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美国体育电影中啦啦队的文化折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体育电影将各种形式的体育运动项目搬上了银幕,从2000年开始,美国多部反映同一题材的体育电影受到广大观众朋友的好评,它们都是反映美国人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啦啦操。电影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之一,观众通过电影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不同文化。文化反映人类生活,它是历史变迁中的沉积,是人们的精神生活。本文从这些啦啦队电影中找出美国文化的折射,为提高体育电影中的文化内涵作点贡献。
关键词:《美少女啦啦队》系列电影;体育电影;文化视角
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电影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社会文明的一部分,体育理所当然成了电影的主要内容。体育电影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也是非常独特的。体育电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相辅相成,营造了艺术百花齐放的格局。体育电影将各种形式的体育运动项目搬上了银幕,从2000年开始,美国多部反映同一题材的体育电影受到广大观众朋友的好评,他们都是反映美国人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啦啦操。啦啦队以团队的形式表演舞蹈,结合各种各样的高难度动作,配合音乐、服装、队形变化及标示物品等规定的一种运动。这种运动一般有性别、人数、时间限制、安全规则等规定。啦啦最早是由男生排练的一种集娱乐、艺术和竞技于一体的运动项目,这种运动对于整齐度和服饰等有非常严格的要求,逐步转变成女性为主的运动形式。今天,任何运动会都少不了啦啦队的表演,他们的表演代表了活力,代表了奥林匹克精神。本文以文化层面为切入点,找出美国竞技啦啦队在精神层面、行为制度层面与物质层面的特点,进一步挖掘和开发我国的啦啦队文化,为我国啦啦队文化的下一个春天作准备。
一、《美少女啦啦队》系列电影及啦啦操文化
《美少女啦啦队》总共分为五部,分别是《美少女啦啦队1》《美少女啦啦队2》《美少女啦啦队3》《美少女啦啦队4》和《美少女啦啦队5》。其中《美少女啦啦队1》又名《魅力四射》,《美少女啦啦队2》又名《啦啦小野猫》,《美少女啦啦队4》又名《一鼓作气》,《美少女啦啦队5》又名《战斗到最后一刻》。这一系列电影从2000年开始拍摄,上映,导演各不相同,但主题一致,都是以美国体育运动项目中的啦啦操为主题,多次蝉联美国电影票房榜的冠军,一直受到美国观众的热捧,从系列电影的角度看,极少数的票房收入比它高。该系列电影的主要内容差异不大,系列电影《美少女啦啦队》讲述的都是美国高中生青春励志故事,影片中通过啦啦队员们在极富节奏感的音乐伴奏下,展示了精彩绝伦的舞蹈动作和惊险的体操表演,紧凑有趣的情节以及俊男美女的演出阵容使影片大放异彩。该系列电影讲述的都是美国校园啦啦队之间的竞争,每部电影都充满了青春,充满了活力,里面队员感情世界都非常丰富,为了赢得比赛,拼尽所有。当然,导演也安排了非常漂亮的女生、非常出色的舞蹈和非常好听的音乐来增加电影的娱乐性。
啦啦队以团队的形式表演舞蹈,结合各种各样的高难度动作,配合音乐、服装、队形变化及标示物品等规定的一种运动。这种运动一般有性别、人数、时间限制、安全规则等规定。竞技啦啦队有竞技巧啦啦队和舞蹈啦啦队之分。其中竞技啦啦队包括男女混合、女子和特技等种类。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啦啦队队长名叫尊尼,他在为明尼苏达大学的运动呐喊。而后,经过数十代人的共同努力,啦啦队加入了很多现代元素,包括体操、纸球和一些高难度技巧,提升了啦啦操的技巧,流行全世界。
二、《美少女啦啦队》系列电影的文化折射
一部电影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文化,一系列电影反映一个国家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美国体育电影受西方新基督教的影响,体育运动以娱乐性和竞争性为基本模式,强调更高、更快、更强的价值取向,符合奥林匹克精神。同时个人价值观方面倾向于个人表现主义,比较注重个人的表现能力,缺乏团队精神和贡献精神。本文从精神文化层面、行为制度层面和特质文化层面三个角度来分析《美少女啦啦队》系列电影的文化内涵。
(一)精神文化
啦啦队运动因国家或地区的差异精神文化也不一样,与该地区的文化相一致。美国啦啦队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则提倡人人参与,在学习成绩优异的同时,体学兼优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希望通过运动来为国家赢得荣誉,能够不断打破纪录,创造历史。比较注重集体和个人荣誉的显性价值,不太重视锻炼身体的隐性价值,舆论的宣传力度也不是很大。美国人们对足球、艺术体操等体育有着浓厚的兴趣,热情、奔放、直观是美国审美观的具体体现,比较重视啦啦操中难度动作的编排、难度动作编排的类别及数量和队形的多样化。
