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数学中的数学活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数学中的数学活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数学作为认知活动,探讨生活的工具,一切本源都来自生活。如何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生活数学融入生活是该课题讨论的关键。小学生知识的构建是在引导中一步步完成。然而在学生的自主意识里,数学往往孤立于生活产生作用。他们没有办法完成从课堂上到生活中的完美转化。这时候就需要一种一些数学活动,这些切实可行的数学活动,从生活出发,定位明确,让数学学习变得鲜活有生命,让学生不只是感知数学而是触碰数学。这种与生活建立联系的方法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举足轻重。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数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232-02

前苏联教育学家司托里亚尔有一句风靡世界的名言,数学教学实际上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我们不防想想,数学活动的存在其实就是用生活验证数学存在的过程。在即成数学知识框架中,为干枯的定理公式增加一部分光鲜的色彩,这就是数学实践课。

1.让数学活动进驻课堂

让数学活动进驻课堂的同时,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是,课堂是谁的?老师的还是学生的。在传统的观念里,课堂的掌控者是老,一个老师影响着整个课堂的节奏,学生知识量的吸收程度,然而新课标提倡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掌控者,让他们可以有自己的阵营,可以抒发心中所想,可以积极的,主动的有创造性的实现自我价值。这个时候课堂活动的进驻无疑是契合的,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课堂教学活动给予学生特定的环境背景,让知识变得鲜活,容易在学生大脑中形成概念。在学生的眼里,没有了特定的规矩,那么什么都变得"大胆"起来:大胆提问,大胆思考,大胆创新。

2.课堂活动的主导思想

第一:以趣味为前提。趣味是促使学生自我发展,自主讨论的前提。有了趣味性,课堂的主导者才可能变成学生,学生因此产生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见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我们教书育人,教的是死书,育的是活人。有意识的人存在潜在智能,他可以接受,可以无视,可以反驳。要使这样有意识的人积极的,配合的完成一项教学任务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学生能不能主动配合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可见,激发其兴趣的重要性。有了趣味,也就有了兴趣,有了兴趣,也就有了对事物深层次的理解与认知。

第二:以灵活为目的。数学的学习其目的是为了培养数学思维,而不是单纯的知识量积累。前者无法完成,后者再怎么增加都是负担。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活学活用。知识可以活学活用,就会不拘泥于常规思维,打破常规思维,最终有所创新。因此,在解决问题时,要本着数学中的基础原则尽可能寻求不同的简介和解决办法,力求别出心裁,勇敢的追求与众不同。人天生有惰性,我们不能期望自己的孩子身上就这么恰到好处的少掉了不好的习惯,还得习惯需要引导以及后天培养。

3.数学活动存在的意义

学习基于学生来说大多是枯燥的,喜欢学习的孩子是有,但随着这样那样的因素叠加,这部分孩子慢慢缩水。这个时候,往往需要引导者创造趣味,而这个时候的数学课堂也就需要引入数学活动。数学活动的加入,可以使学生更多的接触自然,社会,科学,文艺体育等,创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课堂互动的具体实例

我们列举一例:甲、乙两人相距300米,甲乙分别以1米每秒和2米每秒的速度匀速相向而行,在出发的同时,甲带了一只小狗且命令小狗跑向乙,再遇到乙后又返回甲,在甲乙相遇前,小狗一直以3米每秒的速度往返之间,求小狗在甲乙相遇后共走的路程。

看到此题通常学生思维比较盲目,首先会思考到底从甲到乙,又从乙到甲到底得跑多少个来回,一个来回的距离到底是多少,又想想即使知道有多少个来回,但是每个来回的距离又不停的在缩短,那这样不是把小狗跑晕,就是把我们计算的人给算晕,那如果我们能让学生更直观简单的体会这个题的解法――我们可以选择4位学生分角色扮演,其中两位分别扮演甲乙两人,另外两位分别扮演速度相同的狗一号和狗二号,其中主演狗一号往返甲乙之间,狗二号在老师命令出发的同时,一直保持匀速行驶,直到其余三位主演人员按照"剧本"停止的同时,走直线的小狗扮演者同时停止,此时,老师可让同学们把目光移向这只走直线的"小狗",告诉同学们其实两只"小狗"都是以同样的速度走了同样的时间,根据S=VT概念可知,我们只要知道走直线的小狗的距离就等于走往返小狗的距离。这样也就不同去想狗走了多少个来回,每个来回的距离时多少。让同学们亲身体会到做题跟演戏一样,不能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主演身上,配角也是会"得奖的"。我们分别一个题时如果比较复杂,可以设法化繁为简,把思想转化一下,这样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可见,数学活动在课堂中的出现,不仅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更多的是可以将数学联系生活,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结束语:数学活动也可以叫做数学互动。单一的互动与多元的互动,无论怎样的互动,学生都变成了主导的那个,有了主导地位认知也就发生了变化。数学活动终将成为课堂主体。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年。

[2]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新课程与学生发展》,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