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我国混凝土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越来越重视。本文对如何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施工阶段混凝土结构特性 1、施工工序的复杂性 钢筋混凝上结构施工,通常包括以下工序流程:准备工作—测量与放样、模板架立—钢筋架立—埋件安装—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等。这些工序工作面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给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带来困难。 2、施工工序产品的过程性 工序产品的过程性是指工序产品不直接构成建筑最终产品,工序产品可能仅是为制造建筑产品的临时支架,如建筑模板支撑系统,或虽进入最终产品,如混凝土,钢筋等,但必须与其它工序产品融合构成新的筑产品,并由此造成工序产品的不可替换性。 3、施工工序产品的易损性 混凝土结构施工工序产品的易损性是指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前道工序产品作为后道工序产品施工作业的平台和支架,受后续工序施工作业影响,其品质会遭受破坏。而且,前道工序成果在后道工序实施后,通常会变成隐蔽工程,其缺陷不能及时识别:即使未隐蔽,也会因混凝土的硬化成型,使缺陷的处理异常困难,由此造成现浇混凝土建筑结构开裂质量问题,严重的发生倒塌事故。 4、施工期混凝土结构的时变性 在一个施工循环内的不同施工工序: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底层支撑拆除,新浇筑楼层上架设模板支撑、钢筋绑扎等,由于作业性质不同.各工序所需施工设施、材料、施工人员数量差异较大,导致作用于时变结构体系的荷载随施工工序(即随时间)不断变化。钢筋混凝士结构材料性能的时变性。

二、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1、 混凝土施工技术

1.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施工缝

在以下的两种情况都需要用到施工缝技术:一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或者是设备、人力的限制,混凝土的浇筑不能持续进行,并且中间的间断时间需要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那么,就需要留置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以及施工技术方案的时候确定的;二是,由于该处的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力较差,是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就需用到施工缝来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方便施工的部位。

1.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捣实

混凝土的捣实是指入模的混凝土完成成型和密实的过程,从而保证混凝土的结构构件的外形正确,表面的平整以及混凝土的强度和其它性能的符合设计的要求。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入模后就需要立即进行充分的振捣,使得新入模的混凝土可以充满模板的每一个角落,并且排出气泡,使混凝土的拌和物获得最大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1.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养护技术

混凝土养护应及时,使其不会因温差和强度等级不同而产生收缩裂缝。浇水次数以能使混凝土面层保持湿润状态为准,特别是梁。除了板面浇水外;还应在板下梁侧浇水养护,并尽可能推迟梁侧模的拆模时间。防水抗渗混凝土养护期不少于14d;一般混凝土养护不少于7d;后浇带混凝土养护不少于28d。

2、模板工程 2.1模板及其支护系统安装质量要求 模板的安装必须准确掌握构件的几何尺寸,保证轴线位置的准确。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应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计算。浇筑前应检查承重架及加固支撑扣件是否拧紧。模板的安装误差应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超过允许值必须校正。 2.2模板及其支护系统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所有结构支模前均应由专人进行配板设计和画出配板放样图并编号,余留量由缝模调整;模板就位时应严格按照配模图纸进行安装;模板及其支撑均应落在实处,不得有“虚”脚出现,安拆均设专人负责;墙、柱脚模板应加垫木和导模,防止混凝土漏浆造成烂根;当梁、板跨度≧4m 时,其底模应按跨度的1~3‰起拱;安装墙、柱模板时需有保护措施:模板由塔吊吊装就位时,已绑扎好的钢筋很容易损伤模板面,这时需有施工工人在现场扶住模板轻轻就位,避免损伤模板;在靠近模板部位进行钢筋、钢管电焊作业时,在施工焊处的模板面应用铁皮垫隔,防止焊火烧坏模板面;在安装模板之前,应将各种电管、水管等按图就位,避免模板安装好后二次开洞;为防止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与模板粘结而影响脱模,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在清理过的模板表面上(包括第一次使用的模板)涂刷隔离剂(对隔离剂的基本要求是:不粘结、易脱落、不污染墙、易于操作、易清理、无害于人体、不腐蚀模板);浇捣振捣混凝土时插入式振捣器不能直接碰到板面上,避免磨损、撞坏模板面,同时振捣时间要按规范规定,要适时,以防模板变形。 2.3模板及其支护系统的拆除 模板拆除要预先制定好拆模顺序。根据施工现场温度情况掌握好混凝土达到终凝的时间,当剪力墙体混凝土终凝后强度达到1.2N/mm2(气20℃左右,8小时),必须及时松动穿墙拉杆,将模板与所浇筑的混凝土墙体脱离,防止混凝土与模板表面粘结,为拆模做好准备。拆模时应注意保护好混凝土边角。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清理残渣时,严禁用铁铲、钢刷之类的工具清理,可用模板清洁剂,使其自然脱落或用木铲刮除残留混凝土。已拆除并清理干净的模板和支架应分类堆放在指定位置或及时清运。

3、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在建筑施工中会遇到钢纤维混凝土施工,主要是控制钢纤维混凝土的搅拌方式,在搅拌过程中钢纤维的分布一定要均匀,机械以强制搅拌机为主,把均匀程度控制在施工标准范围以内,同时要进行必要的抽检工作。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的搅拌以干拌和湿拌二次搅拌为主要搅拌方式,投料的顺序也要严格按着施工标准执行,同时对搅拌的时间要有具体的要求,保证混凝土中的钢纤维没有结团现象,施工方法:首先在往搅拌机内加入主料(砂石),然后依次加入辅料、钢纤维、水泥、外加剂、把钢纤维加入骨料中时可采用摇筛分层加入的方法。

4、混凝土运输与泵送的施工技术要点

现场施工中混凝土都是采用搅拌运输车进行混凝土的运送,其运送时间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所在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上一定要有所计划,保障混凝土到场后不影响施工质量,如果时间较长会造成卸料困难的情况发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也要进行筒内搅拌,使混凝土保持结构上的均匀,有时还可以采用现场二次搅拌的方式。

5、控制混凝土泌水混凝土泌水会造成混凝土内部水化热增大,严重时会诱发贯通性裂缝。要控制混凝土泌水,一是开设排水孔,使泌水从孔中排出,流向排水沟;二是当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脚接近顶端模板时,改变混凝土浇筑的方向,即从顶端往回浇筑,与原斜坡相交成一个集水坑,另外有意识地加强两侧模板处的混凝土浇筑强度,这样集水坑逐步在中间缩小成水潭,之后,用软轴泵及时排除泌水。

6、注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

建筑行业中的管理部门、政府部门及建筑的技术机构等相关的部门,应该要重视对施工技术的提高与创新,积极组织专业的建筑从业人员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加以创新。并将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加以总结,提高其技术的可靠性与适用性及科学性;于此同时,工程的管理者、技术与施工人员均应在实践的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积累更多更成功的经验。使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得以不断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家的经济建设与房屋建筑的质量好坏有直接的关系,也与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要严格要求工程的施工技术以及工程的质量检验的标准,并能较为熟悉,掌握建筑的工程施工要求。

参考文献

[1] 章兴文.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探讨[J].建筑科学,2012,(10):250.

[2] 曹辉辉.建筑工程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大科技,2013,(2).

[3] 陈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浅析》,《山西建筑》,2011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