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我国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公民参与社会逐步增加,大学生志愿精神也渐渐引起社会以及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志愿精神不仅仅是当前展现出来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价值观,更是古代历史文明的传承和发扬,以及一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大学生志愿者是志愿者队伍的主力军。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助于国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135-03
一、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措施
1.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日益丰富的文化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志愿服务文化也在社会上逐步受到重视。志愿服务精神源于西方,在西方社会中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基础。现阶段,中国党和政府将志愿服务文化放在了较为重要的位置,注重志愿服务文化的培育,重视提升志愿服务文化的社会认同度。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志愿精神培育的文化氛围,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更深入地理解志愿精神的实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内容。高校可以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着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教育和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潜移默化的将志愿精神渗入到大学生的思想中。在重点培育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同时,也要增强大学生的文化底蕴和内涵,重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其次,加强大学生志愿文化的培育,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在大学生实践课堂以及外界的社会实践中加强志愿服务文化的培养,引导大学生积极的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并通过总结会、报告会等形式激发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在社会实践中,主要是培养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事业的动机、参与态度,培养志愿者志愿服务过程中独立思考的基本能力与志愿服务的专业技能,培养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
再次,加大宣传力度,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弘扬志愿精神的舆论氛围。要“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等大众传媒的作用,运用言论评论、公益广告、新闻报道等形式”。
2.加强法律体制建设
伴随着国内青年志愿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展,志愿服务环境日趋复杂化,志愿服务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志愿服务的参与人数逐渐增多,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无偿服务,在进行志愿服务的同时会遇到很多法律问题的困扰。因此也就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体系,以支撑当前大学生服务事业的顺利开展。
第一,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通过立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志愿者的相关法律制度,确定专职部门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统一指挥与调配。我国虽然还未专门针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制定相关法律条文,但我们完全可以参考国外一些在志愿服务精神培育中取得成效的国家已有的相关规定,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基本的法律保障。
第二,提供完备的法律保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保障,是在维护大学生志愿者权益的同时,推动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通过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的逐步完善,大学生志愿组织将会在领导体制、约束机制以及考核机制等多方面进一步的制度化,进而保证大学生志愿组织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基本权利义务、管理培训原则和权益保障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诸如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劳动保护、学习、生活、医疗等各个方面。
3.建立长效的培育机制
高校是青年志愿者的摇篮。建立长效的志愿精神培育机制是我国政府、高校党团委的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需求。根据志愿服务活动的前期准备、活动中的协调和管理、活动结束后的评价和总结,可将志愿精神培育机制分为招募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和评估机制。
第一,优化招募机制。大学生志愿者招募是志愿服务工作开展的前提,是志愿服务工作开展最重要的一贯。在招募的计划中,应做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宽阔的信息宣传渠道。甄选过程应主要考虑志愿者自身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服务对象、专业技术水平、服务领域、服务地域、身体素质等综合条件,并通过对多项条件的基本调查,确定志愿服务人员的初步人选。尽可能的招募具有专业服务技能、工作态度认真、对志愿服务工作充满热情,并具有较强奉献精神的志愿者。
第二,完善培训机制。大学生志愿者初步人选确定后,需要对志愿者进行统一的系统培训,确保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正面的积极作用。培训能够更好的激励参与者为组织工作,而在志愿者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情况下,就无法更好的完成既定的目标。首先,制订培训计划。根据培训的动机、培训对象的特点、培训的时间、地点、培训目标、培训经费等情况的考察,制订培训计划。其次,确定培训内容。大学生志愿者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基础知识培训即通用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等。再次,丰富培训方法,如普通授课、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技巧示范等。
