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学业评价改革与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的,将机械类专业《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进行学业评价改革与实践,让学生在学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机械类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学业评价;主观能动性
0 引言
大学课程修完都应进行考核或者评价,考核的方式很多,对基础课而言,一般出卷纸考核,如机械制图等。这样能反映出教师上课态度、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以及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状况。但是,对机械类专业《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此课程专业性强,采取单一的卷面考核并不科学,机械类企业所需要的技能人才不仅要有创新设计能力、职业动手能力、职业道德与团队协作能力,因此根据此课程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课程考核和学业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课程学业状况,以便能充分发挥课程考核评价的诊断、评定和激励功能侧[1]。
1 课程概述
1.1 课程定位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工程材料及零件加工工艺的知识,培养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及创新意识。通过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将前修课程培养的能力进行运用和内化,为学习其他有关课程及以后从事机械加工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2]。
通过“机械识图与绘图”、“工厂实习”等前导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识图能力和机械加工常识,同时为《机械零件加工实训》等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1.2 设计思路
以“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理念,与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合作,科学归纳出机械制造行业所必需的工程材料和机械加工的相关知识与能力,努力使学生所获得的能力与工作岗位一致。将众多的知识点进行重组,按照学生学习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合理创设课程学习主题,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 课程教学特点
本课程采用教、学、做和评交替式的项目引导式教学方式,在学习场景的设置上采用对零件加工的要求[3]。以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小组讨论法、实践操作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课程网站、工厂实习等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与车间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改革传统理论考核为主的评价方式,将考核重点放在对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综合评价上,采用综合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每个模块结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态度与表现进行考核[4]。综合考核强调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教学过程以学生实践操作为主,老师起引导的作用,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传授知识,考核方案更注重于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态度的考核[5]。
3 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学生能通过仪器检测材料的强度、塑性、硬度等机械性能;能根据机械零件的性能要求、材料的性能、应用范围,正确选择典型机械零件的材料种类和牌号;能根据机械零件的结构和用途,选择典型零件的热处理方法;能根据机械零件的结构和用途,选择典型机械零件的毛坯生产方法;能根据机械零件材料种类、毛坯种类、用途,合理安排典型机械零件加工路线;能根据机械零件的材料、毛坯生产方法等,正确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能对零件加工质量进行分析等。并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热爱本职工作,为职业能力发展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4 课程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学做交替式的项目引导式教学方式,在学习场景的设置上采用对零件加工的要求,逐步由浅入深的进入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直到学生完成整个工艺流程的设计,教学过程以老师演示、答疑和精讲知识要点;学生课堂讨论和实践操做为主,老师起引导的作用,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传授知识,考核方案更注重于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态度的考核,具体考核方式为:
过程考核:
设置多个项目(即:零件)如表1,就是其中一个,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进行讨论,按不同的项目分组讨论3-5次,其中包括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出勤率;
实践结论:
(1)每堂课讨论后,需要小组组长在黑板上进行讲解本组的成果;将多个任务分配到四人小组,最后实现加工工艺流程的设计与编制,成果为工艺流程卡、工序卡、工艺设计说明书,如表1。
(2)本项目期间,根据讲解内容设置1-3个实践联系,让学生充分理解机械加工过程,该部分主要测试学生动手操作技能,成果为学生操作成果。
理论检验:
在课程结束后,对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点进行课堂考核或试题考核。
最终成绩=过程考核占总的30%+实践成果考核占总的40%+理论测试考核占总的30%
5 总结
对高职专业课进行学业评价,可以帮助机械类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和长处,明确自己的目标,朝着这个目标前进。所以充分发挥学业评价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发展提高多元、全面、发展、科学地评价学生,不但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必(下转第282页)(上接第263页)然要求,而且对于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高职学生学业评价的研究既顺应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也是真正落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铁军.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12(03):59-62.
[2]徐锋,左敦稳.关于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 2007,1(04):90-92.
[3]赵晓芬.《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方法的探讨[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9,25(3):59-60.
[4]朱从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3):6-7.
[5]李超.基于工作过程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网络课程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