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丹参酮联合斑赛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丹参酮联合斑赛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丹参酮联合斑赛治疗寻常痤疮疗效

方法 135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丹参酮口服,斑赛外用,对照组只用斑赛外用。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42.6%,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治愈率为31.3%,总有效率为79.1%,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丹参酮口服联合斑赛外用治疗寻常痤疮是比较好的方法。

ぁ竟丶词】 丹参酮;斑赛;痤疮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5-0583-02中图分类号:R 758.733 文献标识码:Aお

2006年3月~2008年2月,我科采用丹参酮(内含隐丹参酮,希力药业有限公司)口服联合斑赛(过氧苯甲酰与富含甘油的丙烯脂共聚体组成的凝胶制剂,法国高德美国际公司)外用治疗寻常痤疮,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135例寻常痤疮患者均来自本单位门诊,年龄14~35岁,平均年龄23.2岁,其中,男83例,女52例,病程1个月~5年,平均25个月。根椐pillsbury分级法的标准[1],135例面部痤疮轻度(Ⅰ级)19例,主要皮损是粉刺,可有少量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少于30个。中度(Ⅱ级)57例,有粉刺并有中等数量的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在31~50个之间。中度(Ⅲ级)59例,大量丘疹和脓疱,偶见大的炎性皮损,分布广泛,总病灶数在51~100个之间,结节少于3个。重度(Ⅳ级)9例,结节/囊肿性痤疮或聚合性痤疮,多数有疼痛并形成囊肿,病灶数在100个以上,结节/囊肿在3个以上。13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皮损分布范围及数量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入选患者2周内未服用或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维A酸类药物、抗生素,因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所致痤疮不入选,孕妇不入选。

2.方法 试验组68例患者采用丹参酮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同时给予斑赛一日2次外用,30天为一疗程;对照组67例患者仅给予斑赛外用,每日2次,使用方法、剂量和疗程同试验组。在治疗过程中,每使用10天观察1次,记录靶皮损与患者主观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疗效与安全性评

价。

3.疗效观察与判定标准 根椐皮损面积及患者主观症状的改善情况(包括丘疹、脓疱、炎性结节及囊肿、疼痛改善程度)进行疗效评价。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治愈:临床症状及皮损完全消退,疗效指数≥95%。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指数为70%~94%。好转:皮损部分消退,临床症状减轻,疗效指数为50%~69%。无效:临床症状及皮损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50%。治愈加显效合并计算有效率。

3.统计学方法 建立EXCEL数椐库,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

治疗组68例中,治愈29例,显效33例,平均起效时间是3.8 天(3~5天),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67例中,治愈21例,显效32例,平均起效时间4.5天(4~6天),总有效率为79.1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3.897,P<0.05。所有患者在观察期间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详见表1。

讨论

痤疮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毛囊皮脂腺疾病,其中包括皮脂分泌过多,毛囊口过度角化,痤疮丙酸杆菌增殖,过度的免疫反应,还与遗传及心理因素有关。毛囊皮脂的阻塞是导致痤疮初始因素,不正常的脱屑与丝状物及脂质堆积,形成微粉刺,毛囊内继而充满脂质、细菌和角质碎屑,呈现出肉眼可见的白头粉刺或黑头粉刺,如果丙酸杆菌增殖并产生炎性介质,则发展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及肉芽种性损害。

丹参酮治疗痤疮是根椐丹参酮的广谱抗菌作用,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结核杆菌及分枝杆菌等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丹参酮还具有雌性激素样活性和糖皮质激素作用,其对脓胞性和炎性丘疹效果较佳[2]。斑赛是过氧苯甲酰与富含甘油的丙烯脂共聚体(AC)组成的凝胶制剂,能吸收多余皮脂,同时释放保湿因子,过氧苯甲酰对痤疮丙酸杆菌有抗菌能力,用过氧苯甲酰治疗的病人表现出脂质和游离的脂肪酸降低和轻度脱屑(干燥和脱皮)作用,同时粉刺和痤疮皮损减少。在临床观察中,笔者发现丹参酮和斑赛合用后3~5天内,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皮疹红肿程度明显缓解,用药15~20天,炎性丘疹及囊肿基本消退,用药至30天,疗效进一步提高。丹参酮和斑赛联合应用的效果明显优于斑赛单用,可大大缩短治疗痤疮的疗程。

参考文献

[1]赵 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4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1,936.

[2]顾 敏,宋 英,王秀霞.丹参酮联合2%氯柳酊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7,36(6):402.

(收稿日期:2008-07-19 修回日期:2008-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