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部分质变

摘要: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既不是资本主义本质的根本改变,也不只是资本主义统治与剥削的手段、形式和斗争策略的改变,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部分质变。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积极扬弃,已经跨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临界点,超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界限,包含某些社会主义因素,逐渐向社会主义和平发展。因此,绝对不能抱着教条主义的态度,简单地用机械的、绝对的和主观的方法,而应当用辨证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来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来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

关键词:当代资本主义;自我扬弃;部分质变

作者简介:于金富(1956-),男,辽宁建平人,河南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理论经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0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4-0005-03 收稿日期:2007-04-25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在欧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现代科技与信息化迅速发展,从而使资本主义开始从工业经济步入知识经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呈现出了许多重要的新特点。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特点,说明它已经发生了某些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它正处在向更加高级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非爆发式转变的过程中。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观点与方法为指导,实事求是地分析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和新特点,对其作出合乎实际的理论解释,提出令人信服的科学观点,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

一、应当摈弃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错误方法与观点

实践经验充分证明,如何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传统社会主义在理论与实践上,没有正确解决这一重要问题而招致了严重的挫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理应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正确地认识资本主义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许多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和新变化进行了科学研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同时,在学术界也存在着一种值得注意的观点,即认为无论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怎样的新变化,都完全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没有改变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根本对立的基本态势。徐崇温先生(2005)发表的《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中的几个界限》一文(载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4期,以下简称为徐文),就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徐文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没有而且也绝不可能跨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界限,没有而且也绝不可能向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笔者认为,徐文观点存在许多纰漏之处。对此,笔者要在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方法、态度及其基本观点等方面同徐文作者进行商榷。

首先,从其内容来看,徐文观点包括这样三个具体论点:一是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不是资本主义本质的改变,而只是资本主义统治与剥削的手段、形式和斗争策略的改变。二是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不意味着当代资本主义具有了社会主义特征,不意味着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具有趋同性。三是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不意味着当代资本主义会自行长入社会主义。很显然,这些论点的实质在于仍然坚持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社会形态“非此即彼”的完全排斥论,坚持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根本对立论,坚持“灭资兴社”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革命飞跃论。这些论点,尽管其表面上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依据的,但实际上则是无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际情况、无视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密切联系的客观现实,教条主义地照搬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某些业已过时的具体结论的结果,因而是脱离实际的理论观点。就其实质来说,这些论点仍然是斯大林为代表的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在当前新形势下的翻版.是以往长期存在的固有观念的变种。因此,这些论点是难以看作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科学观点的。

全文阅读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要求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人类不断突破地域限制,进行经济交往,实现社会生产总过程全球扩展的过程和趋势。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过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痼疾,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间的矛盾、资本相对过剩与投资需求不足的矛盾是资本制度自身无法解决的难题。经济全球化通过使过剩的产品和资本走出国门,扩大市场,在更广泛的范围利用经济资源,成为缓解过剩,实现资本增值,阻碍利润率下降趋势的有效途径,因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剩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不断突破地域限制,进行经济交往,实现社会生产总过程全球扩展的过程和趋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增值是一切经济活动的灵魂,资本总是要超越自己量的界限。正是资本这种无限的贪欲,决定了过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痼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几乎所有的产品都遭遇了过剩,但更深层次的过剩是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经济过剩,是产能和资本的过剩。资本制度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过剩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常态,是资本增值的必然结果,是资本统治下的一个必然性经济难题。给过剩的产品、资本找到市场,顺利实现价值的增值,是资本主义经济必然要求。经济全球化可以为过剩的资本和产品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给资本家带来更加丰厚的利润。因而,经济全球化是缓解资本过剩矛盾的重要途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要求。

一、经济全球化可以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间的矛盾

马克思认为,从供给上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一种跳跃式的扩张能力,“一旦与大工业相适应的一般生产条件形成起来,这种生产方式就获得一种弹力,一种突然的跳跃式的扩张的能力。”大工业的扩张能力与资本积累的共同作用,会促使资本扩张力的突然增长,从而激化了市场的供需矛盾,致使危机的爆发。所以,马克思指出:在现代工业周期中,生产规模突然的跳跃式的膨胀是它突然收缩的前提和首要原因。而从消费(需求)上说,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造成相对过剩人口,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私有制与雇佣劳动制度决定的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与狭隘的消费和市场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从而把劳动者的消费和需求限制在狭小的范围之内。这必然造成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形成低水平的消费能力和狭小的消费市场,进而产生商品生产与实现的矛盾以及生产相对过剩和经济危机。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下,每个资本家为了各自的私人利益而组织生产,而不顾社会总体均衡,疯狂追逐利润,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与此同时,由于对抗性分配关系的存在以及资本积累规律的作用,作为产品消费主体的劳动群众却作为贫困的一极积累着,劳动群众的贫困与生产的日益繁荣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而形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相对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间的矛盾。

