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医治疗干眼症

关键词干眼症中医疗法综述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171

随着工作、生活中视频时间的延长,环境污染的加重,干眼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趋向低龄化,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质量。

干眼症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和量或动力学异常而发生泪膜不稳定,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导致眼表组织病变的一大类疾病的总称[1]。常见表现为眼部干涩、视物疲劳、异物感及烧灼感、眼红畏光、视力模糊及视力波动等,严重情况可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西医治疗干眼症以手术封闭泪小点、滴用人工泪液为主,手段较为单一。干眼症属于祖国医学“白涩”、“神水将枯”、“燥”证范畴。近年来对其病因病机的深入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综述如下。

辨证论治

周秀等[2]治疗干眼症80例,辨证分为燥伤肺阴证:治以生津润燥、清宣肺气,方用百合固金汤加减;燥伤肝阴证:治以养肝补肾润燥,方用补肝散、大补阴丸加减。王高等[3]辩证分为4型:肺阴不足型养阴清肺治以加减养阴清肺汤;肝肾阴虚型滋补肝肾治以六味地黄汤加减;虚火浮越型温阳化气,引火归原治以加减金匮肾气丸;脾虚气弱型健脾益气治以加减归脾汤,总有效率93.98%。傅彦江[4]对肺阴不足型,治宜养阴清热润燥,清燥救肺汤加减;阴虚湿热型养阴清肺汤合三仁汤加减;气阴两虚型杞菊地黄丸加减。李社莉[5]分为阴血不足型、脾胃虚弱型、湿热壅滞型、气滞血瘀型。

单方治疗

秦杏蕊等[6]以爽目颗粒(生地黄、苏枳壳、白、枸杞子、白芍、干石斛等)治疗,总有效率91.7%。谭乐娟[7]以润目地黄汤(方用熟地、黄精、麦冬、山药等)与泪然组相对照,治疗35例70眼,中药组总有效率88.57%。

全文阅读

中医药治疗胃癌

【摘要】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临床成果等方面反映胃癌的中医药研究,并展望传统中医药在胃癌的前景。

【关键词】胃癌;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展望

胃癌是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大约占多种恶性肿瘤的1/4,死亡率居恶性肿瘤之首位。胃癌多发于40岁以上,41~60岁者约占2/3,男女之比约为3.6:1。因而胃癌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起病多隐匿,早期胃癌可无症状,并常误诊为慢性胃炎,直至癌肿至中晚期,手术机会大多已错过。而治疗主要是放、化疗,这些治疗方法毒副反应极大,适应证少,疗效差。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非常被看好,它适用于各型胃癌,能缓解临床症状,配合手术治疗,减轻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治疗有效率,延长生存时间。因此,积极做好中医药对本病的防治和治疗在当今有重要意义。现将近几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胃癌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

胃癌多因阴虚湿阻,气血不和,络脉瘀阻,情志不舒,饮食不节,胃失和降,脾胃功能失常,运化失司,痰凝气滞,热毒血瘀,交阻于胃,积聚成块,或素体阴虚,痰热瘀毒交结,脉络痹阻而致。孙氏[1]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气滞、血瘀、痰凝是标,脾、胃肾虚为主,正虚邪恋,结于胃脘而成“反胃”(胃癌)。

胃癌早期一般多见肝胃不和,肝郁气滞,伤及脾胃,日久气郁化火,导致胃热伤阴。脾胃受伤,运化失职,痰湿内生,结凝中焦,中焦不运;肝胃不和与气滞血瘀为进展期胃癌较早的表现[2];到了晚期,脾胃失职日久,生化之源枯竭,气血亏虚,病情由脾及肾,命门火衰,出现脾肾虚寒及气血双亏之候。

2治疗方法集萃

广大中医药工作者根据医学辨证施治原则,运用中医中药对胃癌进行了临床治疗和观察研究。众多的临床报道资料显示,中医药对胃癌有较好的疗效。

全文阅读

肾病的中医治疗

【关键词】 肾病 中医治疗

肾病是肾脏的各种病证,人体脏腑之间,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均保持着动态平衡,内外界多种致病因素如果破坏了人体的平衡,导致脏腑气血功能失调,病及于肾,则引起肾脏疾病的产生,专家指出中医药辨证施治,整体调节,疗效较为巩固。

