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生感恩现状调查与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感恩现状调查与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大学生感恩意识和行为是其人格发展的重要部分,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论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抽取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解决了目前缺乏对感恩现状精确的数据统计和对原因深层次分析的问题,从大学生对父母、老师、社会三个方面的感恩情况分析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根据实际情况,探索提升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切实有效的措施。

Abstract: Gratitude consciousness and behavio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To enhance college students gratitude education is conduciv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ampu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armonious society. Through questionnaire analysi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sample, the lack of accurate data statistics of gratitude situation and deep causes analysis is solved. The gratitude consciousness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nalyzed from parents, teachers and society. Based on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effective measures to enhance college students gratitude consciousness are explored.

关键词:和谐社会;感恩;问卷调查

Key words: harmonious society;gratitude;questionnaire survey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6-0170-02

0 引言

当今大学生多数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在高校中不断出现大学生自杀、不孝敬父母、虐待动物、不尊重老师等现象,甚至有的演变为对社会危害更大的犯罪行为,这个特殊群体感恩缺失现象比较严重,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迫在眉睫,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目前国内学者对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越来越关注,从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检索关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文章共有5841篇,近5年的增幅较大。学者从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角度阐述了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并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他们感恩意识淡薄的因素,如彭洋的《大学生感恩教育探索》、李瑞彩的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感恩教育问题研究》,毛启刚(2011)认为“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存在反哺意识差、漠视父母养育之情和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社会的感恩意识。”叶晓丹(2014)指出大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有理念落后,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和方式陈旧等方面。目前我国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而对感恩教育的本质挖掘较少,在阐述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时,缺乏对感恩现状精确的数据统计和对原因深层次的分析和探讨。我们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76份,有效回收率为88%,其中男生有40人,占22.73%,女生136人,占77.27%;独生子女占27.43%,非独生子女占72.57%;生源地为城镇的学生占11.36%,乡村占88.64%。

1 大学生感恩现状分析

1.1 大学生对父母的感恩情况 在对大学生感恩情况的调查中,有14人只记得父亲生日,22人只记得母亲生日,而绝大多数父母的生日都记得,由此可知,在对于向父母感恩的方面绝大多数的学生是比较重视的,在孩子心中更会注重母亲比关注父亲多点。有38人父母的生日都不记得,占总人数的21.47%。所以不仅仅是个人还有学校,老师乃至社会都应该关注学生的感恩意识,从小事抓起,加强大学生的感恩道德教育。绝大多数人认为最应该感谢的人是父母,占总人数的88.65%,当代大学生认为,父母不仅给了他们生命,而且,作为启蒙老师,父母教会衣食住行以及做人的道理;其次,有4.86%的大学生认为老师应该被感谢,老师除了教会课本知识,此外还教会学生如何成人。当代大学生认为朋友、社会、国家都值得感谢,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于当代大学生是成人成才路上不可缺少的。

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大约有43%的学生经常向父母表示感谢,32%的学生有时候会向父母表示感谢,24%的学生会不好意思向父母表示感谢,还有1%的学生不会向父母表示感谢,大部分学生都会向父母表示感谢,一部分可能感觉和父母太熟悉,而不好意思向父母表示感谢。

有15.34%的学生表示几乎每天都与父母联系,有73.30%的大学生表示偶尔会联系,每周2次左右,有10.80%的学生表示很少联系,一个月才联系一两次;而只有0.57%的大学生表示基本不联系。那么大学生给父母打电话是为了什么呢?有55.8%的学生打电话回家是为了问候父母;有35.36%的学生表示打电话回家是跟父母谈心,聊天的;而只有2.21%的大学生打电话回家表示是跟家里人要钱。由此可见大学生对父母的关爱还是比较用心的,跟父母的沟通还是比较主动的。

1.2 大学生对老师的感恩情况 由图2可知,只有9.66%的大学生会经常去看望老师;16.48%的大学生表示每年都会像老师表示祝福,平时也表示问候;81.25%的大学生表示心里感谢,但没有表达出来;而只有9.09%的大学生认为教育是老师的责任,没有必要感谢。绝大多数大学生对老师的辛勤付出还是心存感激的,部分学生对老师的感恩意识不高,需要很大的提高。在教师节向教师表达祝福情况调查中,有9.66%的同学每年都会,平时也表达问候,81.25%同学偶尔会,9.09%同学联系不到老师,但觉得应该表达祝福及感激。教师节是老师们的节日,有21.14%的大学生表示当周围的人有困难时会竭尽全力去帮忙;有3.43%的大学生表示不太费事才去帮忙;而却有75.43%的大学生表示能帮就帮,不能帮就算了。

