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创造思考发问技巧“六W”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创造思考发问技巧“六W”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创造思考能力是个人迈向成功的核心能力,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思考能力的有效过程与途径,教师是学生创造思考能力养成的引导者,“六W”发问策略的应用能够有效启发学生创造思考。

关键词: 创造思考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 “六W”策略 《孟母三迁》

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创造思考能力是解决问题、美化与转化人生的基本能力,是个人迈向成功的核心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考能力是当前国际教育的趋势。创造思考能力和人的其他各种能力一样,它的发展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培养相互作用的结果,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创造思考能力,教育教学就是激发个人创造思考能力的有效过程与途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思考能力的主阵地。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考能力,需要在教学上不断创新。教学创新是不持传统或原来的教学方式,教师因时因地制宜,以新颖或富有变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创新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创造思考、适应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创造思考教学是提高学生的创造思考能力可行、有效的途径。创造思考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学生是主角,教师属于协助指导角色,负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创造思考教学注重生动活泼、自由、安全、无拘无束的气氛及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创造思考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进行创造思考教学时要注意:第一,在教学活动中要创造自由、和谐、民主的教学活动氛围;第二,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接纳学生不同的意见;第三,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第四,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尝试错误的机会,允许学生有尝试错误的经验;第五,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采取创造性发问技巧,多提开放式的问题。问题导向就是创造思考教学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培养学生创造思考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师设计或安排问题的情境,提出创造思考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就是为学生发展创造思考提供了机会。“六W”发问策略就是一种创造思考发问技巧,“六W”是英语里六个“W”疑问词的缩写,分别是:(1)Who(何人),何人参与活动?(2)What(什么),什么事物?什么事情?什么要求?(3)Where(何地),地点、场合;(4)When(何时),在什么样的时间?(5)Why(为何),为什么要这样?(6)How(如何),怎么做?怎么使用?“六W”提问策略是从六个角度来探讨某一思考问题的合理性,可以有效解决困难,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发散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敏锐的观察力和创造思考意识,使其在思维流畅性、变通思考能力、独创思考能力、精进力等方面有所发展。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如何采用“六W”发问技巧,增强学生创造性思考能力的培养呢?以《孟母三迁》教学活动为例来说明“六W”提问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在第二课时教学活动中发问技巧设计如下。

一、有策略发问,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首先,学习活动开始,在引起学生学习动机时采用“六W”中的“什么”策略发问:以文眼“迁”导入,问:这个是什么字?你们知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吗?借此可以检查学生自学预习的情况。(教师可以板书:迁=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迁居=搬家)紧接着以“六W”的各种策略结合提问:哪些同学曾经搬过家?并谈谈搬家的经过、理由和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并分享各自的经验。其次,采用脑力激荡法逐步揭示课题,问题采用“六W”中的“什么”策略,逐步提问:“迁”是什么意思?“三迁”是什么意思?“孟母三迁”又是指什么?教师可以适时补充孟子的有关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学生预习的知识,训练学生的思维精进力和知觉敏感力,结合有关学生的搬家感受提问,培养学生创造思考的流畅力和变通力,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大意的同时,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

二、技巧发问,学习、感悟课文内容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时,采用“六W”中的“何时”“何地”“什么”策略提问:孟子小时候,起初居住在哪里?想想看,孟子住在这里,每天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触摸到的及感受到的是什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想边写边画,采用直观表达法,让学生想想、写写、画画,活动完成后师生共同评价总结。采用“六W”中的“为何”策略老师发问:现在你们知道孟母为什么要搬离坟场附近吗?哪一位同学愿意来给大家说一说呢?老师适时强调孟母认为成长环境的好坏,对孟子将来的前程是影响深远的。

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老师与学生一起朗读第二自然段,老师以第一自然段(孟母见了很担心,……热闹的街市去往。)开头,学生轮流读(住了没多久……就像个小商人。)边读边想,让学生改变角色,想象自己是孟母,设身处地想想孟母的担忧。小组讨论,想一想,孟母在这样的环境,看到孟子的表现,她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打算?问题采用了“六W”中的“什么”策略,学生通过换位思考,直观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时,学生有感情地齐声朗读第三自然段(这一次……不再搬家了。)边读边想,孟母为什么不再搬家了?问题采用了“六W”策略中的“为何”策略,强调了孟母不再搬迁的原因。

本环节的提问设计抓住关键的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并结合动手写写、画画等直观操作,让学生思维清晰,思考进一步发散、精进,学会解决问题,学会思考,思维的敏觉力、流畅力、变通力、精进力得到很好的训练和提高。

三、设置活动、扩展发问,创造思考情境

在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时可以设置小记者访问孟母的活动,让班上的小记者,以采访新闻的方式,访问“孟母”,让“孟母”说出自己的感受。如:从哪里看出街市不是一个理想的地方?看到孟子每天玩做买卖的生意,你有什么感想?为什么你不喜欢孟子模仿商人?你今后有什么打算?综合运用“六W”的多种发问技巧,使学生在想、说、演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大意,体会孟母的心意。

“三迁”之后扩展阅读欧阳修和岳飞小时候的故事,并比较:孟子、欧阳修、岳飞三人生活环境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分组在图表上写出三人生活环境的相同处。教师适时指出,除了环境之外,人的发展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本环节给予学生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的积极心态在扮演角色中得以调动和培养,在访问和被访问的过程中其独创力得以显现和提升,在故事比较中其思维的严密性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在交流中同学们分享了各自的经验与收获,这些都是培养创造思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总结发问,严密思维方式

在小结第一、第二自然段时,可以抽签方式,抽出一名学生小结第二自然段。教师以“六W”中的“如何”策略提问引导:孟母搬迁是怎样想的?你是怎样认为的?教师必要时补充:中国古代有“士农工商”四个阶层。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工人和商人的地位很低,一般人的最终目标都是通过科举考试当官。再次强调成长的环境影响个人发展。

本节课小结时,采用“六W”策略中的“什么”策略,问:通过《孟母三迁》的故事,你学到了什么?

这些问题的提出给予学生思维自,发散了他们的思维,训练了学生思考全面周密性,体现了个性思维差异,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龚春燕.创新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冯立明.略论创造教学[J].韶关学院学报,2005,26,(11):117-120.

[3]安意工作室.163.21.237.101/old3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