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在解析自媒体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对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自媒体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反思。
关键词:自媒体;新闻专业主义;构建;反思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148-01
自媒体的出现是社会更加公开、全民的重要产物,相较传统传媒机构化、组织化特征,自媒体更加重视传播者的主动性及传播内容的自主性与个性化。网络作为自媒体的重要载体,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网民在自媒体平台可主动创造及拉取信息,从而转变“产消合一者”为传播主体者,自媒体的传播对于推进媒体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然而自媒体亦对新闻专业主义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对自媒体新闻专业主义进行反思有着重要意义。
一、自媒体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理论
新闻专业主义理论框架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新闻自由是新闻专业主义的重点,新闻专业主义推崇新闻自由,主要源于自由至上主义。新闻专业主义在强调新闻自由与表达自由的同时,亦注重对公民基本隐私权的保护。2.中立性与客观性是新闻专业主义的主要特征,记者在报道时,必须公正客观的进行陈述,而不能过分强调自身偏向与观点,这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主张。3.社会责任是新闻专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为避免新闻媒体及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失实,践踏他人正当权益及自由,在自由主义的基础上社会责任论逐渐诞生,媒体作为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产物,必须担任起一定的社会责任。
二、自媒体信息传播特点
随着社会技术及网络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公民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网络具有门槛低、受众群体多等优势,目前网络自媒体形式较多,微博、网络论坛、博客、视频播客等使的新闻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
【摘要】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传媒行业对主持人的从业要求有了多方面的提升,自媒体节目的制作是对主持与播音专业学生进行项目教学、传媒素质养成的一项很好实践,在此背景下进行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专业项目教学研究具体现实意义。自媒体节目制作将推进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专业课程改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项目教学”、“教学做一体”;将推进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专业学生传媒素质的养成、职业能力的培养;将提高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专业师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将带动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专业教师队伍执教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自媒体节目;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项目教学;实践
前言
自媒体节目制作的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平民化。从“旁观者”转变成为“当事人”,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份自己的“网络广播”或“网络电视”(播客)、“网络报纸”(博客)。这为主持与播音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和播出平台,在喜马拉雅播客、优酷网、土豆网等所有提供自媒体的网站上,音频、视频、音乐、图片等信息,创建属于自己的“媒体”。
一、自媒体节目制作背景
1、训练课上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项目教学”、“教学做一体”。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的项目教学是一种仿真项目,“教学做一体”当中的“做”,也只是一种仿真意义上的做,没有播出任务,没有面向受众的压力,当然也就缺少了与一线的真实接轨。自媒体节目制作将弥补这个缺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项目教学”、“教学做一体”。
2、在自媒体节目制作过程中,将对学生的前瞻意识、节目意识、创新意识、推广意识、形象意识、团队意识进行有的放矢的培养,对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专业学生传媒素质的养成、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3、自媒体节目制作完成后,除了上传网络,还在山东经济广播手机客户端播出,这为本专业师生参与社会服务提供了新的方法与途径。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新媒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且随着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的来临,自媒体应运而生,并且对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必须要做好反思工作,加以控制,才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新闻专业的发展。本文主要讲述了自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新媒体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以及反思。
关键词:自媒体;新闻专业;反思
自媒体随着网络技术日益发达而得到了空前的推广和应用,是社会公开、全民的重要产物,与传统传媒相比,其本身具有诸多特点,更加重视传播者的主动性以及内容的个性化、自主性。
一、自媒体信息传播特点
