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青年脑卒中31例危险因素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青年脑卒中31例危险因素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中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

[摘要] 目的 分析中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

方法 选择31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并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对两组人的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进行检测,对家族史、酗酒等因素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高血压、心脏疾病、颈动脉硬化、糖尿病、肥胖、高血脂、家族史是本组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

结论 高血压、心脏疾病、颈动脉硬化、糖尿病、酗酒、肥胖、高血脂等是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危险因素。

[关键词] 中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

脑卒中致残和致死率较高,通常发生于老年人,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青年人脑血管病较少见,国外社区调查显示年轻人脑卒中的发病率为男性9.0/10万,女性8.9/10万,国内报道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为4.4%~15.9%。但近年来,中青年脑卒中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与老年人脑卒中不同,年轻人脑卒中病因种类多,诊断较为困难。为了探讨中青年脑卒中的病因,更好地防治此病,我院对31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病因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0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的年龄在40岁以下的脑卒中患者31例,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并经CT或MRI确诊,男21例,女10例,年龄18~41岁,平均34.8岁;年龄18~30岁的2例(男1例,女1例),31~40岁15例(男9例,女6例),41~45岁14例(男11例,女3例)。根据《BNC脑血管病临床指南》的分类标准,本组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6例,腔隙性脑梗死6例,血栓形成性脑梗死15例,脑栓塞2例,其他原因脑梗死2例。选择年龄、性别与病例组相匹配,并且经神经系统查体及头颅CT或MRI等检查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的31名正常人作为对照。

1.2 方法 (1)测量身高、体重,依据公式BMI=体重(kg)/身高(m2)计算体质指数,进行体型分型。(2)血脂检测采用酶法,于全自动生化仪上测定TC、TG;采用沉淀法测定HDLC,各项检测均按试剂盒操作说明书严格执行。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空腹血糖≥6.1 mmol/L为高血糖。(3)血压测量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测量血压的标准执行。(4)B超判断颈动脉硬化程度。(5)问卷调查家族史、酗酒、心脏病等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危险因素比较用卡方检验。并将两组的上述危险因素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计算出每个危险因素的相对危险系数(OR值)。

2 结果

31例患者中,血脂异常22例(70.97%),高血压20例(64.52%),肥胖19例(61.29%),高血糖9例(29.03%),颈动脉狭窄9例(29.03%),有家族史11例(35.48%),酗酒8例(25.81%)。见表1。

脑卒中患者中高血压OR值最高为5.28,其次为肥胖5.42,最低为酗酒2.02,所有OR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1 31例中青年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略)

表2 病例组和对照组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略)

3 讨论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1],脑卒中在我国是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的疾病之一。卒中每年发病率为150/10万,死亡率为120/10万,以此计算,我国每年约有近200万新发的卒中患者,约有150多万人死于脑卒中,现今生存卒中患者达500~700万人。脑卒中也是中青年致死和致残的因素之一,给社会与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负担,由于中青年人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增加,现已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从本文观察结果发现高血压的OR值最高,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我国10组人群前瞻性研究对2.4万多中年人群随访9年,结果发现收缩压每相差10 mmHg,发生急性心梗、冠心病猝死和其他冠心病死亡的危险概率相差28%,而舒张压每相差5 mmHg,发生冠心病死亡的危险概率相差24%。基线收缩压每增高10 mmHg,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危险增加47%,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危险增加54%。舒张压每增高5 mmHg,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危险分别增加44%和50%[2],控制高血压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同时也有助于预防或减少其他靶器官损害。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1991年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1.8%,估计当时的全国高血压患者人数约为9000万人[2]。九五攻关项目资料表明,高血压患病率在我国中年人群中仍在不断上升,认为中国目前的高血压患者人数已超过1.1亿人,特别年轻高血压患病率也逐年增加,尽管我国已开始对高血压的防治工作,特别是在宣传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我国公众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处于极低水平,与高血压在我国的流行现状形成巨大反差,应进一步加大健康教育和干预管理力度,只有控制高血压才能降低中青年脑卒中发病率。

