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美德是一种从内而产生出的力量,当一个人心中充满着对世界的爱,以及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对时间与万物的珍惜时,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美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尽职奉献美德少年事迹材料,欢迎阅读借鉴!
尽职奉献美德少年事迹材料【一】
曾xx,女,汉族,少先队员, 2006年5月13日生于xx市,现年10周岁,xx市xx学校小学部4(6)班学生,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少年。
曾xx,在父母眼里,她是个聪明乖巧的孩子;在老师眼里,她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同学眼里,她是乐于助人的好同学;在邻居眼里,她是个懂事孝顺的少年。她的成长过程,是邻里教育孩子的典范,是周围孩子学习的榜样,她的事迹被编成一个个故事在孩子们中间流传,是老人们茶余饭后说服教育孩子的经典话题2017尽责奉献美德少年事迹材料2017尽责奉献美德少年事迹材料。
一、 言传身教是美德积累的基础
曾xx生活在一个言传身教的家庭环境中,从幼年到童年,在长辈们的感召下,无形中学会了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知恩感恩、敢于担当、爱护环境、团结同学的良好品德。家庭环境是她养成美德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她培养美德的根基,自身习惯促成美德贯穿她生活的全部。
幼儿时期,看到路边丢弃的废纸、包装袋,曾xx会主动捡起来放进垃圾箱内,这一良好的习惯从幼儿园到上小学一直保持着。在xx学校学习期间,以纯洁心灵、志存高远、德才兼备为座佑铭,自己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也监督着身边的同学,时常提醒乱丢垃圾的学生及时把垃圾放入垃圾箱内,提醒住校学生洗净手上的灰迹,主动擦净教室的玻璃窗户,看到乱跑的同学,曾xx会及时提醒注意安全,别撞伤了同学。虽然有些同学不理解,曾xx一直坚持,用自己的行动感化身边的同学养成生活学习的好习惯2017尽责奉献美德少年事迹材料讲话致辞。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她所在的班级经常被评为xx标兵班。
二、 自觉行为是美德的真实表现
各位__市阳光100小学的同学们: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二次全会和市委十届三次全体会议精神,引导广大少年儿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推进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通过树立一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少年儿童道德先进典型,让全校少年儿童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赶有目标,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道德风尚,__市阳光100小学决定开展“__市阳光100小学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现将有关内容通知如下。
__年3月至__年6月
“__市阳光100小学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由__市阳光100小学德育处主办。评选组委会由教导处、德育处和各级部教师代表组成。采用班级推选和学校评定的方式。
“__市阳光100小学美德少年”校级全校共10名,班级每班10名。
基本标准: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遵守家庭美德、学生道德、社会公德,品德优良,事迹突出,在引领少年儿童文明风尚中发挥较大影响。
具体标准为:
1.助人为乐——发扬互助友爱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上长期坚持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经常帮助无血缘亲缘关系的老弱病残者及其他困难群体;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遭遇不幸或遭受灾害者奉献爱心、排忧解难。
摘 要:绘画图像是画家在作品中所创造的视觉形象,它是绘画的根基。绘画图像生成的过程是行为现象和物质材料参与的内容,包括平面基底和画家的笔迹、画家的身体姿态和想象力与表达,以及物质材料的使用。这些要素共同构成绘画本体,是绘画作品潜在的构建因素。
