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雕塑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以其独特的魅力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雕塑艺术以一种物质形态与意识形态相交融的方式存在着,它以静态的美传达艺术家们的思想情感与审美理想;而两种不同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使同一种艺术形态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征。本文从题材、表现手法、造型手法、材料的运用等不同角度,对这两种艺术风格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归纳和比较,并作以简要评述。
关键词:雕塑;差异;中西方艺术
中图分类号:J301 文献标识码:A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东方与西方文明各自绽放出不同的灿烂火花,虽然两方在社会制度上起源相同,都经过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受到相似的经济基础的制约,但是在另一些方面由于地域人文等造成的长期来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地方特色的差异,故风格各异。这在雕刻艺术上显现的更为明显。
1 题材差异
中国是农耕民族的代表,它的艺术讲究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对自然景物,植物,动物,器物的刻画描述讲究飘逸,灵动而神在。早期的作品如《四羊方尊》、《莲鹤方壶》便是代表作。而后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菩萨,佛,众神灵成为人类膜拜雕刻的对象,这些雕塑为了追求神秘庄严之感常常体积庞大,耗工量巨大,如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此外也有大量庙宇雕塑,此外在墓地文化下形成了达官贵人大兴建造陵园和奢侈品陪葬,由此兴起了墓地雕塑文化系统,如秦始皇兵马俑。还有建筑雕塑,卢沟桥等。
与此相对希望是以基督教教义等宗教为核心的商业性文化,他们的相对善于冒险和果敢,想象力充沛富于浪漫气息,对外界充满挑战和接触的欲望,这形成了他们独特的艺术主题和艺术手段,比如,西方雕塑之对象往往是神话和故事中的人物,他们有着人的外表和神的能力,身材健美,气质勇敢,神态各异,对其崇拜其实是反映了对人类本身感官的关注,如神貌美的外表,弱点,欲望,局限,性情中的嫉妒,宽容,贪婪,懒惰,人物关系中的父子,夫妻,姐妹,母女等,即更加放大了的人的描述。
2 表现手法上的差异
摘 要:雕塑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以其独特的魅力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雕塑艺术以一种物质形态与意识形态相交融的方式存在着,它以静态的美传达艺术家们的思想情感与审美理想;而两种不同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使同一种艺术形态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征。本文从题材、表现手法、造型手法、材料的运用等不同角度,对这两种艺术风格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归纳和比较,并作以简要评述。
关键词:雕塑;差异;中西方艺术
中图分类号:J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7)03-0079-03
如果说历史是人类谱写的一部气势宏伟的交响曲,那么雕塑艺术就是其中一部精致而独立的乐章。雕塑是造型艺术种类中最早出现的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建筑艺术以外的另一种表现实体空间的艺术。雕塑是有三维空间的由人类创造的存在于实际空间的立体形象。像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罗丹的《思想者》、中国的四大石窟、兵马俑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雕塑永远表现动态,甚至完全静止的雕像也被看作具有一种内在的运动,一种不但在空间、也在时间上持续的伸展的状态。人们可以从这一瞬间的造型中想象静态向动态的转变,想象行为的连贯,持续的活动过程,从而体味出它的活力和精神,体味出它的冷冰冰的物质材料后面的体温和感情。雕塑是可视的、可触摸到的并能反映一定意识形态及较高审美意义的实体。雕塑艺术是世界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根植于自己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上的一颗常青树。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大最鲜明的文明。尽管两者都产生于奴隶制和封建制这同一种社会基础上,都受制于人类思维发展和文化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文化传统、民族审美心理的差异,故而在雕塑艺术上形成两种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一、题材差异