本组分析表明血脂异常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大量的研究已证实这点。Reed等[3]首先提出血清胆固醇(TC)水平与包括冠心病、脑卒中、肿瘤及其他死亡在内的死亡之间呈J型或U型相关,血清中TC水平过高或过低均会导致全因死亡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对其每个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在血清高TC的情况下,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是造成死亡增加的主要原因。血清中TC含量每增加1.03 mmol,致死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对危险性增加11%;而在低TC水平,出血性脑卒中、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肝脏疾病是导致死亡增加的主要疾病。当排除各种混杂因素后,肿瘤、肝脏疾病死亡与低TC之间的联系强度明显减弱甚至消失,而出血性脑卒中与血清TC之间仍然存在着显著负相关[4]。1995年英国Oxford大学对45个前瞻性研究进行了汇总分析,共入选45万人,随访730万人年,分析结果却未能证明TC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5]。MRFIT研究(多种危险因素干预试验)认为血清TC含量与总的脑卒中危险性呈U型相关,血清TC与不同亚型的脑卒中之间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相关性。血清TC水平与非出血性脑卒中呈显著正相关;与出血性脑卒中呈显著负相关[6]。故两种作用彼此互相抵消导致“TC非脑卒中独立危险因素”的结果。由此可见,只有理想的血清范围才能降低脑卒中的发生。有效的急性期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脑卒中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但并不减少其发生,而通过针对脑卒中多重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控制可以使脑卒中得到最大程度的预防。

血糖是与脑梗死发病相关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导致脑梗死预后更差的危险因素。有试验表明,高血糖状态下能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7]。高血糖使3-磷酸甘油醛增多。细胞内二酰甘油合成增加,二酰甘油?蛋白激酶C活性增强,蛋白激酶C过度活化引起多种病理变化,包括血管收缩性增强,转化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增加,并引起基质合成增多,血管壁增厚。这些变化导致微血管、小血管病变,最终脑灌注减少。当脑缺血、缺氧时,糖的有氧氧化被抑制,糖酵解加速,产生大量乳酸,积聚在梗死区,血糖升高,为糖酵解提供了底物,更加重乳酸性酸中毒。酸中毒可致局部血管扩张,增加缺血后再灌注,同时降低脑对葡萄糖的利用率,ATP进一步减少,导致Na+内流,细胞水肿,还可促使花生四烯酸释放,产生大量前列腺素和血栓烷,加重缺血性脑水肿[8]。高血糖可使血黏度增高,红细胞变形性下降,长时间酸中毒使血管扩张、麻痹,血流缓慢或淤滞而严重影响局部脑血流量的恢复,更加重脑损害[9,10]。本组脑卒中患者高血糖9例,占29.03%,OR值4.93,表明血糖是该组患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一般认为,男性向心性肥胖和女性体重指数增加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超重和肥胖者常伴有血清胰岛素升高、糖耐量异常、血清甘油三酯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等代谢异常,而且常与高血压、糖尿病、家族遗传史等危险因素相关。超重和肥胖及其与其他危险因素的共同作用势必造成脑血管的损害,因而脑血流动力学也可能随之发生变化。王桂清等[11]研究结果显示,血管血流速度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而显著下降,而外周阻力、特性阻抗、脉搏波速、动态阻力和临界压等指标则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而显著上升,提示超重和肥胖可导致脑血流动力学异常,而使卒中的患病风险增加。此外,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卒中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

有中风家族史的中青人的中风几率明显增高[12],因此家族史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危险因素,有中风家族史的中青年人更应该避免暴露于其他危险因素,积极预防脑血管病。