1.3 大学生对社会的感恩情况 在调查中,有59.43%的学生表示献血是件好事,可以让有需要的人不会因此而失去生命,大家都应该去做;有23.43%的大学生表示为自己和家人也应该去献;有15.43%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怕痛,不敢去;而有1.71%的学生表示献过一次。对于给贫困山区捐款的看法中,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捐款的人数占36.57%,多少捐一点,人数占59.43%,明确表示不捐款的人占2.29%,有不捐款显得小气的心态的学生占1.71%,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给贫困山区捐款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但是也有学生有一些不正确的观点。有85.6%的大学生表示开设感恩课程很有必要,有2.87%的大学生表示没有必要,有12.07%的大学生表示无所谓,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还是认同,并愿意接受学校的“感恩”教育的,学校的教育意义重大。有小部分人不重视、甚至漠不关心感恩教育。为此,学校以及社会应该对此加以重视,应着力普及感恩教育,让人人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由图3可知,认为学校开设感恩课程最好的阶段在幼儿园时期的大学生占16.38%,小学占55.93%,中学占22.60%,大学占5.08%。在小学开设课程最好,会比幼儿园时期更懂得怎样爱他人,怎样感恩他人,是接受感恩教育的最好阶段,还有赞同在中学、大学接受感恩教育的分别有22.6%和5.08%,认为大学阶段开设感恩课程的比重最小,可见大部分人认为感恩教育的课程在小学开设是最好的,容易接受知识,也开始懂得感恩,就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必须从小开始,通过社会、国家等机构,帮助人们懂得感恩。

有44%的同学认为社会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感恩意识最重要的因素,有43%的同学认为是家庭因素,有7%的同学认为是学校因素,还有少数的6%的同学选择其他因素。家庭和社会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对感恩教育重视是至关重要的。其次学校对于学生的感恩教育也占有一部分比重,还有其他因素也对大学生感恩意识产生了影响。

希望通过获得相关感恩知识的途径情况,有19.06%的大学生希望通过参加学校或政府机构开展的一系列讲座,有18.59%的大学生希望通过收听广播或阅读报刊杂志报道的那些好人好事,为我们树立榜样,有19.76%的大学生希望通过观看座谈会式的或访谈类的电视节目,有12.71%的大学生希望通过学校开展的课程教育,有10.12%的大学生希望通过网上论坛,分享各自内心真实的想法,有7.06%的大学生希望通过书籍,阅读古今中外的各类感恩感人事迹。

2 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对策与建议

2.1 大学生要加强自身价值观的建立,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和自身的价值观的建立,在家感谢家长的一番心血,在校感谢师长的敦敦教导,在社会感谢社会给予我们无限的可能,要懂得感恩要学会感恩,积极的参加学校的互帮互助活动,以一种尊重的姿态对待社会弱势群体,要相信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感谢别人就是提高自己。应该积极培养感恩意识,多多参与感恩活动。

2.2 加强家庭的教育和培养。需要让家长明白学生的成长学生的优秀并不仅仅是一些数字来说明的,学生的道德教育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需要让家长在关爱学生的同时给学生以一种感恩的态度去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社会。需要家长自己做好榜样,以身作则,让学生们知道他人需要感恩,社会需要感恩。

2.3 学校培养感恩道德意识理论,可以多开设相关感恩的课程。其次,高校要通过寒暑假社会实践这一载体,鼓励大学生深入农村深入基层,切实地去感触感恩教育的意义,要充分利用各级各类社会教育基地和公共文化设施进而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拓展学生的情感体验。最后,高校要创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通过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营造丰富多样的校园感恩文化氛围和将感恩教育融入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大力开展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教育。

3 结论

当代大学生的自身感恩意识不足,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尤其在对老师和社会的感恩意识比较淡薄,需要不断加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高校应该反思当今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使感恩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突出了时代性的道德教育主旋律。高校培育人才,不仅仅只应抓专业成绩,提升学生就业技能,更应该在学生在校期间培养与重塑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情操,让学生拾起感恩这种美德,有利于全面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也符合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理念,使他们心存感激,这样才能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凯.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意义及建议[J].长春大学学报,2013(2).

[2]谢敬东.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06(8).

[3]梁吉霖.和谐社会的大学生感恩教育[J].中国冶金教育, 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