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朝鲜战场的影像记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朝鲜战场的影像记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战地摄影队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拍下了很多我军战士冲锋、战斗、俘敌、在阵地上阻击敌人进攻,甚至负伤、英勇牺牲等战场真实镜头。

深秋时节,我来到新影厂前总编赵化先生的家中,在一本记录着往昔岁月中他与同事们职业生涯的相册里,文中的这几幅图片吸引了我的目光,于是赵先生便就这几幅图片向我讲述了当年的些许事情……

随前卫团穿插敌后

1950年的11月,已进入冬季的朝鲜半岛,山林中空气湿冷、雨雪交加,凛冽的风中夹杂着阵阵硝烟的气味。时值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处在实施第二次战役的准备阶段。与此同时,一支来自国内战地摄影队的准备工作也已基本到位。队长徐肖冰,根据工作需要将大家分成了两个小组。年轻的赵化,那时虽然还不满18岁,然而作为军中一名战地摄影记者,在解放战争中,他曾跟随着“四野”大军从东北大地一直打到海南岛。此次行动,刘德源、苏中义、孙树相为一组跟随38军第113师行动。牟森、赵化、张凤梧为一组跟随38军第114师行动,大战前的气氛,寂静、紧张、有条不紊。分赴部队的那天晚上月朗星稀,摄影队行至一个叫“牛仙洞”的三叉路口时,同志们彼此握手告别并互赠临别语:努力工作!胜利!回来再见!

此时,骄横的敌人还未从不久前与志愿军的首次交战失利中醒悟过来(第一次战役),自恃强大的机械化与海空优势,又开始向中朝边界一线莽撞扑来。雨雪交替的天气里,美军飞机不分昼夜的在空中往来穿梭并不时地俯冲轰炸与扫射,朝鲜的村庄、城镇一片瓦砾焦土,百姓伤亡惨不忍睹。

同113师一样,牟森、赵化、张凤梧所在的114师也担负着先引诱正面之敌继续冒进,然后再斜向穿插至敌军后方的任务。群山密林中,牟森与赵化携带胶片、摄影机跟随着前卫团(张凤梧随师部行动)时而疾走、时而奔跑,在整个穿插过程中部队数次与敌人擦身而过,距敌如此之近,有时连敌人阵地上盲目开炮、打枪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渐渐地,当这些枪炮声被不断向前猛插的部队甩到了身后渐远渐消时,114师已成功的插到敌人身后了。为了防止摄影机、胶片被雪雨淋湿,冻得发抖的赵化等人用棉大衣把器材胶片包裹起来。山林里连续几天雨雪泥泞、积水四溢,部队即使途中歇息时,大家也是无处坐卧,只能想办法把自己固定在树身上来风餐露宿。

在炮火连天的战场

二次战役打响了。11月23日,114师首先向德川方向,以南朝鲜军为主的敌人发起了凌厉的攻击。一场激战后敌人被打得满山乱跑,没了建制。赵化与牟森边抓拍部队战斗冲锋的镜头,边跟着攻击部队冲进了德川城里,枪炮声中又抓拍了一组美、伪军高举双手向我军战士狼狈投降的镜头。德川战斗结束后,赵化和牟森又跟随114师向更纵深方向的介川西南疾驰穿插。在介川,前卫团又与被美军寄予了很大希望的所谓“生力军”――土耳其旅迎头相遇,同样被我军打得伤亡惨重,败退而逃。战场上烟火弥漫,到处都是狼藉相枕的敌尸、伤兵与辎重物资。牟森、赵化手持摄影机紧跟着部队,时而蹲下或匍匐、时而奔跑或卧倒,已是进入了忘我的工作状态。拍摄过程中,成串成串的子弹嗤嗤叫着从头顶、身边擦身而过,同时炮弹在周围不停的爆炸着,升腾出团团紫红、紫黑的烟团,火光迸烁着。在一道土坎上,赵化正弯腰快速倒退时脚下一绊,随即失去重心仰面往坎下摔去,他本以为这下会把腰、臀摔个生疼,却不料吭哧一声坐在了个软囊囊的东西上,忙低头看个究竟,原来,是正巧跌坐在了坎下一个刚被击毙不久的美军肚子上。

