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同套种密度对慈姑农艺性状、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同套种密度对慈姑农艺性状、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研究了不同套种密度对秋藕套种慈姑农艺性状产量、产值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秋藕套种慈姑的最佳套种株行距=40 cm×45 cm(3 706株/667 m2),不但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而且单产高,效益好。

关键词:套种密度;慈姑;农艺性状;产量;效益

秋藕套种慈姑模式是广西柳江县水生蔬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之一,常年套种面积达1 200 hm2。但在生产中,存在种植过疏或过密的现象,对慈姑的产量和效益造成了不良影响。为此进行不同种植密度对秋藕套种慈姑的影响试验,以期探索秋藕套种慈姑的适宜密度。

1 材料与方法

供试品种为柳香慈姑。试验设5个不同套植密度处理,株距(cm)×行距(cm)分别为:处理①45×50(2 964株/667 m2)、②40×50(3 335株/667 m2)、③40×45(3 706株/667 m2)、④35×45(4 235株/667 m2,CK)、⑤35×40(4 764株/667 m2),小区面积40 m2,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试验地点在广西柳江县百朋镇怀洪村下伦屯覃凤类秋藕套种慈姑田块,试验田土层深23~26 cm,pH值为6.8,有机质含量1.6%,土壤肥力中等,排灌方便。2014年9月18日秋季莲藕枯叶达到20%时套种,2015年1月6日采收,田间管理同常规。

采收时,调查株高、叶片长度和宽度、单株结球个数、球茎大小、平均单个球茎质量及单株产量。球茎横径≥3.8 cm为大果,<3.8 cm为小果,计算大果球茎率[1]。数据用新复极差统计分析,效益统计将慈姑球茎按大、小果分别计量后核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套种密度对慈姑农艺性状的影响

通过对套种密度和各相关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可知,定植密度(折算为667 m2株数,分别为①2 964、②3 335、③3 706、④4 235及⑤4 764)与部分相关农艺性状的相关系数(自由度为3,P0.05=0.878、P0.01=0.959)分别为株高0.910 4*、叶片长0.632 5、叶片宽-0.911 2*、单株球茎数0.954 0*、单株大果球茎数-0.554 6、单株小果球茎数0.976 6**、大果球茎率-0.977 3**、单个球茎质量-0.932 8*、单株产量-0.917 6*,即定植密度与株高、单株球茎数均成显著正相关,表明套种过密易形成高弱株,低密度易培育矮壮株[2];与单株小果球茎数成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片宽、单个球茎质量和单株产量均成显著负相关;与大果球茎率成极显著负相关;与叶片长、单株大果球茎数等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套种密度对慈姑叶片长度无明显的影响,但对叶片宽度影响较明显,叶片宽度随着套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不同套种密度对慈姑叶片的光合作用面积有一定影响,过密会降低单叶光合作用面积[3]。

就单株产量而言,总体趋势是随着定植密度的增加,单株产量下降,以处理③为最高。处理①、②、③间单株产量变化幅度较小,但处理④、⑤的单株产量较处理③明显下降。表明密度增加,慈姑结球数量增大,但是大果少,小果多,最终不但影响产量,而且也影响商品价值,而密度过N,慈姑结球数量少,虽然大果率高,但是平均单果质量不是最突出,加上667 m2的株数少,也会影响产量[4]。处理③比处理④增产66.68 g/株,处理①比处理④增产

63.76 g/株,处理②比处理④增产58.59 g/株,处理⑤比处理④减产26.82 g/株(表1)。表明秋藕套种慈姑中不同种植密度对慈姑的总产量有明显影响,密度过稀,土地利用率低,产量低,密度过大,营养生长过旺,抑制生殖生长,产量低,因此,合理种植密度才能获得高产稳产[5]。

2.2 不同套种密度对慈姑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处理③产量最高,但与处理②无显著差异;处理④与处理②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处理③;处理①和处理⑤之间无显著差异,而且二者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

2.3 不同套种密度对慈姑生产效益的影响

由表3可知,每1 hm2产值处理③最高,达 50 838.92元,为处理②次之,产值49 355.58元,处理①产值47 506.90元,处理④产值47 214.90元,处理⑤产值41 531.5元。处理③、②、①分别比对照处理④增加3 624.02、2 140.68、292.00元,而处理⑤比处理④减少5 505.36元。过度密植,导致慈姑总产量及优质商品产量降低,从而降低种植效益;密度过稀,虽然提高了优质商品产量,但由于植株总数少,影响产量,最终也会降低种植效益。

3 小结

在广西柳江县秋藕套种慈姑模式中,套种株行距为40 cm×45 cm(3 706株/667 m2)时,慈姑综合农艺性状表现最佳,产量、效益最好。

参考文献

[1] 陈可可,杨新琴.黄岩地区几个常栽荸荠品种的比较试验[J].长江蔬菜,2013(18):130-132.

[2] 刘战东,肖俊夫,于景春,等.春玉米品种和种植密度对植株性状和耗水特性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1):125-131.

[3] 赵丰玲,郑建利,刘桂玲,等.种植密度和收获时期对微型甘薯产量及商品率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4(6):82-83.

[4] 王会民.栽植密度对不同株型光能利用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5] 冯艳春,李万良,郑金玉,等.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商品品质的影响研究[J].玉米科学,2007(6):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