作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凯恩斯也从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对造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进行了探究,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凯恩斯承认普遍意义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存在,并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痼疾。根据其分析,在消费领域内,消费增长小于所得增长;社会愈富裕,则所得增长同消费增长之间的差距愈大,消费有效需求愈感不足,有待投资增长去填补这种差距的数额愈大。“就业机会必受总需求量之限制,总需求只有两种来源:现在消费;现在准备未来消费。……已经预先准备好了的未来消费愈大,则愈难找寻更多的未来消费来预先准备,而我们依赖现在消费以作需求之源的程度愈深。不幸所得愈大,则所得与消费之差亦愈大。设无新奇策略,问题将无法解决。”

可见,生产相对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决定的。这对矛盾是制度内生的,是无法通过制度自身来加以解决。经济全球化可以将在国内过剩的产品通过商品输出的形式,在更为广阔的世界市场上实现产品的价值,完成资本循环,实现价值增值,所以,经济全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

二、经济全球化可以缓解资本相对过剩与投资需求不足的矛盾

全文阅读

基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历程的区位理论综述

提要论文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历程角度,探讨区位理论的演变历程。研究认为,区位理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区位理论也是为解释和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同发展阶段中所面临的区位选择问题而发展和演进的。

关键词:区位理论;生产方式;理论演进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要素空间集聚下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经济增长研究》(课题编号:08XJY008)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A

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由于经济活动的空间有限性、经济活动对有限空间的竞争及经济活动空间移动的限制,因而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相应的约束条件选择最佳区位成为其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因此,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开始,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及空间区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就成为西方经济学的重要课题。而事实上,对区位理论演进历程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产生、发展到全球扩张的考察也的确可以发现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一、20世纪以前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区位理论演进

(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期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到19世纪初期,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德国等欧洲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仍如火如荼地进行。18世纪中期,蒸汽机的产生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由早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进入了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但此时的资本主义生产仍然主要是围绕农产品的加工,其产品以解决人们基本的衣食需求为目标,比如纺织业、食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等。因此,机器大工业的生产需要更多来自农业的产品作为其原材料,而城市工业生产的产品也需要及时地运送到农村进行销售。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围绕城市形成农业的良好布局,减少来自农业产品的原材料向城市的运输成本和城市工业产品运送到农村的运输本,成为当时经济学家重点考虑的问题。由此,杜能从假象的、地理上孤立的城市出发,通过分析城市均质土地上的作物种植,认为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应该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从而在城市的周围,将形成以某一种农作物为主的同心圆结构,即杜能圈: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

(二)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马歇尔的古典区位理论。到了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均已完成,铁路已经代替河流成为主要的运输手段,大大降低了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单纯的运输成本不再是决定厂商区位选择的唯一因素。而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过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其生产过程中的加工对象也不再是以简单的农产品加工为主,产品的种类和范围也有了极大的扩张,运输成本之外的因素,比如技术进步、外部效应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更加重要。马歇尔发现,一些主要依赖工匠技能的特定产业部门在特定地区集聚,对于提高生产效率更加有利。据此,马歇尔提出了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理论。他认为,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能够获得内部经济,而企业在特定地区的集中则会带来熟练劳动力、专门化的服务、交通与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知识和技术的快速传播等外部经济效应。正是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形成了马歇尔的古典区位理论。

全文阅读

马克思没有“一般生产劳动”范畴

摘要:我们认为,马克思没有提出所谓的“一般生产劳动”范畴。全世界经济学界对于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百年误解都源于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误读。由此,可以得到三个“无关论”:(1)生产劳动理论与劳动价值理论无关;(2)生产劳动理论与国民经济核算理论无关;(3)生产劳动理论与三次产业划分理论无关。

关键词:一般生产劳动;劳动价值;经济核算;产业划分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7(01)-0052―05

