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助残帮扶工作计划

助残帮扶工作计划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残疾人扶贫工作的经验与前瞻

编者按:

今年“全国助残日”的主题为“情系我的兄弟姐妹,帮扶贫困残疾人”。扶贫是个老工程,但同时又是个新课题。现刊发一组文章,一篇是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在“全国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另外两篇则是东部发达地区浙江省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甘肃省的扶贫经验,以饷读者。

一、残疾人扶贫开发的基本经验

1991年国务院批准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纲要》首次以国家计划的形式,提出了残疾人扶贫工作的目标、方针、途径和措施,有组织、有计划的残疾人扶贫在全国范围逐步展开。1992年,国家设立康复扶贫贷款,专项用于残疾人扶贫。为全面落实《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九五”期间,先后制定了《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1998~2000年)》;为贯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精神,制定了《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计划(2001~2010年)》,并在《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中就残疾人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经过10多年的实践,残疾人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中央和有关部门把残疾人扶贫纳入国家计划,统一安排,同步实施。

扶持到户到人。扶贫开发之初,在试点的基础上,确定了必须扶持到户到人的方针。从1992年起,这一方针具体化为“公司加农户”方式,辐射、带动到户到人。1998年起,积极推广小额信贷扶贫方式。同时结合社会帮扶等,做到扶持资金到户、干部帮扶到户、扶贫项目到户,取得了明显效果。

最大限度发挥扶贫资金的作用。1992年,国家在国定贫困县以外的地区安排康复扶贫贷款,开展残疾人专项扶贫。到“九五”末,中央投放的康复扶贫贷款直接扶持了300多万贫困残疾人解决了温饱。

调动残疾人自身的积极性。各地普遍开展了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推广了一大批农业实用技术,提高了残疾人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增强了摆脱贫困的信心,激发了残疾人求生存图发展的愿望。残疾人已成为残疾人扶贫工作的内在动力。

全文阅读

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全省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被残疾人称为“好帮手”、“贴心人”的县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阙柳松同志,年至年曾兼任第一届县残联理事长,年月,一纸调令又将他调到残联任理事长。到残联后,他所面对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但他很快进入了角色。功夫不负有心人,阙柳松同志带领全县残疾人工作者实施的“松阳县残疾人扶贫攻坚”工程得到了组织和社会各界的认同:年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等国家部委评为“全国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单位”。年来,他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怀着对残疾人,特别是被贫穷的锁链羁绊着的那些贫穷残疾人的一片诚心、爱心和热心,竭尽工作,默默奉献,连续几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工作者。

他,是一位古道热肠和充满事业激情的扶残帮困工作者。

到残联后,阙柳松同志是怀着对残疾人的深厚感情投入到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中去的。带着这种感情,使他产生了为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奔走呼号的源源动力。刚巧在年县残联开展了一次全县贫困残疾人调查工作。当时,松阳县乡镇的贫困人口多,家境贫寒的残疾人也多。据调查统计,全县有贫困残疾人名,占全县贫困人口总数的。面对众多贫困的残疾人,特别是在下基层时听到那些连温饱都成问题的残疾人那强烈而悲切的呼声时,他的心灵被震撼了,一种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油然而生,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重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竭尽全力帮助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

由于当时县残联是个不起眼的小单位,资金相当缺乏,扶贫资金就更不用说了。面对如此困境,他深知残联一个单位的力量是渺小的,恰似一滴水珠,沧海一粟,只有数不尽的水珠汇入“扶贫攻坚计划”的大海,才会产生翻江倒海的力量。于是,他把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作为实施该计划的突破口来抓,运用电台、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介,宣传实施“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为了筹措残疾人扶贫基金,他多次跑县委县政府找领导。他积极主动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动了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年月县委办县政府办联合发文件号召全县干部职工开展了向“残疾人扶贫解困基金捐一天工资,献一份爱心”活动。他的真诚,他的耐心细致、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也感动和激发了全县广大干部职工节省下自己的“一天工资”将爱心献贫困残疾人的热情,加入“扶残助残”的行列。这次捐款,为扶持残疾人打下了基础。同时,发动机关部门和企业单位与中小学校的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结成长期帮扶助学对子,这些学生每学年人均能得到元的捐助资金,保障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大东坝镇二滩坝村一位近不惑之年的盲人梅立科,从小双目失明,而妻子是个精神病人,女儿又不是亲生的,家庭经济毫无来源,是乡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年月,阙理事长知道这一情况后,让工作人员找上其家门,并亲自与大东坝镇领导协商,送他去参加了盲人按摩培训。如今,老梅在残联的帮扶下开了家盲人按摩院,生意日益红火。面对阙理事长的帮助与支持,他感慨地说:“阙理事长是我生命中碰到的最重要的人,没有他,我真的以为这个世界永远是黑暗的。”

