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我意识心理论文

自我意识心理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文化的生成和发展

【摘 要】阐述精神分析理论的提出及现实意义,从精神分析理论与文化生成、社会文化观、文艺的关系论述精神分析理论的文化内涵,分析精神分析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理论

文化 生成 发展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

0133-0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它对现代西方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文艺、哲学及大众文化领域都深受其影响。因此,把握好精神分析学的理论意义及本质,成为我们探讨文化(文明)起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是精神分析学中的无意识理论,更是我们探讨文化生成问题的一个重要入口。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形成了怎样的社会文明观,而在这一社会文明观的影响下,精神分析的未来走向又是如何,这些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精神分析理论的提出及现实意义

全文阅读

西方心理学理论分类体系的反思与建构

摘要:当代心理学不仅在研究对象上存在着分歧,而且在理论和方法论取向上也是四分五裂,以至于很难用一种逻辑标准将各种理论体系进行归类。西方心理学大多数采用的是时间逻辑分类标准,将理论体系的发展变化通过时间线索呈现,这样的理论分类虽然能帮助我们理顺理论流派的发展脉络,但我们往往因无法比较而抓不住各理论流派的主要特征。近年西方理论心理学界提出以因果关系逻辑为标准的理论分类体系,将心理学理论分为机体中心论、环境中心论、社会中心论和关系中心论,这种标准容易混淆某些相近的理论,出现理论的多向归属和无归属现象。文章提出以内容特征为指向的分类体系,包括意识中心倾向、行为中心倾向、机制中心倾向和意义中心倾向。这种分类标准能部分弥补因果关系分类体系和时间逻辑分类的不足。而进一步开发出能够适应理论快速发展变化的理论分类体系将成为未来理论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之一。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构建;分类;因果关系

分类号:B84-06

1、引言

心理学在100多年的发展中,已经发展和形成了各具形态的理论体系,且每一理论体系都较为全面的揭示某个时代人们普遍的心理现象(Parker,2009;姜永志,2012;叶浩生,2003,p.5),然而心理学理论的庞杂使我们难以区分理论和理论之间的关系。按照传统的时间逻辑标准来区分,很多人习惯将心理学理论体系区分为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及认知主义心理学等(当然还应包括当代心理学有影响的其它取向)。人们已经习惯了按照时间线索对心理学的理论体系进行分类,但是这样的分类通常会使我们混淆体系之间的联系,如认知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时间也存在重合,行为主义更是横跨了几个理论学派而仍具影响力。这样看来,理论的时间线索似乎并不能完美的揭示理论之间混杂的关系,尤其是当代心理学多元化发展趋势已经出现,心理学的社会论取向、生态环境论取向、文化论取向、神经科学取向等并行发展(车文博,2010,p.50),这使我们更加应接不暇。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自古就存在自然科学倾向的心理学与人文科学倾向两种竞争的取向,它们在心理学体系中始终处在彼此竞争又难以隔离的状态。虽然实证主义曾因生态效度的问题不断受到攻击,但人文主义却同样因为解释力的问题,无法取代实证主义。在当代心理学理论体系中,以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进行简单的理论体系分类似乎是可取的,但这样又会出现方法的模糊交叉,因为实证主义现在也开始注重人文主义的现象学和解释学方法,而人文主义也在使用实证主义的调查和实验法,这种交叉又会使理论分类体系陷入痛苦的纠结之中,所以简单的二元分类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心理学的理论分类。

受实证主义因果关系论的启发,西方理论心理学界提出可以通过因果关系将心理学理论进行归类,通过确定因果关系在每种体系中的位置,史密斯(2001/2005,p.3)将其大致可分为四类范畴:(1)机体中心论体系一因果关系以机体为中心;(2)环境中心论体系一因果关系以环境为中心;(3)社会中心论体系一因果关系以社会建构为中心:(4)关系中心论体系一因果关系以关系为中心。按照这样的逻辑标准,大部分心理学理论都能以因果关系归为这四类中的一类,但我们发现这种分类仍使少数理论体系无法进行清晰的归类。如,近十几年发展的环境心理学主要关注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但却使用相互联系的观点定义自身,既可以将它分为环境中心论也可以分为关系中心论。虽然这样的理论分类体系可以使我们明晰不同理论体系的归属,但我们仍为那些不能归为某种类别的新出现的理论取向而感到惋惜。因此,文章将在对四种因果关系分类体系进行评述的基础上,试图以心理学研究内容为指向,提出一种新的理论分类体系,作为对因果关系分类体系不足的补充。

