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的财富“负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陆琴 编译
持续贸易顺差给美国和欧洲攻击中国压低人民币币值提供了新的依据
再过几周的某个时候,一批草坪上使用的家具、制动器或是灯具之类的货物将要创造历史。这些产品的制造者是中国沿海城市成千上万制造商中的一个,它按照订单给美国发出这批货物,得到对方支付的美元,让中国的外汇储备突破一万亿美元大关。买方和卖方都不会意识到这笔交易的重要性,而这笔交易除了对全球贸易体系造成难以预料的影响外,还会让中国的外汇储备继续以每月170亿美元的速度保持增长。
出口增长的技术分析
据中国海关11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字显示,随着出口激增,8月份中国的贸易顺差猛增至188亿美元,连续第四个月创下纪录。贸易顺差给美国和欧洲官员攻击中国压低人民币币值提供了新的依据。
上个月中国的出口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2.8%,是当月贸易顺差扩大的主要原因。进口上涨24.6%,涨幅仍较可观。瑞士信贷银行亚洲区首席经济师陶冬等专家表示,强劲的出口可能促使中国政府继续努力抑制投资飞速增长的势头。可能采取的措施包括进一步提高银行准备金率,也可能提高利率。
经济学家们提出几个技术性原因来解释为何8月份中国的出口尤为强劲。中国官员们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正在考虑是否减少或取消一长串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主要是钢等金属制品,因其生产需要大量能源和水,而中国大部分地区此刻正面临这两种资源的短缺。因此,进口商可能想在规定改变之前完成发货。出口强劲也可能是对中国将加快人民币升值脚步的猜测卷土重来的迹象。
摩根士丹利经济分析师谢国忠怀疑,中国企业虚报了8月份的出口额,因为早些时候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宣布了上个月的出口总额,涨幅相当一般,而它们的贸易波动往往与中国大体一致。但陶冬表示,许多中国制造商正在全速生产,订单至少到圣诞节结束都满满当当的,有些企业的订单甚至排到了明年。
金融恐怖平衡
中国持有的美元数量不断增加,这是全球经济目前面临的最危险的不平衡局面。美国不仅从中国大量进口商品,而且为了购买这些商品,还要从中国借巨额的资金,这不仅拉低了美元的汇率,还让中美这两个经济强国走上了相互摩擦的道路。美国的政治家要求中国提高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而中国官员则―直暗示,如果美国逼得太急,他们有可能兑换用外汇储备购买的美国国库券,此举有可能引发美国和全球经济的衰退。
一旦出现这种对抗局面,双方都会损失惨重。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曾将这种状况称为“金融恐怖时期的平衡”。而一直没有被大家注意到的是,这种平衡不仅在威胁着美国,也在越来越多地威胁着中国。
25年来,美国一直对不断增长的贸易逆差及其对美国金融优势地位构成的威胁忧心忡忡。但是中国现在对自己的贸易顺差也同样越来越忧虑。
中国经济规模虽然庞大,但仍处于发展中阶段,因此每个月吸收170亿美元而又不会造成经济的不稳定,这并非易事。这些钱进入了经济体系,刺激中国经济在今年第二季度的增长速度达到11.3%创造了自1994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所有的解决方案都会带来新问题。中国尝试了指令性经济,比如简单地要求银行减少发放贷款的数量,或者公开批评省级官员投资无度,但是这种做法破坏了中国利用市场来改革银行系统的努力。中国还尝试了提高利率的做法,这可以抑制增长,但也会吸引更多的美元,并削弱国内需求。
中国正努力减少或消除涌入的美元对本国经济的影响。为此,中国人民银行用以人民币标价的债券从商业银行购买美元,然后限制银行的贷款数量。然而,经济学家说,自2000年以来,在外汇储备激增的同时,从道路到房地产等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大幅增长,这绝非巧合。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说:“这将是连续第六年投资增长的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这不是让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方式。”
为什么不把储备的美元花掉?的确,中国的专家是在考虑花掉外汇储备,但他们想到的花钱方式大多不那么激动人心,比如花300亿美元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等等。经济学家说,这些方式都不足以大大放慢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势头。
中国仍在想方设法通过在海外投资的方式用掉至少一部分贸易顺差。在这方面,中国仿效的是新加坡,新加坡的贸易顺差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10%,它把数额如此之大的贸易顺差用在了投资海外电信或港口等方面。
问题在于,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不能像新加坡那样轻易逃过别国的关注。去年发生的中海油并购美国尤尼科公司事件就是一个例证,这桩交易最终因美国国会的反对而失败。由中国公司在海外开展并购行动是解决当前严重的贸易不平衡局面的途径之一,但并购行动遭遇强烈抵触的事件可能还会发生。
所以中国继续将大量外汇储备用来购买美国国库券。中国现在持有的美国国债数额达到约3300亿美元。因此可以说,中国刺激了美国的消费,而不是在刺激中国消费市场的出现,而本国消费市场的出现才能驱动经济保持长期的增长。谁想成为拥有万亿财富的富翁?中国当然想,但是它也越来越意识到财富的负担。
资料来源:《纽约时报》、《泰晤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