研究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论者,无论是宽派、中派和窄派等都认为: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角度为生产劳动所下的定义,就是一般生产劳动的定义,这个定义对于任何社会形态都是适用的。这是全世界经济学界一直坚持的传统观点和权威观点。但是,这种传统观点和权威观点是完全错误的,这种观点导致了经济学界对于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长期的、重大的误解以及多年来没完没了、但又没有结果的学术争论。

一、解决这个问题的理论前提

要准确掌握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我们首先必须对于马克思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有正确的理解。由于没有正确理解这些基本概念,使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误解了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

全文阅读

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研究及启示

摘要:马克思基于生产力一生产关系、生产社会化一产权社会化分析框架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了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未来趋势的研究构成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的纵向建构,社会资本形态、产权形态、企业组织形式是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的横向展开。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对产权理论研究创新以及当前产权制度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纵向建构;横向展开;启示

中图分类号:F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3)06-0019-08

改革开放以来,产权制度改革在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所有制、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产权制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关于产权制度改革不时发生“国退民进”、“国进民退”的争论。这一方面说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产权制度还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另一方面说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产权制度仍然迫切需要推进产权理论研究创新。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是长期未被重视的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重要基本原理,深入研究马克思产权社会化思想对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基本原理、回应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冲击挑战、以及指导当前中国产权制度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研究范式转换及其问题

长期以来,学术界以马恩经典著作为文本依据、以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为实践基础,形成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所有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传统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无法很有说服力地解释改革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此同时,罗纳德·科斯(Ronald H.Coase)和道格拉斯·诺斯(Doudass c.North)在1991年、199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产权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风靡一时。在这种背景下,立足当代中国所有制改革实践、借鉴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突破传统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已有框架体系成为创新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由此,学术界在传统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命题和研究范式外,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命题,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研究从“所有制理论范式”向“产权理论范式”转变。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命题的提出和研究的开展对冲破传统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束缚、指导和推动当代中国产权制度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总体上看,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研究在突破传统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回应现代西方产权理论冲击挑战方面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与当前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形势和实际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第一,在产权概念界定上分歧较大,问题集中在产权究竟是一种法权还是经济权利、以及如何处理产权与所有权关系两个方面,产权概念界定分歧影响了研究中的对话与交流;第二,在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内容的概括、归纳上基本没有超出传统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内容框架,“新瓶装旧酒”的问题比较突出;第三,在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的比较上没找准两种产权理论比较、对话、交锋的学术平台,仅仅囿于分别阐述两种产权理论各自学术观点,然后就将两种产权理论定性为“公有产权理论”与“私有产权理论”;第四,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指导当代中国产权制度改革的针对性和具体化有待进一步加强。

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研究范式的转变是传统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功能式微的结果,研究范式的转换不仅意味着研究术语、研究方法的转变,而且为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创新提供了新的学术空间。但是,从上面关于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来看,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研究范式转换所被赋予的理论创新、以及指导当前中国产权制度改革实践的理论使命和时代使命还没有完全实现,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研究迫切需要新的研究视角和切入点。

全文阅读

辩证法和科学改革观

摘要:“十一五”规划以来,我国国企体制改革进入了关键的战略维护期,我们必须坚定承袭党和政府在公有产权的理论和实践方面所作的创造性努力,继续深入探讨有关公有产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如何既能搞活公有制经济,又能把握住社会主义的发展轨道和方向,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私有产权的研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资本主义私有产权;资本主义股份制;消极扬弃;合作工厂;积极扬弃;公有产权

一、《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私有产权历史沿革的研究概述

《资本论》的学术魅力不仅在于理论抽象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而且更在于研究社会经济问题所遵循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它是《资本论》这一重要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著作的思想精髓。马克思正是在这一方法论的基础之上,研究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私有产权问题。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资本主义私有产权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通过梳理《资本论》中的相关阐述,我们可以概要性地总结资本主义私有产权的历史沿革: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早中期,其最主要的形式是私人经营,比如家族式私营(当然由于私有产权形式的复杂性,也存在合营等其他私有产权形式);到了中晚期,随着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高度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股份制,并且出现了一些类似合作工厂这一积极突破资本主义私有产权的产权形式;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穷途日暮的晚期,极度自由资本主义走向了自己的对立面——垄断资本主义,出现了卡特尔、托拉斯、辛迪加等垄断资本主义产权形式,迫使资本主义国家权力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干预。在以下的论述中,本文将重点探讨资本主义股份制和合作工厂,以及它们对我国现阶段公有产权改革的重要启示。

