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文化教育
美国是一个非常注重捐赠文化的国家,父母不一定把财产遗留给子女,而是像比尔•盖茨一样,捐给社会。所以在美国,人们更看重孩子的个人奋斗,而不在意家庭出身,这和中国存在巨大差异。当学习EnglishStudy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WhyisEnglishthemostpopularlanguageintheworld?(为什么英语是世界上最普及的语言?)结合问题,师生展开热烈的讨论,老师启发学生思考、归纳得出问题的答案:英语之所以是世界上最普及的语言,与英国曾经的殖民史有关。英国曾是占据世界三分之一版图的日不落大帝国,英国对殖民地实行统治的同时,它的语言、宗教与文化对这些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都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他们甚至没有自己的国家元首,直到现在仍然以英国的伊丽莎白二世为自己的国家元首。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结合文化教育,让学生在了解文化背景的同时,明白做人的道理。
二、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探索文化教育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作为课堂的引领者,英语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探索与研究,把学生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和评比,而不是死板地讲授单词、课文和语法。英语教学中,穿插文化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词汇教学时,先引导学生注意英语和汉语的区别。英语是一种字母语言,而辅音字母在单词中往往发字母音,元音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一般都有规律可循,所以背单词时,重点背元音和字母组合,学生读三遍英语单词基本能背过,既教会学生如何又快又准确地记单词,又提醒学生注意了两者的差异。当学生学习到America(美洲;美国)时,没有直接给学生讲单词的意思。而是提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美洲用America命名?这个单词的来历是什么?引导学生探索单词背后的文化。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美洲是新大陆,第一个到新大陆的探险者虽然是哥伦布,但是他误认为那是印度。后来的意大利航海家Americus再次来到美洲,发现并纠正了这一错误,所以为了纪念这位航海家,美洲以Americus的名字命名。学生在学单词的同时,还表达出为哥伦布表示遗憾,因为毕竟哥伦布是第一个到达新大陆的人,因为他的失误,美洲没有以哥伦布命名。当学习单词Indian时,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这个单词为什么既是“印度人”又是:“印第安人”的意思?学生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得出问题的答案:当年哥伦布做环球航行时,到达了今天的美洲,他误以为是到了印度,所以称呼那里的人为“Indian”(印度人),后来证明这是个错误,我们为了区别此“印度人”非彼“印度人”。汉语翻译时进行了区别,把美洲的“Indian”翻译成“印第安人”。
三、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修养提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坚持把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作一个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的平台。使学生在英语交流中,时刻注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避免一些啼笑皆非的笑话。例如:dragon(龙),在汉语中是吉祥物,中国人也骄傲地自称龙的传人,可是“龙”在英语中被看成一种凶猛的怪物,经常被看成邪恶的象征,因此亚洲四小龙不能用AsianFourDragons而是转译为AsianFourTigers。所以语言作为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不同的文化领域里有各自的成语、典故、谚语以及禁忌,这些都和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以及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老师不失时机地传递给学生。不懂文化,理解语言就会有困难甚至是出现笑话。例如:Pennywise,Poundfoolish.从字面看,penny,pound都是英国货币单位:便士、英镑,既是货币单位,又是重量单位。仅从字面看,很难看出真正的含义。真正的含义是:“小事聪明,大事糊涂”,再比如:Youarealuckydog.(你是一个幸运儿)。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忌望文生义,要从文化的角度进行特殊理解。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多让学生了解西方人说话、做事、人际交往等礼仪知识,通过书报、杂志、多媒体帮助学生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例如:播放英文经典电影WaterlooBridge(魂断蓝桥)的过程中,结合电影人物提出的问题:Cansherideahorse?(她会骑马吗?)问题虽然简单,但是暗含的意思是问女主人公的家庭出身是否高贵。在英国保留着世袭贵族,贵族享受一些特权,有自己专门的骑马场。一个不会骑马的女性,说明她没有高贵的出身。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文化修养得到了很大提高。希望所有的语言学习者与研究者,善于思考、善于总结、使英语教学和文化教育紧密结合,把英语教学的过程演变成融会贯通中西方文化、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欢乐平台。
作者:毛淑华单位: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
