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化学课更具化学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更新教学理念,转变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探究味、生活味、体验味、科学味,教师善教、学生乐学,渗透学科思想和学科方法,才可能上出具有化学味道的课堂。
关键词:化学课堂;水的人工净化;化学味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7)4C0049C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最近,笔者有幸聆听了一节山东省初中化学学科德育优秀案例展评课,课题是“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该内容是鲁教版八年级化学教材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1节第2课时,内容包括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天然水的人工净化、纯净物和混合物三部分。听后感触最深的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方式都悄然发生了很大改变,课堂教学关注探究、联系生活、注重生成,学生活跃、师生关系融洽、知识学习水到渠成,给人以春风扑面之感,处处充满了浓浓的化学味。
1 “化学味”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味”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巩固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
授课教师关注实验探究、重视知识建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过程性体验:一是改变实验形式,引导学生建构知识。变学生“观看实验视频”为分组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学习过滤操作时,教师往往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只能观察实验,受实验仪器、药品用量等因素的影响,多数学生往往观察不到或观察不清教师的操作及实验现象,授课教师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增大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二是改进实验方法,引导学生建构知识。对于实验效果不佳的实验,教师通过改变实验装置、优化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效果。如除去滤液中的颜色和异味,教材上的做法是向盛有滤液的小烧杯中放入一个活性炭包,充分搅拌静置,但实验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授课教师没有按照教材中的方法进行实验,而是将活性炭放入一支大的针筒中,将针筒(装有活性炭)内的活塞轻轻拔出,倒入滤液,慢慢推动活塞,将液体推入试管中,改进后的实验效果明显、效果增强。三是增补实验方案,引导学生建构知识。除去天然水中中的悬浮颗粒,需要加入明矾,但加入明矾后,效果缓慢,现象十分不明显,为帮助学生了解明矾的作用及净水效果,教师将课前做好的实验录制成视频,课上播放视频,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教材没有给出实验,教师增补了分组实验,让学生取相同体积且少量的蒸馏水和过滤后的天然水于两支试管中,向其中分别滴入相同滴数的同种肥皂水,观察现象,学生通过实验对比,根据实验现象很容易判断,产生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蒸馏水,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借助实验轻松完成了对硬水和软水的鉴别。
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课堂处处焕发出浓浓的探究味。
2 “化学味”是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味”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教学中,应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从化学视角寻找切入点,帮助学生形成新的认识,增学习化学的兴趣,认识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2]。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授课教师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载体,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入手,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唤醒学生的求知欲。
课前教师播放视频,通过观看“比尔・盖茨体验粪便中提取饮用水的视频”把学生引入水的世界,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对水的净化方法的思考,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过滤知识时,展示了生活中的各种滤网:豆浆滤网、茶滤网、漏勺、带孔水果盘等,让学生回顾它们在生活中的用途,归纳这些不同生活用品具有的相同用途――能够对物质进行分离,初步形成对过滤的认识,教师趁机植入“过滤”概念;学习过滤的概念、体验过滤操作之后,教师又展示了防尘口罩、淡化海水的离子膜等物品,引发学生思考它们的“工作”原理;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矿泉水瓶、小石子、砂子、棉花、木炭制作简易净水装置,既拓展应用知识、提高对生活用品物品再利用,又体现学以致用原则;学习吸附知识时,教师展示冰箱去味除湿专用活性炭、除醛卫士――汽车专用活性竹炭、活性炭鞋垫、家用净水器活性炭滤芯等用品,体现活性炭的用途,展示活性炭的结构,思考活性炭的作用;鉴别软水和硬水时,取用蒸馏水、井水、矿泉水进行实验;介绍硬水的危害时,展示布满厚厚水垢的烧水壶、输送自来水的铁质管道;讲解物质的分类时,联系书店的书、医院的药物、超市的物品等分类摆放,让学生感知生活物品的分类摆放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便利,初步建构分类的思想。
生活物品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化学知识生活化,体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的化学学习理念,化学课堂时时焕发出浓浓的生活味。
3 “化学味”是融入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味”
教学并不是给予,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获取。授课教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地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对比发现、自主感悟、交流讨论中自主构建知识,使知识的形成水到渠成、顺理成章[3]。
对于过滤这一基本操作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过滤概念后,进一步设计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取相同体积的两杯混浊的天然水,用孔口较小的茶滤网进行“过滤”,比较滤液与原来水的清澈程度。学生发现水的清澈程度变化不大,教师随即提出问题:过滤的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回答与固体颗粒的大小、滤网孔径的大小有关,此时教师展示常用定性滤纸的孔径图片。学生惊叹看似完好无损的滤纸上竟有一些大小不一的“小洞”,思考、分析滤纸能够用于过滤的原因:水分子很小,比小孔小得多,完全可以顺利通过“小孔”,而固体颗粒比小孔大得多,则不能通过小孔,因此滤纸具有过滤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展示过滤装置,指明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指导学生对天然水进行过滤,体验过滤操作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过滤的理解和应用;在建构过滤概念、体验过滤操作之后,教师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引导学生继续“拓展”过滤知识,体会过滤在生活中的妙用:生活中我们戴的防尘口罩实际就是运用过滤的原理,将灰尘与空气进行分离,使空气得以净化;家庭生活豆腐的制作过程中将磨出的豆浆用“布袋”进行挤压,得到豆浆和豆渣,也是应用过滤原理;膜法淡化海水也是利用“过滤”原理,在压力作用下,水分子能够通过渗透膜,而其他的体积较大的盐离子则无法通过渗透膜,于是海水中的水分子不断地被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分离目的,得到淡水。对过滤知识的学习学生经历了感悟概念、形成概念、拓展应用概念等建构过程,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