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

【摘要】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阶级性最鲜明的体现,其基本内容与剩余价值理论等紧密相连,有着创新生产、规划资本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能将其中的基本原理运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也有助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本次研究深入分析了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总结了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的现实意义,提出了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于社会主义民营企业发展的应用对策。

【关键词】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资本论,应用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七篇《资本的积累过程》中用了五章篇幅,论述了资本积累理论。这部分的理论知识内容详细,深入地阐述了资本运作的内在规律,其基本原理将会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建议。本次研究深入分析了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总结了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的现实意义,提出了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于社会主义民营企业发展的应用对策。

1.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的概述

1.1马克思简单再生产理论。马克思的简单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的第一部分,属于马克思《资本论》第七篇的第一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过程只表现为价值增殖过程的一种手段,同样,再生产也只表现为把预付价值作为资本即作为自行增殖的价值来再生产的一种手段,资本家的特殊性在于它的货币在不断的执行资本的职能”从这个基本理论来看,这种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基础,是研究其他经济形势的主要依据,在生产消费、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等方面进行了资本形成、社会资本再利用的全面探索。

1.2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十二章指出“通过把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不付代价就无偿占有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规律资本积累的过程,就是前者转变为后者的过程,这也是资本积累的实质。”理解这部分的知识重点就是要明确什么样的经济状况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资本家购买到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后,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能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能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实现了价值增殖,这样资本家才有利可图,这种现象就被称之为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1.3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这部分的经济学理论是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在这部分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理解到资本积累所表现出的一般规律,对这些规律的研究学习能够更好地掌握资本构成的情况和在其累积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主要表现在:第一,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第二,资本主义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外部压力。

全文阅读

贸易条件与资本积累

摘要: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同时讨论了贸易条件与资本积累的相关问题及相互关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运用我国1980-2005年的价格贸易条件、实际资本存量、人民币汇率、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比重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数据,对影响我国贸易条件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贸易条件恶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价格贸易条件和资本积累存在因果关系。

关键词:贸易条件;资本积累;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74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06.023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6-0064-03

一、贸易条件与资本积累的相互关系

第一,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并对贸易条件产生影响。资本是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一国欲使其财富增加,则必须进行资本积累。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由于资本积累增加使得经济较快增长。与此同时,对于一个贸易大国,就会扩大出口品进而压低出口价格,而增加进口品进口又会抬高进口价格,由此导致该国贸易条件恶化。我国各地在投资的推动下,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国内市场由于消费需求不足,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急需扩大对外贸易,而我国已经是继美国和欧盟后的第三大贸易国,“中国制造”遍布全球,进出口量的扩张对我国贸易条件的恶化会产生一定影响。第二,资本积累短暂增加导致资本存量更长期的减少。雷布津斯定理说明了在商品和要素的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要素不平衡的增长将导致商品的产量更大的不对称变化。一种要素量的增加将导致密集使用要素生产的商品的产量增加,而使另一种商品的产量减少。在固定价格下,当前资本存量的增加意味着当前投资品更少的产出,因此导致未来资本存量更少,由此资本存量不断减少。第三,关于Maria Dolores Guillo结论。Maria Dolores Guillo(1999)在两部门OLG模型下,对贸易条件和资本积累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在一定条件下一国贸易条件和资本积累会成反向变化。他认为,当前消费和远期消费是相互替代的,生产技术希克斯中性且同当前资本存量正相关的假设条件下,当出口部门和投资品劳动密集度更高时,沿着均衡路径,一国贸易条件和资本积累关系会成相反的方向变化。而以前的研究认为这两个变量之间成负相关关系需要进口部门增长速度比出口部门快,而Maria Dolores Guillo(1999)为当进口部门的增长速度并不快时此种关系的成立提供了充分条件。这个条件是:部门技术相对差异化,投资部门劳动密集度更高。以上结论表明,在多样化的生产过程中,贸易条件和资本积累成负相关是可能的。