中国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中国田园牧歌式的乡村文明,使人与自然及生态系统始终保持着和谐的关系。因而中国早期雕塑题材以动物为主,《四羊方尊》、《莲鹤方壶》等就是其中的杰作。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宗教佛像也成为中国传统雕塑的表现对象之一,最有名的当推云岗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和敦煌石窟这四大雕塑群,此外还有大量的寺庙造像。同时在中国厚葬习俗的影响下,君主及达官贵族大势修造陵墓及陪葬品,使得陵墓雕塑成为中国雕塑艺术上的又一珍宝,最具代表性的就属秦始皇陵的兵马俑。
西方传统戏剧观念认为戏剧是对生活的摹仿,它必须真实地再现(反映)出生活的本来面貌。因此,对真实与自然的标榜成为西方传统戏剧观念的旗帜。中西方戏剧观念在逻辑起点上的差异基于中西方文化哲学不同的中心命题。西方哲学的中心命题是宇宙论,即本体论;因此,西方文艺思想始终围绕文艺与生活(即审美容体)之间的关系而展开,把文艺视为独立外在于生活的一个实体进行审美观照和哲理阐释,力图弄清文艺这一实体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以及其自身内在的特性。中国哲学的中心命题则是人生论,即主体论。中国文艺思想则始终围绕文艺与作家、读者(即审美主体)之间的关系而展开,把文艺视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生成结果。由于客体直接作用于主体方能产生文艺,主体遂或为审美中介而引起了高度的重视,人们力图理清楚主体需要是如何制约着文艺,使之协调与生活的关系,更有效地作用于生活的。
不同戏剧特征论的中西方戏剧观
在戏剧特征论方面,中国传统戏剧观念注重寻求戏剧艺术与其他文学样式的共通特征,探讨戏剧艺术与其他文艺样式的相互联系。而西方传统戏剧观念倾向于发掘戏剧艺术有别于其他文艺样式的个性特征,探求戏剧艺术自身的本质特性。西方戏剧观念认为戏剧是以语言为媒介,利用人物的动作对现实生活的摹仿,以达到净化和陶冶感情的社会效果。它在社会文化中由于摹仿的媒介、对象和方式的不同,与音乐、图画、诗歌区分开来,具有独特的地位。西方传统戏剧特征论认为,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与其他文艺样式的差异性。中国传统戏剧特征论却恰恰相反,认为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与其他文艺样式的类同性。西方戏剧家认为本质是个性,中国戏剧家则认为本质是共性。
中西戏剧特征论的迥然不同是由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西方把宇宙视为外在于人的对象,祟尚“人神对立”的宇宙观。西方人习惯于同中见异的思维模式。通常以冷静科学的理性态度,认真地审视外部世界,细致地观照内心世界,把现象与本体划为两端,自然和人世分为二物,强调对立双方的剥离式的分析与综合。因而西方戏剧家对戏剧特征的探讨,采用的是把戏剧艺术从宇宙万物中逐层剥离、独立出来的办法,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与其他文艺样式的差异性。中国古人把人和宇宙看成互相包容、和谐统一的整体,提倡“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源,这一本源在不断运动变化中产生出各种形态的事物。即一切事物的本质是同一的、不变的,只是本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产生出万事万物。因此,我们古人通常把内心与外物、现象与本体、自然与人世视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强调对立双方的和谐与统一、渗透与协调。这种异中求同的思维模式使中国戏剧家在探讨戏剧特征时,倾向于寻求戏剧艺术与其他文艺样式的类同性,以此揭示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侧重于求异性不同,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偏向于求同性,这决定了中西戏剧家对戏剧特征的探讨,分别选择了差异性与类同性的不同方面。
不同戏剧社会功能的中西方戏剧观
在论及戏剧艺术的社会功能时,中国和西方的传统戏剧家同样都运用了“镜子”的比喻,但却各自表达了不同的观念。西方戏剧家重视的是“镜子”的形态,强调认识功能,而中国戏剧家则着眼于“镜子”的情态,倾向于教育功能。西方戏剧观念认为戏剧应该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揭示生活的本质和规律,给时代展示它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