辨证论治整体调理

中医治病的根本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得出一个“证”,据证用药,所谓辨证论治,证相同,其基本治法相同,体现其“共性”,同时由于每个人体质因素、精神状态以及年龄、性别、甚至饮食习惯等的不同,处方用药都有变化,有一定的灵活性,体现具体患者用药的“个性”。许多肾脏疾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多数肾脏病病程较长,病情复杂,容易复发甚至加重恶化,患者情绪易波动,性情抑郁,悲观烦躁,中医很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认识和适应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耐心,并取得患者单位、家庭的配合,同时指导患者活动、锻炼,增强体质,注意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专方专药证病合参

中医治疗肾病的基本特点是辨证论治,同时也兼顾到辨病。证和病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医学语言,描述患者机体的异常状态,证反映人体某阶段的主要矛盾,具有动态性,并能概括全过程的病理生理特征,反映基本矛盾,两者结合,既能解决基本矛盾,又能重点突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于某一疾病某一证候,长期用药观察,得到较为肯定的疗效,固定处方,经过现代药理、药效、毒理等研究,科学开发出新的制剂、新的药物。

中西结合提高疗效

立足中医,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的最新进展,衷中参西,相互结合,取得良好的疗效。如iga肾病,临床表现多种形式,如表现单纯血尿或少量蛋白尿(小于1克/24小时)通常以辨证论治用药治疗;表现为肾病的则中西医结合,采用激素+雷公藤+中药辨证方,或再加免疫抑制剂,经系统治疗,有效者用中药帮助撤减激素,巩固疗效,无效者用中医药重点保护肾功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目的、作用主要有三:①起明显的协同作用。②减少西药副作用,如清热解毒或清利湿热中药减少激素引起的医源性柯兴氏副反应;和胃健脾中药减少免疫抑制剂对胃肠道的刺激;益肾填精中药可防止免疫抑制剂对骨髓及机体正常免疫力的过分抑制。③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全文阅读

中医药治疗肝癌

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病情发展快,死亡率高。我国每年有11万人死于肝癌,男8万,女3万,因而肝癌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大多数肝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手术机会多已错过,所能采用的现代综合治疗方法常限制在放、化疗和免疫治疗上,而放、化疗对本病的治疗毒副反应极大,适应证则减少,疗效也差。目前采用中医药治疗已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适用于各型肝癌,能缓解临床症状,包括退黄、止痛、增进食欲、消退腹水,配合手术治疗,减轻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改善生存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因此,积极做好中医药对本病的防治和治疗在当今有重要意义。

1病因病机

中医学过去并无肝癌这一名称,根据肝癌临床表现认为肝癌相当于中医的积、肝积、黄疸、鼓胀、肋痛、血证等范畴。对于肝癌病因病机中医尚未进行具体系统的探究,各医家的熟悉多属经验之谈,因而并不一致。所以深入熟悉肝癌的病因病机且结合现代的医学成果,则更为科学。现代医学认为肝癌和病毒尤其是乙肝病毒及化学致癌物如黄曲霉素、亚硝酸胺类化合物及寄生虫、微量元素、某些激素和物理因素有关。但上述外因是条件,通过内因,主要是脏腑功能的障碍、神经体液功能的紊乱、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在癌基因的功能下而致肝细胞损害,从而发展成肝组织异常增生,终致癌变。

中医学对肝癌发生的病因病机的探究主要认为和人体正虚邪实、气滞血瘀、湿毒凝聚有关。如以吴氏、王氏为代表认为肝癌形成的根本原因为正虚邪实。吴氏[1]认为肝癌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正虚邪实,多为正气虚弱,邪毒踞之;或饮食不洁,毒邪内生,以致气滞血瘀,邪凝毒聚,渐成积块。王氏[2]认为肝癌究其根本为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无力化邪,肝癌既成又进一步耗伤正气,形成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局面。按气血辨证而言,多数学者认为气滞血瘀是肝癌产生的病理基础,如司氏[3]认为肝癌产生气制为各种原因导致气血失调,气滞血结,肿大成积,留而不去;而气滞血瘀,日久积聚成块是肝癌的基本病理。亦有少数医家提出不同观点,如有苑氏[4]认为血虚、阴虚才是主要的病理基础;也有人强调情志因素在肝癌形成过程中所起的功能,如张氏[5]等认为肝癌大多由于情志抑郁,肝气郁结,脾虚湿滞,热毒内蕴而成。同时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肝癌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功能的结果,如傅氏等[6]认为,肝癌的发生既有内在因素,也有外邪侵袭,使脏腑功能失调,邪毒蕴结于经络脏腑,引起气血瘀滞,痰湿凝聚等病理变化,日久不愈而成肝癌。中医学对于肝癌病因病机,尽管各医家意见并不完全一致,但综观相关文献以肝郁、脾虚、血瘀、湿热、肝肾阴虚多见。