需要指出的是,贸易条件恶化是多种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资本积累只是其中之一。即使资本积累对贸易条件有改善作用,如果资本积累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力较小的话,资本积累对贸易条件改善的正效应也会被其他影响因素的负效应中和,更何况在一定条件下资本积累会对贸易条件产生负效应,由此会出现我国贸易条件和资本积累并存的现象。

二、实证分析

(一)指标的选取

全文阅读

智力资本积累论文

论文关键词:智力资本;新经济;积累;培养

论文摘要: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已经经历了由物力资本观、人力资本观到人才资本观的演进,在新经济时代,正由人才资本观向智力资本观升华。与之相应,人才争夺战也愈演愈烈,呈国际化趋势。让全社会认诅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性,注重人才的创造、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掘,在新经济时代将显得尤其重要。

一、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的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人的能力即人力是人类所具有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而人力资本是指人们花费在人力保健、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开支所形成的资本,就其实体形态来说,是活的人体所拥有的体力、健康、经验、知识和技能及其他精神存量的总称,它可以在未来特定经济活动中给有关经济行为主体带来剩余价值或利润收益。简言之,人力资本的基本特征有两点:它是凝结在人身上的“人力”;它是可以作为获利手段使用的“资本”。

目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已经有学者提出“智力资本”的概念。在人力资本中,广义的“智力资本”,应包括智力、知识和技能;狭义的“智力资本”,应单指人力资本中的智力因素,着重理解为创新、创造发明的能力。不管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理解,都是从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的角度出发的。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的重要部分,两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提出智力资本的概念适应了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时展的要求。智力资本的内涵较人力资本、人才资本先进之处就在于对人才创造性元素的重视和强调。根据新经济时代复杂劳动的要求,创造性人才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创造性人才的劳动能够解决难度更大、范围更广、涉及许多学科和矛盾的问题。二是创造性人才的劳动具有较高的抽象思维和创造力,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创造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三是创造性人才的劳动能产生更大的生产力和创造力,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新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与智力资本

第一,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如果说,农业时代的春耕秋收犹如给大地梳头,工业时代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则把地球刨挖凿钻得百孔千疮,无疑于是对地球的敲骨吸髓。人们有理由将这种以耗竭能源和短缺资源为代价的传统型工业经济称为“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而新经济时代则是信息化(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市场全球化和以人(能)为本的多样化这“三化合进”的时代。新经济是低耗高效的特别依赖于知识资源的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魄利用现有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经济。如信息科技术的软件、生命科学技术的基因工程对资源的耗费甚少,传统技术不可同日而语;而知识资源是在使用过程中唯一不被消耗、且能不断增值的、并可以为全社会“共享”的可再生资源。

第二,它是一种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创新是新经济时代的灵魂。在新经济时代,生产力的内涵有了新的扩展与诠释,知识、科技、智力已成为其主要内容。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已不再仅仅依靠技术的运用,知识的积累,而更多地依靠科学的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成为直接的资本和财富后,拥有知识的人才无疑也就成了资本与财富的不竭源泉,也就成了新经济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新经济给全球带来的迅猛而巨大的变化让许多人难以想象。“数字化技术”和“工业化技术”、拥有智力资本和缺乏智力资本,这种区别正在制造新的巨大鸿沟,并将继续对各行各业带来全面的冲击。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没有高大的厂房、堆积如山的原料和产品库房,只有软盘和软件知识、程序、信息,但却在短短的20年间,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使公司资产达到了460亿美元。美国投机家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没有生产设备,没有雇佣工人,仅仅依靠对银行金融工具的认识和操作,在世界金融市场上不断制造危机并积累了大量财富。知识要素的作用不但在经济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军事领域同样如此。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比谁船更坚炮更利,而主要表现为科技实力的竞争,数字战争、信息战争可以在兵不血刃的状态下置对手于灰飞烟灭之中。

全文阅读

人力资本投资积累与经济发展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西部人力资本投资积累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以支撑西部的长远开发。

