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助产专业护生助产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学院2014级高职助产专业护生95名,以班级为单位分组,设其中1个班级为对照组(n=48),另1个班级为观察组(n=47)。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教学法,观察组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课程教学结束后观察比较2组护生的助产学理论操作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助产学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学习动机、自我管理能力、合作能力、信息素质、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学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护生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有利于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任务驱动;护生;助产学
助产学是助产专业的核心课程,要求护生能合理、准确地运用助产知识,熟练完成助产操作,培养助产士具备扎实操作技能,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1]。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教师以某个工作实例为先导,进而提出问题引导护生思考,通过多途径的自主学习和协作,最后护生完成该工作任务的教学模式[2]。该教学方法倡导“以任务为驱动”,将教学内容融入任务中,让护生自主收集和运用相关知识技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完成工作任务,从而锻炼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近年来在护理教育领域广泛探讨并使用,目前在助产学课程中多运用于实训教学,理论与实训分离的教学方法未能将任务驱动的理念完整体现[3],也未能发挥其最大作用。为提高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护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提高护生从事助产岗位的专业能力,2015年9月—2016年1月我院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助产学整体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某学院2014级高职助产专业2个班共95名护生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全日制高职助产专业护生;(2)已完成基础课程学习者;(3)第1次学习助产学的高职护生。排除标准:(1)没有全程参与该课程教学者;(2)未参加理论或操作考核者;(3)未参加问卷调查或填写不完整者。以班为单位分组,其中1个班48名为对照组,另1个班47名为观察组。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20.10±0.99)岁;观察组均为女性,年龄(19.89±0.88)岁。2组护生所在院校年级、性别、年龄、已学课程科目、基础课成绩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2组高职助产专业护生均在2015年9月—2016年1月第3学期开设助产学,以魏碧蓉主编的《高级助产学》为教材[4],由同一教师,同一教材进行授课,共108课时。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按照章节内容顺序安排教学进程,采用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法对每一章节的理论部分进行教学,采用以示教法为主的教学法对每一章节的操作部分进行教学。观察组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方法如下。1.2.2教师准备包括研究员和授课教师,研究员2名,负责实施前对授课教师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法培训、阶段性跟进教学进度、完成护生考核任务(包括理论操作考试测评、调查表发放和回收)。授课教师1名,要求学历本科及以上,职称为中级或以上,承担助产专业教学5年以上,有产科临床工作经验5年以上,负责护生课程教学,包括课前学习引导、课堂教学授课、操作示范、操作指导、课后作业点评。1.2.3资源准备构建由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室,仿真模拟病人,模拟病房,临床医院科室组成的教学实训场所;在学院内部局域网建立助产专业MOOC平台,有精品课程、课件、视频、试题库等内容。1.2.4设计驱动任务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5-10],由研究员、授课老师、三级甲等医院产科护士长组成任务设计组,根据助产学教学内容,以产科实际工作岗位设计总任务,以案例分解为子任务,以产科日常工作分解为分子任务,以工作任务组成细化为工作内容,联系教学大纲与助产专业MOOC平台,组成与工作内容对应的课程学习材料。以第4个总任务“围产儿护理”为例,设计总任务、子任务、分子任务工作内容及课程学习材料,见表1.1.2.5任务驱动的过程新的子任务开始前,师生共同讨论案例所在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以及相关的理论和操作,护生以小组学习方式复习材料,并扩充相关内容并制作学习报告。开始任务后,根据细化的分子任务,师生讨论工作内容,护生找出学习报告中与工作内容对应的理论操作,教师随时添加案例病情变化,护生讨论可能的诊断,并在学习报告中寻找支撑点,同时进一步明确与工作内容对应的操作,护生练习的同时教师辅以讲授或示范。如“正常新生儿”子任务中,讨论护士在新生儿出生后即刻需要对新生儿完成的工作内容以及相关理论操作,教师新添“新生儿体质量2kg”的身体状况,护生得出诊断为“足月小样儿”,寻找学习报告中支撑该诊断的理论是“新生儿分类”,需要的操作是“新生儿体质量测量”,然后护生开始练习操作,教师辅以讲授和示教。1.2.6完成任务后的总结护生以角色扮演、技能展示或案例讨论完成一项子任务,并制作一份与案例相对应的护理病历或工作报告,完成后护生自评,教师再给予针对性点评,并与护生沟通在完成此任务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干预,以便顺利开展下一个工作任务。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助产专业教育以高职教育为主,高职助产专业在校实践教学以单项操作练习为主,融入专项知识技能、综合技能、工作情境过程、整体医疗理念和职业素养,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协作精神,培养临床思维和应变能力的综合实训课程的设计尚不够成熟。