2治疗原则

肝癌患者的病情特征往往是虚实错杂,急则治其标,当以祛邪为主,常用活血化瘀、消散结、逐水破气等法;一般则宜攻补兼施,扶正祛邪,常用健脾益气、养血柔肝、滋补阴液、活血化瘀、理气破气、逐水消肿等法。对于放、化疗后的肝癌患者,其治疗多以健脾理气、补养肝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生津润燥、温补气血,此有减毒增效的功能。

3辨证施治

辨证施治是基于对疾病症状规律性和复杂性的熟悉,是中医药防病治病的一大特色,它根据患者的症状、脉象、舌象等情况,运用中医理论加以归纳分析,找出病因并进行治疗。此法主要强调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生老病死无不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人体疾病的诊治用药应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参合四诊、八纲。对肝癌的诊治亦不例外。近代较多的临床资料表明,中医药对肝癌的治疗主要分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湿热聚毒、肝阴亏虚等型进行辨证施治。肝气郁结型摘要:右胁部胀痛,胸闷不舒,善太息,纳呆食少,时有腹泻,右胁下肿块,舌苔薄腻,脉弦。治以疏肝健脾,活血化瘀。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陈皮、枳壳、香附、川芎、广郁金、生苡米、白术、黄芪等)。气滞血瘀型摘要:胁下痞块巨大,胁痛引背,拒按,入夜更甚,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结不调,倦怠乏力,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沉细或弦涩。治以行气活血,化瘀消积。药用复元活血汤加减(当归、桃仁、红花、山甲、栝蒌、柴胡、三棱、莪术、延胡、广郁金、水蛭、地鳖虫等)。湿热聚毒型摘要:心烦易怒,身黄目黄,口干口苦,食少,腹胀满,胁肋刺痛,溲赤便干,舌质紫暗,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治以清热利胆,泻火解毒。药用茵陈蒿汤加减(茵陈、桅子、大黄、厚朴、水红花子、黄杨、半枝莲、犀黄丸等)。肝阴亏虚型摘要:胁肋疼痛,五心烦热,头晕目眩,食少腹胀大,青筋暴露,甚则呕血、便血、皮下出血,舌红少苔,脉细而数。治以养血柔肝,凉血解毒。药用一贯煎(生地、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川楝子、生鳖甲、生龟版、牡丹皮、水红花子、女贞子、旱莲草、半边莲等,尚可配用六味地黄丸或杞菊地黄丸)。

全文阅读

中医治疗急症

摘要中医治疗急性病

由于急性病对群众健康关系重大,所以能否有效地治疗急性病,是中医事业能否立足与发展之本。下面就几种临床常见的急性病阐述一下中医的特色疗法。

输尿管结石

患者,女,2010年7月20日以“左侧腰腹阵发性剧痛伴恶心、呕吐6小时;妊娠26W”入院,器械检查提示“左输尿管上段9mm×7mm大小结石”,经抗炎、解痉治疗,依然剧痛阵发,遂邀中医会诊。予针灸治疗,取穴:肾俞、带脉、水道、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得气后接G6805-2型针灸仪,连续波,大小以患者能忍受为度。2分钟后患者疼痛开始缓解,15分钟后疼痛消失,继续留针30分钟。停用一切药物,1次/日针灸治疗,患者疼痛未再发,1周后尿道排出1枚绿豆大小异物,当天B超复查输尿管未见结石。《内经》:“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输尿管结石的产生,多由湿热蕴结,酿而成石,堵塞尿路,气机不利,不通则痛。针刺肾俞、带脉可益肾驱邪,水道、足三里可清利湿热,三阴交、太冲可通络止痛。研究表明,泌尿系结石剧痛发作时针刺不仅可以镇痛,还可催结石下移。输尿管结石的西医治疗多以体外碎石、尿道取石、手术治疗为主,然而有些患者如孕妇、血小板减少症、高龄老人等,并不适用,有些农村、偏远地区也不一定有设备和条件,再者有些患者碎石后疼痛不一定能马上缓解,针灸有解痉、止痛、排石的作用,几乎无创伤,又无需大型设备,随时可治,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不完全性肠梗阻