多年来,阙柳松与残疾人广交朋友,建立了“血肉”、“鱼水”关系。他的真情深深触动了松阳的残疾人,他们有话愿跟他讲,有困难愿找他帮忙,都把他当成贴心的“娘家人”。这种真情,是最撩人心弦的。

他,是一位对工作孜孜不倦和富有奉献精神的扶残帮困工作者。

全文阅读

县残联书记个人工作考察材料

实施的“松阳县残疾人扶贫攻坚”工程得到了组织和社会各界的认同:2001年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等国家部委评为“全国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单位”。6年来,他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怀着对残疾人,特别是被贫穷的锁链羁绊着的那些贫穷残疾人的一片诚心、爱心和热心,竭尽工作,默默奉献,连续几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工作者。

他,是一位古道热肠和充满事业激情的扶残帮困工作者。

到残联后,阙柳松同志是怀着对残疾人的深厚感情投入到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中去的。带着这种感情,使他产生了为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奔走呼号的源源动力。刚巧在1997年县残联开展了一次全县贫困残疾人调查工作。当时,松阳县乡镇的贫困人口多,家境贫寒的残疾人也多。据调查统计,全县有贫困残疾人2950名,占全县贫困人口总数的46。面对众多贫困的残疾人,特别是在下基层时听到那些连温饱都成问题的残疾人那强烈而悲切的呼声时,他的心灵被震撼了,一种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油然而生,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重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竭尽全力帮助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

由于当时县残联是个不起眼的小单位,资金相当缺乏,扶贫资金就更不用说了。面对如此困境,他深知残联一个单位的力量是渺小的,恰似一滴水珠,沧海一粟,只有数不尽的水珠汇入“扶贫攻坚计划”的大海,才会产生翻江倒海的力量。于是,他把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作为实施该计划的突破口来抓,运用电台、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介,宣传实施“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为了筹措残疾人扶贫基金,他多次跑县委县政府找领导。他积极主动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动了县委县政府的领导,1998年8月县委办县政府办联合发文件号召全县干部职工开展了向“残疾人扶贫解困基金捐一天工资,献一份爱心”活动。他的真诚,他的耐心细致、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也感动和激发了全县广大干部职工节省下自己的“一天工资”将爱心献贫困残疾人的热情,加入“扶残助残”的行列。这次捐款,为扶持残疾人打下了基础。同时,发动机关部门和企业单位与中小学校的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结成长期帮扶助学对子,这些学生每学年人均能得到600元的捐助资金,保障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大东坝镇二滩坝村一位近不惑之年的盲人梅立科,从小双目失明,而妻子是个精神病人,女儿又不是亲生的,家庭经济毫无来源,是乡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1998年10月,阙理事长知道这一情况后,让工作人员找上其家门,并亲自与大东坝镇领导协商,送他去参加了盲人按摩培训。如今,老梅在残联的帮扶下开了家盲人按摩院,生意日益红火。面对阙理事长的帮助与支持,他感慨地说:“阙理事长是我生命中碰到的最重要的人,没有他,我真的以为这个世界永远是黑暗的。”

多年来,阙柳松与残疾人广交朋友,建立了“血肉”、“鱼水”关系。他的真情深深触动了松阳的残疾人,他们有话愿跟他讲,有困难愿找他帮忙,都把他当成贴心的“娘家人”。这种真情,是最撩人心弦的。

他,是一位对工作孜孜不倦和富有奉献精神的扶残帮困工作者。

阙柳松同志干工作有一股子拼劲,凡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是个实干家。他常说在其位,谋其政,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

全文阅读

个人考察材料1

被残疾人称为“好帮手”、“贴心人”的县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阙柳松同志,1991年至1994年曾兼任第一届县残联理事长,1998年5月,一纸调令又将他调到残联任理事长。到残联后,他所面对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但他很快进入了角色。功夫不负有心人,阙柳松同志带领全县残疾人工作者

,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实施的“松阳县残疾人扶贫攻坚”工程得到了组织和社会各界的认同:2001年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等国家部委评为“全国残疾人扶贫工作先进单位”。6年来,他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怀着对残疾人,特别是被贫穷的锁链羁绊着的那些贫穷残疾人的一片诚心、爱心和热心,竭尽工作,默默奉献,连续几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工作者。

