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蒙尘的珍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蒙尘的珍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壁画是起源最早、流行最广的画种之一,中外皆然。由于中国传统的建筑方式等因素,中国早期壁画鲜有遗存。虽然近代以来中国传统壁画开始逐步受到重视,但总观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犹如蒙尘珍珠

关键词:壁画;殿廷;墓葬;寺观;石窟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054-01

壁画的起源较早,流行最广,古今中外莫不皆然。中国壁画据传说所载,在新石器时代似已流行,殷、周、春秋、战国续有制作,只以遗迹无存,难以征验。汉代石刻画像久为人所共知,实即变相的壁画,近掘汉墓,出现了不少的真正壁画,公元前后的绘画乃有具体实物可供吾人研究探讨。按照不同的目的和表现内容中国传统壁画又可分为殿廷壁画、墓葬壁画、寺观壁画和石窟壁画。

一、殿廷壁画

绘画艺术是上层建筑之一,自有了阶级社会,它就不能不为统治阶级服务,“成教化、助人伦”,绘画就成了统治阶级统治人民巩固政权的工具。内则有名堂宫殿,外则有郡府廨舍,莫不有画。或画圣君贤相,或画忠臣烈女,或画天地鬼神,或画山灵海怪。推崇圣贤则画孔子及其弟子;纪念勋劳则画名臣武将;鼓励进谏则画进善旌、诽谤木;鉴善劝恶则画尧、舜、桀、纣。这种作风盛行于两汉,继承于唐代,五代、宋、明间有制作,已“不绝如缕”。至于题材内容亦逐渐变化,由宣传礼教、崇功报德,推延而成为纯粹欣赏,因之人物渐少而山水松石以及花鸟加多。壁画地方亦不限于政府衙署而一般住宅亦可随意挥洒。

历代殿廷壁画大部分直接为政治服务的壁画,小部分为纯粹欣赏的壁画。惟这种壁画早已随时代的消逝而归于乌有,即想求颓垣败壁也不可得,仅能就文献上所能搜集到的依照时代,分别叙述,既无实物可征,也就不能不“人云亦云”。

二、墓葬壁画

统治阶级的地主官僚在生前既享受了人世的荣华富贵,在死了以后还想继续地下享受同样的奢侈生活,所以厚葬之风历代都极盛行。人世的邸宅住室既有壁画,死后的坟墓里也应有壁画。壁画的题材内容,也就以墓主生前的生活、官阶、财富为标准。一般都是车骑出行、楼阁宴会、杂技庖厨、男女仆婢。另有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以及东西南北四神、神话故事、奇禽怪兽、飞龙翔凤。以汉代所画最为复杂,以后逐渐简单,仅属日常生活场面,明清时代就不大流行了。

历代墓葬壁画遗存既是最旧的东西,也是最新的东西。墓葬之有壁画最初发现于辽东,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发掘辽阳营城子、通沟以及朝鲜乐浪的汉墓、高句丽的墓,始著闻于世。河南洛阳汉晋墓画砖又被美帝国主义盗去。解放以后,在基本建设中,大量发掘古墓,壁画不断发现,自汉代起几乎每代都有,弥补了中国绘画史上的许多空白。

三、寺观和石窟壁画

自东汉佛教传入中国,魏、晋、隋、唐大为发达,造寺院、开石窟、雕塑佛像、绘制壁画,几至人持佛号、家燃净灯。宗教气氛,风靡一千余年。宗教也是上层建筑之一,其麻痹人民、驯服人民的力量,较艺术尤为巨大。统治阶级自乐于使用这一武器以维持其崇高的地位。自北魏到宋、元一千年中,除少数统治者由于某种原因曾有“灭法”举动外,一般无不推崇佛教、利用佛教。一度灭法,旋又复兴。宗教为政治服务,要想扩大影响,深入群众,必须用浅显具体的实物以代替那些虚幻理想的教义。所以无论那种宗教总不能不借艺术的力量始能进行普遍的宣传。庄严地佛教、优美的观音、巍峨的寺院、幽邃的石窟,以及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变相,若没有绘画、雕塑和建筑就无法表现。魏、晋、唐、宋、元一千年来宗教繁荣也就带来了宗教艺术的兴盛。东西两京佛寺的建造以及壁画的制作,如“雨后春笋”,极一时之大观。历代的大画家,自顾恺之起如卫协、张墨、戴逵、陆探微、张僧繇、展子虔、董伯仁、郑法士、杨契丹、吴道子、卢楞伽、王维、张图、周文矩、武宗元以及许多从事绘画工作者,无不调粉弄墨,奔走于寺观粉壁之下一显身手。

寺观的壁画,也就是直接为宗教服务间接为政治服务的壁画。寺是佛教、观是道教,也就是所谓的道释画。这在唐宋时代本极隆盛;可惜早都随着寺观的毁灭而荡然无存,主要存于各个时期的文献之中。石窟壁画,尤其以敦煌壁画为其主要代表。敦煌所存历代壁画不仅代表石窟壁画,也可以代表各种壁画和各种绘画。

四、结语

中国壁画历史既如此悠久,范围又如此广阔,内容既如此丰富,技术又如此高超,但历来从事壁画制作的人多,从事于壁画研究的人少。古籍文献中除“贞观公私画记”、“历代名画记”、“圣朝名画评”、“京洛寺塔记”等书稍有涉及之外,专门记叙壁画的书基本没有。近现代以来虽然有人逐渐开始重视壁画理论和创作研究,但相对于中国传统壁画在历史上曾经的辉煌,这些还远远不够。中国传统壁画犹如一颗蒙尘的珍珠,有待于后人为其拂去尘埃,使其重放光芒。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全集――壁画编[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