患者,男,45岁,急性阑尾炎术后10小时,腹胀痛剧烈,恶心干呕,无排气排便,肠鸣音消失,诊断为不完全性肠梗阻、急性腹膜炎,2009年8月21日晚8:00邀余会诊。视患者面赤,肤温灼热,腹胀满拒按,舌红苔黄,脉弦数,此乃阳明腑实证,予《伤寒论》大承气汤加味:芒硝30g(冲服),大黄30g(后下),厚朴15g,枳实15g,银花30g,黄芩30g,丹皮12g,皂角刺15g,2剂,1剂水煎服,1剂水煎冷却后灌肠。第2天上午患者家属告知:今凌晨1:00许排气后腹胀痛开始减轻。原方再进5剂后患者症状消失出院。吴瑭:“承气者,胃气也。盖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若无病时,本系自然下降,今为邪气蟠踞于中,阻其下降之气,胃虽自欲下降而不能,非药力助之不可,故承气汤通胃结,救胃阴,仍系承胃腑本来下降之气”。

胆总管蛔虫

患者,女,65岁,2005年9月4日就诊。述上腹阵发性剧痛1周。之前一直在当地乡卫生院住院治疗,病情时好时坏。现患者上腹疼痛甚剧,畏寒发热,体温38.2℃,舌红苔薄白,脉弦数,B超提示胆总管蛔虫,予《伤寒论》乌梅丸:乌梅15g,细辛6g,干姜6g,黄连12g,当归6g,制附片6g,川椒8g,桂枝6g,党参10g,黄柏10g,3剂,日1剂水煎服。1剂后患者痛止,3剂后排出一次性筷子大小蛔虫1条。胆总管蛔虫可参照中医蛔厥论治,《伤寒论·厥阴篇》:“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方中重用乌梅,是用其味酸能制蛔,川椒、细辛味辛能驱蛔,黄柏、黄连味苦能下蛔,柯琴曾对该方的治蛔作用概括为:“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能下”。

全文阅读

皮肤病中医治疗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皮肤病的病理,引用了许多中医的论著,然后介绍了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思路。

关键字:皮肤病中医治疗

一、皮肤病的生理病理学说

有关皮肤疾病的论述,早在《内经》中有不少记载。《素问·痹论》中指出了人体卫气“其性漂疾,不能入于脉也,故循于皮肤之中,分肉之间”。说明卫气作用在皮肤腠理,其功能正如(灵枢·本脏篇》所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卫气和,则……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强调了卫气功能正常,皮肤腠理才能健康缜密,有似于非特异性免疫中的皮肤粘膜屏障作用。卫气靠肺气的正常宣发才能散布到皮肤,发挥卫气作用,故谓肺合皮毛。《素问·皮部论》亦提出了十二皮部是十二经功能活动在体表皮肤的反映区。

在《诸病源侯论》中,对各种皮肤病的病因、病理过程及症状也作了论述,指出与风、湿、热等因素有关。如:风瘙身体隐轸误(注:瘙痒症、寻麻疹之类),邪气客于皮肤,复蓬风寒相折,则起风瘙隐轸。头面身体诸疮误,夫风热外虚,为风湿所乘则生疮。对各类经久不愈的慢性顽固性皮肤病常认为存在气血虚或肤腠虚的因素。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也注意到存在过敏素质,指出人有禀性畏漆,但见漆便中其毒……亦有性自耐者,终日烧煮,竟不为害也。对物理因素引起的皮肤病也有冻烂肿疮误、汤火疮误等记载。如:“对传染性皮肤病,如疥疮已了解到好发部位及其接触性传染的病因指出并皆有虫,人往往以针头挑得”。