戏剧是人生的镜子,真理的反映。人们通过戏剧可以深刻地认识历史和现实。戏剧艺术的认识功能,是通过洞察客体来反省主体,审问内心,从而规范行为和道德品行。中国戏剧功能论可以溯源于儒家政治功利主义的文艺观。在中国戏剧家看来,戏剧艺术的政治伦理教化即使不是唯一的目的,至少也是主要的目的,戏剧艺术特有的审美娱乐功能反而成为手段。中西方传统戏剧在理论逻辑起点、戏剧特征论和戏剧的社会功能性三个方面有各自的特点和明显的差异性。中西方文化哲学倾向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则是渗透其中的主要因素。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日益频繁的背景下,研究中西传统戏剧观念背后的文化根源,对于继承中外文化遗产,吸收外来文化,发展民族新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作者:彭云鹏 单位: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
摘要:东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导致了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和以水墨画为代表的中国绘画除在材料及工具的使用上的差异外,在创作方法和审美观念上也存在根本性的不同。中国传统建筑注重环境气氛的营造意境含,追求和谐统一;西方古典建筑体现了人与自然对立的“人神合一”的宗教观念。
关键词:绘画 建筑 雕塑 园林 异同
1、中西艺术的差异及根源
总体来说,中国传统艺术是写意的--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的大多是自然在人心里的感受。绘画多写意,音乐重感受,书法写胸臆,舞蹈讲合一;西方古典艺术是写实的--注重的是对自然的重现,反映的大多是自然的真实情况或运行理论。绘画多写实,音乐重和鸣,舞蹈表情绪。
中西建筑之差异分析。中西建筑文化的不同,从根本上应理解为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一般认为:中国文化重人,西方文化重物;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文化重科学与宗教;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讲究并存与一体性,西方文化重不同时代的独特精神,凸显各种流派的个性特质等等。中国传统建筑多以土木结构为主,侧重于空间的群体组合和序列转换,注重环境气氛的营造意境含,追求和谐统一,柔中带刚,表现出强烈的是世俗理性精神和政治伦理观念;西方建筑多采用石质材料,气势恢宏,注重造型和空间的变化对比,刚中带柔,带有浓郁、神秘的宗教气息。
中西方绘画之差异分析。东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导致了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和以水墨画为代表的中国绘画除在材料及工具的使用上的差异外,在创作方法和审美观念上也存在根本性的不同。西方绘画由于受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摹仿说”的理论影响,故西方绘画一般重形似、重再现、重理性;而整中国画注重的是情感表现,注重“以形写神”,“气韵生动”。创作方法上西方绘画重写实、以块面塑造形体、强调焦点透视;中国绘画重写意、以线造型、追求打破时空界限的散点透视。此外,中国画讲究将诗、书、画、印有机地组合在一个画面上,从而形成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中西方雕塑、园林艺术的特点。西方雕塑的出现首先也是作为建筑艺术的装饰而出现的。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是为死人服务的艺术,而西方大多的人像雕塑是为活人欣赏的艺术,显示了 二者在目的和功能上的不同。中国园林强调曲径通幽、含蓄曲折、虚实相生、天人合一。西方园林则已几何规划园林,讲究开阔、宽敞、通透。这与西方重理性思考,重数理几何的科学性等文化情结有关,而阿拉伯的伊斯兰园林则完全以《古兰经》中四条河流为造园的理念。
2、中西方艺术之共性
摘 要:本文对东西方的文化差异进行了分析,并认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并导致了艺术根源的不同,从而影响着东西方艺术的差异。笔者进而提出发展多元文化艺术首要条件就是发展多元化的文化。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艺术;差异分析
艺术与文化有着很大的关联,但在它们之间又并非是直接作用的关系。艺术家都是不同国界的人,他们有着不同文化与风俗,自然也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艺术风格必定会受到来自于文化、社会、成长背景、受到的教育等这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一、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从艺术的角度来看,两者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开放的西方文化与含蓄的东方文化