1用英文电影辅助中职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对于语言学习而言,信息输入是关键。只有足够的信息输入才能保证输出时运用自如。国外心理学家研究成果证明,人类学习1.0%是通过味觉,1.5%通过触觉,3.5%通过嗅觉,11%通过听觉,83%通过视觉。而英语原声电影中承载着大量的语音和图像信息,它当之无愧是语言信息输入的最佳途径。将英文电影引入到中职英语课堂这一教学形式的可行性和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将英文电影引入到中职英语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动力十足,主动积极地投身到学习中。有位研究中职教学的专家总结得很好:“中职学生并不是不爱学习,他们只是不爱看书而已。”和其他同年龄的学生一样,中职学生思维敏捷,求知欲强,追求时尚,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据调查,看电影电视、听音乐是他们最大的兴趣爱好。将英文电影引入课堂是投其所好,符合学生求知的心理特点。英文电影的立体性、直观性极易刺激他们的大脑,激起模仿的欲望,增强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们由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第二,英文电影一般都由说英语国家的本土人士出演,语音语调自然流畅,发音纯正,语言地道。通过反复播放经典片段让学生反复模仿,有助于提高听力水平,纠正学生的发音,培养良好的语音习惯。第三,英文电影能够为学生学习英语创设真实的语言学习情境。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幼师英语》下册unit1中有一篇文章《LittleSnowWhite》,这是很长的一篇阅读文章。虽然白雪公主的故事孩子们都耳熟能详,但当看到vicious,mirror,disguise等词语的时候,他们没有信心,表示不会读。我将美国1937年版的《SnowWhite》播放给同学们观看后,他们信心倍增,兴趣也来了。他们通过讨论、排练,不仅将课文内容表得的很好,还加入了自己的改编。关键是所有参与的学生都是全程用英语表达。欣赏英文电影,能让学生更容易由于某一特殊的情境,而牢牢记住其相关的词汇和对话。第四,看英文电影能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语言和文化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语言当中所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体会语言的丰富内涵。在课文中讲到西方节日的时候,我播放了影片《HomeAlone》。观看后同学们自然就了解了圣诞节什么时候装饰房子,什么时候送礼物,送些什么礼物,美国人更喜欢怎样的过节方式等,而且还知道美国的圣诞节和我们眼中的也有区别。这些就是文化和风俗的差异。第五,每部英文电影应该都有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学生在欣赏电影艺术,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能在心灵上受到启发,而且这种启发是直接影响感受到的,其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
2将英文电影引入中职英语课堂的实施策略
2.1英文电影的选择
课前教师应该精心挑选适合的英文电影。在选择影片时,既要照顾中职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水平,还要兼顾影片的教育意义和趣味性。根据中职学生大多英语基础差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选用一些情节简单的英语动漫电影,如《SnowWhite》《LionKing》《Frozen》《IceAge》等。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情节欢快、风趣幽默的真人剧,如《Mr.Bean》《TheSoundofMusic》等。如《HomeAlone》《HomelesstoHarvard》《HighSchoolMusical》等反映童真、家庭、或者校园生活、励志的影片也是很好的选择对象。针对中职学生的语言水平,我们还可以从先选择观看有中文字幕的原声影片,慢慢过渡到观看英文字幕的影片,最后观看无字幕的影片,循序渐进。
2.2要对英文电影进行适当的整合
著名导演张艺谋说:“电影需要的不是思想多么深邃,最需要的是吸引力,是把观众吸引到电影院。”导演拍片的首要目的是娱乐大众,获取更高的票房,而不是按英语教学需求而拍。有些电影情节对英语教学没有帮助,甚至有的情节根本不适合中职学生观看。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对影片进行删减和整合。将影片中能辅助英语教学、有教育意义和欣赏价值的内容留下,将没有意义不适合观看的部分删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3时间的安排
一、中职计算机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生基础差,缺乏学习的兴趣
当前的社会思想和录取体制决定了中职学生的整体文化课水平偏低,尤其是英语成绩。通过对新生的摸底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中考英语成绩不及格,其中50分以下的占了将近一半,80分以上的几乎没有,许多同学的英语水平还停留在小学生的水平,有的甚至连字母都写不全,更谈不上进行有效的阅读和交流。英语无用论在中职学校是很普遍的,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认为自己的专业是计算机,英语只能算“副课”,学好学坏都无所谓,学好专业才能找到好工作。在英语课堂上,有看专业书的,有睡觉的,甚至有存心捣乱的。许多同学是冲着对专业的兴趣来读书的,没想到还要和英语打交道,主观地将英语学习和专业课的学习分开,这更加重了对英语的忽视。
1.2教材难度大
现有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是供学完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英语的学生使用的,而现在的中专生在校时间只有短短的两年,有的甚至只有一年半,根本就没有时间先学基础英语再学计算机英语,所以许多学校就直接给学生开设专业英语,其难度可想而知。抛开教材的因素不说,计算机的专业性也决定了计算机英语的难度是很高的。计算机英语是科技英语的范畴,它的特点是:专业术语多、长句多、被动句多、祈使句多、合成词多、一词多义等;文章的结构也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对于许多阅读都存在困难的同学来说,无疑就是天书。