对皮肤病的诊治,中医认为把局部改变同整体经络、脏腑、气血、津液的改变联系起来,既重内治,又重外治。《外科精要》一书中指出原夫疮疡之生,皆阴阳不和,气血凝滞。认为外症虽生于肌表,而其根源则与脏腑气血改变有关,诊治应结合全身辨证,用药根据经络虚实,不可拘泥于热毒之说而过用寒凉克伐之剂。《太平圣惠方》对于痈疽,不仅注意它的局部症状,而且结合全身辨证,提出“五善七恶”的观察方法。《外科全生集》把外症分为阴阳两类,主张用“阳和瞬理、温补气血”的原则治疗阳症,彼有独道之处。目前用阳和汤治疗结核性脓疡、硬皮病等有一定疗效。《外科正宗》主张内治与外治并重。外治除外用药外,善用腐蚀药或刀针放脓去腐;内治总结各医家及自身经验,应用“消、托、补”三法的辨证施治,使治疗原则与方法日趋完善。《理论骄文》中把辨证论治原则应用于外治法,使外治理论得到发展,他注意到外治比内治副作用小,费用低廉,有“殊途同归之妙”。他主要用膏药外治,也用类似水疗、热疗、泥疗、蜡疗及局部发鲍等疗法。强调外用药物要分辨阴阳,辨证选药,提出了外用药与内服药存在不同的特点。

另外,由于各医家有不同的学术见解,在皮肤病治疗中也各有偏见。如《医林改错》中,用活血化癖方剂治疗头发脱落、糟鼻、白瘫风、紫瘫风、紫印脸等。而刘河间创制的防风通圣散,兼治风热疮疥隐疹等,用药过于寒凉,彼有创见。

二、治疗思路

全文阅读

丹毒的中医治疗

【关键词】 丹毒

“丹毒”一症,是一种皮肤突然鲜红一片,色如脂涂丹染,迅速蔓延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发病的特点是:病起突然、恶寒发热,局部皮肤忽然红赤如涂丹之状,红肿胀迅速蔓延,边界清楚,发无定处,每多复发。《外科大成》中说:“丹毒者,为肌表忽然变赤,如丹涂之状也。《疡医大全・流火门主论》称流火。如发于头面部者,《疡科心得集》称“抱头火丹。”

丹毒好发于炎夏暑湿季节,且易复发,现将治疗丹毒的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治疗丹毒病例中,对135例病人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男84例,女51例,年龄31~40岁39例,41~50岁52例,51~60岁32例,60岁以上12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73岁,病程最短半天,最长15天;复发者58例,复发率为43%,在135例中有18例是坏疽性丹毒,占13%。在135例病人中,曾经西药抗生素治疗的有83例,中西医结合治疗者29例,用中医中药治疗的23例。

1.2 治疗方法

1.2.1 中医分型治疗 丹毒的分型治疗是根据发病部位而确立辨证分型、制定治疗原则的。如发于胸部、腰背的为内丹毒,属肝火毒蕴和肝脾湿火,治以清热泄火,疏肝化湿。发于面部的为风热毒蕴,治用清火解毒,疏风散邪。发于新生儿脐周、腰腹者称为胎火毒蕴,治用清热解毒为主。发于下肢者有湿重于热和热重于湿之别。湿重于热者为湿热毒蕴,治用利湿解毒;热重于湿者为湿热下注、化火为毒,治用清热利湿。

1.2.2 中药外敷治疗 我们用医院自制制剂“益黄膏”外敷治疗丹毒已有多年历史,使用后发现,早期有红斑时使用较好,一旦发生水疱者,再敷就没有效果,有时反而加重症状。

全文阅读

中医治疗脑卒中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应用中医药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药在治疗脑卒中方面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脑梗塞;脑出血;中医药;疗效观察

脑卒中是一种中老年人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意外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偏瘫、失语、偏盲、偏身感觉障碍等,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本病在中医属中风病之中经络范畴范畴。本病不仅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沉重的压力,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自理能力,本文旨在探讨中医药在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200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9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47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6.3岁,病程2-72小时,平均1. 5天;所有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以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歪斜,舌强语謇等表现;所有患者中合并高血压者52例,合并糖尿病者21例,高脂血症23例,冠心病者1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既往史、本次病情、病程、病灶数及治疗前相关实验室检查等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