(一)信息传播者与受众者的变化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其改变了目标,逐渐的由传统有目标引导转变为被动设想,受众逐渐的掌握了主动权,进而能够将自身的满足与媒介之间进行联系,从而恢复了信息传播人员与受众人员之间的平等关系。自媒体网民年主要由信息主动解读新闻信息逐渐的转变为创造新闻,改变了传统的地位。大众媒体与受众者之间的关系逐渐的成为双重交流演变,人们在信息接受过程中能够将信息主动的释放出来,并且参与到信息的创造过程中,最终成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混合。
(二)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
随着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来临,信息的传播主要由传统的商业化报纸以及电视等传统媒体转变为当今时代的大众传媒,二次售卖理论逐渐的成为传媒集团经济圆圈。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受众者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参与人员,网络为全球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平台,人们能够及时的发现新知识,并且实现了一对一,一对多等传播方式,人们能够通过网络及时的传达自身的看法,所以,自媒体信息传播方式逐渐由教堂传播转变为集市传播。
摘要: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自媒体”的很大影响,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自媒体”也使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式等得到了更新。本文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自媒体”的优势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自媒体;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263-02
“自媒体”概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的思想观点、个人经历等信息能够通过“自媒体”渠道进行表达。快速发展的“自媒体”不仅改变了传统媒介传播的形式,同时对当前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方式的变革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教师通过利用“自媒体”手段能够将大量的教学资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促进了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的发展。
一、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现状以及“自媒体”优势
1.教学现状。实践性强、系统性强以及复杂程度高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显著特征,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土木工程专业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其理论教学结构体系已经相当完善,教学方法及途径等通过广大教育者的研究已经提出大量有效对策。然而,在其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当前实践教学体系内容还不够充盈,实践教学方式也较为单一,与实际工程的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导致土木工程的实践教育水平较低,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对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用人单位更加注重人才的适用性以及其为企业创造效益的能力。因此,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应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当前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通过优化课程结构以及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完善实践教学环节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促使学生成为基础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的优秀人才,符合企业对工程技术人才提出的要求。
2.“自媒体”的优势。“媒介即信息”理论的提出,使得“自媒体”在作为传播手段的基础上延伸出组织知识的方式这一功能,并为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利用“自媒体”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创造出更多的学习机会,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访问网络的形式获取所需的知识,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土木工程R到萄е杏τ谩白悦教濉辈唤瞿芄唤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同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教学质量具有尤为重要的作用。
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新旧经验发生冲突,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新的认知图式,从而促使观点转变和认知结构重组的过程,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旨在建立自主性、个性化的新型学习模式。本研究中,笔者以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为案例,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对基于网络平台的专业英语的自主学习凸显出的优势和问题进行剖析和讨论,以此给二语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带来启示。