第三,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既可以让志愿者得到他人、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又可以帮助志愿者建立自信心。学校可以举办志愿者先进评比活动,对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有突出表现和贡献的先进个人或团体,给予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奖励,如颁发荣誉证书、授予荣誉勋章,并给予“杰出青年志愿者”、“杰出青年志愿团队”等荣誉称号,并对此进行全校或全省的宣传报道,以此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还可以将志愿服务活动加入德育学分制里,鼓励大学生积极的参与志愿服务。外部激励的方式主要包括人际关系激励、工资奖励激励等。
第四,健全保障机制。志愿服务保障机制主要包括:法律保障机制、组织-管理保障机制、经费保障机制、保险机制以及应急志愿服务保障机制等。志愿服务是一项志愿者投入全身的精力与感情且不求任何回报的项目,因此,健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保障机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要保护志愿者的热情。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需要得到不只是学校的肯定和支持,更多的是来自社会各界乃至政府部门的广泛认可和鼓励。
第五,建设评估反馈机制。虽然志愿服务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了展业的评估体系,但当前高校在评估反馈机制建设的研究还相对薄弱。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的反馈机制应该转变为组织者与志愿者双向评估监督反馈机制。有利于志愿组织这和志愿者之间更好的沟通与交流,就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单项评估模式上可以按大学生主体的特殊性分为:志愿服务对象的评估、志愿服务组织的评估、志愿团队内部及自我评估。
4.加强组织间交流与合作
但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限制发展的因素也随之而来,如信息部通畅、组织活动单一、财力匮乏等,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的发展。因此,高校志愿者组织应加强各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内外合力为志愿服务提供有力的志愿和帮助。
第一,注重与其他志愿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高校志愿组织的发展不能单独依靠本校对志愿精神的研究和组织的实践活动,需要与其他的志愿组织经常交流,团结合作争取达到资源共享。高校志愿组织与这些同盟军可以在志愿服务组织的团队经营管理、拥有的技术手段、信息获取渠道等方面进行资源方面的共享和交流,将本校的志愿服务组织当做是整个社会志愿工作体系的一部分,借助社会化的资源来充实自己,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发展空间。
第二,增进与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高校的志愿组织应积极的与企业间增加沟通和交流,不但通过企业的资金赞助为志愿组织筹资解决困难,对于企业来说,与志愿组织的合作也提高了自身的知名度,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获得更大的利润。这对于高校的志愿组织和企业来说是一个双赢的合作。但志愿组织在进行企业选择的过程中应在协议中明确规定双发的权利和义务,并制定详细的合作计划,起到一定的监督和控制作用。
第三,加强与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想要志愿组织能够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必须要有科学有序的管理。志愿组织近从理论上学习,从整体进行改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借助外力,即加强与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在与研究机构的合作中,可以随时发现志愿组织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及时避免错误的发生。高校可以成立相关的志愿服务研究中心,与社会上或其他高校的相关机构进行共同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5.拓宽筹集资金渠道
志愿服务组织虽然是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组织而存在的,但其运作的过程仍然离不开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因此需要资金的支持。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和项目的实施都必须依靠资金的支持,才能为志愿服务提供稳定的物质保障,这是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的立足点。志愿服务工作的经费一般是来自慈善和私人捐赠、企业或组织赞助和政府适当拨款。目前,我国高校志愿组织大多都存在资金严重不足的现状,原因是政府和社会支持的经费不足,且筹资的渠道单一,绝大部分的资金支持都来源于行政拨款。从全球志愿服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来看,政府的经费支持也越来越显著。
二、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方法
大学生在进行志愿服务的同时,拓宽了眼界,建立了信心去迎接挑战,也在自我实现的同时超越了自我。正是志愿服务,实现了大学生主体精神境界的提升、人生阅历和经验的丰富、自身知识储备的扩大、协调沟通能力的增强。但基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形式是完全自愿的,因此,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过程中要讲究培育的方法和策略。且必须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通过自身学习、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来提升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成效。
1.理论培训与自我学习相结合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一直都处在客体的地位,教育者则一直被作为主体看待,并用单项的思维灌输方式进行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在大学生志愿培育的过程中,要将大学生接受培育的过程放在主体的地位,因为大学生本身是具有思想意识与主观能动性的。所以大学生应明确自己的角色,积极的主观的融入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中,以自觉接受,主动学习理论知识的态度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志愿精神的内涵与精神要旨。进而将其内化成自身的精神涵养。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中,高校应定期的为志愿者们开设理论知识相关的课程或讲座,用最直观具体的授课方式,将志愿精神、志愿服务的理论基础教受给志愿者们。而大学生志愿者应该意识到自己是教育主体,根据理论培训的情况自己设定学习目标,以积极的心态去主动学习和研究志愿精神的精髓,并在内化成自己的理念之后,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支配、控制和调节,逐步丰富自己对志愿精神的认识,进而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提升自己的精神内涵。所以,进行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过程中进行自我学习与理论培训向结合的方法不仅符合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规律,也提高了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成效。