2、因果关系分类体系的批判性反思

2.1 心理学的机体中心论

全文阅读

议论文就是求真之文

摘 要:回归议论文写作的最初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追求真理。谈议论文写作应具备三方面内容,一是中心意识,二是构思意识,三是材料意识。

关键词:议论文;求真;中心意识;构思意识;材料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297-01

现在很多高中生不会写议论文,拿到作文题不知道怎么下笔,或是有话不能好好说,为什么,能否回归原点思考议论文写作的最初目的是什么?

我国著名的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了议论文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追求真理。书中还指出议论文要明辨是非直,要通过收集、整理最广泛的材料并通过研究从中分析总结出最精确的真理,可见求真精神和分析精神是统一的。在西方议论体的逻辑学中,更是把求真为推理和议论的唯一目的。古希腊哲学的开创者苏格拉底为了向其弟子柏拉图等人传递真理的火种而不惜一死,而亚里士多德在与其弟子柏拉图的对谈与论辩中坚持的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求真意识和批判精神。

求真,就是为了达到对真理的发现与无限靠近,这是人类心灵融于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前提,可见议论文的最大特点是自己对世界的真实看法。所以要写好一篇议论文首先必须有中心意识。

一、中心意识

在当前的高中议论文教学中,《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论点必须鲜明,也即要求一篇议论文不但要有论点,更要有鲜明的论点,而这仍然不够。正如潘新和教授指出的:“论点要有发现性、新颖性、逼真性。”这是在求真理念的指引下,对论点提出的进一步要求――不但要鲜明,而且要求新、求真,无限地接近并符合真理。

全文阅读

春空千鹤若幻梦

摘要:《雪国》、《古都》、《千只鹤》并列为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系列代表作,其主要风格便是融合了西方的文学创作方法,将其与日本古典传统融为一体,以表达出其自己独有的日本式唯美风格与深刻内涵。本文将具体以《千只鹤》这一文本为研究对象,从西方心理分析文学批评角度出发,结合川端康成的写作特色,剖析《千只鹤》这一部文学作品想要传递出的主题,以及其深蕴的心理层面表达。

关键词:川端康成《千只鹤》;心理分析;弗洛伊德;美学意义

一、绪论

心理分析批评是指运用心理学的观念、理论、方法对文学艺术现象进行研究、评述的一种批评流派,其理论主张从人物的精神心理活动的角度出发,从而对作品进行更深层意义上的理解和认识,在看清作家写作内涵的同时,深化出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主题。川端康成的《千只鹤》作为一部“意识感”突出的文学作品,文本中对于人物心理层面上的刻画总是夹带着一种别具美感的内指性,使得整个作品在美学特征的观法下构成了一部心理冲突叠加而成的悲 R蚨在把握这部小说的时候,应重点的从心理分析批评角度,系统化的对各个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意识想法进行分析,由此更好的理解《千只鹤》所提供的独特的审美角度。

二、心理分析批评简述

心理学这一学科自身源于西方哲学,早期上溯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人,都把“心”的探讨,视为哲学的主要问题之一。到了世纪末,受生物科学的影响,心理学才开始脱离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隶属于哲学到开始被视为科学,心理学在内容上只涉及了人的精神或心理方面的问题。心理学方法运用于文学研究后,使文学研究的基本功能由对传统文学批评的价值判断和评价转向了对文学心理现象的描述。

心理学研究遵循客观性原则,主张客观如实地、不涉及个人主观趣味的描述,它抛开传统方法的价值评价,从丰富的文学心理的事实材料出发,运用心理学的概念术语把文学活动中心理现象的形式及发展明确具体地描述出来。