【关键词】西部开发;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积累

当前及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西部经济面临的基本格局主要是:存在丰富的一般劳动力,但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短缺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而物质资本的投资收益率受制于人力资本存量。因此,在新一轮西部开发战略中,西部地区应结合自身实际,优先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通过增加人力资本存量来提高资金收益率,进而促进投资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人力资本积累投资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我国西部开发近八年的实践说明人力资本短缺已越发成为西部开发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制约。站在历史回顾和现实审视的交汇点上,我们应更深刻地认识到优先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积累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腾飞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西部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为西部开发营造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可提高西部地区人口总体素质,促进传统生育观的改变,有效控制人口规模,促使家庭对孩子的需求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从而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由传统型向现代型逐渐转变,为西部开发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有利于西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并提高对外来资本的吸收能力

全文阅读

资本积累理论与技术创新论文

一、资本积累概念及其实际意义

从《资本论》的范畴体系来看,资本积累概念是属于再生产范畴,考察此概念需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及其循环往复的角度去作出认识。《资本论》中有时也把资本积累作为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同义语来对待。从概念规定本身来说,所谓资本积累,是指剩余价值转化为新资本的过程。资本积累的前提,首先是要生产出剩余价值,当然,这时剩余价值“是体现为剩余产品或所生产的商品中由无酬劳动物化成的相应部分。”但是,“生产出剩余价值,只是结束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第一个行为,即直接的生产过程……现在开始了过程的第二个行为。总商品量,即总产品……都必须卖掉”[1],这是实现资本积累的第二个前提;因为如果商品卖不掉,不只是剩余价值,甚至是资本也会部分或全部地损失掉。然而,剩余价值或此时的剩余产品,要想在流通中顺利得到实现并不那么容易,从社会总资本的观点来看,体现为剩余价值的这部分商品必须要能够卖得出去(即变为货币),其中用于积累的那部分价值又要能够在流通中购买到所需的追加生产资本实物要素,——只有满足了这些流通条件,企业的剩余产品才能顺利转化为实际积累的资本。然而,马克思的一个重要观点是,由于资本积累过程中存在着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流通两个方面的前提条件,并且这两个领域通行的是不同的规律,这使得资本积累概念本身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马克思说:“直接剥削的条件和实现这种剥削的条件,不是一回事。二者不仅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开的,而且在概念上也是分开的。前者只受社会生产力的限制,后者受不同生产部门的比例和社会消费力的限制。但是社会消费力……是取决于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

从资本主义发展的观点来看,资本追求更大剩余价值而不断进行积累和扩大生产规模的冲动,会时时被剩余价值实现条件的制约所打断。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是资本积累过程的内在的结构性矛盾,是资本积累的基本矛盾。作为资本积累基本矛盾的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实际上是生产和消费矛盾的表现。因为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观点来看,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剩余价值或作为物质载体的剩余产品,其数量已经变得异常庞大,这部分社会产品的实现,如果只是用于满足资本家们的个人消费,是无论如何也消费不完的,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狭隘性却又排除了雇佣劳动者和其他人来生活消费这部分剩余产品的可能性。由此引出的结论必然是:剩余价值必须有一个比例用于积累即转化为追加资本,或者说剩余产品必须有一个比例是作为资本品存在,以便用于作为追加生产资料。可见,资本积累存在着客观必然性,这不是资本家们主观上想不想积累的问题,而是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正常运转要求社会总剩余价值中必须有一个比例用于积累,否则,剩余价值的实现就会存在困难。由此,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使得资本积累具有自动性,它不断自行地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向前发展,我们平时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这一论断,其所包含的内容正是于此。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马克思称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动轮”,资本家们只有不断推进积累“才有历史的价值”,也才有“历史存在权。”

