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沟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沟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成功的教学取决于很多因素,而有效沟通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需要在一方传达出信息之后,另外一方对其做出所期望的回应。 因此,有效的教学沟通要求教师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既要进行有效的心灵沟通,又要能够通过合适的媒介有效地传达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有效沟通 教学 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alking about th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Classroom Teaching

ZHAO Zhiying, CHEN Dongling

(SIAS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1150)

Abstract Many factors affect classroom teaching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n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requires expected feedback after one party sends out the message. Therefore, In order to be effective in teaching students, teachers should build a friendly and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with students by sending verbal and nonverbal information effectively through proper media.

Key words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teaching; verbal communicatio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1 从沟通过程来看沟通的有效性

所谓沟通,是思想和信息的相互传递,是将书面的、口头的或者非语言的信息由一个人传给另外一个人,逐渐广泛传播的过程。沟通分为七个要素,即信息的发送者、信息、渠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和背景。信息发送者是具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他们始发沟通过程,决定以谁为沟通对象,并决定沟通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信息发送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可以对个体,也可以对群体。作为信息发出者非常重要的是要考虑自己发出的信息如何使信息接受者接受,这也就是教师在上课前为什么不仅要认真地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的原因之一。当老师作为信息的发送者时,自己首先要确定沟通的目标,即课堂中要传达的信息内容,考虑采取何种形式进行传送,然后把所要传送的思想、情报、感情等内容,通过转换变成学生能理解的信息传送出去,经过一定的渠道让学生接受。所以老师是首要的沟通者。

信息是传递过程中的内容。从沟通意向的角度来说,信息是沟通者试图传达给别人的观念和情感。在课堂上,教师传达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还有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达到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语词是很重要的符号系统,语词可以是声音信号,也可以是形象(文字)符号和人们的体态语言。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备学生,教材中的抽象概念要尽可能从学生原有的经验切入,课堂中的例子不应该离学生的生活太远,这样才能保证沟通的畅通。这也要求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读懂你所带的学生们的所思、所想和学生们的实际需要。

沟通过程的第三个要素是渠道,也就是沟通信息所传达的方式。我们的五种感觉器官都可以接收信息。一般来说,带宽越大,沟通也就越顺畅。在当今信息化下社会,沟通的方式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沟通,还有以各种不同媒体为中介的沟通。但对成长中的学生来说,师生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影响力还是最大的,因为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可以发生情绪的相互感染,拥有最大的带宽。

学生作为信息接受者,他们要通过一系列心理过程,如积极倾听、知觉、记忆、储存等才能够对知识进行吸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馈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很多教师常常会忽略的一部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多的从各个方面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障碍是沟通过程的第六个要素。例如,教师的某些授课计划不能很好地在课堂上实施,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不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老师每天面对的是新鲜的人的个体,每个学期面对的是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甚至不同的班级都有他们独有的特色,他们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需要。课前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征,是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沟通的一个重要环节。

最后,也是沟通过程的最后一个要素――背景,即沟通发生的情境。想要进行有效的沟通,老师应该创造民主、平等、容易交流的课堂氛围。教师首先应在情感上给学生一种亲近感,给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老师应该对“插嘴”,有理由的“打断老师的话”、“提出质疑”表示欢迎。教师还要打破传统的教师权威观念,在课堂上,要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提出新问题、新见解,对学生的新观点要恰到好处地加以点拨,而不是扼杀他们的思维萌芽。老师是站在讲台上高高在上,离学生很远,还是时不时地(下转第74页)(上接第55页)走到学生中间与他们进行近距离沟通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沟通态度。

2 非语言沟通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流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交流两种手段进行。教师的语言交流担负信息的传递、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语言交流是最主要的交流手段。但是,教师的一些非语言行为,同样在潜移狱化地影响学生,在教师与学生交流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非语言沟通是除了话语之外的一切沟通,如目光接触、面部表情、身体语言、人际距离、仪表衣着和辅助语言。

面部表情是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千百倍的语言,人的面部表情的表现形式也成千上万,而且表情的变化十分迅速。当老师精神饱满上课时,学生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产生兴奋喜悦的情感;当老师愁眉苦脸、漫不经心时,就可能影响学生,让其产生心理压抑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和调控自己的面部表情,不可随着自己的情绪或学生的情绪变化而变化。教师的面部表情应该做到丰富而不失得体。作为课堂上的表演者,不论他是有意还是无意,都牵动着每一个学生的心,影响着他们的情绪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时与学生进行目光交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的眼神往往会透露不同的信息,教师要善于解读更要善于运用这扇窗户。

姿势,或称为肢体语言,是最重要的一种非语言沟通。像点头、皱眉、抚摸、捏鼻子、竖起大拇指等。掩蔽在“肢体语言” 背后的常常是包含口语、书面语之类难于表述的丰富意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恰当运用身体语言,以活跃教学,是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如果教师站在讲台前唯一的肢体语言只是伸手写写字,那么这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应移动步伐,变换体形和手势来让学生保持兴奋,在倾听学生咨询或回答问题时,身体应该稍微向前倾,以展示对学生所讲内容的兴趣,从而鼓励学生。

仪态服饰是人际及交往中一种无声的语言。仪表、服饰是否端庄、美观大方,决定了别人对你的印象和了解。第一印象是最重要的,而且也很难改变。教师的穿戴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穿着得体,以整洁、美观大方的服饰出现在学生面前。如果老师穿戴过于招摇,必然会引起学生思想上的波动,使学生无心上课。端庄稳重的仪容,和蔼可亲的态度,高雅大方的举止,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很好的印象,产生良好的沟通效果。

由此可见,老师积极的非言语行为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非言语交流在教学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教师在沟通中不仅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沟通,更要注意非言语的交流,同时还要留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非言语沟通,并有效地运用非言语沟通,这样才能让课堂沟通更加有效。作为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创造融洽的课堂气氛,并注意运用积极的非言语行为,才能在教学中更加有效地与学生沟通。

参考文献

[1] 詹姆斯.S.奥洛克.管理沟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56-275.

[2] Geraldine E. Hynes, Managerial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and Applications. McGraw-Hill Co., 2005, pp. 177-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