1.3重课堂轻实践
现行的中专英语教学仍然是沿用了初、高中的英语教学模式,教师多注重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听、说、读、写和对单词及课文的记忆。课堂上老师多进行句式的讲解、文章的翻译、词义的区分。老师讲的多而学生练得少,不注重将所学的东西与学生的专业操作联系起来,学生缺乏对专业语言的实际理解,只能是看了文章然后想象。学到最后学生的感觉是:英语是英语,专业是专业,根本就联系不起来,更不要说相辅相成了。学生学英语的动机也就变成了应付考试,获取学分了,很难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计算机英语教学要与实践紧密结合
一、当前职业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职业中学教学的特殊性,一部分学生认为英语不重要,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能干好工作,对于现在生产技术飞速发展情况下,对技术人才在英语上的要求不了解,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因而造成对英语学习的误解。
(一)职业中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
根据有关教育方面的资料显示:在职业中学中60%的学生英语基础差、单词读、写困难;30%的学生基础可以,但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导致实际英语成绩差;10%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受整个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英语读、写能力提高缓慢。实际职业中学学生英语的基础,比统计的情况更严峻,在简单的音标、语法、时态等方面都错误连篇。
(二)职业中学生对学习英语心理惧怕
由于英语基础薄弱,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惧怕的心理,逃课、抄袭作业、害怕课堂提问、害怕听写单词、害怕读单词、课文是他们共同的表现,上英语课如同听天书腾云驾雾一般,不知所云。面对单词不知如何读,老师领读时,只是和尚念经一样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自己却迷迷糊糊、不知所云,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最怕听写单词。不敢问老师任何问题,怕老师问及其他的问题,不懂装懂。
(三)心理压力造成职业中学生对学习英语失去信心
由于对学习英语的惧怕,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背负了沉重的心理压力,使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枯燥、繁多的单词、语法、时态变化和跟不上英语教学的进度,使得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厌倦情绪,失去了对学习英语的信心。继而,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
1中职学校英语教学当前存在的问题
1.1硬件设施和学校重心方面
教学配备条件落后,缺少多媒体等设施的配备,应当添置投影仪等先进教学设备,创造影音环境让学生们感受英语文化环境,提高对英语的兴趣。中职学校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够,只专注于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各部门将工作和学习重心都只置于专业课上,将绝大部分资源放在专业课的学习上,中职学校的英语学习被视为辅助科目,国家规定不得不开的一门课程,所以导致重专业而忽视英语教学,使得中职学校培养教育出来的学生满足不了当今社会日益变化增长的需求。
1.2师资力量方面
(1)教学方法老旧。教师受传统教学的灌输即水桶理念,“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学生常被误以为是“装知识的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2)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大部分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差,词汇量少,语法掌握量极少,而单一的考核方式使成绩差的学生对英语的态度越来越消极,教师对其的批评也使得学生越来越惧怕英语考试,如果依旧采取考试这种单一的评价方法,只看结果不注重过程,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效将会每况愈下,教学质量必然不理想。(3)教师缺乏教学热情。教师在年复一年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热情不断下降,比如学生问题较多,知识面狭窄,大多数学生思想落后等,导致部分教师也丧失教学积极性,认为学生基础差,再努力也枉然,缺乏激情,从而逐渐懈怠下来,得过且过,这些消极思想滞怠了英语教学。
1.3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英语基础差,学习兴趣缺乏。随着大学和普通高中的扩招,中职学校为了扩大生源,放低了入学标准,使得大部分学生都是因为学习基础较差,无法进入高中才选择中职学校,而对于英语课程的学习更是有一种畏惧感,甚至产生厌学、抵触情绪,从而让英语教学困难重重。(2)英语成绩差,对英语衍生出惧怕心理。中职学生之前学习成绩差,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开始逃避作业,害怕老师提问,抗拒记单词,即使听不懂也不敢问老师,最后恶性循环,英语成绩越来越差,也越来越怕学习英语。(3)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因为一直以来英语差,考试经常不如人意,词汇量的要求增加和麻烦的语法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负担,又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信心,甚至放弃了英语学习。
2应对存在问题的措施
1、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方式及其缺点