入选和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西医和中医诊断为脑卒中,有肢体功能障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6-30分之间属中型者;本组研究对象不包括完全恢复性短暂脑缺血发作、脑出血、脑肿瘤、脑外伤等引起的卒中及重度认知障碍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研究组 本组患者应用中医药进行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治,给予中药和针灸治疗。基本方为黄芪45 g,桃仁6 g,红花6 g,当归9 g,赤芍9 g,川芎6 g,牛膝12g,鸡血藤15g,川芎10g,桂枝10g,三七3g,地龙10g,白僵蚕10g,功能祛瘀通络,补气活血;对于气虚明显者加人参30g;血压偏高持续难降者加用龙骨30g、牡蛎30g;肝肾阴虚、痰火挟瘀型加用益母草10g、杜仲12g、菖蒲10g、天麻10g和钩藤10g;纳差者加炒谷、麦芽各15g、山楂15g、川厚朴10g。水煎服,日一剂连续服用30 d。

针灸治疗:急性期采用头针,待病情稳定后,加用推拿按摩,主穴;内关、人中、极泉、三阴交,按其辩证论治进行配穴,每日1次。

全文阅读

中风中医药治疗

李克东 运城市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运城市医学鉴定专家库成员、运城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从事中西医内科疾病诊治工作30余年,熟练掌握了大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特别擅长神经内科方面疾病的诊治。对大内科的疑难杂症及某些急危重症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曾在省级以上杂志20余篇。2006年荣获运城市五一劳动奖章,2007年荣获运城市劳动模范,2010年荣获山西省特级劳模。

中风又名卒中,以产生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出现中医中风表现者,均可参照中风辨证论治。

中医学在治疗中风的历史中,对其病因病机进行了深入探讨,逐渐形成了“风、痰、瘀、虚”等为主,以“火热、腑实、毒损”为补充的辩证理论体系。

对于中风的分类,《金匮要略》分为中经、中络、中脏、中腑。明代李中梓又明确将中脏腑分为闭证、脱证。这种分类方法沿用至今。

■中经络:脉络空虚。证候:平素及发病前常有眩晕,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或手足拘挛,或兼见恶寒发热,肢体拘急,关节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脉弦滑或弦而浮细。

治法:祛风通络,养血和营。

主方:化痰通络汤加减。半夏、茯苓、白术、胆南星、天竺黄、天麻、香附、丹参、大黄。

风阳上扰。证候: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

全文阅读

蛇串疮中医治疗

【摘要】 蛇串疮是皮肤科常见病,大多数患者病情轻浅,然部分病人可引起严重后果,本文从病名、病因病机、临床症状,辨证施治等各方面讨论,在辨证上提出以卫气营血论证,治疗上主张及早使用活血化瘀药物以减轻或防止疱疹后遗神经痛.引用多个外用处方以资使用.蛇串疮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带状疱疹,国内报道其发病率为5‰,国外报道为3-5‰.这种病的临床症状虽不十分严重,但因可并发肺炎,脑炎等严重疾病而引起死亡,还有严重的眼部带状疱疹可导致失明.特别是老年人发病率高,后遗疼痛综合症状较重,给患者带来精神和经济上的困扰.本文根据该病的治疗进展结合师承及自己的临床经验对本病进行探讨.

【关键词】 蛇串疮 带状疱疹 中医治疗

案例一:姜某,男,35岁。

主诉:腰背部水疱伴灼热刺痛3天。

现病史:患者素嗜食辛辣煎炸之品。3天前腰背部皮肤灼热疼痛,不久出现水疱,用西药治疗疗效欠佳。自觉口干苦,小便黄,大便结,要求中医治疗,遂来我院门诊。

检查:体温37.7℃,脉搏86次/分,血压120/80mmhg。右侧腰背部呈带状分布簇集性水疱,绿豆至黄豆大,疱周基底潮红,疱液混浊,水疱间皮肤正常。白细胞计数7.2×109/l,中性粒细胞75%,淋巴细胞25%。

舌脉象:舌边尖红,苔薄黄略腻,脉滑数。

西医诊断:带状疱疹。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