理。前者从具体的事件元素分解归“类”是谓“抽象”,后者将其关系综合整理是谓“概括”。这就是把“感性的具体的事情上升为抽象的一般性道理”。于是,经过这一思维过程便可概括出一种生命生存的本相:“一个顽强的生命体被不可抗拒的外力控制时,外力只能压抑、控制它的躯体,但不能征服这个生命体按照自己的生存本性去生存的本性。”这种抽象归纳的过程,其实就是追问以“绿藤”为代表的这类事物为什么要遭到“囚禁”时仍然顽强地保持它“总朝着窗外的方向”这种特性的象征意义。

能够将文本中的具体事例归纳成理,这才算会阅读,即把被给予的变成被思维的。

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培养我们学生这样的认识能力和概括能力。正如美国的一位艺术理论家阿恩海姆所说:“一种真正的精神文明,其聪明和智慧就应该表现在能不断地从各种具体的事件中发掘出它们的象征意义和不断地从特殊之中感受到一般的能力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赋予日常生活事件和普通的事物以尊严和意义,并为艺术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文本提出需要思索的,我们要让学生有能力将其思索出来。但我们现实的语文教学,恰恰与此相悖。

我们就这篇课文,具体解释怎样把“绿藤”被“囚”之后的具体状况上升为一种普遍的抽象哲理,这种抽象、概括过程,其实就是“归纳”的过程。道理是这样归纳出来的。

三、归纳推断在写作中的运用

下面我们就以北京市高考作文试题《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应对为例,从正反两个方面的比较中来看有归纳与无归纳作文之区别。先看学生所写的无归纳例文:

细微的观察,精彩的体验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题记

从小时候开始就开始背孟浩然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背得多了,倒也忘了这句话的含义,不过现在想想,倒是别有一番深意。在雷雨交加的夜晚,人们大抵会看一眼窗外的雨势,而很少会关注花落了多少,生活中一些细微的事物往往不被人所重视。

可是再微小的生命也有自己的生活。你知道蚂蚁是如何建造出一个“富丽堂皇”的地下宫殿吗?你知道知了是如何用一个夏天歌颂出最美的乐章吗?你知道昙花用尽多少时间的等待只为那一刻的惊艳世界,或许你从不在意这些细节,因为你认为这些微小的事物对于你来说毫无意义,可是,我们在初中课本中就早已知道――这个世界是由微粒构成的,正是这些连肉眼都无法观察到的微粒构成了这个偌大的宏观世界,这就是世界所谓的本质,再微小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世界的发展。

记得有一位美国著名气象学家曾说过:“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德州的一场龙卷风。”这便是著名的蝴蝶效应。意在告诉人们越微小的事物越可能造成巨大的反应。每一个事物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每个生命都有它自己的生活,和我们一样的精彩,你可以忽视它,却不能否定它的存在,就像鸟儿飞过天空,虽没留下痕迹,但天空却记下了它的存在。

当你趴在窗台愣神时,是否注意到天上云彩的形状?

当你放学骑车回家时,是否注意到路旁被风吹落的野花?当你在街上悠闲地散步,是否注意到路旁的树木已悄悄冒出了绿芽?

如果没有,不妨试一下,因为每次观察都是一次精彩的体验。

从这篇作文看,应该说学生悟到这首诗之所以能写得那么美妙。它源于诗人对自然的“细微的观察”,体验了自然界“一些细微事物”的运动变化情景。但是,学生由于缺乏归纳能力,没有紧扣诗句所描述的情景明晰而精辟地概括出自然现象所体现出来的一般事物运动的哲理,所以使这篇议论文主旨不甚明了,并且与诗句有关的具体情景联系不紧密。他的本意是强调“微小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世界的发展”,但诗句并没有直接表述这种意思。况且“知了”的歌唱,“昙花”的绽放,这都与“微小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世界的发展”不搭界,写在文中甚至令人感到莫名其妙。蚂蚁造“富丽堂皇”的地下宫殿对世界有何影响说得也不甚明白,甚至还不如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更直接一些。至于“蝴蝶效应”,那是不能滥用的说法。从科学上讲,“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没有干扰的系统内,一个小的动力源能够在连续不断的聚变过程中形成亿万倍的巨大能量反应。在自然界没有这种可能,否则,我们任何一个人咳一声都会让其他人跟着翻筋斗的。自然界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蝴蝶效应”并不存在,这是一种假设说法。

在考试中,这篇小议论文只能算三类文。

下面就把此文与《大自然的诗意提醒》作比较,两者所写事理是一样的,很显然,“大自然的诗意提醒”是非常明晰的。请读文章:

大自然的诗意提醒

――读“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诗无达诂。面对北京卷试题“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歌春之美者,有叹己之寂寞者等等。“风景即心境”,此言不谬。读此诗,谈心得以什么思维方法能悟出独有的体会呢?

在我眼里,“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是诗人在许多春日反复经历过的一种情景,是一种已经发生过的生活体验,即一种结果。因此,我要追问并思考诗中所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细雨湿衣”为何“看不见”呢?“闲花落地”为何“听无声”呢?试想,倘若遇上“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状况,我想那“纷纷”雨中的行人,以衣袖摭雨,抱头“鼠窜”“欲断魂”的样子,雨湿衣衫定是看得见的。这里的差别是什么?那就是“细雨”与“雨纷纷”。如丝之“细雨”,它湿衣是有一个较长的过程的,可谓是“潜”入衣,“润”无迹,这其中的物理就是“渐浸”所致,待到“见”湿之时已是“湿”了,所谓“看不见”是“不觉察”细雨“湿”衣,这个“湿”是动词“湿”,即衣被“湿”的过程、样子。比喻词中有“落汤鸡”之说,那不就是描写骤雨中的人吗?这“湿”之状是何等淋漓呀!