二、资本主义股份制与消极扬弃的辩证法

(一)资本主义股份制的重要制度基础——资本主义信用

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它的存在有其客观的物质经济基础——“以便对利润率的平均化或这个平均化运动起中介作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就是建立在这个运动的基础之上的。”简而言之,资本主义的贪婪本性对信用制度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归根结底是为资本攫取剩余价值服务的。简要剖析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信用制度,它主要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但在资本主义信用制度高度发达的今天,三者相互渗透。比如说,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罗斯福政府通过金融机构大量发行国债,并以工代赈,消极应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是国家信用、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有效结合、调节经济的典型案例,因此,资本主义信用制度正如马克思所解析的那样,它“表现为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

(二)资本主义股份制的历史特征

全文阅读

资本的属性与资本主义精神

摘要:资本主义精神从本质上是资本属性的逻辑展开和必然反映,资本的属性决定着它的主体精神表现。资本主义精神自身表现与资本属性之间存在着文明的悖谬,它不但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下的资本主义精神表现的狭隘性、矛盾性、扭曲性,而且表明人类文明由资本主义文明向社会主义文明的转型成为必然。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精神对和谐社会下市场经济主体精神建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资本;资本属性;资本主义精神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9-09-0012-03

资本主义精神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由资本的生产方式、运营方式、产品的分配方式及相应制度决定下的资本经营者的精神状况及表现,它是资本主体的思想意识、心理动机、道德伦理、价值取向的抽象表达。

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环境、不同主体间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

较早提出资本主义精神概念的是马克斯・韦伯。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精神就是诚实、守时、勤奋、节俭的理性精神和生活态度,是资本家的“节欲”精神,这种精神是宗教改革的结果,“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完全可以理解为理性主义整体发展的一部分,而且可以从理性主义对于生活基本问题的根本立场中演绎出来”,“在构成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乃至整个近代文化精神的诸基本要素之中,以职业概念为基础的理这一要素,正是从基督教禁欲主义中产生出来的。”[1]他认为,资本主义精神促使了近代资本主义在西方的兴起和发展。

在韦伯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高度对资本主义精神分析以后,西方学者纷纷对资本主义精神进行了研究,并赋予不同的内涵。桑巴特认为,资本主义精神是由企业家的精神和市民的精神组成的统一体。例如,他认为17世纪荷兰的崛起不是起因于新教,而是因为有宽容等其他的精神动因[2]。美国学者里亚・格林菲尔德在对英国、荷兰、法国、德国、日本和美国的经济发展背后的意识进行分析后认为,现代化的、以增长为导向的经济背后的动因或者“精神”,并不是对“理性经济行为人”的解放,而是民族主义[3]。博尔坦斯基和夏佩罗认为,历史地讲,有三种连续的“资本主义精神”。它们分别代表了冒险、投机和革新等精神,其理想特点是企业家和领导者具有“感召力、想象力、交流的天赋、直觉、灵活性和全面主义”[6]。

全文阅读

论“生产方式”

摘要:“生产方式”一词在马克思经济学著作中的基本用法有两种:第一,指社会生产的类型或型式,第二,指社会生产的劳动方式。在讨论《资本论》研究对象时对“生产方式”一词的理解争论极大。根据马克思“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一贯分析原理并结合《资本论》第一卷的实际内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似应理解为“资本主义劳动方式”。“劳动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中介体。特定的劳动方式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基础,同时受到特定生产关系的制约,具有显著的社会历史特征。马克思在《资本论》研究对象中首先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意味着他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时将直接生产过程中经济关系的考察放在了基础位置,把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置于首位。我们应以《资本论》为范例,把劳动过程和劳动方式纳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关键词:生产方式;劳动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论》研究对象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2)03-001-09

“生产方式”是马克思经济学著作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也是理论界对其涵义争论最多的范畴之一。《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马克思开宗明义就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在关于《资本论》研究对象的讨论中,对这句话的理解争论极大,至今没有定论,关键就在如何理解其中“生产方式”这个范畴。