关键词:绘画;图像;图像生成;内在构建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183-02
绘画是人类视觉文化中对客观世界的自然模仿与想象创造的一种表现形式,从绘画本身的角度来看,它首先具有一种实践性。画家主观思维转化为画作之前,图像生成的过程承载着实践与材料的参与,即绘画图像背后的构建因素,这是形成作品内含的一种构建力量。
一、绘画图像的生成与其行为现象
图像的生成首先以笔迹开始,画家在平面上留下的笔迹使平面变成了虚拟的空间,从而在平面中展现出潜在的维度。“笔迹和平面共同参与对话,相互交换正与反,切换对象和基础的关系,也释放出了平面上隐含的或生成性的能量”①。这其中,平面的基底和画家的笔迹、画家本人三者的相互作用,使图像行为得以发生。
(一)画家的笔迹与姿态
画家的笔迹反应了他的行为姿态,那些所画出来的笔迹记录了画家眼睛的观察活动,手与身体的动作和姿势,画家的行为活动在画面上构成的笔迹产生了图像。
弘扬家庭美德 树立良好家风
2015年全年
坚持零门槛,不设定标准,不求“高大全”。凡生活在我县,遵纪守法、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在夫妻和睦、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科学教子、勤俭持家、文明礼让、睦邻友善、守望相助、低碳环保、爱岗敬业等方面表现突出,在群众中有良好影响的各类家庭,均为推荐对象。以全县村(社区)“妇女之家”为主阵地,向机关、企业拓展, 着重推选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先进典型,确保评选出的家庭事迹感人、群众公认、可敬可信、可亲可学。
1、群众推荐。鼓励、引导广大家庭开展自荐、他荐。在__新闻网(今日__论坛)、__文明网开设专题活动页面,广大家庭可登陆网站下载报名表,经所在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盖章后向就近的乡镇、村妇联组织申报,或直接向县直单位妇委会申报。
2、组织推荐。各乡镇各单位在家庭自荐、群众推荐、层层遴选、张榜公示的基础上,确定入选的“最美家庭”,报__县“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委员会(附件1,简称“县评委会”)评审。
1、活动启动。以全国、省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专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为起点,各乡镇要召开2015年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启动仪式,并及时报送相关信息及图片至县评委会,以集中寻找和常态化推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县评委会将广泛活动消息,吸引广大家庭参与。
2、活动推进。在全县各单位、系统、行业内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每个村(社区)妇女之家推荐寻找不少于15户,县直各单位推荐寻找不少于2户。
3、事迹展播。在组织推荐和群众推荐的基础上,县评委会择优选取候选家庭,在今日__报、县广播电视台、__新闻网、__文明网等媒体进行事迹展播。
我最喜爱的老师候选人主要事迹简介
姓名:张xx
教龄:11年
现任 三 年级 语文教师
内心感言:
作为教师,我总在思量:怎样才能在学生心里种下美德的种子,让他们为自己开一朵美丽的花?
事迹材料:
为自己开一朵美丽的花
福建高考作文题赋分70,且语言运用、文学名著等题皆牵涉作文能力,再则作文能力与课外阅读,名句积累等息息相关。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毋庸置疑,当前教学改革无疑给作文教学提供了一个更宽,更个性的舞台。今夏,荣幸成为2011年福建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的一名阅卷教师。了解到我省当前学生作文的状况,并与各地市教师交流,对我省语文作文教学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阅卷中,大家分析了今年高考作文题的内涵,并对作文评卷的合理性、公正性、科学性作了阐述,并对十四篇标杆作文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我认为有价值的在三个方面:
一、关于作文内容,考题是一则材料,应自拟题目,没有的话,均要按评分细则扣分。
二、关于材料内涵的理解。就材料作文来说,首先要把握袁隆平的身份――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其次要明确对于“我”的职业体认。袁隆平所说的是他职业特征的表述,然后是要理解袁隆平所言的内涵,其内涵起码有四层意义:(1)做科学研究要有好身体,无论从事什么工作研究都要利用工作条件进行锻炼来强健体魄。(2)科学研究要坚持不懈地实践和探索,并善于吸纳新鲜养分,激活思维,陶冶身心。(3)科学研究意义在于造福国家,惠泽世界,福荫人类。