1.1提问式。这种阅读教学方式的历史比较久远,直到现在仍然在被使用。它就是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提前准备好问题,然后提问、让学生回答,再进行讲解。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然后听老师解答。用这种看似互动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多地参加学习活动,改变了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但这种教学方式也存在很大问题:首先,教师对问题的设置有时候没有严格的规定,比较随意。教师经常把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方面作为问题来提问,解答也很随便,缺乏科学性。因此,没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其次,一节课本身时间有限,学生由于基础薄弱而对文章的理解有很大困难,不能正确回答教师设置的问题,也缺乏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更多的是老师迫于无奈而在提问不久后立马讲解、给答案,学生更多处于接受者的角色,只是在接受知识而不是在学知识。
1.2对话式。除了提问式之外,对话式阅读教学方法也是比较普遍的一种阅读教学法。在这个方法中,教师给学生展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和学生进行对话和交流。这种方式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单向关系转变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多向对话、交流方式。这种阅读教学法是对单纯的提问式教学法的提高和改善,有一定的进步性。然而,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这种看似改善了的阅读教学法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弊端。这种弊端首先表现为对阅读教学的形式重于内容。教师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设计对话材料和情景。为了使情景更能吸引学生,让学生更多参与阅读活动,教师设计的情景有时会偏离教学内容,造成本末倒置;其次,这种互动式的阅读教学方式以问答形式的对话展开,对话内容过于繁多,学生感觉无话可说。慢慢会产生疲劳感;最后,在这种对话式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大多是“玩”高兴了,参加了很多阅读活动,但对话的内容大多是简单的、游戏式的,长期下去不利于学生阅读逻辑与思辨能力的发展。
1.3讨论式。除过提问式和对话式外,讨论式阅读教学也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多的一种方式。教师提前准备要讨论的话题、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之后学生讨论并展示讨论结果、教师做点评的方式。这种教学模式真正达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或以学生为本的目的。但不是所有的阅读材料都适用于讨论式阅读教学模式,这种方式受到教学大纲、应试教学理念的限制,学生在讨论中“玩”高兴了,但一节课学到的知识有限。它可能更适用于中职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某一课或某个环节或步骤,但不能作为主导的阅读教学模式。
2、任务型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和二语习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最先由提倡实用主义的美国教学专家杜威提出。他的主要观点就是教学要以实用为目的,他主张教学不能仅仅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而是要让学生在教学中参加各种活动并且在这些活动中学习。这就需要教师设计一套完整的任务来引导学生达到以学为用的目的。这样一来,教学过程紧凑科学,教学目的明确、内容充实,也势必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套任务包括三个阶段,即前任务阶段、任务环阶段和后任务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中,教师负责向学生介绍所要完成的任务;在第二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学生按照教师所给的任务,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竭尽所能完成任务;在第三个阶段,学生在老师对任务结果进行评价后进一步巩固和牢固掌握以前所学的知识。在这三个阶段中,任务环阶段是核心阶段。按照任务型教学者的理论,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英语,而培养这种能力就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参加和完成各种任务。这种教学法所设定的任务必须贴近生活,或者与学生以后的职业相关联。这也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性。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阅读英语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提高学生进一步学习语言知识和能力,增加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总之,任务型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教学效果更好。
作者:李芹单位:天水市卫生学校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世界范围内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我们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与西方国家与世界进行科技、文化和信息的交流。由于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对英美文化的忽视,往往会产生不良效果。本文通过分析英美文化对高校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总结了相关在高职英语中切入英美文化的方式。
一英美文化的特点