查阅《资本论》四卷和1857-58年与1861-63年的《经济学手稿》,发现马克思多次提到“生产方式”这个范畴,表达的涵义并不完全相同。其中最主要的用法我认为有两种,其他用法皆是从这两种基本涵义中派生出来的。第一,指生产的社会类型或型式。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指资本主义的生产类型,以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社会生产。这可称为广义的生产方式概念。它可以指社会多种生产类型中的一种,也可以指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类型。例如他说:“我们称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是这样一种社会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过程从属于资本,或者说,这种生产方式以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为基础,而且这种关系是起决定作用的、占支配地位的生产方式。”再如:“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在这种意义上,“生产方式”是一个总体性概念。所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大体上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概念相当。这种广义的“生产方式”虽然同时包含生产要素的技术结合方式和社会结合方式,但与生产关系的概念更为接近。因为各种生产方式或生产类型所以不同,主要在于它们生产要素的社会结合方式不同,从而体现各不相同的生产关系,或代表各不相同的经济时代。第二,指生产的劳动方式。这可看作是狭义的生产方式概念。马克思说:“在一定的生产方式本身中具有其活生生的现实性,这种生产方式既表现为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又表现为他们对无机自然界的一定的实际的关系,表现为一定的劳动方式。”这种用法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最为突出。这一卷提到“生产方式”概念最多,而且大多集中在涉及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并以研究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演变为主要内容的第十一章到第十四章。其中的“生产方式”通常用来指协作、工场手工业分工和机器大工业等资本主义“劳动方式”。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研究,在于探讨资本主义劳动方式的演变及其逐渐发展到在全社会起支配作用的过程。他的着眼点不在劳动过程的技术方面而在劳动过程的社会组织,力图揭示雇佣劳动者的劳动方式如何在资本的控制下不断演变,使劳动从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逐渐发展到对资本的实际上的从属。

现在回到《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所说他要在该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其中的“生产方式”是哪一种涵义呢?从理论上说,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遵循马克思一贯的“生产力一生产方式一生产关系”的分析原理。按照这一分析原理,我认为此处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似应理解为资本主义劳动方式。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中间环节,这里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如果理解为“资本主义生产”或“资本主义生产类型”这种广义的概念,并没有具有中介性质的独立的特殊内容。而如果理解为“资本主义劳动方式”就完全合乎逻辑了。因为“劳动方式”恰恰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中间媒介:它一方面与生产力和生产技术条件密切相关,随着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直接体现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性质;另一方面又与生产关系密切相关,受到生产的社会条件和经济关系的制约。“资本主义劳动方式”就是社会化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矛盾运动的中间承载体,同时体现劳动的技术方式和社会方式。它以生产力的社会化发展为基础,又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规定所塑造,具有明显的社会历史特征。按照这种解释,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所说的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就好理解了。首先,这个“相适应”可解释为“相一致”的意思。其次,这个“相适应”还可解释为,只有典型的资本主义劳动方式即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形成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才得以普遍发展,最后确立其社会支配地位。这两种理解在理论上都是合乎逻辑的,并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实际相吻合。

再从《资本论》第一卷的内容看,也印证了马克思对《资本论》研究对象的界定。他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进行一般的抽象理论研究之后,花了巨大的篇幅来分析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演变,考察资本主义下的雇佣劳动如何从它最初的简单协作方式逐渐发展到典型的机器大工业的劳动方式。在《资本论》第一卷正文843页中,主要分析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演变的第11-14章共计209页,占了近25%的篇幅,这还不包括涉及工人劳动状况的论述“工作日”的第八章。《资本论》第一卷的实际内容也表明,马克思在序言中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应该指的是“资本主义劳动方式”。对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研究是如此重要,以致于格林在概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时,把“劳动过程”列为三大理论部分之首(其他两个部分是“价值、利润与剥削”和“资本积累与危机”)。格林的概括是否恰当虽然可以讨论,但至少说明了对劳动过程和劳动方式的研究在马克思经济学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全文阅读

《资本论》的对象方法及其现实意义

《资本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经典著作,而且也是全部经济学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要学习好《资本论》,首先要对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有清晰地认识。

《资本论》; 意义;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075-02

1学习《资本论》的意义

《资本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经典著作,而且也是全部经济学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它是马克思在深入研究已有的经济理论成果,特别是古典经济学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作的。学习和研究《资本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研究与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现实问题: 《资本论》对早期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生产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研究。从商品的二重属性入手,运用科学抽象法,逐渐深入到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本质,进而论述了劳动价值论。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把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和阶级对立展现在读者面前。再通过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还原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指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利息等式怎样掩盖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的。