关键词 高职助产专业;综合实训;仿真模拟实训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0-0161-02
1 我国助产专业教育现状
随着国家和民众对产科质量的重视以及单独二胎政策的放开,临床对助产士的数量及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世界需要助产士,现在比以往更甚”,这是国际妇产联盟(ICM)2010年国际助产士节的主题。目前,国际助产专业已发展成为独立的高等专业教育,在一些发达国家,如德国、新西兰、芬兰、英国、瑞典,助产士多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而我国本科助产教育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江浙闽等省份的几所高校;助产士的研究生教育尚属空白;在卫生类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目录中,助产专业多从属于护理专业;助产专业没有对应的继续教育,助产士多实行护理学的继续教育;助产士没有独立的职称评定晋升序列,目前仍按护理人员标准晋升;我国尚未加入国际助产联盟。
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78所学校开设了专科助产专业,但各学校间教材选编尚不统一,且因课时有限,助产专业教育的深度及广度不够,培养过程没能特别突出助产专业特色,多数是和护理生一起培养,只不过在课程设置中加大了妇产科学及助产技术的教学比例。可见我国助产士教育与国际严重脱轨,难以满足现今临床对助产人员的需求,因此,建立健全高级助产教育体系迫在眉睫。
2 助产专业临床前综合实训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777-01
助产专业是一门发展前景非常好的传统专业。自高职助产于2007年在我院设立以来,招生、就业形势良好,逐渐形成了既依托于护理专业,又区别于护理专业,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特殊专业。助产工作在产科质量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助产工作者责任重大,肩负了保障母婴多个生命的使命,决定着多个家庭和多代人的幸福与快乐。这些都对助产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鉴于对助产专业知识性、技术性、操作性较高要求的特点,临床见习一直是该专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是学生由学校学习向临床实践过度的桥梁,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时期【1】。但从目前情况看来,传统的见习模式已明显跟不上对助产技术要求日益严格的步伐,比如见习教学计划制定不完善、见习方式不合理、缺乏反馈和改进措施等,致使学生的见习积极性大受打击,改革探索亟待进行。为此,我们从2010级助产专业学生开始,进行了见习改革,施行了工学结合、分阶段进行的项目式见习,并对见习的时间、内容、考核、反馈、评价及带教形式等进行了严谨、科学、细致的分析和安排,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改革过程总结报告如下。
1 进行改革研讨
见习改革前,课程组老师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通过对实习医院实习学生和带教老师的问卷调查,掌握了实习中凸显出的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学生对某些助产工作项目极为陌生,学生动手能力较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等。带着这些问题,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医学技术系助产专业课程组于2011年7月30日召开了“助产专业实践改革研讨会”,并特别邀请滕州市妇幼保健院、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妇产科一线医护专家参加了会议。会上,助产专业课程组教师和来自临床一线的助产专家共同探讨了助产专业见习改革问题,来自各医院的专家首先肯定了我院助产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我院助产专业见习生、实习生在医院的表现以及教学内容的设置,大家一致认为,助产专业见习的确有改革的必要性,并对相关细节提出了宝贵意见,希望以后能进一步加强学院与各医院的合作,共同提高、加强助产专业的建设。
2 制定见习计划
根据实习中凸显出的具体问题和“助产专业实践改革研讨会”上专家与老师们共同提出的建议,我们重新制定了“助产专业见习实践教学计划”。新的见习计划遵循了“从工作中来,到工作中去”的原则,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这一基本路径,在助产工作岗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依据岗位职责要求,进行助产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以学生职业素养为主线,构建以能力为核心、工学结合的助产课程见习体系。打破原有理论教学的框架,改为分阶段的项目式见习,将章节内容整合、序化,制定出十二个助产实训见习项目,基本涵盖了助产临床工作中涉及到的重点任务,结合学校学习进度,每周一个见习项目,使学生在正式实习前得到最真实的工作环境感受,为实习和今后正式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2】。
3 设计见习方案
根据助产课程专任教师和见习医院兼职教师业务专长,组建了5~6人的见习带教教师团队,每位带教老师分别负责相应见习项目2~3个,并由其设计带教方案。方案中包含了见习目标、见习时间、见习方式、见习准备、见习内容、操作规程、评价指标等内容,每个见习项目的见习方式及操作规程都有其特色,突出了见习项目的职业特点,能够使学生见习后最大效率地掌握项目重点和精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个见习方案都由课程团队老师共同商讨,指出存在问问题并反复修改,最终定稿,基本保证了见习方案的完善和可行性。
摘要:文章对职业需求导向下的《高级助产》课程目标作了简要介绍,阐述了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课改措施。教学实践证明,将工学结合与任务驱动运用于《高级助产》教学,采用周末轮流见习、学生讲课、基本任务与挑战任务驱动,并改进考核方式,可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高级助产;专业能力;助产岗位;课程目标;工学结合;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050-03
