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生学习压力的成因及其心理调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学习压力的成因及其心理调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曾经流行的“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口头禅在今天的大学生中已逐渐销声匿迹。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团委对上海九所高校部分大学生心理状态的调研显示,学习成绩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情绪波动的第一因素,大学生在学业上更具进取心。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压力大,有9.6%的学生表示有厌学心态,但大多数人仍能积极应对。考级考证、选修第二专业、在校外接受课外辅导和培训等情况在大学生中相当普遍,调查中有88.3%的学生表示会参与这些活动,另有11.7%的学生认为证书并不代表相应的能力,自己将不会投身这类活动。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所学专业非所爱,这使他们长期处于冲突与痛苦之中;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精神长期过度紧张也会带来压力;另外,还有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及考研所带来的应试压力等等。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种种迹象表明,学习压力过大已成为大学生心理问题急剧上升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有效地调适因学习压力过大而引发的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是摆在全国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一、大学生学习压力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的大小可以从其考前在焦虑抑郁量表上的得分看出。我们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某医学院110名准备参加全国四级英语考试的二年级学生(其中男生70人,女生40人)和该医学院110名新进校的一年级学生(其中男生70人,女生40人)进行了对照测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从上述SDS、SAS值比较及SDS、SAS总分异常率比较,发现SDS、SAS分值异常率二年级参加考试前的学生和一年级学生相比分别呈现出显著性差异(u=2.3113p

另外,调查还发现,文化课考试不及格学生的比例在不同院校都呈上升趋势,学习压力悄然弥漫在整个大学校园上空,少数学生学习焦虑心理和惧学、厌学情绪也日益蔓延,个别学生因此而出现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减退等现象,尤其是学生对考试普遍心存畏惧。

二、大学生学习压力成因分析

1.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造成部分大学生学习压力增大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显著加快,一系列强度较大、影响深远的改革举措陆续出台,如就业工作市场化、教育支出家庭化、招生规模大众化等,部分高校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还率先实行末位淘汰制、重修制等尝试。毋庸置疑,这些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也是适应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趋势的,但由于我们对诸多改革的宣传工作没有完全到位,处于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工作也尚未准确定位,中小学思想教育工作投入明显不足,高等学校思想工作也没有同步跟进,加之社会对高校一系列改革也未能很好地提供相配套的物质环境,从而使得部分在校大学生对快速变化的形势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心理素质明显下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心理阻碍和心理疾病患者比例大幅度上升。

另外,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往授课教师考试出题和评分的弹性空间逐渐被教考分离、集体阅卷等考试制度规范化所挤压,高分学生越来越少,不及格学生人次大幅度增加。据莫嘉琪教授对某师范大学“99届数学专业、计算机专业差生成绩分析报告”统计,数学专业学生在四年中有45人至少有一门课程不及格,占全年级人数96人的46.9%,其中四门以上课程不及格的人数为12人,占12.5%,其中,一名学生不及格课程高达18门;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四年中有30人至少有一门课程不及格,占全年级人数59人的50.8%,其中四门以上课程不及格的人数为8人,占13.6%,一名学生不及格课程高达15门。

2.对高等院校学习生活的不适应,导致学习压力过重

当代大学生年龄普遍偏小,且大多是在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的相对封闭环境中长大的,尤其是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应试教育几乎贯穿其全部生活,学生像一群羔羊,被学校、家长和社会形成的合力驱赶着涌向通往高校的独木桥,他们对人生、社会、未来的思考几乎被成堆的作业和试卷所淹没,取而代之的是对大学的非理性憧憬和崇拜。但当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真的进入高校后,他们却突然发现原来一直向往的神圣殿堂与中学一样单调无味和充满荆棘,学习任务更加繁重,考试依然无休无止,成绩排名竞争激烈,各种资格证书仿佛成为塑造未来栖身之所的钢筋与水泥,没有改变的永远是“三点一线”,改变了的是应试教育更加激烈悲壮和人际关系更加复杂多变。经过高考争夺战后,疲惫的身心还没来得及放松和休息,却又开始肩负起父母的期望、家庭经济的压力和对个人前程的惶恐,在强手如林的同辈人中竞相前奔。

3.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不健全,使得学习压力不易排解

大学生特定的心理发展需要,使得他们在这一阶段开始不断反省自我,反省人生,思索自己、家庭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时而激情高涨,时而犹豫彷徨,时而情绪低落,在感情的巨幅震荡中探求心灵的相对平衡,并尝试渡过“自我同一性”时期的一个又一个危机。

在特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学生,相当一部分人心理比较脆弱,过去学习中的顺利和宠爱形成了他们的心理定势。他们渴望学习优秀而惧怕失败,尤其是希望在学习成绩方面得到别人的重视与赞许,不能容忍他人的轻视与嘲讽,如果遇到学习挫折,尤其是挫折的相对强度较大或时间较长时,一部分人就会很容易失望自卑,变得心灰意冷、萎靡不振、自暴自弃,更有甚者,极少数人在因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测评排名不能成为他们捍卫自己尊严和价值的物质力量时,往往以伤害他人或伤害自己来寻求解脱。

三、大学生学习压力的心理调适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都表明,高校大学生中的心理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同龄人群体。面对因学习压力引起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不断上升的现实,高校管理者、思想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应引起高度重视,高等学校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列上日程。广大思想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根据变化了的形势,主动地承担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适工作,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调适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把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使思想教育工作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1.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促使广大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与方法,从而更科学地认识学习压力的成因,掌握预防心理问题的知识及对策。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向广大学生传授学习压力的成因和心理调试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科学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活动

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的设立是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心理咨询可为需要帮助的学生解决一些特殊的、不同的心理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补充。心理咨询机构应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主持,思想工作者因有长期做人的工作经验,经过适当培训可参与其中。为因学习压力引起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与调适工作,一般应坚持“尽量避免分析性治疗,注重支持性疗法”的原则,在心理调适过程中,努力尝试开展把国内外已较为成熟的“认知治疗”“观察学习治疗”“学习技能治疗”等行为治疗方法与“自我控制的放松或脱敏治疗”等结合起来加以运用。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在校园网上制作“学习压力心理辅导”网页。

3.及时为因学习压力引起心理疾病的学生提供专业治疗

对于已有严重心理障碍、甚至出现器质性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做到早期发现,并及时转介专门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4.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应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例如,聘请校内外专家专题讲座,针对共同的问题进行教育指导;采取形式活泼的团体咨询活动,解决一些常见的学习心理困扰;社会实践也是一种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以自己所学的知识开展包括社区服务在内的社会实践活动,去认识社会现实,体验社会生活,解决他人的问题,这对完善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锻炼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个人的意志品质都是十分有益的,从而也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战胜学习困难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