从整体上来看,文化可以分为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
1)开放的西方文化
西方传统戏剧观念认为戏剧是对生活的摹仿,它必须真实地再现(反映)出生活的本来面貌。因此,对真实与自然的标榜成为西方传统戏剧观念的旗帜。中西方戏剧观念在逻辑起点上的差异基于中西方文化哲学不同的中心命题。西方哲学的中心命题是宇宙论,即本体论;因此,西方文艺思想始终围绕文艺与生活(即审美容体)之间的关系而展开,把文艺视为独立外在于生活的一个实体进行审美观照和哲理阐释,力图弄清文艺这一实体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以及其自身内在的特性。中国哲学的中心命题则是人生论,即主体论。中国文艺思想则始终围绕文艺与作家、读者(即审美主体)之间的关系而展开,把文艺视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生成结果。由于客体直接作用于主体方能产生文艺,主体遂或为审美中介而引起了高度的重视,人们力图理清楚主体需要是如何制约着文艺,使之协调与生活的关系,更有效地作用于生活的。
不同戏剧特征论的中西方戏剧观
在戏剧特征论方面,中国传统戏剧观念注重寻求戏剧艺术与其他文学样式的共通特征,探讨戏剧艺术与其他文艺样式的相互联系。而西方传统戏剧观念倾向于发掘戏剧艺术有别于其他文艺样式的个性特征,探求戏剧艺术自身的本质特性。西方戏剧观念认为戏剧是以语言为媒介,利用人物的动作对现实生活的摹仿,以达到净化和陶冶感情的社会效果。它在社会文化中由于摹仿的媒介、对象和方式的不同,与音乐、图画、诗歌区分开来,具有独特的地位。西方传统戏剧特征论认为,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与其他文艺样式的差异性。中国传统戏剧特征论却恰恰相反,认为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与其他文艺样式的类同性。西方戏剧家认为本质是个性,中国戏剧家则认为本质是共性。
中西戏剧特征论的迥然不同是由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西方把宇宙视为外在于人的对象,祟尚“人神对立”的宇宙观。西方人习惯于同中见异的思维模式。通常以冷静科学的理性态度,认真地审视外部世界,细致地观照内心世界,把现象与本体划为两端,自然和人世分为二物,强调对立双方的剥离式的分析与综合。因而西方戏剧家对戏剧特征的探讨,采用的是把戏剧艺术从宇宙万物中逐层剥离、独立出来的办法,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与其他文艺样式的差异性。中国古人把人和宇宙看成互相包容、和谐统一的整体,提倡“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源,这一本源在不断运动变化中产生出各种形态的事物。即一切事物的本质是同一的、不变的,只是本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产生出万事万物。因此,我们古人通常把内心与外物、现象与本体、自然与人世视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强调对立双方的和谐与统一、渗透与协调。这种异中求同的思维模式使中国戏剧家在探讨戏剧特征时,倾向于寻求戏剧艺术与其他文艺样式的类同性,以此揭示戏剧艺术的本质特征。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侧重于求异性不同,而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偏向于求同性,这决定了中西戏剧家对戏剧特征的探讨,分别选择了差异性与类同性的不同方面。
不同戏剧社会功能的中西方戏剧观
在论及戏剧艺术的社会功能时,中国和西方的传统戏剧家同样都运用了“镜子”的比喻,但却各自表达了不同的观念。西方戏剧家重视的是“镜子”的形态,强调认识功能,而中国戏剧家则着眼于“镜子”的情态,倾向于教育功能。西方戏剧观念认为戏剧应该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揭示生活的本质和规律,给时代展示它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
戏剧是人生的镜子,真理的反映。人们通过戏剧可以深刻地认识历史和现实。戏剧艺术的认识功能,是通过洞察客体来反省主体,审问内心,从而规范行为和道德品行。中国戏剧功能论可以溯源于儒家政治功利主义的文艺观。在中国戏剧家看来,戏剧艺术的政治伦理教化即使不是唯一的目的,至少也是主要的目的,戏剧艺术特有的审美娱乐功能反而成为手段。中西方传统戏剧在理论逻辑起点、戏剧特征论和戏剧的社会功能性三个方面有各自的特点和明显的差异性。中西方文化哲学倾向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则是渗透其中的主要因素。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日益频繁的背景下,研究中西传统戏剧观念背后的文化根源,对于继承中外文化遗产,吸收外来文化,发展民族新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 要:本文主要是分析中西方美术文化差异拾零,挖掘中西方美术文化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认识本民族的传统艺术。系从中西方美术的审美意识、选题与表现方式等方面,实则可以产生出情感与语言的共鸣,促进双方之间的了解与融合。