作者简介:张艳艳,女,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护理教育。
《高级助产》课程是助产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临床必修课,是培养助产岗位相关专业能力的重要课程。该课程涉及开展妇女、胎儿、新生儿服务必需的专业知识,不仅涵盖国家护士执业执照考试内容,还是获取助产士资格证的重要课程,因而对专业学习、岗位能力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高级助产》的技能服务辐射面大,社会效应显著,保健技术及宣教、生殖、优生优育等关系到国家人口素质兴旺。[1]鉴于课程的重要性,如果沿用昨天传统的教学方法教授当今的学生很难达到教学目标。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学生从事助产岗位的专业能力,如何满足社会需求培养出适合助产岗位要求的学生,是对《高级助产》课程教学的挑战与要求,因而该课程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一、职业需求导向下的《高级助产》课程目标及助产岗位能力分析
《高级助产》是基于临床工作过程,对妊娠前期、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妇女进行整体护理的课程,它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岗位技能,为从事助产工作打下重要基础。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①知识目标。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及其一生各阶段生殖周期的变化,掌握妇女非孕期、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的生理与病理变化,掌握优生优育知识,掌握妇女保健相关知识;②能力目标。能进行产前、产时、产后(包括新生儿)的健康教育,能进行产前检查、平产接生及产褥期母婴的护理,能对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的异常情况作出基本的识别、判断和护理,能推广、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及妇女保健护理;③素质目标。热爱生命、厚德诚信、博爱亲仁,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较高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素养,规范的职业行为与道德、爱岗敬业,严谨慎独、自我学习与发展。
通过《高级助产》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①专业能力包括具有妇婴健康教育能力,能进行产前检查、平产接生及护理,能实施产褥期母婴护理,能对异常产科问题做出识别判断和护理,能进行优生优育的宣教及指导,能进行妇女保健与指导;②方法能力要求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密切的医护合作能力,母婴管理能力,具有对急危重症病人应急护理的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具有自我学习与发展及创新能力;③社会能力则包括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规范的职业行为与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形象与素养,博爱亲仁,热爱母婴,严谨、慎独,自我学习与发展,勤奋进取,求实创新。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行动研究,提出了适合康复辅助器具应用与服务专业的多元化“两主一辅”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即以校企联合、校内外教学基地等途径为主、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辅的“两主一辅”的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并对教学实践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
关键词:康复;辅助器具;产学研;教学
康复辅助器具应用与服务专业是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假肢矫形康复系2009年新增设专业,专门培养为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提供与康复辅助器具相关康复服务的专业特色人才。学习工作内容包括开展个性化的辅助器具配置、使用、评估、简易制作、维修、转介、咨询等服务;指导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计和家居环境改造;完成这些工作还涉及到组织、协调、整合社会资源来为残疾人全面康复服务;对使用辅助器具的用户还要制订训练计划、传授训练方法以达到使用效果。在工作中,还要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和技能,通过心理干预,帮助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要善于发动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提高残疾人康复水平;还要对辅助器具的供需双方进行有效沟通。
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 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特点建立不同形式的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从2009年我院开始招收康复辅助器具应用与服务专业学生,到2012年09级学生毕业、10级学生步入实习岗位,我们一直在积极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培养人才,通过对职业岗位进行系统分析,确定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按照这样的要求整合教学内容、开发课程、合理安排实践教学,重视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技能,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从专业的特点出发, 按照多元化的思路, 在实践中我们逐渐探索出了一条以校企联合、校内外教学基地等途径为主, 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辅的“两主一辅”的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