坚持资本积累概念倡导的投资理念对于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的积累和投资行为具有指导意义。资本积累概念的再生产性质,要求我们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进行投资和扩大再生产的决策时,应有广阔的视野,有一个基于再生产诸环节考量的可持续的投资理念。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在地方政府主导城市发展的体制下,将投资只是视作一种孤立的经济行为,投资决策并非出于市场考量,而是城市领导者为追求GDP而“拍脑袋”的结果。由此而产生了人们所熟知的一些经济现象:尽管从全国来看一些产业已明显市场饱和,但仍有一些地方却仍在坚持投资长线产业;一些城市不顾实际地追求数量发展而盲目投资房地产,致使成片的商品房卖不出去,被称为“鬼城”。我们认为,地方政府的这些思维模式和做法明显违背了资本积累概念所蕴含的原理。资本积累概念所要求的投资理念应当是全面和可持续的,它要求在作出投资决策前需要审视和分析该产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诸环节,如生产领域中的生产力状况分析,流通领域中的市场竞争态势及销售渠道状况分析,消费环节中的产品使用及库存状况分析等,这当中尤为需要注重的工作是:用于积累的追加资本的投入能否给生产过程带来创新性变化,并导致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乃至产品品种结构能够在同行业中领先。因为依据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在现代产业技术条件下,资本积累要想能够持续推进,新资本投入引致生产过程发生创新活动应成为其中的首要因素。

二、资本积累理论中的技术创新思想应包括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两个部分

在《资本论》里,马克思关于技术创新(这是笔者的用词,马克思并未使用此概念)的叙述,实际上是假设生产力的提高只体现为工艺创新而没有产品创新,因此他的由资本积累引致的经济增长理论中,只体现为经济数量的增长而无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扩大。在《资本论》第1卷的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增加是以现有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力提高为条件,这就需要用工艺创新来增加单位时间的产品量,降低单位产品的活劳动耗费。所谓工艺创新,是指在既定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下,通过对生产过程的改进和革新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以满足社会消费的需要。在《资本论》第2卷的第三篇,遵循同样的假定,马克思是以消费品生产和资本品生产构成的两部类图式来分析社会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只体现在社会总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上,而并未体现在新产品的出现及生产部门结构的扩大上。然而,社会对某种产品的消费需求总有边界。一旦边界来临,即社会对于既有产品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后,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这一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三卷正文中未作说明,但在他的《政治经济学手稿》中却给予了叙述。马克思认为,一旦既有产品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后,一方面,因积累而产生出的更多的增量资本无处可投,另一方面,由于既有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而从原资本中节省和游离出来的资本和劳动无处被使用。“例如,由于生产力提高一倍,以前需要使用100资本的地方,现在只需要使用50资本,于是就有50资本和相应的必要劳动游离出来;因此必须为游离出来的资本和劳动创造出一个在质上不同的新的生产部门,这个生产部门会满足并引起新的需要。”

可见,推进工艺创新的结果中,蕴含着产品创新的必然性。马克思在他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对于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创新思想作出了精彩的论述。马克思指出,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条件下,“资本的趋势是:(1)不断扩大流通范围;(2)在一切地点把生产变成由资本进行的生产。”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不断扩大流通的外部范围,会创造出更大的产品及剩余价值实现的空间条件。“另一方面,生产相对剩余价值,要求生产出新的消费;要求在流通内部扩大消费范围,就像以前[在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时]扩大生产范围一样。第一,要求扩大现有的消费量;第二,要求把现有的消费推广到更大的范围,以便造成新的需要;第三,要求生产出新的需要,发现和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关于产品创新的这一天才论述,是他的《资本论》正文三卷中所没有的。笔者通俗阐述这一论述的精神要义是,所谓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条件,即是在现有的产品生产体系条件下,不断生产出来的更多产品量和剩余价值量要想顺利得到交换和实现,只有依赖于市场的外部扩展,或如马克思所述,“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然而,市场空间终究是有限的。而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条件下,由于产品创新,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以及新兴生产部门的建立,就会在质上扩大劳动的社会分工体系和产业结构体系,从而也就扩大了产品交换价值体系。这样,在资本积累和不断的扩大再生产进程中,资本就可以通过这种内生性市场的创造,来周期性地克服产品和剩余价值实现的障碍。从这一角度认识,市场空间似乎具有无限性。《资本论》的逻辑是在没有产品创新思想情况下作出演绎展开的。从《资本论》中资本积累理论的框架分析,在社会生产力进步只是表现为工艺创新和社会分工体系不变的条件下,一方面,由于工艺创新不会扩大产业分工的结构,而只反映在社会总资本的有机构成变化上,这样,随着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必然导致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体系不变,生产既定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和使用价值数量增加,也使得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尖锐化,导致资本积累难以为继和资本主义经济各种矛盾激化。由此,最终得出“资本主义丧钟就要敲响”的结论也就顺理成章了。然而,如果把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产品创新思想引入《资本论》的逻辑,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国《资本论》研究学者孟捷早在本世纪初他的一篇《产品创新与马克思主义资本积累理论》论文中就写道:“为什么马克思本人当初没有把这个思想写入《资本论》呢?是因为《资本论》是未完稿吗?还是因为这个思想一旦载入,会削弱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的锋芒?不管出于什么原因,《(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天才论述,撼动了《资本论》中的资本积累理论的基础。这是因为,从产品创新的角度看,全部三卷《资本论》建立在不适当的假定基础上。一旦取消这些假定,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积累的理论就会呈现出另一个面貌。”