而“闲花落地听无声”作何解呢?自然是一个“轻”字。物之落地有声者,定是物沉力大。物之质量、速度使物击地而发出响声的,倘若地是一般的黄土地,落物又是坚硬的物体,不仅有声,甚至有坑儿。而“闲花”者,是已枯萎离柄萼之花瓣,它的下落非他物掷地,清人汪玉轸《偶成》诗云:“风飘柳絮雨飘花”,那“闲花落地”是在细雨中飘飘悠悠而下也,形体、质量微小,速度不大。所以,“听无声”也。但是,虽“听无声”却已“落地”了。

从这两句诗中,“看不见”与“渐”相关,“听无声”与“轻”相联,两者合起来读可以悟出――细小轻微之物的变化运动是不易被人察知的呀!古人有云“见小曰明”,又云“见微知著”。什么是明白人?能够看到细小的变化,同时从细小的变化中又能看到事物可能存在着的大变化,不管是积极的变化还是消极的变化,这样的人可算是明白人。很显然,诗人过人之处就在“于细微处见道理”也。他经历了,他悟到了。所“取”可谓“慎”也,所“思”可谓“深”也,他是一个大明白人。真可谓“见得真,道得出。”

我们把“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都看作是自然界的一种表现,是“细雨”和“闲花”的运动情景。从前者“湿衣”的状况,从后者“落地”的结果,看它们带给人的具体感觉,去思索“细雨”与“不见”,“闲花”与“无声”的因果关系,“细雨”与“闲花”视为“细小轻微”的东西,“湿衣”与“落地”视为“变化运动”,“不见”与“无声”视为“不易察知”,这样便自然归纳出“细小轻微之物的变化运动是人不易察知的”这样一条规律,这是大自然的诗意提醒,即自然界这一表现的表现性。以此作为读诗的启发,不也是一种人生教育吗?这样的议论主旨是明确的,因而作文的成绩肯定会高于前者。

四、归纳思维高考应试再运用

为了帮助大家认识归纳思维的运用规律,让我们再以此思维写一篇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有,有人答没有。

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问下山的人:上面好看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

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这是2014年湖北省高考作文题,要求考生就此材料发表感想。无论写什么文体的文章,考生理性地应试,都必须会归纳试题中的材料内涵是什么。试题所说“理解和感悟”,就是要归纳出点儿东西来。不会归纳其内涵,所写文章,不论成功与否,都是盲目的。所以,此题首先考学生的归纳能力,再就是以其所归纳的思想为依据,再度创造,形之成文。

笔者的归纳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有所前进,大都缘于美好期盼的激励;没有它,往往就会止步于当下。

请看“下水文”:

山上有一片红叶

这是四月天经历的一件事。

我们高三(1)班的一些同学决定趁二模结束、新的复习高潮没有到来之前放松一下,做一次郊游爬山。我身体有些胖,本来不想去,但经不起伙伴的撺掇和渴望春游的诱惑,咬咬牙还是决定和大家一起去。

但是,到了山上还真的不行。我们沿着山路上到半山腰时,路愈来愈难走了。原来的石级变成了50~60度的之字小路,我有些怵了。与我同行的伙伴愈来愈少了,大部分都跑到前边去了,只剩下我们几个弱者。我们开始商量是否打退堂鼓。正在这时,几个腿快的已经回来了。他们一个劲儿地对我们说:“上吧!山顶有一片好看的红叶!”

一听山上有一片红叶,我们一下来了精神。“霜叶红于二月花”,那是秋天的情景呀!怎么这春天还有这奇景?好奇心促使我们拔开荆棘攀援而上,我这个胖子竟然爬上了山顶。

然而,山顶的红叶却让我大失所望:在草丛中有几株不知名的小树,树梢上绽放一片片嫩叶,闪烁着油亮的褐红色,可怜兮兮地在风中摇曳。我无可奈何地颓然坐在石头上,“咒骂”那几个坏小子缺德,决心下山后向他们“问罪”。

“山顶哪有一片红叶?不就几株小树,冒出一些略带红色的嫩叶,你们真能忽悠啊!”“你还以为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哪?我们说的是‘一片儿红叶’,就是那几株小树刚刚绽露的新叶,是你们自己想错了!”我们一见面就这样斗起嘴来,结果我们处了下风。还有一个更调皮的说:“你们认幸运吧!要不是一心想着‘山上有一片红叶’,就你们这弱势群体还能上山顶,只能流连在半山腰,喘喘粗气,怎能享受‘会当凌绝顶’的!赶紧买几块雪糕谢谢我们吧!”

呀!这小子几句话如醍醐灌顶,一下子惊醒了我。真的是这么一个理儿――心中有“一片红叶”,它鼓舞我们战胜了困难,上了山顶,也领略一下“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的滋味。在人生的旅途中,每攀上一个台阶皆缘于“一片红叶”的召唤或激励。有了它,就有动力;没有它,就会乏味,就会中途而废。

这次爬山竟然有王安石游褒禅山的感觉,重温经验,写下这篇《山上有一片红叶》以提醒自己不要忘记!

《山上有一片红叶》一文,直接仿试题构思了以登山为题材的应试文。不过不再是问上边下来的人问,而是由上边下来的诱其向上,借用“一片”与“一片儿”音相近而意相远同异形成的噱头,构成矛盾,带有点儿喜剧效果。文章借用了“霜叶红于二月花”与“会当凌绝顶”两句古诗,还有《劝学篇》的句子构成人物心理活动与对话素材,充实文章内容,显得活泼而有文化。文章写至尾部,以人物体验的形式点明主旨,与试题相扣。此文的写作完全以前面的归纳为纲写成。

(天津南开大学文学院;30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