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82岁的“京绣”高手鲁贵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82岁的“京绣”高手鲁贵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京绣又称宫绣,明清时期开始大为兴盛,多用于宫廷装饰、服饰,其选料讲究,针工巧妙得体,色彩绚丽豪华。如今,“京绣”这种国粹艺术已濒临灭亡,许多“京绣”手工艺人都已去世,而年轻一代却很少有人愿意学。

这位82岁的老爷子,从小学习“京绣”,退休后更是精心钻研,如今可称得上是“京绣”领域的“国宝”级人物。

他就是家住北京朝阳区南磨房的鲁贵鑫。

儿时京绣梦想 退休欣然实现

鲁老爷子自小学习“京绣”,跟家庭有关。鲁老爷子的上一辈都是手艺人,靠手工吃饭,以绣鞋为生。鲁老爷子从小爱画画,本想学画画,14岁时一次偶然机会,经人介绍当起学徒学“京绣”。开始是跟着学针法,后来自己慢慢琢磨,开始绣图案。绣和画本身就是紧密联系的,这也是“京绣”的一个关键。用鲁老爷子的话说,绣之前,脑子里就要有想象,包括形状、颜色,线的走向,大致轮廓。那时,鲁老爷子痴迷于“京绣”,见人家家里摆放的瓷器上的图案好看,就忍不住多看几眼,回来迅速凭印象画出来,然后琢磨着绣。

后来,因为靠“京绣”已无法养家糊口,老爷子回家干起了农活。但这门手艺没丢,业余有时间他也拿起针线绣绣,周围有谁感兴趣他也教教。

退休后,鲁老爷子终于有精力全身心投入“京绣”,他自己慢慢琢磨回忆,开始精心钻研“京绣”技法。

1980年开始,一些刺绣工厂先后邀请鲁老爷子去当师傅,给工人指导,并帮忙检验产品。尽管是去当师傅,但老爷子十分谦虚。他为人实在,从不闲着,也不摆架子,深受工人爱戴。

赋闲在家钻研 绣出惊人作品

后来,这些手工艺工厂渐渐倒闭,鲁贵鑫便开始自己在家里刺绣。说起“京绣”,鲁老爷子头头是道。“京绣”用的线必须是真丝线,不能有假。绣针也大小有别,特别讲究。鲁老爷子拿出针盒,抽出一根12号针,小得甚至连年轻人都很难拿得住,80高龄的他却仍能戴着老花镜给它穿上线。

鲁老爷子说,“京绣”也如做人,要认真,要有耐心,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这也是老爷子一生为人处事的原则。他对自己的手艺要求十分严格,绣出的活儿不怕近眼细瞧。比如《天女散花》图中仙女手上的指纹都能分辨得清,可见做工之细。说到这,鲁老爷子直摇头,说这种极致细心的活儿,讲究“手、眼、心”三点归一,并且需要灵性,一般人学不来。再加上手工艺很难作为谋生手段,很少有人再愿意学它。

这几年,鲁老爷子靠着自己琢磨,研究,边学边绣,已绣出不少好作品,有《八骏图》、《百蝶图》、《九鱼图》等,让不少人惊叹。鲁老爷子坚持这门手艺,一为保存这门珍贵的传统艺术,二为打发时间。有人说鲁老爷子的这些作品拿去拍卖,价值肯定不菲,也常有人登门向老爷子求要,老爷子十分慷慨。也曾有人愿意掏钱买,执意留下几千块钱,但多半都让老爷子送了人。

手勤脑也勤 刺绣养性修身

鲁贵鑫现在虽已82岁高龄,但说起话来声音洪亮,底气十足。更神奇的是,他的思维十分敏捷,国家时事、世界新闻,都能知道个大概。他说,从小生在南磨房,几十年来这里人世变化,全都在他脑海里,他就是南磨房的历史见证人。

问起鲁老爷子的起居饮食,他告诉笔者,他这一生没生过大病,也几乎没吃过药,到现在牙齿都健全,并坚持每天刷牙,保护牙齿。老爷子几乎不吃肉,基本吃素,并每天吃蒜,喝一盅白酒。

他的生活规律也与一般老人不一样,说起来似乎和年轻人差不多。吃饭没有正点,尤其是晚饭,什么时候饿了就吃,有时是晚上六七点,有时到深夜十一点。睡觉也是如此,有时睡得早,有时睡得很晚,有时半夜醒了睡不着,他就干脆起来听听越剧、平剧,或看看电视新闻,困了再接着睡,平均每天睡三四个小时就足够。每天上午,鲁老爷子出门在小区散散步,活动活动,10点多钟回来收看法制新闻,了解一下国家大事。下午、晚上,他会静静地坐在家里,支起架子,在台灯下绣活儿,不紧不慢,权当打发时间,修身养性。他也喜欢开着电视,边听着新闻或京越剧,边刺绣。

现在,鲁老爷子独居在一套小房子里,房子在一层,出入十分方便。几个儿女都住在同一小区,经常过来照看他。但他坚持自己做饭洗衣,已经成了习惯。他自豪地告诉笔者,他烧得一手好菜,过去家里来了客人,他一人就能应付。过冬至那天,老爷子来了兴致,亲自和面、擀皮儿,包起了饺子。后来儿子、儿媳前来帮忙,吃不完的饺子老爷子都让他们带了回去。

现在,老爷子正打算绣大幅的《二龙戏珠》,他心里已有了底,连画中的“水”怎么绣都已经想好。

采访结束时,老爷子兴致未泯,拿出几十年未拉的二胡,当场调弦,给我们拉了一段《月儿弯弯》和《刘巧儿》。他说,拉二胡也像“京绣”一样,要有灵气,心中有数。他从不看谱,全凭感觉,他那手指尖上流淌出来的丝弦之声和他那些美仑美奂的京绣一样,认人怦然心动。

鲁老爷子一生与“京绣”结缘,他深知这门传统手艺的珍贵,只可惜眼看着将要失传。不过,令老爷子欣慰的是,不时有人前来向老爷子虚心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