他,是一位古道热肠和充满事业激情的扶残帮困工作者。

到残联后,阙柳松同志是怀着对残疾人的深厚感情投入到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中去的。带着这种感情,使他产生了为残疾人扶贫解困工作奔走呼号的源源动力。刚巧在1997年县残联开展了一次全县贫困残疾人调查工作。当时,松阳县乡镇的贫困人口多,家境贫寒的残疾人也多。据调查统计,全县有贫困残疾人2950名,占全县贫困人口总数的46%。面对众多贫困的残疾人,特别是在下基层时听到那些连温饱都成问题的残疾人那强烈而悲切的呼声时,他的心灵被震撼了,一种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油然而生,深深感到自己肩上的重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竭尽全力帮助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

由于当时县残联是个不起眼的小单位,资金相当缺乏,扶贫资金就更不用说了。面对如此困境,他深知残联一个单位的力量是渺小的,恰似一滴水珠,沧海一粟,只有数不尽的水珠汇入“扶贫攻坚计划”的大海,才会产生翻江倒海的力量。于是,他把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作为实施该计划的突破口来抓,运用电台、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介,宣传实施“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为了筹措残疾人扶贫基金,他多次跑县委县政府找领导。他积极主动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动了县委县政府的领导,1998年8月县委办县政府办联合发文件号召全县干部职工开展了向“残疾人扶贫解困基金捐一天工资,献一份爱心”活动。他的真诚,他的耐心细致、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也感动和激发了全县广大干部职工节省下自己的“一天工资”将爱心献贫困残疾人的热情,加入“扶残助残”的行列。这次捐款,为扶持残疾人打下了基础。同时,发动机关部门和企业单位与中小学校的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结成长期帮扶助学对子,这些学生每学年人均能得到600元的捐助资金,保障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大东坝镇二滩坝村一位近不惑之年的盲人梅立科,从小双目失明,而妻子是个精神病人,女儿又不是亲生的,家庭经济毫无来源,是乡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1998年10月,阙理事长知道这一情况后,让工作人员找上其家门,并亲自与大东坝镇领导协商,送他去参加了盲人按摩培训。如今,老梅在残联的帮扶下开了家盲人按摩院,生意日益红火。面对阙理事长的帮助与支持,他感慨地说:“阙理事长是我生命中碰到的最重要的人,没有他,我真的以为这个世界永远是黑暗的。”

多年来,阙柳松与残疾人广交朋友,建立了“血肉”、“鱼水”关系。他的真情深深触动了松阳的残疾人,他们有话愿跟他讲,有困难愿找他帮忙,都把他当成贴心的“娘家人”。这种真情,是最撩人心弦的。

全文阅读

帮扶残疾人跟上全面建设小康步伐

残疾人小康问题,是制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瓶颈”,所以树立科学发展观,有针对性地研究帮扶残疾人跟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对于确保残疾人工作切实融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大盘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积极的指导作用。

目前,威海市共有残疾人73997名,占全市总人口247.225万人的2.99%。非农业户口残疾人15001名,占全市非农业户口的1.5%,占全市残疾人的20.27%;农业户口残疾人58996名,占全市农业人口的4%,占全市残疾人的79.73%。靠集体供养3015名,靠亲属供养25237名,靠自食其力45745名,分别占全市残疾人的4%、34%和62%。列入农村税费减免范围33081名,占农业户口残疾人的56%。2003年全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019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51元,残疾人人均纯收入1757元。残疾人的实际收入只占农民的37%,仅占居民的17%。针对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威海市委、市政府在坚持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力度,并将“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大力推进残疾人的康复、就业、奔小康工作”写进市政府工作报告。市委市政府办公室联合行文规定,“将残疾人康复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市级安排不低于50万元、县级不低于2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残疾人康复工作”。市委、市政府组织和动员全社会开展“扶残助学献爱心”活动,共捐款100多万元。自2003年起对因贫失学的残疾人和残疾人子女实施长期的跟踪救助。市政府和实施了政府令,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市委、市政府办公室联合行文规定,自2004年起,市级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资金,用于农村残疾人扶贫,县级财政按1:1匹配,帮助贫困残疾人脱贫。尽管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残疾人问题,但目前残疾人仍然面临不少困难。

基本原因有3条:

