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广度与深度并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广度与深度并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堂的高效”是我们教师教学工作的追求目标,“自主探究”则是现代课堂通向高效的一个有效途径。我们现在正在推行的“高效课堂”其实就是“自主课堂”。从这一层面来看,这样的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讨论、讲解、点评。杨老师的自主课堂公开研讨课《黄河颂》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呈现的一堂课。课前,学生根据教师发下的导学案已经对文章做了充分的预习。课堂伊始,同学们先了解了学习目标。接下来,生字词的学习检测,明确诗歌朗读的注意点都顺利地在小组学习中完成,这种顺利要归功于课前学生根据教师发下的导学案已经对文章做了充分的预习。在重点环节——朗读展示环节,学生点评质疑,教师略作点拨,朗读的同时完成了诗歌内容的理解。在课堂上,各小组长带领组员积极地投入到小组活动中,由于小组人数少,每个组员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期间也不时涌现出属于同学们自己的精彩点评:“这一小组分为两人朗读,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一下,但个别词语感情不是很充分,比如‘劈成南北两面’的‘劈’读得不够有力,不能体现黄河气势磅礴的特点,希望他们在下一次的尝试中改进。”“感情很充沛,但我们似乎听到两种不同高度的声音,不很协调,我给他们打6分”、“他们组声音不小,但是从头至尾没有语气语调的变化,我希望要对课文内容理解之后再融入自己的情感去读。”……在老师没有对文本进行讲解的情况下,学生之所以有如此丰富的、有见地的点评,这也要归功于学生课前的预习,归功于小组内围绕导学案的自主合作学习。

可见,自主课堂较之传统课堂确实提高了课堂参与的广度,做到了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但是针对本堂课的教学,我们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以为这些问题并不是个案,在其他的语文自主课堂上肯定也存在,毕竟我们尚处于这一教学模式的初始阶段。针对发现的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不要把语文味淹没在导学案中

“目前的导学案和试卷差不多,太应试。”这是每个老师都有的感觉。的确,纵观我们的导学案,差不多是一份小小的测验卷,注音、释义、问题探究、检测训练……自主课堂旨在改变传统课堂的低效面貌,但语文课的“效”不仅体现在对语文陈述性知识的掌握,还有程序性知识的理解。语文教学肩负着知识学习以外的重要使命,即语文味的熏陶、语言文字情感的建构。如何做出一份既有实效又有语文味的导学案,这应该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不能让学生觉得“语文也不过如此,写写练习对对答案而已”。

其次,学生在运用导学案进行学习的过程也存在较大的问题,很多学生拿到导学案后,不是静静的去研读文本,而是忙于做导学案上的题目,有的学生甚至完全不动脑筋从教学参考书抄现成的答案。这是个可怕的现象,也是一种对于学生成长极不利的学习方式。任何脱离文本的学习都是肤浅的,不深入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解决几道语文阅读题目,更不是抄现成的答案,当学生拿到陌生的文本时,会觉得无所适从。细披文方能真入情,只有静下心品味语句,咀嚼字词,推究词与句、句与篇之间的联系,比较修辞方式、表达方式等等,才能真正领悟文章的主旨,才能和作者取得共鸣。而且也唯有如此,才能通过语文课堂教学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不断提高。只有学生从语文课堂上切切实实地有收获了,才能说是高效的课堂。

二、自主课堂更需要有教学机智的老师

在自主课堂上,老师的发言机会少了,时间短了,因此在什么时机发言,说些什么,就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也就是说,自主课堂中更需要有教学机智的老师。许多老师在面临这一新的课堂模式时总不免这样抱怨:“语文课不会上了”、“早知道语文课这么上,那么之前的教学改革还有什么意义呢?”是的,如果我们仅仅把视野停留在“教师发言仅10分钟”这句话的表层,那么很容易想当然地认为这样的改革不是进步,反而是倒退。但我们更深一步的想一想,每篇课文每堂课,老师讲多少或怎么讲都不是关键,关键是学生需要什么,老师能不能给的问题。其实这也就是 “以学定教”的问题,在自主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导学案,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哪些问题学生可以自主解决,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掌握多少,课前老师仔细地批阅学生的导学案,预计学生课堂会出现哪些生成,课上有针对性地发言、找到恰当的时机发言,虽然不一定能取得“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效果,但如果能通过点拨让学生走到文本的更深处,想必就能体现作为老师的价值了。

三、让师生追问成为生生追问

众所周知,思维火花的产生需要思维的碰撞。在传统的课堂上,思维碰撞的载体是老师和学生,也就是说,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有效地追问。那么在自主课堂上就需要将这“绣球”抛给学生,让他们不仅愿意回答问题,更重要的是努力去发现问题。一堂灵动的语文课,好的追问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引起学生思考的关键,在自主课堂上,老师应大胆地引导学生开展各小组间、各小组内部的追问,比如小组自主学习时组长说“‘啊,黄河’应该读得深情并茂、语调重一点”时,组员应有意识地发问:“为什么要这么处理?”而不是简单地服从指挥。这样不仅朗读指导好了,连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渗透了,这样的自主课堂就离“高效”近一点。当然意识不会凭空而来,是需要我们老师去引导,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多进行自我追问,多想想“为什么”“从哪里看出来”“换一个词语可不可以”,学会了自我追问也就学会了追问他人。教师可以通过诸如“追问得好给小组加分”等方式去调动积极性和培养追问能力。有效的追问,是使追问者和被追问者双方的能力都得到提高的双赢学习行为。如果学生与学生之间能有效地互相交流、质疑、补充、完善,那么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反思能力都可以大大提高。从学生未来发展的长远眼光来看,这样的语文课堂是名副其实的高效课堂。

在自主课堂这一模式的探究中我们要走的路实在太远,确切地说“教师应该更卖力”才对。新的课堂教学不仅要追求课堂涵盖的广度,更要践行课堂纵深的深度,对广度和深度的双重追求其实也是我们语文教学一直努力的方向,所以从这一点来看,自主课堂无所谓“改革”,只不过是换种形式继续走我们未完成的路。

(徐丽萍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溪镇中学 13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