校企联合办学的产学研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出于对自身发展的需要, 越来越谋求与科研单位和高校的合作, 另一方面, 科研单位和高校也越来越深化科技长入经济的活动。辅助技术是多学科综合的交叉学科,涉及的理论基础广泛,既有医学、生物学,又有工程学科的多种专业。为进一步细化康复辅助器具应用与服务专业实际工作岗位能力与学习领域的内容,深化产学研结合之路,我教研室邀请到康复辅具行业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高校等知名单位的20名专家,并特邀意大利辅助技术服务领域的资深专家,召开康复辅助器具应用与服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院系级校企联合的开放式办学体制。
以校内外实践基地为载体的模式。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是一直存在的教学实习场所, 开办专业以来,我们一直在实训室设施和条件上不断完善,建立了康复综合实训室,包括:个人移动辅具实训室、生活自理与防护辅具实训室、信息沟通实训室、无障碍实训室、物理治疗实训室、作业治疗实训室,完善了假肢技术实训室和矫形器技术实训室等。我们按照产学研的思路对其建设重新进行定位, 除了继续担负应有的为教学实习服务的功能外, 重点强化了其科学研究功能和生产经营功能。强化科研功能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实习的水平, 使基地不但能提供给学生一个动手操作的实践对象, 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 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在实践教学基地融入生产经营活动, 是为了提高基地的运行效率, 发挥以“产”养“学”的功能。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则是逐步建立起来的,覆盖了助行、助听、助视、无障碍、辅具综合应用等各专业领域, 其中有企业、科研单位、事业单位, 这些单位都具有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先进的辅助器具应用理念, 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
在产学研结合办学的探索中, 除了上述两种主体模式之外, 我们还建立了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载体的辅助模式。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社团利用课余和寒暑假时间,深入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实践, 这种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没有直接纳入教学计划体系, 但就其实施效果看, 又完全是教学计划体系的延伸。每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都做到“三有”“两要”, 即有实践主题, 有教师指导, 有基地为依托;针对性要强, 科技含量要高。每次活动都有一个总的实践主题, 同时每个分队都有自己的主题, 表现出较强的目的性。一直以来, 我们一直坚持不懈地抓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并在实践中使其不断发展, 水平不断提高, 成为大学生培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素质和世界观的形成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产学研结合办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鉴于我们在“结合”上下的功夫, 近年在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上取得了些实实在在的效果, 这些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摘要:《高炉炼铁生产》作为冶金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必修专业课程之一,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理论体系的构建和炼铁工艺流程的掌握至关重要。但是当前我国炼铁相关专业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对相关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该文结合我国《高炉炼铁生产》课程教学现状,分别从理论体系突出专业性、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依托实习基地校企合作育人等方面提出了促进该课程改革的方案及相关可行性建议,以期具有较强的实际参考价值及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炉炼铁生产;课程改革;建议方案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高校的扩招改革,大学生人数呈井喷式增长,每年700万左右的毕业生涌入社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大高校对工科类学生的培养也越来越注重在使学生掌握了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再进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以期培养出复合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对新世纪人才的需求。《高炉炼铁生产》是冶金专业课程之一,也亟待进行积极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深化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其专业技能水平,达到“一专多能”的效果,帮助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更好地生存发展。因此,探究《高炉炼铁生产》课程改革的方案,提升学生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实践来说都影响深远。
1理论体系突出专业性
