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程打破了传统的学科门禁和界线,“广角镜”式的课程内容编排,对从事新课改教学的教师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必须全面和充分地占有各种课程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应用于教学过程,方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积极探索的学习情感,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信息资源是构成信息化学习环境的主要内容.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就是要创造一切条件使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成为课程资源,通过收集、转换、购买、再开发、分类整理与建库等途径和手段,使课程资源信息化、系列化,其具体实现形式就是教学资源库.

教育局的重视和支持下,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从经费投入、建设规模、硬件配置各个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资源共享越来越被学校管理与教学过程所依托.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各个学校的办学方针与策略,通过不同应用层面的各种培训,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水平普遍提高,教师们在常规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电脑与互联网技术,搜索、收集、整理、展示与应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趣味性增强、过程性凸现,使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形成过程成为了可能.

但是我们也发现,教师们平日收集的教学资源大多处于一种无序的庞杂状况,这种未经过筛选整理、排列组合,并以合理的方式和形式展示和应用的原始态的资源,不利于科学、高效地为教学活动服务,存在着无序堆积、无法检索,无法真正共享,造成许多重复劳动等不足.

而资源的收集整理、排列组合、贮存共享等工作是一项工作量巨大的工程.同时,新课程教学对课程资源大容量大密度的需求,使教师在备课与授课环节中耗费的精力与时间不可与传统教学同日而语,光凭教师个体自发地收集、整理教学资源,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也就是说,在现有的业务管理与交流模式下,改变目前课程资源收集、开发与整理的这种“无序”和“个体化”状况,是推进新课程的现实需要.

“新课程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其根本内涵就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合效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目前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自主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同时,人们还公认,建构主义之所以在当代兴起是与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尤其是Internet)的迅速普及密切相关的.正是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建构主义所倡导的理想学习环境提供了强大物质支持和技术保证,才使建构主义理论能够走出心理学家的“象牙塔”,开始进入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成为支持多媒体与网络教学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重要理论基础.反过来,建构主义理论也使当代“网络教育”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全球风行.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更容易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与技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

全景式教学(FSSI)理论注重的是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习者构建自身的概念结构,并为日后所有主题经验提供基础.在全景式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媒体展示,将阅读艺术、语言艺术、图片艺术、文本艺术等通过多媒体展示综合地影响学生,把学科教学的内容蕴含于各媒体中,使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动机得到启动、学习艺术得到培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基于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使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成为了可能.散布在各种专业网站上的“海量”资源,经过教师的充分筛选整理、排列组合,并以合理的方式和形式在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展示和应用,一定能成为对学生的学习有积极促进作用的有效课程资源.丰富而有效的课程教学资源的拥有和应用,必然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更加趣味化、过程化、探究化,同时,促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在信息密度与容量、信息的展示方式与频率、信息的排列组合形式、信息的作用与有效性的评估与界定、教学手段多样化的体现与效果检测等方面)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概念的自主化建构,学生在参与知识的概念构建和应用的过程中,提高了对学习过程的价值认同,从而使学生保持正确的知识价值观和旺盛的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c质量.

在实践中探索如何高效率、优质地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收集、整理、展示课程资源,并通过资源的充分共享,改变教师传统的以“知识结果陈述”为主的教学方式,并由此改变学生传统的结果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式、探索式、探究式的方向转变,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在目前的课程改革别强调“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的整合”,在“整合”时代,教学系统、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相比传统教学都发生了变化.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发现“整合”后的教学系统有四大核心要素,即教师、学习者、信息资源与现代媒体,并且信息资源是构成信息化学习环境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