文学领域的心理分析批评包含着一系列理论假设。第一,艺术主体都是神经病患者;第二,艺术作品都是隐秘欲望的物化;第三,艺术文本皆可以像解释梦境一样地被解释;第四,“解释”就是穿越“显意”直达“隐意”。奥地利精神心理学家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作为这一理论的开创者,他主张“文学是被压抑的无意识欲望的升华”,提出了与此相关的系列文学研究方法。从“创作动力研究”到“作品内在心理学研究”;包括神话或原型研究、读者与作品关系研究以及三角结构的审美分析研究,心理分析批评的基本宗旨便是建立文本“显意”与“隐意”的总体语法结构上,以发掘文本“隐意”为批评的基本宗旨,从而在这一理论提供的视野中探索读者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反应动力。

全文阅读

荣格原型理论的起源与演化

【摘要】20世纪人文科学发展史上,荣格原型理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原型理论出现以来,吸引了众多学者对原型理论的兴趣,原型理论也逐渐从心理学领域延伸到其他领域的研究当中。要利用原型理论进行研究,首先需要对原型理论有清晰的认识。本文回顾原型理论的起源和演化过程,为原型理论今后在其他领域的发展打下理论基础。

【关键词】荣格;原型理论;起源与演化

引言

荣格及其理论自面世以来,给学术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医学心理学的领域而对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宗教等发生了持久而又广泛的影响,国际上对荣格及其理论的关注和研究一直兴盛不衰。而原型理论则贯穿了荣格一生的思想历程。随着荣格的时间与理论研究的深入,原型理论的内容不断的丰富。本文旨在理清荣格理论的出现发展以及与原型理论的演化,使读者能够对原型理论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1 原型理论的起源

英语“Archetype”即“原型”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他的本意是“原始模式”或“某事物的典型”。汉语日常用语中的“原型”,更多是指事物真实的“样本”,而本文所指的原型,为西方文化中的术语,是一个涉及哲学、神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并带有形而上意味的概念。“原型”概念的出现及其演变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柏拉图从哲学角度运用“原型”概念,到20世纪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建立将其重新激活,“原型”的实际内涵不断变化,关于原型的古老性质,荣格是这样说的:

“原型一词最早是在犹太人斐洛谈到人身上的‘上帝形象’时使用的。它也曾在伊里奈乌的著作中出现,如:‘世界的创造者并没有按照自身来直接造物,而是按自身以外的原型仿造的。’在《炼金术》大全中把上帝称为原型之光,这个词多次在狄奥尼修法官的著作中出现。……原型一词未见于圣·奥古斯丁的著作中,但文中有此含义的。例如他在《杂说》第八十三条中写道:‘主要观点虽未形成……但确存在于上帝的思想中。’原型这个词就是柏拉图哲学中的形式。”

荣格所提及的这些人对于原型术语的运用和对它的理解,表明原型一词在早期是与宗教神学有关系的,其基本意思可以理解为,人的原型是“上帝形象”,或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创造的;而在早期哲学领域,原型这个词就是柏拉图哲学中的“形式”。比如,荣格在阐释“原型”概念的时候,曾经引用柏拉图的“理念说”作为阐释原型来源的一项依据。“在柏拉图那里,原型却被赋予了极高的价值,它被视为形而上的理念,视为理式和范型,而真实的东西却被认为仅仅是这些理式的摹本。”柏拉图认为,我们的世界中只有“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现实的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而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荣格在概括原型的含义时吸收了柏拉图的形而上观点,赋予原型以形式上的意义。由此,荣格将“原型”覆盖上了形而上的色彩,认为原型是先验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生就存在人的观念里的一种形式。另外,柏拉图认为“理念”具有普遍性、是永恒不变的,也为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与原型普遍存在的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除此之外,柏拉图的“灵感说”也被荣格巧妙的移植到他的原型本体论中。柏拉图在阐释世人与艺术家创作经验的问题时,认为世人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的原因是由于神灵附体,使世人处于一种迷狂状态,操作世人去写作。而荣格认为原型产生于艺术家的原始幻觉中,一旦原型的情境合理产生,就不是艺术家个人在写作,而是原型带领艺术家返归远古时代,运用人类的原始经验,使作品带有神话的色彩。可见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从本体意义上影响了荣格原型理论的内涵与特征。