2000年《美少女啦啦队1》中的新队长杜朗丝为了第六次拿到全国冠军克服重重困难。在数周内将所有的舞步进行编排,达到脱胎换骨,技巧熟练。杜朗丝拼尽全力,挽救托罗队于危难之中,保住自己的声誉。这些都是美国体育电影精神文化层面的再现。强调的是个人主义,英雄主义。运动技巧上更注重比较难的动作的编排。
(二)行为制度
啦啦队文化深受文化价值判断的影响,表现在内部管理体制、人员管理和训练比赛这些管理制度上,充分体现美国的文化背景。美国的竞技啦啦队则分别有独立型的管理体制和非独立型的管理体制,它们与群体活动、体育教学相分离,由学校的领导直接管理,自成体系。美国早在20年前,就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在一些地区出现,当时,洪亮的嗓音和兴奋的激情是作为啦啦队员的必备条件。他们要有一定的爆发力,要有调动观众情绪的能力。美国的队员将啦啦队运动作为一种业余爱好,其中不存在任何与社会利益有关的考虑,他们不参加商业性的比赛,只为获得心理上的愉悦和受教育程度上的自我提高,推崇公平竞争。美国的学校十分注重培训运动员的比赛能力,因此会经常参加比赛活动,积累经验。
《美少女啦啦队1》中,啦啦队的表演是在整个比赛的休息时间中进行,而正如电影里的队长杜朗丝说的那样“球场上的啦啦队表演只是练习”。在球场上,他们是呐喊助威的嘉宾,同时也是整个赛场的主角。在同一个橄榄球场上,两个不同学校的啦啦队互相向对方展示自己的舞步来消灭对方的士气,为自己学校的橄榄球队加油助威,尽管他们可能战绩不佳,但也可以因此赢得荣誉。当蝉联了5届冠军的托罗高中一出现在球场上时,便立即赢得了全场注视的目光,仿佛她们才是这场赛事的主角,才是真正的明星。
(三)物质文化
体育物质文化作为最外表的层面,主要指场地、经费、产品等实物形态。作为一种显形表现,它很容易被察觉和借鉴。美国的比赛场所一般都在著名大学的体育馆内,如锡拉丘兹大学的carrier dome,其容纳人数达到32 000人,其顶部分为内外两层,严冬时热空气会从中间打进,融化积雪,为运动员们创造了更优越的比赛环境。美国啦啦队的经费则大部分都来源于自身所创造的效益,他们一方面有学校的财政支持,另一方面有啦啦队协会带来的不菲收益。在美国,啦啦队比赛则作为一种体育产品被推广到全 国的各个角落。它通过和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地利用媒体大肆宣传啦啦队文化,使全美人民都为之着迷。它充分地利用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在大力宣传的同时还获取了高额的电视转播权费。在美国,每年都有大约50万的队员参加啦啦队的夏令培训营,而音乐的灌制也作为专业的部门来进行,此外,服装作为形象的代表也形成了庞大的市场,许多公司都在网上大量地销售啦啦队的附属产品。目前,美国已经大约有50家大公司是为啦啦队服务的。在迪斯尼乐园,美国啦啦队协会还开设了全球啦啦队用品最齐全、最顶级的专卖店。此外,国际授权商会将它的授权产品带到全球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中除了有啦啦队的服装外,还有出版物、CD、纪念品等,此举在提升品牌效应的同时,进一步增加了啦啦队协会的收益。
在系统影片《美少女啦啦队》中,两支啦啦队分别穿着橘绿和鲜红的制服,鲜明纯正的颜色让人眼前一亮,十分醒目,也将人体的肤色衬托得粉红透暖,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2006年《美少女啦啦队3》中啦啦队长布兰妮,她的物质生活比较丰厚,想要什么基本上都能满足。但当父亲调离工作后,家庭的物质条件不是很宽裕的时候,布兰妮的生活和啦啦队事业也从美梦的云端跌到谷底。通过换学校,进入一个新的物质条件好的啦啦队队长的卡蜜儿来转离观众的视线。这就是美国体育电影中对特质条件的特定约定,所有的体育运动都建立在一定的特质基础上,没有这些良好的特质条件,体育运动就比较难开展,崇尚的最表面的东西,更深入的精神世界的体现比较缺乏。
三、结语
1980年,大学生啦啦队比赛在美国已经拉开了帷幕,这标志着啦啦队运动正式跻身竞技比赛行列。它走过31年的发展道路,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比赛制度。通过媒体的大力宣传,产生了不菲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而中国是在1999年才创立了第一支专业的舞蹈啦啦队,2001年,由美国引进了该运动中的技巧啦啦队,直到2006年,虽然已成功地举办了5届啦啦队锦标赛,但由于经费、人员管理、教育体制的差异,与美国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本文以《美少女啦啦队》系列电影为例,分别从精神层面、行为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上分析美国竞技啦啦队。希望在借鉴美国啦啦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强与媒体合作,完善管理体制,建立啦啦队文化品牌,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竞技啦啦队文化。相信《美少女啦啦队》系列电影也能够给我国啦啦队的建设提供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