关键词:建构主义;网络教学;专业英语;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7-0195-02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信息技术的沟通促使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必然走向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使人才的培养迈向信息化、国际化和网络化的轨道上来。新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出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新模式,即以建构式教育理念、信息网络教学为手段,以学生自学和合作学习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自主性英语学习及能力培养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Henri Holec首次将“自主性(autonomy)”这一概念引入外语教学。Holec(1981)认为,从学习者的角度看,意味着自主性学习能力确定学习的目标、内容、材料和方法,确定学习的时间、地点和进度,以及对学习进行评估的能力。国内许多研究者发现,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多数学生已形成了英语学习以应试为主要目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等传统观念。怎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4年1月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强调“学校要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条件的基础上,鼓励开发新的教学资源,重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更新教学内容、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自觉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师自身业务素质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新型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兴起,除了它深受广大师生的认同和接受外,其所反映出来的注重学习主动性、自主性的内在特点,与现代教育心理学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十分契合。因此,分析研究建构主义理论,对在多媒体环境教学模式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及其在二语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源于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发生认知论”。皮亚杰认为,人的活动是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但这种反应不同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不是动物的本能反应,而是一定的刺激被个体同化于认知结构(texture)之中,是一种受认知结构支配的智慧活动。而人类就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的。
【摘 要】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本文以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中职机电专业学生在专业课方面的自主学习方式,通过运用多项多媒体技术中的远程教学(论坛、多媒体网络传输技术)及交互式教学(精品课程网站),中职学生可以非常有效地实施自主学习,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自主学习
一、关于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信息技术中的常用的一种。它指的是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文字、图像、动画和活动影像等多媒体信息,使多种信息建立起逻辑链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作用。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几种应用形式表现为:教学演示多媒体,模拟教学,交互式教学,现代远程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很多中职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也在积极地运用,但是用法非常狭隘。其实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十分广泛,以下将结合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来阐述多媒体技术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二、关于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
中职学校的专业课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内容枯燥乏味,因此学生往往感觉学习专业课的难度较大。另外,专业课都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可对教学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可建构理想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培养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当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它不仅改变着网络用户的生活,同时也在改变着教育。
摘 要: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代,自媒体以其便捷、迅速的信息交流模式,不断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促使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审视现代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模式。只有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自媒体平台的优势,才能使高校艺术教育与时俱进,适应信息时展的需要。
关键词:自媒体;交互性;艺术设计;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微信、微博、博客、播客、论坛等自媒体平台逐渐成为人们传播信息、获取资讯、交流情感、参与社会生活的便利平台,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自媒体时代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主角,人人都可以发表和制造话题,自媒体作为一个数字化的信息交互平台,不断拓展大学生的视野和认知,同时也给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1 自媒体的特点