文化是一个社会或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道德伦理制度、科学技术水平、信仰、宗教的总和,文化集中反映了社会或民族的物质文化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也包括了人类生活中的生活习惯、风俗礼仪等。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英语是现代社会复合型人才的必备素质,从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角度来看,英语教学中融入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是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科技、文化、政治、历史和风俗的最佳手段,同时也是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增进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最佳手段。
1中国文化同英美文化的差异
英国作为英语的发源国,受英国绅士文化的影响,英语中最典型的特点就是礼貌用语的广泛使用,可以说只要人与人之间有交流几乎都存在使用礼貌用语的现象。而在中国文化中“谢谢”、“请”通常表现为对外的交际场合,如在公共场所或餐厅等,在家庭环境中或比较亲密的朋友之间说“请”、“谢谢”等词语很少见,在中国文化里如果在家庭环境或亲密朋友之间说这些礼貌用语反而显得不恰当,通常会被受者认为“见外”了。
2英美文化的个性特点
英语国家比较尊重人的隐私,即使是很亲密的朋友也不宜询问和交谈,这是由于英美文化中崇尚独立的个性和人格自由的文化决定的。如在英美国家的文化中,打听别人的工资收入、年龄、家庭住址和其它个人隐私都属于侵犯他人隐私的不当行为,是被语言文化和道德文化所不能容纳的。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切入英美文化与素质培养
【摘 要】中国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长大,对英美文化甚是陌生,所以在英语的学习中会出现对一些语言交际问题难以理解、难以适应的现象。鉴于此,本文将以英美文化与英语学习的关系为切入点,对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英美文化渗透路径展开探析,旨在有效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英美文化 渗透
一、引言
跨文化意识不仅要求语言学习者能够对异国文化进行主动了解,还要求其将异国文化和本国文化进行对比,发现两者间的相同点和差异化,进而提高自己的文化敏感度。英语语言反映了英语国家的价值观念和人文风情,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化,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二、英美文化与英语学习的关系
根据教学实践发现,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化,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学习词汇和语法结构,同时对其倾听、口语表达、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还能够间接地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具体地说,对于英美文化的学习也就是一种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民俗习惯、语言方式的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现实中,跨文化交际中最大的困难不在于语言的不同,而在于双方文化的差异性,一旦在交谈中把握不好,则极易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比如,中国人在见面问候时惯于使用:“吃饭了吗?”“要去哪里?”“干什么去?”之类的疑问句式,以此让人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感和随意感;然而,此种问候方式在英美文化中则涉及个人隐私,属于一种干预举动,所以,在与英美国家友人相互问候时,应选择类似于“今天天气不错”这样的寒暄句式,这就是文化差异。如果不了解上述文化差异,学生不仅难以理解英语学习与交流中询问天气的行为,而且容易在与外国友人的交际中出现不礼貌的冒犯行为。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英美文化渗透路径
(一)中西文化礼仪差异比对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
1983年,心理学家HowardGardner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人类有八种智能,它们分别是:语言文学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这八种智能是人类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们能够有效地激发人类创造问题的潜力。这八种智能能够互相补充、协同作用,它们的重要性都是一样的。在英语教学领域,多元智能理论具有很大的影响,很多教师、学者都将其运用到了教学上。自从学习了多元智能理论,教师都开始学着从一个新角度去观察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个性特征,挖掘他们的特长、爱好。如果我们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强项,找到他们最强的智能潜力,那么我们的教育将会呈现最大程度的个性化、个别化,也能够产生最大的共享。多元智能理论的功能很强大,它不仅对我们的教学思想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还能够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为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学习的高效,我们必须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让我们的教学思路始终围绕“为多元智能而教”和“通过多元智能来教”而展开。
