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经典与语文,相依又相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经典与语文,相依又相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经常诵读经典,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所以诵读经典,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好手段。经过三年时间的课题研究,并亲身融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在教学中以经典美文诵读作为研究的突破口,走出了一条课题与教学双丰收的教学之路。

1.诵读经典的作用

1.1 营造气氛,激发兴趣。

上课前三分钟,带领学生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氛围下进行读经,甚至把读经作为班级集合的一种信号,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且书声琅琅,情绪昂扬,造成了课堂上应有的激扬文学气氛,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上好语文课。同时,多次的这样训练,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诵读经典的兴趣、甚至能背诵更多的名言佳句。

1.2 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读中国诗词,能让学生感受文字的节奏美、音律美,这真是读书人生的一大享受。好文章诵读得多,不知不觉就会变成自己写作能力的一部分。在写作教学中也可为学生提供有关诗词为写作引用材料,丰富写作的内容。有一次改作文竟发现一位女学生竟会用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当即激动地表扬了她。她却平静地说:“老师,我们课前三分钟都读了好多次啦,老实说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也许“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也会偷”就是这个道理吧。

1.3 陶冶情操,端正品行。

背诵最有价值的经典,如我们让学生吟咏背诵的《三字经》、《论语》,趁学生心性纯净时,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以潜移默化其气质。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我的办公室画内有这么一句名言警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希望孩子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注重细节的严谨学习作风。而长期的诵读熏陶,可养成他阅读古文的能力,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中华文化的智慧宝藏,必可陶冶他的性灵,开阔他的心胸,端正他的品行。

2.诵读经典的内容

在广泛开展诵读经典活动中,要做到读有所依,读有所序,读有所据。比如我校编写相当科学合理的诵读素材。注意能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书去阅读,并逐步积累、层层上升。

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我们既注重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更注重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挖掘古诗文的人文内涵,突出诗情画意;其次,老师提供相当丰富的素材,让学生从中选出自己喜欢的诗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学会欣赏、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许多经典文学都有非常形象的意境描写,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启动视觉和听觉多个感官通道,选配合适的音乐和画面,营造生动逼真的艺术场景,就能激发学生的丰富情感。

通过诵读,学生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吟出几句经典诗文。曾记得,有一回,在操场集队,有一只老鹰形状的风筝悬挂在天空,孩子们抬头仰望,情不自禁地吟唱着:“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当教师提醒大家看书要有思考时,有的学生马上会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此来为教师总结。在学生的作文中,更是时常出现经典的语句,让学生学以致用。

3.读图背文,寓教于乐

古诗词韵律、意境感很强,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都是一首用心吟唱的歌。因此,在古诗词诵读中,我们不再单纯地向学生呈现文字,而是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把文字放在画面中,同时配以与诗境、诗情相通的背景音乐。这时的古诗词,不只是文字,而是从视觉、听觉上同时作用于学生大脑的一个立体化的事物。这样一来,诗情、诗境在画面和音乐的作用下形象化、具体化了,学生反复诵读就会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轻松地读出诗的味道、诗的情感和诗的美感。这样的诵读,如同欣赏一幅画、聆听一首歌,快乐而令人陶醉。另外,还可以将诗文的意境、内容,用象征、抽象、夸张、写意等手法,勾勒出简图或简表,然后按图索“意”,一边读图,一边“说”文,最后达到背诵之目的。这样既能消除学习的疲劳,又能激发学生诵读诗文的兴趣。

坚持诵读,丰富知识。倘若在语文教学中强调诵读,学生诵读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再能加以融会贯通地运用,日积月累,学生说起话来,一定会妙语连珠;作起文来,一定会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