移动通讯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以及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为自媒体平台的广泛运用提供了良好的使用环境和技术支持。据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56亿,手机已经成为社交、传媒和娱乐的主要工具之一。悉,微信朋友圈、QQ空间的使用率分别为78.7%、67.4%。此外,微博在经过行业调整后,用户规模已达2.42亿,使用率为34%。自媒体的开放式、自主式的特点,再次改变了用户的通讯和阅读习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信息的制作和传播活动。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权,使得各类信息、各种言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展开,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没有审核部门的管控,因而传播速度极快,远超大众媒体。
自媒体另外一个吸引人的特征是它的互动性,数字化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单向传递,大众不再处于被动地位,他们拥有了更多选择自由和参与机会,可以自由地选择所要浏览的各类信息,并发表自己的评论。同时也可以自己或转发信息,与他人互动,这种自由平等的交互方式使信息的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极为便利。
然而,自媒体也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问题。海量的信息、庞大的用户基数,却没有任何的约束力,致使虚假信息充斥着网络,让人无从辨别;恶俗、消极、负面的新闻四处泛滥,不断抨击着人们传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底线。对于价值观、世界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来说,这无疑会给他们的成长带来更多的困惑和负面影响。
2 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媒体越来越显现出强大的用户吸引力和舆沦影响力。尽管专业媒体拥有专业性和权威性优势,并对主流舆论起着主导性作用,但自媒体的强势崛起,使专业媒体受到的挑战与日俱增,其舆沦话语权的不断旁落也已被越来越多的事件所征实。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着自媒体与专业媒体之间的舆论较量不断升级,在自媒体发展强势不减的背景下,提升专业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的作用,对于维护主流舆论、把握舆论大局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媒介融合环境下专业媒体的舆论引导现状及其优势分析
自媒体的迅速发展让人们看到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舆论影响力,在一些研究中甚至出现了“自媒体必将取代传统媒体”的言论。无可厚非,由于借助网络等新媒体优势,自媒体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并越来越影响到专业媒体的舆论引导。但我们也应看到,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和不确定性,以及自身公信力的不足,自媒体的权威性和可信性不可能与专业媒体相比。在自媒体大行其道的背景下,专业媒体的舆论引导现状仍有其独特魅力。
(一)媒介融合环境下专业媒体的舆论引导现状
据CNNIC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手机网民规模提升至5.57亿,较2013年底增长5672万。自媒体在公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不断增强。虽然自媒体在舆论引导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就目前来看,传统媒体、门户网站、官方微博等专业媒体仍对舆论议程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公布的《2013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显示,在互联网舆论空前发达的今天,党报台网、市场化媒体和行业媒体等专业媒体仍对舆论议程发挥着主要作用。
(二)媒介融合环境下专业媒体的舆论引导优势
对自媒体舆论影响力的高估倾向,反映了自媒体在某些方面的相对优势和在舆论影响方面确实起到的较大作用,但我们也必须承认臼媒体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某些缺陷和不足。对于专业媒体而言,其较强的舆论影响力、公信力和权威性也使得其在舆论引导方面仍发挥着主要作用。
1.专业性更强,明确价值导向
中国目前的大众媒体已基本走上市场化运作的道路,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尤其是在都市类、时尚类、生活类、财经类媒体中,形成了诸多媒体共同争夺相同的读者及广告群的现象。
然而,就在这些每日为发行量、广告额而焦虑不安的大众媒体一旁,却有一些专业媒体正悠悠闲闲地盘算着明年如何将市场占有率达到100%,如何提供更多服务形式“榨取”客户更多费用,做着精确的年度计划。
专业媒体的特点
相对于大众媒体而言,专业媒体具有涉及领域专一、受众群狭窄的特点。
涉及领域专一
在内容上,专业媒体将焦点集中在某一细分的专业领域,其领域的选择面是相当广的,各种不同的切入角度可以分割出不同的专业领域,当某一专业媒体将目光锁定某一特定领域时,其内容可能会一直被圈定在这一领域中。
受众群狭窄
专业媒体的受众群要较大众媒体狭窄得多。其狭窄性在发行量方面的表现,即专业媒体的发行量要比大众媒体小得多。专业媒体的发行量再大也不可能超出其服务的领域范围,因此它的发行量受到了该行业市场整体空间的限制。
传媒专业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美国是世界最发达的媒介传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也是最大的电影出口国家、音乐产业也比其他发达国家发达。传媒业作为当今世界增长最快的行业,报纸、电视、网络、广播、多媒体、影视公司都是传媒专业大学生的主要需求源。根据麦可思研究院(MyCOSInstitute)独家撰写的《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可以看出,2011年度主要本科专业就业率前十排名中并没有传媒类专业,排名依次为学前教育(97.5%)、热能与动力工程(96.4%)、物流工程(96.1%)、给排水工程(96.1%)和审计学(95。9%)等专业。而在2011年度主要本科专业失业率排行榜的调查中,动画属于传媒专业的领域,失业率达到12.6%,排名第八。特别是在半年内离职率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排行榜中,前三位依次为动画(37%)、艺术设计(37%),广播电视编导(37%),这三个专业中的动画与广播电视编导是传媒专业的主体。在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较低平均月薪调查中,动画专业排名第十,仅有2546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851元,但高于排在第一位的临床医学专业305元。