当然,孟捷的观点是属于一家之见。从以上的讨论中也留下了一些问题有待学者们作出思考,如:第一,如何完整地看待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第二,如何看待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关系;第三,如果在《资本论》的逻辑中引入产品创新思想,是否能够否定最终敲响资本主义“丧钟”的结论。就第一点来说,笔者以为,完整地看待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就是将《资本论》和《(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相关思想统一在一起,也即从工艺创新加产品创新的技术创新整体上,而形成的资本积累理论。我们不能将《手稿》中的产品创新思想与《资本论》中的工艺创新思想割裂开来,更不应把二者对立起来,认为产品创新思想一旦加入便会导致资本积累理论中的某些重大观点和结论的削弱乃至否定。我们应坚持从这一视角来认识完整的统一的马克思经济学的资本积累理论。其二,关于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关系,笔者认为,无论从理论还是经济实践来看,二者皆存在着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的关系。一般而言,一方面,工艺创新可以提高既有产品的生产效率,使之在变得质优和价廉的同时,将产品销售扩大到更多的消费者群体,而获得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工艺创新的结果,也会引发消费者新的消费欲望和对潜在新产品的向往。这些,是为产品创新准备了经济的、技术的和心理的条件;另一方面,产品创新和新产品的出现也为工艺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为新产品在生产的初期总是不那么完美,需要通过工艺创新把生产成本降下来,并稳定产品的品质和效能,而开辟更大的市场。因此,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二者具有不可分割性,它们共同构成了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典型现象;以技术创新为发动点和枢纽点,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进程与规律才能得到本质阐明。南开大学的《资本论》研究学者高峰曾撰文从逻辑和历史(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长期运行的统计数据)的双重角度对于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关系作过精彩的阐述。其三,关于在《资本论》逻辑中一旦引入产品创新的思想,是否能够最终导致否定“敲响资本主义丧钟”的逻辑结论,本文认为不足以否定这一最终结论。这主要是由于,即使在《资本论》的资本积累理论逻辑中加入了产品创新因素,也不足以消除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这一结构性矛盾,销售市场的制约一直是资本本身所难以解决的问题。再进一步说,无论资本如何频繁地推进产品创新,社会经济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如何不断地更新和扩张,“资本作为生产出来的产品总会遇到现有消费量或消费能力的限制”。只要社会生产采取资本的生产方式,消费不足始终是资本本身的性质所产生的限制,这一矛盾是不可克服的。据高峰教授对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百余年来的经济统计数据的分析,也表明了包括产品创新在内的资本主义国家长期的创新和发展历程,并未能从根本上避免市场不足和商品生产过剩问题,平均利润率下降和生产与消费的对抗性矛盾仍然是今日资本主义经济之梦魇。