全文阅读

荣格分析心理学与解释学探讨

运用解释学的思维方式可以为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注入更多理论基础,为其指明发展方向;同时运用解释学的思想理论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分析心理学进行阐述,从而引导学者对分析心理学产生积极影响或者消极影响有客观的认识,引导人们运用分析心理学理论对社会有更深层次的认知。从解释学角度对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进行理论体系构建,可以消除以往心理学理论研究中的弊端,将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解释学的主要概念相互结合,为分析心理学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一、解释学与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内涵

解释学(Hermeneutics)又称诠释学或释义学,是西方最有影响力的哲学流派之一,解释学的最大特点是与实证主义哲学相对立的基本假设观点。随着解释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到的领域越来越多,经过狄尔泰将其引入到心理学范畴之后,便引起了强烈反响。在西方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研究领域中,解释学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西方心理学研究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理论基础。西方心理学发展是一个漫长的探寻过程,精神分析是其中一个重要分支,在确定学科地位的过程中,经历了多次论述和实证,而解释学的方法论对西方精神分析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二者之间逐渐融合,形成了系统的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以实在论为代表的哲学思想中,认为“心理状态的研究活动应当结合真实的情形做出准确的论断,而不需要运用解释学领域的假设理论来进行验证”[1],所以实在论者对解释学的假设理论,通常是持有反对态度的,因为他们认为,在解释学的假设理论引导下,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理论,并且认为自己的理论具有存在的价值,而这却是未经论证的,也会导致唯我论大肆盛行。事实上,解释学的理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假设,而是建立在观察和解释的知识体系基础上,形成具有较强秩序性、连贯性的假设理论基础,而且解释的过程在一定的语言范围内完成,所以在解释过程中出现矛盾的几率很低,所以解释学与其他科学领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融合性。实在论思想者认为,“如果可将心理学中可能带来麻烦的理论内容剔除,便可以消除其中存在的麻烦”[2],使研究体系更加完善,这与解释学的假设理论是相反的。荣格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学研究模式持有反对态度,认为“分析心理学中的理论内容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3]。荣格在他的分析心理学研究理论中体现了很强的后现代思维,他的实在论是建立在人们心灵框架基础上。也就是说,当人们的心灵感悟可以实现对某些理论的解释,就具有了解释学理论的性质,以此为依托可以形成不同的情感因素。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中强调人格的完善,也就是自性的实现,这是一种对人性自我组织的功能实现。但是人格与心理功能的完善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性,分析心理学中的人格完善,是以自性为基础,更加倾向于建立在个人意识之上的经验推广,从而形成统一的原则。事实上,荣格对于教条和僵化的心理分析模式是持有反对态度的,而且逐渐形成了一种倾向于后现代的思维模式,这与现代心理学和解释学的理论具有很多相似之处。荣格认为,“每个人的自性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分析心理学对这种相似性进行扩展的基础上,使其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心理意识,在每个人心中形成一个具有多重思想的理论体系”[4]。荣格的心理学分析理论体系中包含很多与集体意识概念相似的原型理论,强调的是个人意识概念与集体意识概念不同的形成原型,他认为原型是每个人不同性格、不同心理状况的根本因素所在。集体意识是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意识形态,与其所属的文化范畴有密切关系,由很多相似的内容和形式组成一个完整的、超越个人意识的心理基础,并且会渗透到每个人的心中,在无形中发挥对人的思想的影响作用,在集体意识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个人也会由于生活的沉淀而形成更强烈的自性。同时荣格也认为,原型与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具有集体无意识心理的人类在创造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形成无意识的印记,就是其心理状态变化的表现,可以作为探寻人类精神文明的依据。荣格理论受到很多质疑,人们认为无法在每个人心目中形成相同的心理意识,这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而荣格这一看似脱离实在论的思想,却可以用解释学的理论消除人们的质疑,运用解释学理论可以在人们心中形成一种不依赖于个人意识的思想体系,而这种思想体系就有全景知觉能力,这种能力带给人们的是真实的心理解释,却并不沉迷其中。