虽然传媒创业有些领域待遇比较低,但在毕业半年后高于平均月薪的主要本科专业调查中,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达到3542元,排名第8,远远高于平均水平。传媒业具有知识、管理、资金、任成才、技术等方面的密集型,任何的传媒企业,成功的前提就是人才高度密集为基础的,都要依赖于一个优秀的、高效的、新锐的智力密集性团体去提供密集的知识、技术和管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传媒业最大的挑战就是人才。媒体的多元化和全球化导致了更加严重的竞争格局,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传媒业不仅需要专业型的传媒人才、也需要职能类的管理人才,更需要职业经理人才。传媒人才的需求正在成为职场的领军职位,如广告传媒界的职位需求以15个指数的平均速度在增长着,虽然对传媒业人才需求的增长有20%左右,薪资增长有30%,但越来越多的传媒机构却在感叹找不到合适的传媒人才。最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专业培育和需求严重的脱钩。
传媒专业大学生就业特点分析
1.传媒学科在高校中一般处于边缘性位置除了一些传媒大学外,很多综合性高校都开设了传媒专业,这些专业一般都在学校合并、扩招以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多的。这些高校一般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其特定学科都拥有比较雄厚完备的师资力量、深厚的教学科研积淀和一大批各级重点学科。因此,高校一般都很重视自身的主打专业学科,在对传媒专业的投入相对要少很多,致使传媒专业经历了一定的发展,但教学科研积淀还不充分,综合实力不高。更为严重的是,在高校投入偏斜的情况下,传媒专业在高校整个学科体系张处于“非主流”、“边缘化”的劣势地位,无法与主干学科相媲美。2.传媒专业对口就业率低、就业选择多样化在国内传媒业较为发达的北京、上海等地,传媒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单位的比例逐年下降,对口就业率也呈逐年下降趋势。如某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生从2007—2010年的媒体就业率分别为30%、25%、23%、21%。同时大部分传媒专业毕业生更关注的是能够顺利就业、就业单位是否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和个性是否可以得到舒展,因此对专业是否对口要求的愿望并不高,可见大部分学生对专业不对口具备比较理性和务实的态度。如很多大学的表演、播音与主持、戏剧影视文学等传媒专业毕业到对口单位的并不多,相当一部分从事了房地产开发、金融业、以及物流业等领域的工作。3.学历、成绩因素淡化,性别差异突出按照常人的观点,学历越高,就业率就越高,学历越低,就业率就低。由于办学层次的不同,传媒专业有本科、专科之分,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和用人单位择人的标准差异,很多本科传媒专业甚至还不如专科专业。本科层次的传媒专业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专科层次的传媒专业则更加重视实践操作能力。这除了本科生的就业期望要高于专业生之外,还与用人单位用人标准上比较注重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关。同时,在传媒专业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男性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明显高于女性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在就业中普遍存在就业不平等的现象,女性毕业生不管是在就业率还是在就业质量方面都明显低于男性毕业生。4.就业较为理性,就业目标明确传媒专业大学生一般在大三阶段就确定了自己的就业目标,对自己的职业理想、就业准备与就业低于选择等问题都进行过思考。他们认为大学只是自己人生道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已,仅仅是起点,表现出了较强的自我规划意识。在就业目标方面更加趋势务实、更加理性,许多大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就比较重视到电视台、电台、平面媒体或广告策划公司等传媒业进行实习,积累自己的实践经验。5.传媒专业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强化社会关系的运作大部分传媒专业学生一般都愿意留在北京、上海、各级省会城市,期望在发达地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自身价值。在找工作时出现“挑地方、挑单位、挑行业”的趋向,在社会和家庭的因素下“心高气傲”,选择了超乎自己水平能力的高薪资、高福利岗位。但是这些地方虽然是传媒专业毕业生的最乐意的就业地域,但这些区域就业竞争相当激烈,即使是优秀的毕业生也会动用一切资源,寻求关系,走后门等方式进行择业,因为社会关系是传媒专业大学生增加就业成功率的重要筹码。6.传媒专业大学生就业条件逐渐恶化随着我国传媒业的无秩序竞争,成本呈现上涨、收入呈现下降的趋势,传媒工作的条件逐渐恶化,传媒单位对大学生的就业要求也越来越苛刻。首先,一般会要求学生在自己单位进行实习考察,实习期间不支付报酬,而且实习期限比较长,一般都在半年以上,同时存在着不被传媒单位签约的可能性。其次是录用后没有正式编制,工资水平相比老员工想去甚远,但工作量极大,因此辞职率较大。
传媒专业大学生就业困惑的原因分析
1.社会因素首先是高校扩招,增加毕业就业压力。自从1999年国家实行扩招以来,毕业生数量剧增,虽然国家有所控制,但扩招影响依然存在。据数据显示,我国2005—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任338万、413万、495万、559万、611万、630万,毕业规模逐年增加。传媒专业也不例外,近年的毕业生持续增长,但我国传媒业对传媒专业的有效需求增速远远低于毕业生增速,导致了传媒专业供大于求的矛盾,致使传媒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其次是传媒专业和我国产业结构之间的对接存在矛盾。传媒培养的就业去向一般集中在我国的第三产业,但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比例仅为40%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5%的水平,国家将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上。因此,合理调整各产业的比例,将更多的资源配置到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去,将有利于缓解我国传媒专业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再次是国家就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不好。国家颁布了许多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但国家服务部分由于人手短缺、资金匮乏,政策的执行力严重不足。