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复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和常规VSD治疗普外科难愈性伤口对比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复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和常规VSD治疗普外科难愈性伤口对比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普外科难愈性伤口采用复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常规vsd治疗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普外科难愈性伤口患者10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8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VSD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复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复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常规VSD治疗;普外科难愈性伤口;疗效观察

近些年来,随着大创面创伤、复合伤及耐药菌株出现,难愈性伤口发病率在临床上也呈现明显上升趋势[1],其是指创伤部位与宿主有关创面短时间不能正常愈合伤口,发生机制较复杂,并且涉及学科较多、患者病程长,因此,探寻有效治疗方法一直是临床亟需解决问题[2]。复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是新型治疗技术,其主要应用于开放骨折、撕脱伤、植皮术、挤压伤、压疮、软组织挫裂伤等疾病治疗中,为了探寻该技术在普外科难愈性伤口中的治疗作用,本文选取普外科难愈性伤口患者104例,分别给予常规VSD方法与复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并将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普外科难愈性伤口患者10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8例与对照组46例。5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42例,女16例;年龄在21~76岁,平均年龄为(47.6±10.4)岁。4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6例,女11例;年龄在18~79岁,平均年龄为(47.2±10.3)岁。入选标准:伤口经治疗不愈达30d以上患者;皮肤创伤面直径超过3cm患者;创面污染较严重患者;未采用VSD治疗患者。排除标准:治疗依从性差患者;VSD治疗禁忌证患者;语言沟通障碍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相关数据具有较好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复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VSD材料:敷料为高分子聚合材料与聚乙烯醇合成的医用泡沫敷料,厚度约为0.8mm;引流管为14号多侧孔硬质硅胶引流管,长度约为30~50cm;生物透性薄膜为粘合性聚胺甲酸乙酯薄膜。治疗前对创面进行常规清创,将创面异物、渗液、坏死组织清理干净后,敞开死腔,根据创面面积大小修剪出VSD敷料;在敷料上钻孔(根据创面大小确定引流管数量,一般情况为2根为宜),置入引流管,将带有引流管敷料放置于创面处或引流腔内,并使之与创面充分接触,引流管可从创口引出,也可从周围正常组织戳孔引出,将创面周围皮肤擦拭干净,采用薄膜黏贴行创面封闭,使黏贴4周超过创面3cm左右;将引流管与负压设备相连接,并使其压力保持在-250mmHg,若观察到敷料明显瘪陷且薄膜下无渗液时,确定引流有效。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对引流管进行冲洗,术后72h内冲洗速度为480~600ml/h;术后72h后冲洗速度为240~360ml/h。若密封不严密有漏气现象时,可重新使用生物透性薄膜密封透气处。7~9d后根据创面肉芽生长情况决定是否行植皮术。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VSD方法治疗:将修剪好的VSD敷料放置于创面处或引流腔内,其余方法同观察组。

1.3 评价指标 ①疗效判定标准[3]:治愈:皮肤恢复至正常或者结痂脱落。显效:创面面积缩小达80%以上,且上皮组织有新肉芽生长。好转:创面面积缩小在50%~80%,且上皮组织有新肉芽生长,但边缘有少量渗液。无效:创面面积无明显改变或扩大。治疗有效率计算方法: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统计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等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资料与数据的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对比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分析;计数资料对比结果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分析。以a=0.05作为检验水准,当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3.9%,两组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2.2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相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

3讨论

VSD技术属新型创面治疗方法,其能够有效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创面愈合,是由德国学者于1992年研究成功的一种治疗技术[4]。经多年临床实践证实[5]:VSD治疗能够影响创面胶原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纤溶酶的平衡,其通过负压装置,可提高创面局部微循环,增加血流量,促进血管新生,消除创面水肿与减少渗出,从而达到促使肉芽生长的目的。对影响创面愈合诸多细胞因子均具有调节效果,可预防创面过度炎性反应,降低炎症介质分泌量,并且对创面组织细胞基因表达具有干预作用,因此,有效控制了创面组织坏死,加快了创面愈合速度。但常规VSD治疗易发生引流管堵塞等问题,常会导致负压引流失败,治疗过程中需要多次重新置管及更换敷料,不仅增加了创面感染几率,而且也增加了患者经济与精神负担。复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VSD敷料上钻孔,并重新置入多孔引流管,其不但使引流更为充分,而且也摒弃了常规VSD治疗易使引流管堵塞的弊端,患者治疗期间可达到全创面、高负压、持续高效引流效果,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本研究结果与姚景富等人研究结果相一致[6],这一结果提示出:对于普外科难愈合性伤口采用复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其具有引流全面、操作简单、导管不易堵塞等优点,并且还可避免全身用药所产生的毒副反应,更利于促进患者机体康复及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盾.复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和常规VSD治疗普外科难愈性伤口对比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2):1975-1976.

[2]马亮,梁杰,莫自增,等.速绫止血纱布结合封闭式负压引流对创面肉芽组织生成及愈合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3,24(36):16-18.

[3]张玲玲,袁艺,彭美芳,等.采用可冲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肿瘤患者难愈性伤口[J].护理学杂志,2012,27(8):18-19.

[4]冯荣宗,朱俏容,叶燕玲,等.可携带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难愈性伤口的回顾性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09(4):8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