二、荣格心理分析理论的解释学基础

整体人格的思想是荣格心理学的核心。对人格的解释,包括思维、情感、直觉等多个维度,只有以人格解释为基础的分析心理学才是完整的心理学结构[5]。荣格人格理论的形成,以荣格对集体无意识和原形意向等理论基础的解释为基础,因此形成了人格面具、阴影和自性三个理论重点,也是构成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从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角度来看,其研究要点和基础充分体现了解释学的特点,具体来说:第一,解释学的目的在于解释不同符号代表的意义,而这种意义是人类无法直接观察到,需要通过思维活动和情感表达来对其进行阐述,这恰恰与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中重视梦境这一无意识的内容象征意义是一致的。从荣格的理论研究体系中可以看出,荣格对于人物的研究大多运用象征性的手法来完成,注重事物的表现意义。第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应用于临床时,强调治疗师要站在患者的立场,对患者的问题进行深入理解,才能在治愈患者的同时,帮助患者完成自我人格的发展和完善,这个过程就是患者自性化的过程。对于分析心理学中涉及到的问题,既要从症状分析,又要深入患者内心,使治疗师可以获得与患者相同的情感体验。第三,解释学理论中尊重的整体性理论,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体系中转变为注重患者意识和无意识的结合,通过无意识层面,对意识层面进行分析,引导一个人成为他自己的过程,就是意识和无意识的整合过程,体现荣格理论的整体性内涵。事实上,分析心理学以意识和无意识的整合作为最终目标,实现人性与自性的结合,使治疗师和患者都能感受到人格的完整性,这对于疾病的治愈有重要的意义。著名精神分析学者弗洛伊德对于精神分析做出了阐述,他认为“精神分析是自然学科的一个种类”[6],所以也要遵循自然界的定律和规律,所以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中可以看到很多关于达尔文进化论点的内容。当这种精神分析思想在物质转化的过程中,逐渐由精神意义转向行为意义,便可以看到其中解释学理论的方法体现。由于受到康德、尼采等哲学思想影响较大,所以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中可以看到深刻的哲学思想,使很多学者在阅读荣格的理论研究成果时,经常感觉到博大精深,但却又无从解释。然而,运用解释学理论对其加以分析,便可以使读者更全面和深入地了解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

三、荣格分析心理学与解释学的相通之处

荣格对于精神分析学的研究有着高度的热情,而且善于针对其更加深入和复杂的问题开展研究,探寻更深层次的理论解释。荣格在心理学与解释学的理论体系研究方面,表现的是对事物本质相通性的深入阐述,不同的个体生命都会实现不同程度的转化和超越,所以会形成不同的转化轨道,而如何对这种转化进行阐述,便涉及到心理学与解释学的重要意义。

(一)对人性关怀

全文阅读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对维果茨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摘要 维果茨基理论为社会建构论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社会建构论从维果茨基思想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并从多方面丰富发展了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思想。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沿袭了维果茨基的反叛精神,继承并发展了维果茨基倡导的认识论和发展观,借鉴了维果茨基提出的工具论和方法论,对现代心理学的基本预设进行了根本性动摇和冲击。

关键词 社会建构论,维果茨基,继承,发展。

分类号 B84-09

“维果茨基热”方兴未艾,在这股研究热潮中社会建构论首当其冲,扮演了旗手与先锋的角色,促进并维持了维果茨基研究热经久不衰。事实上,维果茨基理论与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为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启发了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可以说,维果茨基成就了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另一方面,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的研究推动了维果茨基研究热的形成和延续,随着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的兴起和影响的不断扩大,作为其主要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的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在心理学界的地位和声誉也日渐隆起,直到出现“维果茨基热”[1]。当代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在充分吸取和借鉴维果茨基社会建构思想的基础上发展了维果茨基的思想,使维果茨基思想在当代的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中获得了新生。