同时就业指导与服务标准比较低下,信息不畅,就业政策的文件解读没有进入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这就导致了毕业生对国家政策知之甚少。再次是就业市场不够完善。一些不法企业和中介机构利用优厚条件签约毕业生,收取各种保证金和服务费后,降低毕业生待遇,甚至将毕业生无故辞退,严重打击了毕业生求职的积极性,也使得岗位人才的流失现象严重。最后是社会需求的变化。随着传媒业的飞速发展,传媒业更需要既懂专业业务,又懂经营的综合性人才,传统的工匠性毕业生已经不符合当代传媒的需要,招收日趋多学科方向,如金融、经济、法学、管理、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受欢迎。2.学校因素首先是我国学校的体制问题。由于我国大学一般都是严格的行政化体制,普通教师和学生都只是高校的附属品,学校的决策缺乏合理性,一般都是领导决定即可。这种家长式的体制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如边缘化教师的决策权力等。其次,传媒专业的学科设置和培养模式缺乏合理性。如在扩充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方面不遗余力,学科和专业结构的合理性缺乏有效的论证,导致了招生规模扩大后,师资力量难以跟上。再次是我国的传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现象严重。有些学校沿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培养模式等方面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一些与市场脱轨的专业难以被淘汰,导致传媒专业学生毕业出口不畅,综合能力欠缺,加大了就业压力与难度。最后是学校的落后的就业意识问题。一些学校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业指导观念落后,没有认识到学生择业不仅仅是学校、学生的具体问题,更是一个关乎社会进步与稳定的社会问题,不能提供一流的就业服务和就业平台。3.学生因素首先是传媒专业大学生观念比较落后,对社会认知程度不高。很多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并不喜欢,在目标和角色定位上比较模糊,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致使自己毕业不能顺利迈入职业生涯。其次,学生不愿意将所学专业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缺乏毕业的思想准备,生活在幻想之中,对自身和社会期望过高,对到基层就业持保留和官网态度。最后是自身的知识储备不够。在现代传媒业呈现双重专业化的趋势,媒介的小众化趋势对传媒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好的素质要求,部分学生对知识能力的获得及储备不够,具体表现在不能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互结合,基础知识不牢固、专业素质低下,知识面比较狭窄缺乏,缺乏实践的锻炼,不具备就业的竞争优势。
传媒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育研究
1.制定多层次、有级差的培养目标,强化实践教学首先在培养目标上,应着重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复合型传媒人才,不仅要懂传媒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还需要懂经营管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过程技术等知识,培养自身的人文、科学和创新精神。各个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学校特色,明确培养目标,建立起适合自身和社会需求的培养标准,制定多层次、区别于其它高校,凸显自身特色的教学培养体系。同时后还要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制定。传媒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当今传媒专业大学生就业压力全面增加的情况下,传媒专业实践教学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这对提升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型传媒人才具有重要意义。2.建立适合传媒发展的多元化师资队伍教师作为传媒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不仅要精通传媒专业知识,也要拥有跨专业学科的知识背景,不仅要了解传媒学科的发展历史,更要理解学科的前沿发展情况,不仅要熟悉传媒专业的理论体系,也要精通传媒实务。因此,建立起适合传媒就业市场的多元化师资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是引进或培育通识教育的教师,其次是引进具有跨学科、具备优秀科研素质的博士人才,再次是加强和社会的融合,吸纳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师潜质的专职或兼职教师。3.加强传媒专业的就业教育高校应顺应传媒业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破除传统的就业理念,顺应多元化的就业趋势。首先是做好传媒专业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学校和教师应帮助学生根据其兴趣、爱好、性格、气质和能力优势,构架适合学生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其次是学生根据兴趣等爱好合理选择专业方向。要从分利用高校自身的优势学科资源吗,集合自身的兴趣和专长,合理选择合适的专业方向。最后调整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在进行合理职业规划的时候,要给学生灌输该专业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务实的就业理念,提高学生就业定位的正确性,降低学生的就业期望,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4.拓宽就业渠道,多方面获取就业信息传媒专业大学生应把握就业机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选择适当方式向就业单位展示自己的才干。就业机会稍纵即逝,第一时间获得信息往往成为传媒专业大学生就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大学生应多参加社会、高校组织的各种招聘会;同时高校应建立起自己的就业平台,与就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搭建一个好的平台。大学生还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不要眼高手低,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更适合自身的工作打好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