全文阅读

资本积累理论与企业竞争力

摘要:资本积累理论不仅揭示了资本的起源,还通过对资本运动规律的描述,解释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最终阐释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而且同时还揭示了微观经济单位——企业内部资本的运行规律,从而为我国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如何发展企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企业竞争力;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9-0259-02

1 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内容

1.1 剩余价值资本化理论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资本化。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提到,“我们以前考察了剩余价值怎样从资本产生,现在我们考察资本怎样从剩余价值产生。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作资本积累。”

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有其客观必然性,它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首先,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式的绝对规律,它必然驱使资本家去不断地追逐剩余价值,因此推动资本家去不断进行积累。其次,资本主义的竞争也迫使资本家去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资本家为了在竞争中能取得胜利,就必须采用新的技术设备,扩大生产规模,这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本。

总之,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积累自己的资本,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不断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积累的过程。

全文阅读

转轨时期中国资本积累方式问题思考

摘要:后发国家的资本积累有着自身的特点。就中国来看,资本积累是由单一向多元方式转化,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然而,这种高速增长也掩盖了转轨时期中国资本积累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改革以来中国资本积累方式的特点,从制度的角度反思当前中国资本积累所存在的问题,强调深化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关键词:资本积累 市场经济 制度缺陷 产权界定

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增长理论得到长足发展,经济学家们一直探讨经济增长的原因,将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及由此产生的市场规模的扩大都用来解释经济增长,这也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始于凯恩斯革命,如20世纪40年代哈罗德和多玛构建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到后来在此修正基础上构造的索罗一斯旺模型,再到80年代中期产生了以保罗,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由外生增长理论向内生增长转化。虽然当代经济增长理论没有较为统一的模型,但无一例外地都将资本投入作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职称论文。

我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着资本积累的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经济体制由单一的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转变,计划经济也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与大多数其他后发国家相比,中国当代的资本积累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快速增长,中外对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是,高速的经济增长掩盖了资本积累中的许多问题,造成转轨时期出现了经济与社会矛盾,这同样也值得我们思考。

一、当代中国资本积累存在的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证明了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但由于一些制度改革滞后,使得转轨时期的中国经济没有达到普遍的权利界定和保障,资本积累方式也相异于传统的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多种所有制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而相较于国有企业,资本积累的程度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主要表现在融资能力上的差异。当代,我国的银行业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信贷业务,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银行的信贷偏向于国有经济。据统计,非国有企业从商业银行贷款比例仅为16,5%,这使得许多中小企业只能依靠自身的资本循环或其他非正规的金融渠道获得暂时的基本积累。

从居民角度看,资本积累来源的限制。使人民增收的途径较为单一。可以发现,美国人民的资产性财富增长与劳动收入的基本比例为22:1,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的收入高,倾向于消费而不是储蓄的原因,因为美国人的收入主要来自于资本。而中国却不是,人民大众的积累来源仅仅依靠微薄的工资,很少有其他的资本性收入。依据弗里德曼的生命周期理论,当期的低收入造成了人们更原意储蓄以用来满足未来退休消费的需求,中国高额的储蓄率由此产生。而由于银行的存款利率长期低于cpi的增长率,居民自身的资本处于不断贬值的过程。因此,有限的资本积累来源是中国大众收入无法提高的重要原因。

全文阅读

资本积累与市场经济中的就业问题

【摘要】本文从马克思对资本有机构成的论述入手,深入探讨和整理不同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对工人阶级的影响,指出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并以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为依据,展望改善我国就业问题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就业

1资本积累理论概述

1.1资本主义的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规律,其分析的理论依据是资本有机构成理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积累引起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人口过剩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工人人口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起来以后,历史地起作用的特殊的人口规律。

1.1.1资本有机构成的概念。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积累对工人命运的影响时,是从资本有机构成及其变化开始的。因为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等量资本会吸收不等量的劳动力,从而影响工人阶级的命运。所谓资本有机构成,就是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其公式表示为C:V。