《高炉炼铁生产》的理论部分教学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高炉炼铁及铁矿粉造块两方面。第一,高炉炼铁重难点在于冶金过程的物理化学反应、热工基础、高炉炼铁流程、生产设备等内容,而这些知识的学习需要有基础数学理论、机械制图技能、力学、电子技术、计算机实操等做辅助,在实际的理论体系构建中要将这些与核心内容进行整合,而且要突出其专业性和实际应用性,为学生今后岗位操作做铺垫。第二,以铁矿粉造块理论与实践为核心的课程模块,除了最基本的物理化学原理和冶金炉热理论外,更需要注重对炼铁原料、烧结所需设备的教学,并突出矿岩专业优势,为冶金专业做好专业服务,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提升其综合素质。另外,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与专业相关的选修课程,主次分明,比如《耐火材料》《铸造工艺》《冶金炼铁环保》,既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彰显冶金专业特色。另外,该课程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为学生的实践打基础,因此,理论知识一定要“够用”,但是要杜绝内容交叉过度和内容不完善这两种极端。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自我学习的方式,阅读相关的专业课程书籍或者期刊文献,制定出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通过课外知识的填充让自身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2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首先,应当重视实践教学课程设置,逐步增加实践课程课时,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比如某高校在对《高炉炼铁生产》课程进行改革后,将原有的实践课增加了一半,使得实践教学课程总量达到该专业课程教学比例的40%,符合我国对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改革实施以来,学生对实践课兴趣更浓了,而且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学生也比较有成就感。实践教学环节的增加有助于学生深化现有的专业知识,在与实践实训相结合的环境下,其综合素质水平和岗位操作水平更强,促进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其次,提升岗位实践所需的基础性技能操作训练度。对于冶金专业学生来讲,基础技能应当涉及计算机操作与应用、数学建模、实验技能、金属加工、机械设计与制图等。每一个基础操作技能对于学生专业综合技能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在课程设置时应当确保各类课程设置均衡、协调、统一,能够将相关的知识与《高炉炼铁生产》教学联系在一起。最后是对冶金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改革。现阶段很多大学生的毕业设计都是通过搜索相关文献,过分借鉴甚至抄袭而做出来的,毕业设计质量普遍不高。一些高校也会让学生选择将高炉炼铁相关工艺模拟作为论文设计思路,结果造成了学生毕业设计同质化,没有创新和特点。笔者认为,毕业设计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即对烧结团的毕业设计与最后的毕业设计大论文。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对《高炉炼铁生产》课程两个核心部分都做出总结和提炼,加上自己的设计思路,做出符合生产实际的毕业设计,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也有助于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3依托实习基地培养学生学习自主能力
【摘要】 通过近十年来对中专护生助产实习的带教,从带教老师要注意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热爱助产工作是完成产科实习的前提,知识是实习助产的基础,多练是提高助产实习的条件等几方面阐述了助产带教老师肩负的责任及有效带教的重要性,并涉及到护士专业如何弥补产科知识,助产士专业如何使护理专业知识跟上等问题。同时谈了带教中的一些经验,如引导护生多看、多问、多想,将知识融会贯通,注意积累临床经验,带教时有意识地训练护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动手机会,并注意对产妇的心理护理,在观察产程中,多关心产妇,使按纲带教与灵活带教相结合。
【关键词】 中专护生;助产实习;带教
实习是护生完成学业的一个重要阶段,实习效果如何,与将来能否迅速独立工作,做一个合格的护士有显著的相关作用。临床带教是一门集实践与教学为一体的学问,有一定专业性。要求护生除了要有系统的护理理论、护理知识、护理技术外,还要有过硬的助产专业知识。现谈谈我们在临床带教中的几点体会。
1 带教老师要注意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带教质量与带教老师的水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带教老师首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不仅教学生技能,同时也传授情感。许多学生是通过观察自己老师的工作行为,最初理解和建立对助产工作的概念。因此,带教老师应首先热爱本职工作,具备助产临床经验,有能力在临床教学中应用相应教学方法,指导和控制学生的行为,保证学生及产妇的安全。如:有一次,笔者正在一产妇床旁给学生讲解如何观察子宫收缩情况,看到产妇出汗较多,一方面为产妇 擦汗,一方面喂水,又伸出手让产妇握着,这种对病人如同亲人般的关怀之情十分自然真切,给学生们留下深刻印象。
2 热爱助产工作是完成产科实习的前提
人都有自己的事业和兴趣,它是推动人们进行一切活动的动力,只有对助产工作有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参加产科护理实践。当代护生对新思想、新事物接受较快,思想活跃,因而对毕业后是否从事助产工作的思想也相对不稳定,大部分护生(包括助产士护生)对自己的要求不高,认为只要会打针、输液,能应付工作就行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总是以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和对助产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护生,同时注意教育护生热爱产 科护理工作,寓教育于护理实践中,自然而然,不太露“痕迹”地把带教育人的目的达到。这样,护生也易于接受。也只有这样,护生才会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助产临床实习。
3 知识是实习助产的基础
摘要: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教师要重视本专业人才培养,尤其要有效地担负起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人才的重任。专业教师要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设计;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要以实践教学为平台,辅助学生策划创新创业蓝图;要敞开胸怀,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适于创新创业的宽松环境。
