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数学课堂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B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数学课堂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B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解决能力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教学的每个环节和细节中,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学习,不但要使学生认知和掌握基础数学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自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这一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增强“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意识,重视创造性思维

首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不但要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和知识讲授能力,而且应该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视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其次,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对教师传授的数学知识进行学习的同时,应培养自觉思考、主动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意识。在运用和提取所学知识时,要对采用同一思维方式的问题进行归类,对存在差异的求解思路进行区分、比较。另外,培养问题解决意识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开发。

二、教学模式多样化,在情境中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六模式的多样性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可以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中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对数学问题的解决非常关键。教学模式多种多样,如设置教学问题模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创设教学情境模式、“暗示法”教学模式,等等。合理的教学模式的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收获了良好的教学评价。下面以“情境化教学模式”为例进行分析。在“年、月、日”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先为学生设置一个问题悬念:“大家知道有关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吗?”之后结合历史知识,将古代进行时间计算和测量的“圭表”和“刻漏”制作成投影图片呈现给学生,配合古典音乐,对有趣的古代计时工具进行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后教师可以将准备好的教具“万年历”“年历卡”分发给学生,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对“年、月、日”进行探讨、交流,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结果。随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互动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年、月、日”的认知情况,并最终进行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让学生在探索和自我解决的过程中得到知识的内化和深刻领悟。

三、合理设置问题,充分尊重“最近发展区”学习原则

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时,尤其应该注意问题难度的设置。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原理,学生在一定的年龄阶段所能接受的知识范围和深度是相对有限的。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教师提出既定的目标或问题让学生去完成和解决,是对学生潜能的开发,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反之,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问题,在教学中表现为教学进度太快、教学任务太多、教学要求难度太大等等,这都会违背“最近发展区”原则,对学生的学习造成消极的影响,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只有最佳水平的问题和目标,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才是有益的。

综上可知,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都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赖文学.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

[2]苏会生.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意识的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