三、关于“十四篇标杆作文”的解析和启示。十四篇标杆作文囊括了一、二、三、四类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其中一篇满分作文。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成功作文之所以成功,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实力与创新,我忍不住要说说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1.材料新颖
如满分作文《热爱诞生下创造的婴孩》,是出自于热爱创造的人是礼赞,无论是爱因斯坦、乔治奥威尔、 贝多芬、牛顿、王选,还是钱学森,在小作者笔下,以尊仰的灵魂一一诉说出,祈愿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终不被雨打风吹去,流风余韵,映照当世。
2.语言大气、灵动,思想内涵深刻
若不是有了那些关于水稻的梦,若不是有了那种投入其中的热爱。袁隆平何以从田间完成伟大的创造?何以用枯瘦的双肩担起全球的饱食之忧?他固胸怀天下苍生而热爱他的事业,他固热爱而诞生创造的婴孩。向之所欲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每一代人都已拥有独属于他们时代的荣光。我们更应追寻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气质的回吟。
孝心是对双亲长辈孝敬的心意,是中国孝道文化的核心,是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范文(一)
六年前开始,田应志的父母就常年在外务工,家里的3亩旱地、4亩水田几乎是靠田应志利用周末和假期来打理。
除了农活,田应志最牵挂的是哥哥。3岁时,哥哥田应权患上了严重的小儿麻痹症和癫痫病,手脚扭曲变形,走起路来一步三摇,就连吃饭都非常吃力。为了给哥哥治病,家中背上了沉重的债务,父母外出后,留下身体残疾的哥哥、年迈的奶奶和年幼的妹妹由田应志照顾。哥哥的日常穿衣、洗脸、洗脚这些事,都得田应志帮忙。因为身体原因,哥哥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去上学,田应志承诺一定能够照顾好哥哥上学路上的安危,这才圆了哥哥的求学梦,九年的时间,从坡脚村到学校8公里的路上,总是可以看到哥俩风雨无阻的身影。
2013年9月,两兄弟同时上初中。开学的第一件事,田应志就找到学校老师,要求两兄弟同读一个班、同住一个寝室,学校同意了他的要求,并特意给哥俩安排了一间一楼的学生宿舍。然而,哥哥担心影响田应志的学习,却瞒着田应志向学校提出了自己要退学的请求。田应志立即找到了校长,终止了哥哥的退学行为。
2016年中考,田应志被贵州省级示范性高中兴义五中录取。然而是去上学,还是留在家里照顾家人,田应志陷入了两难。在家里,田应志一遍一遍的教妹妹劈柴生火、煮饭做菜,他担心自己到更远的地方读书,妹妹和哥哥奶奶吃不上可口的饭菜。
现在,远方打工的爸爸回来了。爸爸心里明白,这一次绝不能耽误孩子了。爸爸决定不再出远门,就近找些零工补贴家用,照顾家人。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范文(二)
新材料作文顾名思义是在材料作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又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一些缺陷。
对于新材料作文,很多同学感到无从下手。那么,如何才能审透题意,提炼出材料的主旨呢?下面,结合具体的材料,我们来试作分析。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为材料立意。
2007年8月24日,6名俄罗斯户外运动爱好者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新疆和田玉龙喀什河漂流遇险。9月21日,35岁的兹韦列夫和28岁的保托夫在不毛之地各自单独生存25天后,被中俄搜救队发现,奇迹生还。其余3人遇难,1人失踪。
据中俄搜救队指挥员介绍,兹韦列夫和保托夫之所以能奇迹生还,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身体素质比较好,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野外生存比较有经验。特别是在玉龙喀什河上游天气恶劣(白天温度在30摄氏度以上,夜晚温度在零下5摄氏度以下),地理环境复杂,在没有任何食物的情况下,两位运动爱好者能采取倒时差生活的办法,在白天光照强,温度好的时候睡觉,晚上天气冷的时候则行走、锻炼,以维持自身身体的热量体力,为最后的营救争取了时间。
请看下面拟定的题目,哪个更符合材料主旨?