就在拍完一段胶片时,他们遇到了一些被打伤而又不能行走的土耳其伤兵。这些伤兵,当时一身血污横躺竖卧在冰冷坚硬的土地上,痛苦哭喊的同时,又被傍晚刺骨的寒风冻得浑身不停地颤抖。“那哭喊声听上去又惨、又疒。”当时后续部队的战场收容工作还未过来,牟森和赵化出于战场人道主义考虑,便随手从被敌人丢在战场上的美军物资中扯了些军用毛毯扔给他们御寒用,随后跑步追赶部队。奔跑中,当他俩回过头来时,看到有的伤兵正对着他们点头、挥手表示致谢。

二次战役中,38军的113师、114师插到了三所里与介川,也就等于切断了西线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南撤的退路。同时,于正面突破敌人防线的我军各部队也已开始向这里猛压了过来。美军为了突围,进行了疯狂的挣扎。随后的阻击战打得异常惨烈!敌人的火炮、飞机狂轰滥炸,美军士兵在坦克的掩护下一波一波地往上涌,阻击阵地上的战斗已打到了白热化。连天炮火中,弹片裹挟着土石与被炸碎的树木如雨般落下,在离前沿阵地不远处工作的牟森和赵化,被压得抬不起头来,有时刚离开一个借以掩身的弹坑或掩体后,硝烟中再回首时,会发现那里已是深插着锋利而大如碗口的弹片。还有山林中,那些原本见人就飞的小鸟,此时都被吓得不知所措了,有些懵懂中一头扎到战壕里,紧贴着两人身边窜来窜去的吱吱叫着,就是不敢飞出去。赵化说:“我们这边尚且如此,阻击阵地上是何情形,可想而知。但是咱们的战士意志更顽强,坚守住了阵地。”

二次战役彻底扭转了朝鲜的战局,以我们取得的巨大胜利而告结束。战地摄影队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拍下了很多我军战士冲锋、战斗、俘敌、在阵地上阻击敌人进攻,甚至负伤、英勇牺牲等战场真实镜头。其实,就整个抗美援朝期间,从第一次战役到第五次战役,直至最后的金城反击战,炮火中无论在前线还是后方,都能看到这支战地摄影队勇敢而忙碌的身影。

开城谈判

连续五次战役后,战线稳定在了三八线上。而后停战谈判随即开始,最初的谈判地点双方达成协议选择在了开城的来凤庄。1951年7月5日,赵化与盛玉增、刘鸿铭、王世吉、李刚等同志接到上级的指示:做好准备,去开城的“来凤庄”拍摄停战谈判的纪录片。

会谈开始的那天,来凤庄成了全世界注目的地方,双方前来谈判的主要人员,在大量记者的簇拥下从各自的入口进入会场。赵化他们及时占据了有利位置,拍下了极具历史意义的镜头。当然,谈判桌上并不顺利,对方总是找借口捣乱、干扰,然后借故休会离开会场,而他们的随行人员在离开时,还忘不掉把桌上我方为会议准备的饮料、啤酒、食品往怀里、兜里揣上一些再走,还有的人一看见漂亮的女工作人员就挤眉弄眼耸肩膀,赵化说:“那副做派,与电影里的流氓无异,全然不顾这众目睽睽的场合,不顾我方正对着他们的摄影机。”

谈判是另一种形式的战争。开城谈判期间,我们是做了充分准备的,因而无论在谈判桌上,还是在战场上,敌人没有捞到任何便宜。赵化他们还用手中的摄影机记录了敌机轰炸我代表团驻地,袭击我巡逻队官兵的桩桩罪证。这天,正在工作的赵化奉调与战士张祥携带拍摄好的“开城谈判纪录片”回国,吉普一路疾驰,于9月8日这一天驶过鸭绿江大桥进入了丹东。从硝烟弥漫、弹坑遍布的战场环境里,猛地回到和平建设中的祖国时,赵化一时感慨万千。一年多后,朝鲜停战协定经双方在板门店谈判后签字生效。签字之前,我军又在金城打了一个漂亮的反击战。

光阴荏苒。25年后的1975年,赵化等人,因工作需要再一次来到了朝鲜。当他们站在曾经工作、战斗过的土地上时,许多人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在咸兴他们遇到了一位年近五十岁的阿妈妮,当她知道在这些中国同志当中,有不少人就是当年的志愿军时,便和大家亲切的攀谈了起来。交谈中得知,她当年曾和姐妹们一起,冒着敌机的轰炸与扫射为坚守阵地的志愿军官兵们送弹药和干粮。寒冷的天气里,她们用手把冻硬的土豆捂软后,给官兵们充饥。谈到这些往事,谈到被敌人杀害的乡亲,谈到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志愿军“东木” (朝语:同志)们时,阿妈妮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伏在我们一位同志的肩上哭出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