由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的是早期资本主义的一些经济现象,而资本主义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已经很不相同,所以西方有些人认为《资本论》已经过时了。但最近几年,特别是08年金融危机之后,很多学者和政府重新开始重视对《资本论》的研究,认识到马克思所阐述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对于研究和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现实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进行深刻严密的经济学思维训练: 从事经济学研究,分析解决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离不开深刻的经济学观察力。要取得这种观察力需要经历深刻严密的经济学思维训练。[1]学习《资本论》,我们不仅是要学习其中的理论知识,更是要训练经济学思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经济理论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逻辑和数学推导,通过对《资本论》的学习,读者跟随作者的思维,会使我们逐渐养成这种严密的思维习惯,对于我们学习其它的经济学知识和进行经济学的研究,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全文阅读

当代政治经济学论文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中介学说

在现实的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不存在脱离生产关系的生产方式。一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必然有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体现其中;反过来,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也只能存在于一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之中,而不能够存在于其外。按照这样的理解,手推磨的生产方式,是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同时,封建社会封建地主和农民的有一定人身依附关系的特有的生产关系也就蕴含在这种生产方式之中。同样,蒸汽磨的生产方式,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表标志,同时,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建和雇佣工人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也就包含在这种方式之中。与此相适应,揭示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政治经济学,其直接的研究对象就是手推磨的生产方式。同样,揭示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政治经济学,其直接的研究对象就是蒸汽磨的生产方式。

二、广义生产关系学说

第二种派别经济学家的观点是则认为,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生产方式理解为生产关系,即一定生产资料基础之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我们知道,在学术界,“广义”的规范性范式是内涵规定性少,外延范围大。然而,这里定义的“广义”更像是“总和或综合”的意义。如果真的要给广义生产关系下定义,也只能是适用于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定义,即一定历史阶段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进一步地,如果“广义的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构成的经济关系系统,那么,前者与后者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我们不妨看看《资本论》序言中的经典语句“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里的“生产方式”是“广义的生产关系”,从而句子前后成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但是,引文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后面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并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个定义抹杀了“相适应”一词的内在逻辑关系。所以说,某些学者用“广义生产关系”代替“生产方式”是不正确的,不符合马克思原意的。如果承认生产方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二重属性,也就是承认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那么《资本论》序言中的那句话在逻辑上是可行的,因为这里的生产方式绝不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简单加总,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个新事物。

三、生产的自然形式和社会形式的辩证统一

众人皆知,任何生产都是由生产的主体—劳动者和生产的客体—生产资料构成的或者说任何生产总是劳动者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借助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经济活动,所以说,生产方式,即生产的方式,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有机结合形式或者说是生产要素(经典的三要素论)的结合形式。显然,这是最一般、最抽象意义下的生产方式,适用于任何社会经济形态(社会经济类型)。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形态的特殊性表现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特定的结合方式上,这里的结合既有技术形式的结合,与生产力相关;又有社会形式的结合,与生产关系相关。实际上,既然商品经济时期的生产活动总是通过社会分工进行的,那么这个历史阶段的人们的生产活动必然发生两方面的关系:一是自然关系,表现为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技术方式;二是社会(生产)关系,表现为劳动的社会组织方式。因此,生产方式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具有二重属性:自然属性-反映生产力的内容和社会属性-反映生产关系的内容。既然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属性的内容,所以也就不存在生产关系可以脱离生产方式而独立存在的问题了。

马克思曾说,“在一定的生产方式本身中具有其活生生的现实性,这种生产方式既表现为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又表现为他们对无机自然界的一定的实际的关系。”运用生产方式二重性原理不难看出,“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在现象形态或者说在形式上表现的是劳动或生产的自然形式的变化,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自然形式或技术条件的演变,反映了劳动的自然形式的内容。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这些“形式”的变化,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隶属”发展为“劳动对资本的实际隶属”,反映了劳动的社会形式的内容。

“协作—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的演变过程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逐渐建立过程,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向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转变过程,是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矛盾升级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和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过程。因此,这个演变过程不仅有物的自然的关系,还有人的关系,而且后者是本质的、最重要的。它们表面上是生产工具的更新换代—手工到大机器,表面上是生产力方面的内容,其背后却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的内容。因此,这正是马克思的历史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体现,马克思总是运用由现象到本质,由形式到实质的方法论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如果抛弃了这个方法论,就会犯割裂生产方式或劳动方式二重性的错误,从而使得《资本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向偏离正确轨道。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