1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沿袭了维果茨基对主流心理学的反叛传统

维果茨基是敢于面对心理学难题的勇士,他以大无畏的精神对传统的主流心理学提出了质疑和反叛。在他生活的年代,处于主流地位的心理学是行为主义,其代表有美国的华生、桑代克以及苏俄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维果茨基一针见血地指明了行为主义研究中意识问题的旁落,条件反射忽略了高级心理机能的研究。他高瞻远瞩地指出意识是心理学不能回避的关键问题,只有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角度进行全方位研究,才能揭开意识的本真面目。维果茨基这些远见卓识与当时追求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主流心理学格格不入。

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沿袭了维果茨基的反叛精神,对现代主流心理学的基本预设进行了根本性动摇和冲击,在批判、反思、解构中提出了自己的系列见解。事实上,当下的社会建构论运动正是反实证主义传统在后现代境况中的继续,植根于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长期论战之中的社会建构论竭力要超越传统二元论的纷争,将知识之源置于社会交换过程之中。与主流心理学的基础主义、普适主义、个体主义以及忽视文化的研究相对立,社会建构论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正像格根在其著名的《现代心理学中的社会建构论运动》一文中所总结的那样,“社会建构论研究主要是详细阐述人们描述、解释或说明他们生活世界(包括他们自己)的方式”[2]。格根正确地指出,居住在不同社会文化中的人描述、解释、说明他们自身和世界的方式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社会文化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关世界的描述也会存在很大差异。可见,社会建构论的观点与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观是一脉相承的,对主流心理学的质疑与不满是通约的,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对主流心理学的反叛集中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反本质主义

全文阅读

理论教育的身体温度与精神向度

摘要:专业学生对理论知识体系的不熟悉以及理论本身的艰深等特点,导致理论教育与专业学习相隔。如何破隔以相融,让理论教育本身深入问学者身心呢?质在强调与应用理论的实践品格。具体有技与道两条路径:就“道”而言,要充分理解理论的生命温度和学科气质,教育者、问学者能与专业理论的生命体验共振;就“技”而言,需切实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即建构起本专业理论的知识结构体系、训练其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训练其本学科相关的方法论。更重要的是,在理论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充分关注,在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进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品格。

关键词:理论教育;实践品格;人文关怀

学科分类的精细、知识门类的繁复带来了理论的富奥,理论有自身的进化史,能够自我阐释、延宕、纠结,理论具有了具足性。那么,这种理论具足性是促进理论的大成,还是造成了理论的隔绝?或许可以换个方式问:理论与学科、时代、社会、实践之关系如何?理论之于个体的“我”关系如何?“我”的世界(精神和物质的生活世界)是否需要理论?进言之,理论如何作用和影我们自身的生活?另一方面,我们该如何提升理论的品格?理论教育面对的永远是最基础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不解决,各个门类的理论教育都容易陷于高蹈――过于艰涩的理论气质往往显得冷艳,与受众相隔甚远。

一、问题是如何提出的?

文学与理论的关系向来亲密。文学的每一个环节,从创作到接受的流转过程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密切相关,而文艺理论正是对文学实践的反思、总结、提炼,理论的正确与否总会在文学以及我们自身生活实践中得到验证。但是,文艺理论的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刚刚进入理论学习,这些专业的受教育者表现出了诸种不适应,比如认为理论知识过于艰涩、难于理解,很难把握整个理论体系,难于体认理论知识与文学作品、文学史以及自身生活的关系等等。这些不适应一方面与受教育者自身的经验有关,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显得不足,他们可能缺乏足够的文学阅读,也缺乏足够写作经验的支撑,他们对理论仅有着一份初识者的好奇,他们也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来应对理论的系统学习。