1. 康复服务总体水平滞后,导致残疾人缺乏体力条件脱贫致富。目前迫切需求并且适合采取康复措施的残疾人共有35757名,占全市残疾人的48%。这些残疾人在寻求康复服务的途径上,大致可分依靠康复治疗手段、康复训练手段、残疾人用品用具配用手段求得功能改善或补偿等三大类。康复治疗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贫困救助严重滞后,造成这部分残疾人的残疾程度加大,甚至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康复训练服务滞后的突出问题是缺少载体。如没有县级残疾人综合康复服务中心,全市52个镇、14个办事处均没有镇级残疾人康复指导站。残疾人用品用具服务滞后的突出问题是贫困救助数量太少。

2. 残疾人文化素质总体水平太差,导致残疾人缺乏脑力条件脱贫致富。目前全市残疾人文化水平非常低下,高中以上仅占5%,小学及文盲多达70%。

3. 残疾人家庭生活总体水平偏低,导致残疾人缺乏财力条件脱贫致富。全市现有4383个贫困残疾人家庭,90%以上的家庭为给残疾人治病花掉多年积蓄,负债累累。

依据科学的发展,坚持残疾人事业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

1. 政府主导,真帮实扶。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划,着重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帮扶残疾人康复。要将残疾人康复经费落实到位,每年将康复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全部用于残疾人康复工作。要依托乡镇和社区公办医疗机构,创建残疾人康复指导站。要在2005年将县级残疾人综合康复服务中心,按建筑面积不低于800平方米的标准落实到位。二是帮扶残疾人就学。广泛动员社会捐资助学,帮助残疾人和残疾子女解决因贫失学,造成家庭生活更加贫困的问题。三是帮扶残疾人就业。要坚持城乡一体化,搞好残疾人技术和技能培训。要积极地、多形式地安排残疾人就业。要加大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工作力度,凡是财政全额拨款单位由财政局代扣,差额与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由残联收缴,企业由地税代征。努力实现这项政府性基金应缴尽缴,并纳入当地财政社保专户具体管理,用这项基金为残疾人办理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调动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加快残疾人脱贫致富的步伐。四是帮扶农村残疾人生产自救。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残疾人扶贫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同时要求下级财政按1:1匹配资金,从规范资金管理,做大生产规模,保证扶贫效果着眼,可以镇级政府为扶贫载体,每年扶持一定数量的农村贫困残疾人户,力求当年脱贫率达到60%以上。

全文阅读

财政局发展计划生育奖励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关于印发全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国人口发〔20*〕78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口计生委省财政厅关于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4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我市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以下简称特别扶助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遏止了人口过快增长,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作出了突出贡献。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形成的特殊群体,需要社会的广泛关爱和扶助。建立特别扶助制度,是完善和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具体实践。实施特别扶助制度,有利于缓解特殊计划生育家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精神上获得慰藉,生活上得到帮助;有利于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向依法管理和利益导向转变,更好地体现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率先解决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特殊困难,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因此,要充分认识建立和实施特别扶助制度的重要意义,把这件事关广大群众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大事落到实处。

二、主要内容

特别扶助制度是为了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解决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特殊困难,更有效地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针对独生子女家庭所制订的一项基本制度。

(一)特别扶助对象。具有*市户籍的独生子女伤病残或死亡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家庭的夫妻,并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年1月1日以后出生。

2.女方年满49周岁。

全文阅读

医院扶残助残工作总结

近几年县人民医疗机构在县委、政府和上级残联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依据扶残助残的工作安排部署和相关要求,全面实施“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院领导对扶残助残工作十分重视。医疗机构作为全县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始终贯彻实施党和国家的扶残助残策略,在扶残助残方面做了很多具体工作,为残疾人群处理了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受到了上级部门的表彰和充分信任。

一、建立机制,开展残疾人健康教育。

1、建立帮扶工作领导责任制。

几年来,院党支部始终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党支部书记任副组长的“1+1”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院领导与城乡残疾人贫困户结成“1+1”帮扶队子,做到责任到人。在全院职工别党员干部中进行了广泛宣传动员,使全体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开展扶残助残活动的重要意义。我院领导还深入社区和农村进行摸底调研,了解掌握基本情况,结合实际,制定了我院开展扶残助残活动的安排计划,使我院扶残助残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切实解放残疾人的各种实际生活困难。