1.1.2 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时对工人阶级的影响。

全文阅读

对转轨时期中国资本积累方式的思考

摘要:后发国家的资本积累有着自身的特点。就中国来看,资本积累是由单一向多元方式转化,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然而,这种高速增长也掩盖了转轨时期中国资本积累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改革以来中国资本积累方式的特点,从制度的角度反思当前中国资本积累所存在的问题,强调深化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关键词:资本积累 市场经济 制度缺陷 产权界定

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增长理论得到长足发展,经济学家们一直探讨经济增长的原因,将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及由此产生的市场规模的扩大都用来解释经济增长,这也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始于凯恩斯革命,如20世纪40年代哈罗德和多玛构建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到后来在此修正基础上构造的索罗一斯旺模型,再到80年代中期产生了以保罗,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由外生增长理论向内生增长转化。虽然当代经济增长理论没有较为统一的模型,但无一例外地都将资本投入作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我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着资本积累的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经济体制由单一的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转变,计划经济也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与大多数其他后发国家相比,中国当代的资本积累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快速增长,中外对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是,高速的经济增长掩盖了资本积累中的许多问题,造成转轨时期出现了经济与社会矛盾,这同样也值得我们思考。

一、当代中国资本积累存在的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证明了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但由于一些制度改革滞后,使得转轨时期的中国经济没有达到普遍的权利界定和保障,资本积累方式也相异于传统的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多种所有制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而相较于国有企业,资本积累的程度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主要表现在融资能力上的差异。当代,我国的银行业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信贷业务,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银行的信贷偏向于国有经济。据统计,非国有企业从商业银行贷款比例仅为16,5%,这使得许多中小企业只能依靠自身的资本循环或其他非正规的金融渠道获得暂时的基本积累。

从居民角度看,资本积累来源的限制。使人民增收的途径较为单一。可以发现,美国人民的资产性财富增长与劳动收入的基本比例为22:1,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的收入高,倾向于消费而不是储蓄的原因,因为美国人的收入主要来自于资本。而中国却不是,人民大众的积累来源仅仅依靠微薄的工资,很少有其他的资本性收入。依据弗里德曼的生命周期理论,当期的低收入造成了人们更原意储蓄以用来满足未来退休消费的需求,中国高额的储蓄率由此产生。而由于银行的存款利率长期低于CPI的增长率,居民自身的资本处于不断贬值的过程。因此,有限的资本积累来源是中国大众收入无法提高的重要原因。

全文阅读

人力资本积累与城市经济增长研究

[摘要]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差异增加,我国城市之间的经济水平也存在了较大的间隔,对于城市经济增长的优势因素的研究成为了经济学者探讨的重点内容,其中包括对城市人力资本积累的研究。文章先对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理论进行综述,然后对人力资本积累作用于城市经济增长的机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人力资本积累;城市经济增长;城市产业演进

[DOI]10.13939/ki.zgsc.2017.02.025

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这种背景下打破了城市的发展局限,使得一些具备优势的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然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扩大化会给一国的经济状态、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这种城市间的经济距离差异会影响资源合理配置,有碍国家的整体经济运行,是需要注意的。

1 基于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1.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人力资本主要本质就是将人作为资本,视其为经济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在经济学史上第一个将人看作资本,并积极将人的价值使用经济算法计算的经济学家是威廉・佩蒂,他指出了人在国家经济发展中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提出“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观点,这种观点表明威廉认为人是财富创造者,是一切经济活动产生的重要因素。

“人力资本”这个概念是由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亚当・斯密是经济学领域中的代表人物,他对人力资本进行了概括,并且阐述了人力资本为资本的理由。Y本是人们用于发展经济的基础,资本的投入是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而人的各种能力和技术都可以将生产活动进行创新或者提高生产效率,因此人们在受到教育获得各种生产技能后再将技能投入到生产中就会促进经济的增加,因此人力资本的概念受到了广泛的认同。[1]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