按照多元智能理论的论述,学生的智能都是相似的,只是有人在某个方面的表现比较突出。因此,我们要努力调动学生的智能,打开学生的心结,让他们不再排斥英语学习。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要充满感情地去评价,积极肯定学生的各种反应,逐步使学生重拾自信心,诱发学习动机。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的实例
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笔者注意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和学生的生成,努力为学生创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将多元智能理论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如有一天上课前,笔者一直在思考:应该怎样做才能将这堂课上好呢?如果还是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学生可能不爱听,也听不懂,教学效果则难以达到。突然我想起了前一天看的一个英语节目,节目主持人教得特别少,半个小时就教两三句话,翻来覆去、用尽各种方法去教。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Pastime,我可以先让学生说,锻炼他们的口语,同时为他们提供写作的素材。然后再让学生将说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形成一篇英语小作文。于是,我将学生每五人分成一个组,先让他们组内讨论,再由各组的代表发言。对于学生的精彩语句,我将其摘抄在黑板上,不仅让学生印象深刻,还帮他们拓宽了思路,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更多的内容。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笔者认为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他们才能真正地学到知识。
职教教师的责任非常重大,我们要认真学习多元智能理论,通过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不断地转换思想、更新观念,努力将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水平提上去。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和实际情况,研究适用于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利用教师的智慧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各种有效的情境,让学生爱上英语学习,感受英语学习的快乐。
作者:王雪莲 单位:河北省三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一中职英语教育过程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
在分析中职英语教育过程中跨文化意识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在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明确英语的学习目的和丰富课堂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当中强调多文化教育方式。
1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行国际交流和沟通,而畅通高效的交流和沟通是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认知之上的,可见英语跨文化知识的掌握非常重要,因此中职英语教育,需要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纠正学生应付等级考试的学习动机,避免耗费太多的时间背诵单词、词组、句型,而忽略英语读、写、听技能的同步提升。笔者认为中职英语学习,应强调教材的文化内容,中职英语教材中,包括诸多的跨文化内容,在实际学习中,这些文化很容易被忽略。英语教育过程中培养跨文化意识,需要重拾对相关跨文化内容的重视程度,将相关文化内容融入到课堂学习当中,譬如某段英国社会文化对话内容的学习,有必要讲解对话内容所对应的文化背景内容,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对话内容的含义,也便于从中汲取有用的文化知识。
2丰富课堂的教学方式
当前中职英语教育的授课方式,大多围绕老师的讲解,学生课堂学习相对比较被动,即便教材有精彩的文化内容,也可能被老师轻描淡写地带过。笔者认为,跨文化涉及到各个国家的文化内容,譬如国家的建筑文化、科学文化、服装文化等,这些内容均可通过形象的声像表现出来,如果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授课,将文化以图片、视频、声音等方式表达出来,自然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化内容的印象,英语知识的掌握也能够得以进一步巩固。另外很多英语影视作品,同样蕴含着宝贵的英语文化知识,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或者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观看英语影视作品,这样一来,既可以大大提高课堂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够让学生同步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文化。
3采用多文化教育方式
很多学生将英语文化的学习,局限于英国与美国两个国家,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围绕更多国家的英语文化内容,实行多文化教育方式,纠正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片面见解。多文化教育方式,要求学生把握各个文化范畴的知识点,着力提升学生多文化交流的能力,增强英语学习的宽容性和敏锐性,尤其是文化差异问题的处理能力,这样方可适应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满足国际交流的实际需求。英语教师应尽快摒弃“语言文化二元论”的落后教育理念,除了需要讲解英语发音、翻译、语法和句式,还应该让学生透彻理解英语的文化内涵,将语言和文化完全融合起来,这样反而能够让学生加深对所需知识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