关键词: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专业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1―107-03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激增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创业”成为一个热门词语。目前发源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本已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面对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压力,对高校而言,创新创业教育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教育要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水产类院校及农业院校中的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等教学研究部门,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向国家输送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的重任,而其中担当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一历史使命的专业教师,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又该如何有效地教书育人呢?
一、专业教师要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设计
高职水产专业要始终围绕学生的就业创业这个核心任务来安排学生在校的学习与生活。而为学生客观地进行生涯设计则是创造性地完成这一目前最为迫切任务的最佳途径。生涯设计包括学业生涯设计和职业生涯设计两大部分。学业生涯设计,简言之,就是明确在学习上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大学毕业时是准备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就业。
职业生涯设计,主要是对自己未来从事哪一种或哪几种职业以及从事某种职业时间的规划。生涯设计教育应从学生入学后即展开实施,贯穿大学全过程。新生一入学即对其进行系统、细致的生源现状调查分析,包括学生的考试成绩及其每一门课程的考试分数、学生的家庭状况及其来源地(农村或城市)、学生的特长爱好、学生的学习目标及其学习动力、学生的生活目的及其价值观、学生的意志品质及其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学生的专业兴趣、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基本规划和就业的期望,等等。总之,要对学生进行全方面、全方位的体察和关心,只有这样,才能量体裁衣地帮助每一位学生设计科学的生涯规划。
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的科学,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通过次次学习,将学校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熟悉了会计核算对象,利用真实的会计凭证对一定时期内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认识并掌握了会计会计帐簿登记的基本原理。并且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同时,我也了解到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实习是每个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会计工作是指对具体事物进行计算、记录、收集有关数据资料,通过加工处理转化为用户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掌握会计工作不仅要学好书本中的各种会计知识,而且还要认真积极地参加各种会计实习机会,让理论和实践有机务实的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高质量的会计专业人才。
此次实习内容如下:
1.了解公司财务情况以及人员设置情况
2.了解公司的财务规程以及财务制度
3.熟悉会计凭证的登记
4.熟悉会计帐簿的登记
5.对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的熟练掌握
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的科学,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通过次次学习,将学校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熟悉了会计核算对象,利用真实的会计凭证对一定时期内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认识并掌握了会计会计帐簿登记的基本原理。并且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同时,我也了解到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实习是每个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学不到的知识,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会计工作是指对具体事物进行计算、记录、收集有关数据资料,通过加工处理转化为用户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掌握会计工作不仅要学好书本中的各种会计知识,而且还要认真积极地参加各种会计实习机会,让理论和实践有机务实的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高质量的会计专业人才。
此次实习内容如下:
1、了解公司财务情况以及人员设置情况
2、了解公司的财务规程以及财务制度
3、熟悉会计凭证的登记
4、熟悉会计帐簿的登记
5、对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的熟练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