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农业国际科技合作回顾与展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农业国际科技合作回顾与展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 我国农业国际科技合作回顾

在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技术、管理经验及农业种质资源是有效推进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建国以来我国十分重视农业科技对外合作交流工作,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间开展了一系列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工作。

上世纪50年代,由于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封锁、禁运”,主要同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开展科技合作交流,同亚洲一些国家也有一些合作,合作的方式为互派专家和留学生,相互交流农业技术和交换动植物种质资源。60至70年代中后期,我国农业科技合作重点转向发展中国家和少数发达国家,向一些亚非国家提供技术援助,与拉丁美洲国家和澳大利亚有少量的技术交流和种质资源交换。

70年代后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全面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农业技术合作按照“平等互利、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原则,呈现多元化和快速发展势头。1978年签订了中英、中法、中国与联邦德国和中国与瑞典科技合作协定,1979年签订了中意和中国与丹麦科技合作协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技合作方式及领域不断拓展,80年代中期,我国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科学技术合作交流,与其中19个国家签订了农业科技合作协议、协定,并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国际农业磋商小组(简称CGIAR)下属的13个国际农业研究中心签订了正式合作协议。到90年代中期,我国与世界上140多个国家建立了科技交流与合作关系,与其中20个国家签订了双边农业合作协议或备忘录,有的还成立了双边农业联合委员会或农业联合工作组,定期商讨双边交流项目。

2.农业对外科技合作交流的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和通过执行国际合作项目,利用双边、多边和民间等多种渠道开展了有组织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到目前为止,农业生产和科研部门从30多个国家请进农业专家10000多人次,引进各种技术1000多项,派出访问学者和留学生5400多人、研修生7000多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交流主要形式为:专家来华讲学、技术指导、技术引进,派遣访问学者、研修生,专家互访和进行合作研究,举办学术研讨会、培训班,交换科技资料和动植物种质资源,还引进了不少资金和设备,仅农业部科技司组织实施双边、多边国际合作援助项目就有20多个,获援助经费3000多万美元。引进了大量的设备,对改善研究单位科研手段,加速人才培养和提高科学研究能力起到了很大作用。

2.1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适用技术的引进及推广应用,增加了单位面积农产品生产的产量。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我国继杂交水稻之后的一项重大技术革新,该技术1979从日本引进后,经我国科技人员消化吸收、示范推广,这项节本增效技术日趋成熟,在我国应用面积迅速扩大。目前,已在全国所有省市、40多种作物上大面积推广。农膜事业的发展还推动了塑料大棚、设施园艺、保护地栽培等引进技术的发展;引进的部分种子、苗木已直接或间接应用于生产。自1979年以来引进粮、棉、油、蔬菜、水果、牧草等种子、苗木10多万份,有些在生产上直接应用,有些作为育种亲本材料。引进的小麦品种在我国直接推广利用的就有80多个,其中推广面积超过千万亩的有6个;蔬菜、水果、家畜和家禽的引种都开创了生产和科研的新局面。

2.2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和缩短科技攻关的时间

通过科技合作与交流大大加快了我国一些攻关课题的完成和科学研究与世界水平的接轨,对我国科技走向世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利用美国乔治亚大学的谢尔博士来华时提供的遗传材料、遗传鉴别系统和技术,使“863”高新技术项目研究取得突破,并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马铃薯青枯病的胞外蛋白分离突变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科研人员与美国蔬菜采后生理专家莫瑞斯先生进行合作研究,找到了导致白菜脱帮等耗损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研制出白菜强制通风、不倒菜、省工贮藏新技术。该项技术1991年被评为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3提高了科研人员的素质

聘请外国专家来华讲学、技术指导、开展合作交流,派遣出国留学人员、访问学者,提高了我国科教人员的素质,培养了一批高级科技人才。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系统派出访问学者、出国留学人员5400多人,研修生7000多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把从国外学到的先进技术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带回国内,在各自的岗位上,成为国内新学科和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部分人员还担任了部、省级及院校领导等重要职务。这些科技人员学成回国后对我国科技改革和科研、教育水平的提高及在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和缩短我国农业与世界的差距上起了重要作用,如在水稻抗虫育种、花培育种,小麦、胡椒遗传育种,家兔、牛胚胎工程技术,单克隆抗体、多肽疫苗、酶等研究方面派出人员,将国外所学到的先进技术应用于国内研究,很快提高了我国的研究水平,一些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回国留学生还以多种方式促进了与国外的联系,改变了过去长期闭塞的状况,及时掌握了世界农业科技的最新发展动态,提高了中国农业科学家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中国农业科学院赴美回国的金继运博士被加拿大磷钾肥研究所聘为北京办事处主任,其在中国的项目将由香港迁至内地。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留美博士王韧被国际水稻所聘为副所长,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学术地位。

3.我国农业国际科技合作展望

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基本国情,使我国农业已无法走扩大耕地面积来提高农产品供给的道路,唯一的出路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农产品生产能力,解决我国未来食物的供给问题。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农业科技对外合作与交流是推进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今后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将围绕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两大战略,通过双边、多边和民间国际合作交流,重点放在引进智力和重点技术、扩大人才交流范围,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加强引智成果的消化吸收方面。

3.1提高我国粮棉油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提高水、肥、农药利用率技术

包括引进水稻、玉米、小麦、棉花、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品种改良技术和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旱地农业和节水技术,重大病虫害监测与综合防治技术;提高菜篮子工程产品、产量和优质技术,如猪牛羊禽生产等新品种繁育技术,农产品加工增值技术;积极引进农业综合发展、持续发展技术;重点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及高新技术产业化技术,包括农业生物技术、农用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生产技术、畜禽病害快速诊断技术、基因工程疫苗研制技术,家畜胚胎、基因工程、生物农药及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病、虫、旱、盐作物良种技术。

3.2扩大人才交流范围,加强人才培养

针对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业科技需求,加强对科技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重点培养。把培养重点和派出目标放在中青年业务骨干上,培养出一批学科带头人,发展有自己特色的专业学科,解决科技人员的断层问题。在选派人员时优先考虑重点学科,充分加强新兴学科和薄弱学科,侧重应用学科,以自然科学为主,兼顾管理学科,把当前需求和长远规划结合起来。加强对出国留学人员的管理工作,确保出国人员按期回国服务。

3.3拓宽国际合作渠道,有效利用国外资源

在原有合作渠道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双边、多边和民间合作,同联合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国际组织和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更多的援助项目,通过政府间、民间和专家往来等形式积极寻找合作研究项目,利用国外资金、技术、资源来推进我国农业科研发展。

3.4加强引智成果的消化吸收

继续大力加强引智成果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强化引智成果的推广力度。一是把引智成果列入我国正在实施的“丰收计划”、“星火计划”和农业技术推广计划。二是把已在生产中证明效益显著的引进技术列入农业部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项目中。三是将引智推广与技术扶贫相结合,在贫困地区组织推广设施园艺技术、无纺布技术、梨和苹果套袋技术和一批引进的优良作物品种、畜禽品种、双低油菜、亚蔬绿豆、优质大麦品种等,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在成果管理方面,支持引智成果推广。农业部新修改的农业科技进步奖评奖条例明确规定,引进消化吸收项目成效显著者可申报农业科技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