首先,他们不适应理论本身。文艺理论背后深伏着哲学思想、文化思想、历史内涵、当下思潮以及审美标准等内容,这使得文艺理论的学习不像教材提供的内容那样单薄。专业术语蕴含的信息量非常高,一个术语的产生与时代、社会、哲学关系密切,比如“陌生化”,我们要理解的不仅仅是陌生化的含义,还必须了解什克洛夫斯基提出这个术语的背景,这就牵涉到俄国十九世纪的文学现状、文学观念以及批评观念,牵涉到俄国形式主义前世今生后世影响,学生显然这对个术语所包涵的巨大信息量有些猝不及防。电子信息时代,专业学生可以用各种电子设备获取他们所需要的知识,但是,大量术语的出现让学生感受到了理解的艰难,理论学习永远不如阅读文学作品来得轻松愉快。另外,理论体系的阐明方式是阐释和论证,这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刚刚进入专业学习的学生,这一块恰恰是短板,文学专业的学生往往具有相当不错的形象思维能力,但推理能力相对薄弱。

理论本身的特质为理论学习带来困难。但这种困难是可以克服的,对专业知识抱有好奇心的勤奋学生,只要肯花时间和精力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难的是对理论学习的意义和价值的认知。这是理论教育最大的障碍,只有少部分专业学生真正认识这个问题。实际上,文艺理论不仅仅阐释文艺思想,阐释作品,也阐释社会和人类自身的生活。理论不仅是形而上,也是形而下的。明白了理论可以下沉的学生可以在理论的学习中获得乐趣。但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觉得理论与自己的生活比较“隔”,他们仅仅把理论当做知识来学习,这会使理论的意义越来越虚无化,这种理论价值的单纯上升阻隔了理论与学生个体的紧密联系,他们很难找到理论应有的温度,因此对理论的学习热情也大为降低。

尽管理论教育存在这些障碍,但理论教育者不能对受教育者过于顺从,对于一个学科来说,专业学生必须充分熟稔本专业的理论体系。

全文阅读

行政人员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按照部里第二阶段的任务要求,我通过相互谈心、征询意见、自查自纠等方式,紧密联系个人实际,自觉剖析,深刻认识问题存在的主客观原因,认真撰写个人自查材料,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现就结合个人实际,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作如下剖析。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1、理论业务学习不够,公文写作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原因在于:一是缺乏兴趣。一直以来,都觉得政治理论知识太枯燥,所以很少去关注一些理论性的报刊和杂志。学习只停留在集体学习上,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学习不用心,不重视。每次集体学习只是听听则已,没有真正掌握,做到融会贯通,更谈不上学以致用。由于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不系统,导致在公文写作时缺乏信心,缺乏功底,缺乏素材,缺乏逻辑性。

2、思想不够解放,工作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

原因在于:一是缺乏信心,自我局限性强。工作中,总是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持有怀疑态度,不能大胆地发挥,不敢尝试新的业务工作,久而久之觉得所有工作都无法胜任,所有工作都会做不好。二是思想懒惰,缺乏积极性。总是怀有得过且过思想,对工作不重视,对工作完成的效果不在意。工作时经常会出现差错,例如文件印发出错,文件传阅有延误等。同时,最重要的是工作中缺乏积极性,缺乏竞争意识,缺乏目标,觉得怎样都无所谓,使得工作只停留在最初,没有进步可言。

3、工作创新不够,效率不高。

原因在于:一是不善于思考。每天上班时间8小时,但是真正用心工作可能连两小时都达不到。没有做到用一小时时间去认真思考一下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创新工作方式,只是停留在原有的脚印中,没有创造性地融入自己的想法,开拓自己的工作模式。二是工作作风问题。关键在于缺乏爱岗敬业意识,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全文阅读

