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在地理课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在地理课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主学习,是指在自主教育的氛围中,学生通过主体意识,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的一种学习活动。有了这种能力,学生不仅能够从教师的讲解中捕捉到相关信息,而且能够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去掉教师的“拐棍”也能够“走路”。因此,地理课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等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在教学中作出示范,让学生根据课题要求自己读书读图,独立做笔记,并展开对事实材料的分析、整理,作出新的判断和推论,从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要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首先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的激励力量。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在地理课堂中,要列举一些常见的地理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1.教师首先要创设一种自主学习的氛围,教师在课堂中要建立与学生平等的关系,给学生以一种信任的心理定势。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消除学生的畏惧、紧张心理,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议论,能放开心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主动发表自己的想法,评论其他同学的说法。

2.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学生有了敢于发表自己想法的勇气后,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各种铺向成功的路。学生的学习过程是认知和情感结合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学习的成功。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当学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要给予肯定,即使学生的想法不完全,也一定有可取之处。

3.教师要培养学生想学习的内驱力。只要学生有了想学习的内驱力才能有效而持久的投入学习。需要是人基本的本能,需要是一种内驱力。有需要才能有追求,有了对地理事物认知的需求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有了这种力量,学生就能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去追求学习过程中的成功。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注意到学生的这种希望获取知识,希望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成功的内在需求,积极鼓励学生去大胆地获取知识,并给学生获取知识提供尽可能的各种条件,以学生的这种内需感得到充分的满足。

二、创设自主学习的条件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条件。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地理课堂教学就要让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学的设计上。教学时不要教授过多,作太多的铺垫,要让学生自己去感知教材,自己去寻找关于地理问题的切入点。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要让学生自己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自然而然地迁移到新的知识情境中,而不能像传统课堂一样,教师直接将答案讲给学生听。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各种适合发挥的机会,达到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目的。

三、关注自主学习的过程

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自主学习并不是把一切交给学生就可以不理不问。教师关注自主学习最佳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影响极大。评价的作用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自己与目标要求的距离有多大,告诉学生这里做的不好,那里做的也不多。我觉得评价更重要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生的自信心。总的来说,评价要鼓励表扬多于批评。

地理学习中有很多需要理解背诵的知识,特别是初一上学期的经纬网的学习。不少同学对于东西半球、东西经的掌握有一定难度。当出现这种情况下,教师要进行耐心的引导、点拨、鼓励,而不是否定、惩罚、训斥。前一种态度,能够让学生感到教师态度诚恳,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会以良好的心态进行学习;后一种态度,会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传统课堂中,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学得就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而实际情况是,这样做养成许多学生不爱动脑的习惯,只会被动的听课。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老师讲过的问题就能够解决,而遇到没有见过的问题就无法触类旁通。实际上,讲的越多反而耽误更多时间,不如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学生自学积极性更大,效率更高。因为每个问题老师都规定了一定的时间,这样学生就会有一种紧迫感,有一种竞争意识。因此,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要远高于传统课堂的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