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提高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之我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通过以下方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变计算为活动,激发计算热情;亲身体验,明白算理;适当激励,增强学生计算信心;家校合作,持之以恒等。
[中图分类号]G62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3-0050-02
[作者简介]文玉珍(1971―),女,广西桂林人,大专,广西桂林市希望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数学标准》)指出,“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即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达到答案准确、计算迅速、方式灵活和运用合理的基本要求。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外来流动人口多,由于地域的文化、家长文化水平、教育条件的局限,相当一部分学生呈现出态度不端正、习惯不良、情感不稳定、基础知识不扎实等特点。与同年龄的城市孩子相比,他们的计算速度偏慢、计算正确率偏低。计算能力偏弱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知识储备不足的原因,也有习惯养成、兴趣不高等方面的原因。那么,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变计算为活动,激发计算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领会。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笔者以《数学标准》为指导,利用家庭、生活中的一切资源,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计算热情。具体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情境表演法
情境表演法根据社会认知冲突理论设计问题情境,利用一日活动中的偶发事件或社会热点来表现计算的重要性。如在数学活动课中,学生通过自编自演《都是小数点惹的祸》《都是0惹的祸》等小品认识到,仔细认真不但是一种好的习惯,更是一种我们赖以生存、不可或缺的技能。
(二)榜样示范法
儿童善于模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能为他们提供具体的做人模式。笔者利用数学活动课,定期和学生一起阅读关于数学家的小故事等资料,使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进而爱上数学。如和学生一起阅读高斯的故事,使学生知道了高斯小时候懂得观察、寻求规则、化难为简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让学生看到了计算有趣的一面;读华罗庚、陈景润的故事使学生了华罗庚、陈景润不怕困难、勇于探索、为国争光的精神。
(三)亲子互动法
父母和子女间的交往活动具有血缘性、亲情性、长期性等特点。由于农村家庭条件有限,一些家长整天忙于生计,和学生交流的时间较少,更无法给孩子买什么昂贵的学习用具。于是,价廉的扑克牌就成为了笔者为学生推荐的提高计算能力的首选学具。“用扑克牌算24”这个已过时很久的游戏成了我们班的家庭中风靡的游戏,陪孩子游戏已成为我们班每一个家长劳累一天后的快乐时光。这样在玩中学,既为一天为生活而忙碌的家长创设了与自己孩子交流的平台,又激发了学生的计算的热情。
二、亲身体验,明白算理
《数学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笔者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一课时,利用课前小研究,帮助学生自主探究有余数的除法的产生,通过设计情境和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会用除法算式表示有余数的除法。本节课的小组交流,为学生创设了“生生互学”的平台,展示环节更是把学生自主探究的激情推向了高潮。学生大方、大胆地展示自己想到的生活中有余数的除法的例子,以及不同的思考方法。学生利用画一画、圈一圈、分一分、想一想、算一算等多种方法得出有余数的除法的商和余数,很好地把数、形结合了起来,体现了算法的多样性。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亲身经历了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学生能够轻松自如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适当激励,增强学生计算信心
新课程倡导对学生的评价不要只看结果,而应该注重过程。笔者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措施是这样的:
(一)开展“我是计算星”活动
由于家长工作时间不定,很多农村孩子中午无人监管,所以中午到校特别早。因此,笔者每天中午就用10分钟的时间开展“计算天天练”活动,由组长批改,教师抽查,每次批改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即书写和准确率。按月积累成绩,每月评选出“计算星”若干名,以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每学期评出“计算星王”。学生对此非常看重,把它看成是最高荣誉。
(二)把个人荣誉和集体挂钩,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
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计算快车”,每个小组都有一个“跑道”,“跑道”顶端是一面小红旗,哪个小组的成员有进步,他们小组就会最先夺下小旗,哪组最先攀上梯子他们就获得胜利。学生很喜欢这种奖励措施,谁都想让自己的小汽车快快爬到最高处,摘得小红旗。这样原本沉闷、机械化的计算,适当添加上“激励”这一调味剂,学生的计算自信心逐渐增强,计算教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四、家校合作,持之以恒
(一)从口算入手,加强口算的练习
口算有快速、简便的特点,是形成计算能力的基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天天用到口算,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小数目的计算,用口算方便易行,灵活快速。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差,势必会影响到估算、笔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影响计算技能的形成。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抓好口算这个基础。
在实际操作中,笔者是这样做的: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本口算本,每天由教师有针对性地出二十题口算题,学生记录,课后完成后由家长批改,然后给孩子记上分数、时间,签上名字。长此以往地训练,在家长的督促和鼓励下,学生的口算速度越来越快,正确率也越来越高。总之,口算训练只要持之以恒、常练不懈,学生的口算能力就一定能不断提高。
(二)家校合作,开展“计算我最棒”金点子征集活动
笔者利用家长会时间,请家长做经验介绍,总结经验。如我班王淑娴(化名)的家长在家长会上做了《我和女儿一同计算》的经验介绍。她的提高计算三部曲――读、练、玩,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
华罗庚先生说:“天下只有哑巴没有说过错话;天下只有没有想错过问题;天下没有数学家没算错过题的。”计算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但是,只要持之以恒地传授他们计算的技巧及方法,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学生的计算能力终究会越来越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