主持人语 第7期

当代关于人的科学正在悄悄发生突破性进展,这种进展可能出现在学科交叉地带,尤其是文科和理工科的交叉地带,更具体地说是出现在文科知识和以神经科学(脑科学)为首的理工科知识的交叉地带。人文社会科学自近代以来就有倾听自然科学新发展的好学“习惯”,有时,倾听和学习甚至会带来整个认识纲领意义上的深刻革命,引发是否应当“第二次起航”的大讨论。近代牛顿力学成功后,在人文学中唤起了一波波建立“人的力学”或“人的几何学”的激情;19世纪以来实验心理学、量子力学和控制论的发展也曾在人文学科中一再引发新的方法论借鉴热潮。然而应当看到,近半个世纪以来的这次最新的“自然主义大潮”是史无前例的,因为这次科学的领头雁是神经科学(其主要伙伴是人工智能学)。人文学在过去遇到自然主义冲击时往往躲向“心灵”,而这次脑科学家正是直指心灵的本质,借助突破性的、日新月异的各种神经—脑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预期,新的科学知识革命对人的自我理解所带来的影响将不仅是少许表层扰动,而是本体论和方法论意义上的范式革命。事实上,已经有不少文科学者在热切学习和接受新的方法论,如心智学中的主流派(丘奇兰德、克里克等);而且,善于学习者甚至在逐步形成崭新的“学科”(不仅拥有自觉的典范解题方法与文献积累,而且拥有专业杂志、专业学会、年会等等外在形式),如“神经经济学”、“神经法学”、“神经伦理学”、“神经教育学”、“神经管理学”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瓦雷拉等人倡导的“神经现象学”,它代表了积极结合传统文科研究方法(现象学方法、佛教内观方法)和新自然主义方法论而形成的一个很有前景的跨学科研究纲领。

由神经科学发展领头的自然科学新进展对人文学科最终会产生什么样的深刻影响?是全面铺开上述的“神经××学”,还是会激起像维科、斯诺、狄尔泰、柏林等人曾强调的科学与人文学的激烈冲突?这是所有人都应当关注的问题。毕竟,这关系到人类自身。所谓“文化强国”或“文化大国”,不可能对这样的根本性问题漠然无视。更何况这不仅涉及理论家的论辩,而且具有很强的技术应用前景。通过日益完善的“读心术”、脑区实时扫描、精神疾病遗传基础等新技术,神经科学的发展难道不会很快彻底改变人类的本体论境遇(human condition)吗?

对此“大问题”,国外学界关心较早,不仅有专门探讨的论文,而且有面向大众的“启蒙”。其中一个典例是荷兰皇家脑科学所前所长、浙江大学曹光彪讲席教授狄克?斯瓦伯(D.F.Swaab)所写的《我即我脑》一书。该书立足于神经科学实验的最新发展,系统全面地对意识的本质、自由意志、宗教的本质、司法的有效性、生命的价值等提出了大量挑战性看法。斯瓦伯教授在西方和中国的演讲也引起了人文学者的热烈争论,甚至进入2012年全荷兰高中毕业考试(“高考”)的考卷。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医学院和理学院相关学者认为,不妨以此为契机,展开深入推动跨学科研究进程的讨论。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期文章直面所谓心智学乃至人学的“难问题”——心智的本质、人的本质、心身关系、决定论与自由意志、机械论与目的论等。斯瓦伯教授及其脑科学的同行们在主题文章中的观点旗帜鲜明: 心智是脑神经系统的产物,其性质与荷尔蒙是大脑的产物没有两样,所以是客观的。意识或者主体性的概念没有任何独立地位;自由意志是一个幻觉参见包爱民、罗建红、[荷兰]狄克?斯瓦伯《从脑科学的新发展看人文学问题》,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第517页。。他的观点在人文学者的回应中不乏质疑的声音。哲学学者李恒威认为,“我即我脑”的命题涉及心—身关系这个根本的形而上学问题,如果不澄清与之相关的存在论和认识论,就难以完全理解描述“人之现象”的种种概念,如物质、心智、意识、自由、价值等。为此,作者提出了“两视一元论”的形而上学构想,认为人类描述意识的两个范畴是视角变换的结果,它们之间是一种相应性的关系,而不是产生和被产生的关系,因此,意识体验与脑神经活动之间没有因果作用参见李恒威《意识的形而上学与两视一元论》,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第1828页。。历史学者孙仲、张文喜则认为: 神经科学的最新发展并不能证明心智被大脑完全决定;在关于人类行动和历史的有意义的描述中,“脑主体”(cerebral subject)没有意义,必须以人为本位;自由是人类历史中的真实存在参见孙仲、张文喜《“神经历史学”是否可能》,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第2936页。。

可以看到,本期所发表的文章代表了相当不同甚至极度对立的观点,但我们欢迎争议,欢迎交锋,因为真理在讨论中才会日益显明。我们欢迎更多的学者参与讨论。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