(1)只要坚持就能成功;(2)磨难出人才;(3)珍惜生命;(4)永不放弃生命;
(5)知识改变命运;(6)生存需要经验;(7)以经验之心,筑生命之塔:(8)成功等于健康加经验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 高考作文 运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B-0088-01
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积累更多的作文素材,教师一直要求学生多阅读,特别是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但是高中学生课业重、时间紧,难有充裕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所以,在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来构思高考作文。
一、教材中人物及其事迹的应用
语文教材中出现的人物及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事迹都可以当做高考作文素材。语文教材里所选的文章都是文学的精华,因此在构思高考作文时,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引申和挖掘这些文章中的精华。
在高中课文中出现很多人物,如司马迁、陶渊明、鲁迅、史铁生等,他们都是历史文化名人,他们的思想高度是我们所敬仰的,他们的事迹是可歌可泣的。我们要学生掌握他们的生平事迹,概括他们的人生思想,然后把他们的人生事迹和思想融入到我们的高考作文当中。例如2011年高考全国卷I作文《期待成长》,我们可以引用勾践期待成长为一代帝王而卧薪尝胆的努力,可以引用鲁迅期待国家成长而产生的“彷徨”“呐喊”进入作文。2011年高考广东卷作文《回到原点》,可以引用司马迁、陶渊明、鲁迅、史铁生等人都是为了回到人生“真、善、美”的原点而孜孜不倦地奋斗。2011年高考江苏卷作文《拒绝平庸》,平时授课时,就可以告知学生,几乎所有的历史名人都是拒绝平庸的典范。历史名人对真理孜孜不倦地追求的材料亦可用于2011年高考重庆卷作文《情有独钟》。在平时作文训练时,教师要求学生对课文的作者和文中出现的名人事迹进行归纳总结,关注名家对名人的评价。
二、教材中诗歌的运用
摘要对《绘画迹象论》的研读渐熟,从而对作迹生象的过程重新有了一个根本的了解。从古至今,绘画活动都离不开人类作迹的本能。本文主要阐述在综合绘画中媒介的意义和各种媒材的迹表现,依附于《绘画迹象论》对综合绘画中的媒介简单介绍,希望在这方面能有所启发。
关键词媒介 肌理 迹表现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5-093-02
“落笔成迹,因迹生象,通过迹象而有所表达,这不是绘画活动的一个简单事实吗?”这是钟孺乾先生在从事绘画事业中常提到的一句话,也是他的《绘画迹象论》的开篇之句。从绘画方面讲,世界上最著名的原始洞窟壁画是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和法国西南部的拉斯科洞窟壁画。这是最早的做迹成象的绘画作品。看似简单的形状和色彩,却能反映出人类对于绘画艺术最初的作迹本能。迹象论,“迹”与“象”之论,“迹之象”,“象之迹”,“迹大于象”,以作迹为手段,以成象为目的。
一、材料媒介在绘画活动中的意义
视觉艺术发展到今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表现在艺术作品的形式、语言和观念上;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创造艺术作品的材料和媒介上。但无论怎么变化,艺术作品的创造都逃不开一个必要因素:作迹。而在作迹的过程中,媒材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一般而言,一件艺术作品,其形式、语言、观念和媒介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而媒材在艺术发展演变中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关键的、革命性的。15世纪尼德兰的扬・凡・爱克,他改良了油画技法,在调色中加入一种新的媒介:油。他采用掺有稀释油的调料液,使颜料易于调和,便于运笔,同时又可层层覆色,使画面透明鲜亮,这种突破性的创造是富有巨大意义的。事实上,从他以后,油画就在欧洲各地的画家中逐渐传布开了。
在绘画艺术中,综合绘画以其丰富多彩的媒介材料,无所顾及地展示出作迹效果的独特性、表现性。综合绘画,是“综合材料”和“综合技法”在绘画上的统称,只是作为绘画中的一部分,也可以称之为混合媒材或综合材料。它可以使用各种媒材,如油性、水性颜色,也有染料、矿物色或玻璃、泥土、钢铁、化学品等等来绘画创作。在技法风格上,它表现得更为自由,符合现代化“人性化”、“多元化”的文化趋势。
二、部分材料媒介在综合绘画中的迹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