徐良志[13]对31例急性中毒后进行CT和MRI检查发现有脑出血或脑梗死灶。其存在特点为:出血灶主要为基底节区或伴有出血性梗死灶,脑梗死发生率较高(80.7%),血纤维蛋白原增高(87.1%),血液流变学指标也增高。其酒精中毒导致脑卒中发生的机制可能是[14,15](1)酒精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过量饮酒可引起严重的心血管损害,包括严重的心律失常(特别是房颤)、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附壁血栓形成、冠心病及心肌梗死,这是产生脑梗死的重要病因。(2)血小板功能亢进和血液高凝状态:酒精中毒可使血小板反跳性成倍增高,亦可使纤溶活性降低。纤维蛋白自发溶解时间明显延长,大量饮酒还可诱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素A2增加,使患者处于一种高凝状态和脑血管收缩,这是发生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3)脑血流量降低:酒精中毒可使脑血流量明显下降,以至于降到脑组织缺血水平甚至更低,从而发生脑梗死。另外,大量饮酒或中毒者,酒后常深睡或昏迷,身体处于多种异常姿势和,引起颅外血管的压迫,导致脑血液循环进一步障碍,这也是促进血栓形成的原因之一。关于脑出血,可能与酒精中毒引起的脑血管损害和酒精中毒兴奋所致的血压骤然增高使颅内血管破裂出血(尤其是原有高血压者)等因素有关。

脑卒中发生是多重危险因素单独或共同作用的结果,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血脂异常、无症状颈动脉狭窄、心脏病及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酗酒等),人口中高危人群比率日益增加。虽然如此,但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75%的脑卒中都是可以预防的。随着现代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增大,许多危险因素如高血压、代谢紊乱综合征、酗酒逐渐上升而且年轻化,因而在青年人中开展健康教育,激发人们积极参与健康维护、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是预防脑卒中发生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王拥军.卒中单元.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34-38.

2 陶寿淇,武阳丰.医疗卫生人员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153-156.

3 Reed DM, Yano K, Kagan A.Lipids and lipoproteins a spredicator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troke ,and cancer in the Honolulu Heart Program.Am J Med,1986,80:871-878.

4 Fagot Campagna A,Hanson RL,NarayanKM,et al.Serum cholesterol and mortality rates in a native American population with low cholesterol concentrations:a U shape dassociation.Circulation,1997,96:1408-1415.

5 Prospective Studies Collaboration.Cholesterol,diastolic blood pres sure,and stroke:13,000 stroke in 450,000people in 45 prospective cohorts.Lancet,1995,346:1647-1653.

6 Neaton JD,Blackburn H,Jacobs D,et al.Serum cholesterol levan dmortality findings for men screened in the Multiple Risk Fac Intervention Trial.Arch Intern Med,1992,152:1490-1500.

7 Kushnet M,Nencini P,Fullerton KJ,et al.Relation hyperglucemia early in ischemic brain infarction to cerebralanatomy,metabolism and clinical outcome.Ann Neurol,1990,28(1):129.

8 史红润,杨玉庆,孟昭水,等.高血糖时红细胞聚集与急性脑梗塞关系的研究.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9,16(2):160.

9 Tyson RL,Sutherland GR,Peeling J,et al.23 Nu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al changes during and after forebain ischemic in hypoglycemic,and hyperglycemic rats.Stroke,1996,27(1):957-958.

10 Mackness ML,Arrol S,Durrington PN.Paraoxonase prevents accumulation of lipoperoxides in lowdsnsity lipoprotein.FEBS Lett,1991,286(1-2):152-154.

11 王桂清,黄久仪,曹奕丰,等.超重与肥胖对脑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与脑卒中的关系.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137(1):66-69.

12 Kjacergaard JJ, Gelvan A.Risk factors for is chaemic stroke in young Greenlanders.Int J Circumpolar Health,2004,63(Suppl 2):287-289.

13 徐良志.急性酒精中毒并发脑卒中31例临床分析.浙江临床医学,2002,4(10):762-764.

14 朱子杨,龚兆庆,汪国良.中毒急救手册,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89-790.

15 乔治・阿德尔曼.神经科学百科全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669-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