2、认真开展残疾人健康宣传教育。

利用“助残日”、“爱耳日”、世界卫生日和下乡义诊等时机,组织医务人员广泛开展残疾人康复宣传教育。两年来,先后下乡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13次,印制发放宣传材料50000余份,使城乡群众对残疾人康复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建立健全残疾人贫困户及帮扶档案。

对结对帮扶的每位困难残疾人都必须建立一份档案,详细记录家庭的情况和困难的原因,领导干部人对帮扶对象做到心中有数。同时领导干部的帮扶时间、帮扶内容、帮扶效果也做好详细记录,形成档案。

全文阅读

医疗机构扶残助残汇报材料

近几年县人民医疗机构在县委、政府和上级残联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依据扶残助残的工作安排部署和相关要求,全面实施"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院领导对扶残助残工作十分重视。医疗机构作为全县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始终贯彻实施党和国家的扶残助残策略,在扶残助残方面做了很多具体工作,为残疾人群处理了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受到了上级部门的表彰和充分信任。

一、建立机制,开展残疾人健康教育。

1、建立帮扶工作领导责任制。

几年来,院党支部始终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党支部书记任副组长的"1+1"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院领导与城乡残疾人贫困户结成"1+1"帮扶队子,做到责任到人。在全院职工别党员干部中进行了广泛宣传动员,使全体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开展扶残助残活动的重要意义。我院领导还深入社区和农村进行摸底调研,了解掌握基本情况,结合实际,制定了我院开展扶残助残活动的安排计划,使我院扶残助残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切实解放残疾人的各种实际生活困难。

2、认真开展残疾人健康宣传教育。

利用"助残日"、"爱耳日"、世界卫生日和下乡义诊等时机,组织医务人员广泛开展残疾人康复宣传教育。两年来,先后下乡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13次,印制发放宣传材料50000余份,使城乡群众对残疾人康复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建立健全残疾人贫困户及帮扶档案。

对结对帮扶的每位困难残疾人都必须建立一份档案,详细记录家庭的情况和困难的原因,领导干部人对帮扶对象做到心中有数。同时领导干部的帮扶时间、帮扶内容、帮扶效果也做好详细记录,形成档案。

全文阅读

医院扶残助残工作汇报

近几年县人民医疗机构在县委、政府和上级残联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依据扶残助残的工作安排部署和相关要求,全面实施“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院领导对扶残助残工作十分重视。医疗机构作为全县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始终贯彻实施党和国家的扶残助残策略,在扶残助残方面做了很多具体工作,为残疾人群处理了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受到了上级部门的表彰和充分信任。

一、建立机制,开展残疾人健康教育。

1、建立帮扶工作领导责任制。

几年来,院党支部始终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党支部书记任副组长的“1+1”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院领导与城乡残疾人贫困户结成“1+1”帮扶队子,做到责任到人。在全院职工别党员干部中进行了广泛宣传动员,使全体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开展扶残助残活动的重要意义。我院领导还深入社区和农村进行摸底调研,了解掌握基本情况,结合实际,制定了我院开展扶残助残活动的安排计划,使我院扶残助残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切实解放残疾人的各种实际生活困难。

2、认真开展残疾人健康宣传教育。

利用“助残日”、“爱耳日”、世界卫生日和下乡义诊等时机,组织医务人员广泛开展残疾人康复宣传教育。两年来,先后下乡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13次,印制发放宣传材料50000余份,使城乡群众对残疾人康复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建立健全残疾人贫困户及帮扶档案。

对结对帮扶的每位困难残疾人都必须建立一份档案,详细记录家庭的情况和困难的原因,领导干部人对帮扶对象做到心中有数。同时领导干部的帮扶时间、帮扶内容、帮扶效果也做好详细记录,形成档案。

全文阅读

县计划生育家庭帮扶制度的意见

为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解决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特殊困难,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口计生委省财政厅关于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47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在全县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以下称特别扶助制度)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实行特别扶助制度的重要意义

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形成的特殊群体,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特殊计划生育家庭。建立和实施特别扶助制度,是完善和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实施这项制度,有利于缓解特殊计划生育家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精神上获得慰藉,生活上得到帮助;有利于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向依法管理和利益导向转变,更好地体现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以人为本的政策理念,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率先解决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特殊困难,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因此,各镇乡、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建立和实施特别扶助制度的重要意义,把这件事关广大群众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大事落到实处。

二、特别扶助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扶助对象。特别扶助制度扶助的对象是:我县城镇和农村独生子女死亡或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家庭的夫妻。扶助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年月日以后出生。

2.女方年满49周岁。

3.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