2.家庭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家庭是人接受教育的源头,是人成长为“社会人”的第一个关键阶段,对一个人人格的形成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成长都起着潜移默化却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既包括父母对子女各个方面的教育,也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由性格、做事风格、为人处世等方面的不同而潜移默化的相互影响的教育。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可以使家庭中每一位成员都拥有一种愉快的心情,进而保持一种乐观向上、正视困难的心态和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在大学色志愿精神培育的过程中供应重视家庭该教育。一方面,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角色占有重要地位。子女总是通过家长的处事和道德行为来效仿,并作为衡量种种道德规范的标准。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将奉献友爱、团结互助的精神渗透进去,这对子女养成良好的品德有重要的作用。家长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以身作则,做好道德模范。另一方面,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放在首要位置,特别是志愿精神。要鼓励子女多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支持他们并做好子女的坚强后盾。还要增强子女的服务意识,帮助子女树立尊老爱幼、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品格,增强他们对家人、团队、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学校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学校生活中受到的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及以上,但这里指的是高等教育中的大学教育。大学生在学校中受到的是具有完备教育体系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思维方式、做事方法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是大学生思维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更是高校志愿精神培育的重要时刻。重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将价值观教育与志愿精神培育相结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是重要方面。大学生价值观并不完全是由自我选择而形成,虽然具有一定的主体性,但仍需要外在的引导和规划,高校的管理者要在价值观教育的同时认清这一点,这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至关重要。2008年,中央文明委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中央文明委〔2008〕6 号),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把志愿精神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现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增强青少年的志愿服务意识。”这体现了教育部对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高度重视。也为高校的志愿精神培育指明了方向。
第二,通过社会实践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搭建平台。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不仅能塑造个人的价值观,更能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但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不能通过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就获得,还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获得。首先,高校要鼓励大学生积极的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加强其对志愿精神价值的认同感。高校应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本质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如学雷锋活动、学校大型会议晚会的志愿者活动等体现奉献精神的实践活动。如感恩节、劳动节、教师节等体现平等友爱精神的实践活动。再如手拉手、心连心、爱心一元钱等体现互助精神的实践活动,或辩论赛、经验交流会等体现进步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可以在社会实践的活动中,深刻的体会到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并感悟付出的快乐,从而达到培育志愿精神的目的。
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我国志愿服务得到社会的认可、为了公民能够在道德层次上再上一个台阶,为了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能够更稳步的向前发展,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促进高校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丁元竹.发展志愿服务事业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志愿精神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软实力[J].精神文明导刊,2010,(8).
[2] 刘建萍,陈征.大学生志愿服务及志愿团队的培养[J].思想政治教育,2007,(6):122-123.
[3] 沈杰.志愿行动―中国社会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贝静红.文化视野中生态青年志愿服务基地化建设[J].当代青年研究,2012,(3).
[5] 郑朝静.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6).
[6] 陈涛.志愿服务保障机制研究[EB/OL].志愿北京网站,2012-08.
[7] 刘俊彦.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机制建设研究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