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究蔬菜生产与发展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究蔬菜生产与发展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内部结构不合理

蔬菜生产以露地菜、大棚菜为主,反季节精细菜面积较小,夏季大量上市,春冬供应不足,常导致露地和大棚生产的部分蔬菜夏季滞销,价格偏低,而冬春精细蔬菜供不应求,价格偏高。

1.2病虫害逐年加重

由于连作和大面积保护地周年生产,病虫害周年滋生,为害逐年加重,据调查,用药成本露地菜在450元/hm2以上,大棚菜在3000元/hm2左右,日光温室蔬菜在4500元/hm2左右,而且因为防治时期掌握不准及防治技术落后,用药单一等因素,致使茄科蔬菜晚疫病、瓜类霜霉病及茄子、番茄、黄瓜、辣椒、莴笋上的灰霉病严重发生,白粉虱、斑潜蝇、蚜虫等为害加重,造成生产成本增加和品质下降,从而大大降低了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3服务体系不健全

尽管在蔬菜生产上已经形成了以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和社会组织扶持的社会化服务格局,但是按大市场大农业及产业化要求看,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一是专业技术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具备初级职称的人员多,而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人员少;二是能带项目、资金、技术进入高科技示范园区参与开发的人员少;三是信息渠道不畅,蔬菜种植供销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上网交流;四是生产经营缺乏宏观调控,农户自由种植,生产盲目性大,这些都给蔬菜生产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4生产规模零散,市场管理不善

全县传统蔬菜如大白菜、甘蓝、萝卜等面积较大,分布区域零散,栽培技术粗放,蔬菜的商品率低下,全县3000hm2蔬菜,除中部牛头河流域和一般山区2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栽培相对集中,形成连片规模外,其余均为分户零散种植。在市场管理方面,因受交通、通讯、信息和菜农文化水平、传统观念、经济条件的制约,市场发育相对迟缓,并且在市场管理工作中重收费,轻管理,市场交易混乱,交易纠纷不能及时处理,市场环境不宽松,服务质量一般,对客商缺乏吸引力。

1.5缺少无公害绿色认证产品和检测体系

由于受资金、技术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无公害绿色蔬菜的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工作刚刚起步,对无公害绿色安全蔬菜的生产、检测、销售、宣传示范力度不够,认证争取不力,从而导致大量蔬菜产品没有经过国家和省级绿色产品认证,缺乏市场竞争力。

2蔬菜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2.1提高栽培水平

根据清水县蔬菜生产现状,合理安排茬口,设施蔬菜栽培茬口选择以早春一大茬为主,但往往因天气寒冷,菜农用于棚上的防寒设施较差,在棚内定植前育苗不能一次完成,定植后菜苗生产不均匀,影响了产量,增加了管理的难度。而且大多采用早春一大茬,蔬菜上市相对集中,价格低,效益不高。因此按照当地蔬菜市场需求均匀上市,在茬口的安排上采取早春一大茬和秋冬茬相搭配。增加防寒设施。和邻县相比,清水县除年均气温略高于张家川自治县外,均低于邻近其他县区1~2℃。冬季气温更低,采用早春一大茬栽培,育苗在棚内定植需近3个月时间,这段时间,正好是清水县气温最低时段(一般10月开始育苗,12月棚内移栽,3月开始上市),但农户采用的防寒设施,仅为单层草帘,棚内没有其他增温设施,早晚温度一般在3~5℃,低于蔬菜正常生产的温度,根据近几年菜农经验,钢砖结构的大棚,墙体内填充干燥的岩棉废料,覆盖双层草帘,可有效地提高棚内温度,一般可提高3~5℃,早晚达到8~10℃。采用滴灌技术。采用滴灌技术不仅能节约水资源,而且能有效地控制和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程度。目前,清水县菜农用的仍是漫灌方式,不但水资源浪费严重,而且棚内湿度很高,病害发生严重。根据部分菜农经验,在棚内修建长3m,宽2m,深1.0~1.5m的蓄水池,灌前一天蓄水,采用微滴灌溉,不但节水效果好,而且棚内湿度降低,与漫灌相比,病害发生较轻。合理用药,及时防治病虫害,注意通风。从目前菜农用药情况来看,一般对同一种病虫害,采用一种农药防治,只不过是每次防治农药用量增加,效果并不理想,而采用不同的药物,交叉防治效果较好。病虫防治要做到及时适量,尤其在病害初发期,灌水后棚内湿度骤增,病害蔓延相当快,要在防治的同时,及时打开风口,进行排湿。但要注意的是打开风口在春冬季不能一次打到位,应当逐渐打开到位,否则棚内外冷暖空气形成强对流,棚内温度猛降,菜苗因受冻而出现萎蔫,严重时会冻死。

2.2统一规划,规模建棚

计划5年内在适宜发展日光温室的永清、红堡、白沙、金集等乡镇通过申请项目、招商引资、政府补贴、个人投资等多种筹资渠道,建成二代温室基地600hm2,以形成规模,扩大市场,增强竞争力,不断招引客商,促进蔬菜产业外向发展。

2.3引进性能先进的现代化设施

包括建立工厂化育苗生产线,蔬菜种子繁育中心,推广最新棚室结构等保护地设施等,实现蔬菜瓜果周年生产,四季上市,取得更佳经济效益。继续以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区为载体,以无公害绿色蔬菜品牌认证为重点,使清水县蔬菜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

2.4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积极引进适销全国的名、优、特蔬菜品种。对传统种植的蔬菜实施更新换代,引进栽培技术,增强竞争力,实现主栽蔬菜品种良种化,坚决淘汰过时落后的品种,随时掌握品种信息,积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优品种,提高综合竞争力。

2.5引进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和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通过调控和优化温、湿、光和CO2等环境因子,引进适宜当地生产的抗病虫品种,采用工厂化育苗,改进棚室结构,设置防虫网,采用生物防治,并增施有机肥,保护环境,充分发挥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的优点,为生产绿色食品,申请绿色食品基地打好基础。

2.6大力发展龙头企业

针对蔬菜加工、保鲜、贮运的薄弱环节,突出重点,大力发展一批龙头企业,促进产后服务的同步发展,化解市场风险,以龙头企业带动清水县蔬菜向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同时,要增强名牌意识,将产品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出口优势。

2.7建设蔬菜产业标准化体系,努力实现“三化”目标

按照“生产标准化,经营国际化、农民知识化”的要求,制定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标准,逐步建立品质指标、保鲜贮藏、包装、计量等相关质量标准,建立检验体系,争取在全县蔬菜主产地和批发市场配备蔬菜农药残留、硝酸盐快速检测仪器,形成县有中心,乡有重点区域设检测站的农产品检测体系。树立蔬菜生产的优质、无公害意识,走有机农业、生态农业之路。实施农民现代化教育工程,建立一支懂科技、高素质的新型农民队伍。

2.8加强信息服务

积极创造条件,多方合作,创建清水县农副产品服务中心,建立一支强有力的专业化信息服务队伍,在各大城市设立窗口,利用各种现代化传媒手段收发信息,县广播电视部门及乡镇广播电视部门要利用广播、电视举办专题节目,及时信息,利用信息指导生产和销售。

作者:赵国珍 单位: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