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老年阑尾炎诊治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外科急腹症中,老年阑尾炎患者因为经常伴有其他疾病,以及自身体质较差、病情复杂等因素,对手术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一定要对老年阑尾炎患者引起高度重视,准确诊断,科学治疗,提高患者康复率 [1] 。文章主要对 2006 年 1 月~ 2010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178例老年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78例,男136例,女42例,年龄61~91岁,平均71.8岁。患者中116例具有发热症状,体温处于38.5~39.5℃。
1.2 手术方法
1.2.1 手术切口:采用“三一”式小切口方式,在髂前上嵴内上部三横指部位进行切口,切口尺寸为一横拇指,切口长度一般保持在2 cm左右,“三一”式小切口位置和麦氏切口较为接近,采取本方式进行切口手术,在定位上难度较低,尺寸较小,对患者康复有利,也容易掌握技术要点。
1.2.2 肌层分离与腹膜切开:将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开后,以小弯钳将切口两边夹住,沿着两侧方向提起进行不结扎止血,以皮肤直角小拉钩将切口拉开,将腹外斜肌腱膜切开3.5 cm,在切口两侧以弯止血钳向两边方向分离。在对腹内斜肌、腹横肌分离操作中,以中弯止血钳进入到肌纤维实施钝性分离至腹膜,以拉钩扩大将腹膜显现,如果属于老年肥胖患者还需要对腹膜外脂肪进行切除,扩大手术术野。将腹膜切开3 cm左右,满足手术需要,同时便于缝合[2]。
1.2.3 阑尾查找处置:由于本术式切口较小,对于阑尾寻找及处置较为手术关键,化脓以及单纯阑尾炎的查找较为容易,以右食指入腹顺右髂窝、盲肠方向确定阑尾至切口处,以左食指实施固定,夹提切口
外予以切除。一旦出现阑尾入盆腔合并粘连,分离之后夹提切口外予以切除。如果出现阑尾穿孔以及脓肿,则要先进行粘连分离处置,将脓液进行清除,在直视下寻找阑尾根部进行处置[3]。
1.2.4 腹壁切口缝合:本术式切口较小,以1号线对腹膜进行连续性缝合,用双氧水以及生理盐水清洁伤口,对腹内斜肌、腹横肌可采取不缝合的处理方式,对腹外斜肌腱膜予以3针左右缝合,对皮肤切口予以1针缝合。
2 结果
本组老年阑尾炎患者,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均为术中切口感染,经对症治疗全部痊愈。
3 讨论
老年急性阑尾炎属于外科常见病,传统手术方式是大切口切除,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是一种对患者身体影响较小的术式,优势非常明显,切口只有3 cm左右,损伤较小,术后恢复时间较快,通常在5 d左右拆线,手术时间一般控制在15~30 mim,对于急性单纯性、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以及脓肿较少、穿孔时间短的患者,均可适用。但是对于异位阑尾炎、脓肿较大以及穿孔时间过长(>24 h)、回盲部肿瘤等类型为禁忌证[4]。
在临床诊治中,老年阑尾炎患者本身对于应激反应属于迟钝类型,患者腹部肌肉出现萎缩,同时皮下脂肪变厚,部分患者在腹腔出现较为严重的感染,但是临床症状以及患者自身体征并不十分明显,在进行腹部查体会有较为轻微的压痛,体温以及白血球数量未出现明显异常,但是在手术中可见阑尾化脓坏疽,患者症状与实际病变情况出现差异[5]。因此,在诊治疑似老年阑尾炎患者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病史
详细查问以及查体,做到早诊断早治疗。老年阑尾炎患者因血管硬化容易导致炎性反应、栓塞,造成坏疽,如果出现阑尾穿孔,会因为大网膜萎缩出现弥漫性腹膜炎,加之伴有糖尿? ⒐谛牟∫约案哐沟龋缋晃惭撞患笆笔质趸岫窕∏椋又匦姆蔚然〖不迹ナё罴阎瘟剖被虼耍坏┤氛镏笥Φ奔笆苯惺质酢@夏昀晃惭谆颊甙橛懈哐梗?
应当在手术全过程进行降压处置,确保血压值稳定,对于伴有肺部疾病患者加用抗肺部感染抗生素,要求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与排痰,减少肺部感染。要求患者在术后进行早期的床边活动,从而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出现,有效减少泌尿系统感染风险。在手术中要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心电监护,要尽快缩短手术时间[6-7]。老年阑尾炎在临床症状不够明显,要引起高度重视,科学诊断与手术,采取小切口术式开展手术,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4 参考文献
[1] 张文涛.老年人急性阑尾炎32例临床分析[J].腹部外科,2009,8(5):65.
[2] 陈令为.老年人急性阑尾炎诊治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9,6(7):76.
[3] 徐志军.老年人阑尾炎诊治研究[J].安庆医学,2010,7(3):23.
[4] 贾庆红.老年人急性阑尾炎112例报告[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0,4(3):45.
[5] 张金莲.老年人急性阑尾炎75例诊治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4(2):34.
[6] 张玉兰.阑尾炎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探讨[J].吉林医学,2012,33(12):2634.
[7] 闻义军.老年人急性阑尾炎35例诊治体会[J].中国基层医药,2011,8(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