关键词:差异;审美意识;选题;表现方式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4-0038-01
自近代西方绘画传入后,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意识便由此产生。以研究东西美术发展为课题的文化比较学,成为新时期艺术创作及艺术批评的新景观。本文系从中西方美术的审美意识、选题与表现方式等方面。以中西方美术彼此互为参照,发现两者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我们不仅从中更好地了解西方艺术,而且也将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认识本民族的传统艺术。
一、中西方美术文化的审美意识差异
在审美观念上,中国美术在主观与客观、表现与再现、抒怀与求真等关系中,较为强调主观情感的抒发,讲究“意境”,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天人合一”和 “天人感应”的高度和谐。西方艺术则相对强调客观的再现,以求真求实的理性精神,提炼出对崇高的人性的追向,偏重于强调对象客体的方面。
几千年来,中国绘画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形象思维和形式语言体系:“求神写意”与“摹形写真”。认为艺术家只有取“境”,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才“妙”,特别注重“道”、“气”、“妙”等范畴。因而,中国古代艺术家主张“师法自然”、“师造化”,表现了中国艺术家对自然人化的理解。如郭熙 《早春图》:“画春景不用桃红柳绿,不借云蒸霞蔚,但却见主峰高耸,众山环拥,仿佛相互顾盼,又似作揖朝拜,山间云雾蒸腾,岚气吞吐,枯枝发叶,春水初涨。农妇抱婴携幼,渔父收网上堤,旅人负载远行”。营造出一种彰显“形外之画、韵外之致、象外之境”的最高境界。
西方绘画尤其是西方古典艺术,则是自然真实的再现和模拟,是对自然的真实表现。“西方人认为人与物都是宇宙的本体,人与物的关系是并列关系,人只能站在与自然一定距离之外,借助眼睛等主观能动因素去理解把握自然之美。”这种理性主义传统和二元论的世界观,与中国古代哲学那种人与自然相统一、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的感性主义传统和一元论的世界观是有很大差异的。西方艺术偏向于人类活动,如历史画、宗教故事、风俗画、肖像画等等,在西方学院派艺术传统中沮王史人物画占有最重要的地位,风景与静物画虽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但其地位是次于人物画创作的。古希腊哲学家普罗达哥拉称:“人是万物的尺度”,文艺复兴的大师们相信只有逼真的描写人本身,才能更明晰的阐述真理,因此他们在考古、解剖、透视等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是古典写实主义传统坚实的根基。
作者简介:冯猛(1985-),男,济宁人,河北省新乐市河北美术学院书法学院。摘要:书法文化能够调适人的心理,调适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弥合西方竞争文化带来的对抗、反抗。中国书法不仅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和情感依托,它的普世性审美经验也同样有可能成为全人类的审美经验,为人类提供差异性的文化认同。
关键词:书法传播;书法接受;书法普世性中国书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但这份经典的“文化大餐”千百年来却只属于中国或一些和中国文化有渊源的东方民族。当下,书法在国际上的影响还不及中国音乐、舞蹈和绘画等艺术形式,原因在于中国书法的和而不同的民族异质性。
“中国现当代书法的西向传播经历了以蒋彝为代表的‘自说自话’、以熊秉明为代表的‘引西润中’和以学院派为主的‘中西互渗’三大阶段,当前,中国现当代书法西向传播的最新基础为中国专业书法教育体系。”[1]在中国现当代书法史上最早向西方异域文化地区传播书法的学者是蒋彝先生。蒋彝先生用英文编著了《中国书法》一书。在此书中,蒋彝先生多半是以中国本土的理论话语对西方人推介传播中国书法,例如在结尾处蒋先生用“石涛画论、易经、八卦”等中国文化阐释书法的美学精神。
熊秉明先生1968年起在巴黎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从事书法教学,历时十余年编撰《中国书法理论体系》一书。熊先生使用西方文艺理论术语重新建构中国书法理论使得中国书法向西的传播更进了一步。例如在“缘情派”的分析中,熊先生使用西方的表现主义、心理分析等理论分析中国书法创作,以“浪漫主义”、“酒神精神”、“丑怪”“疯狂”等西方艺术理论术语来阐释中国书法的创作形态类型,这种“引西润中”的阐释手段,极大地提升了西方人理解中国书法的可能性。
20世纪90年代已来,中国书法西向传播的中坚力量是从事书学研究的“学院派”。走在书法外向传播前沿的学者以陈振濂、邱振中、王冬龄、朱青生为代表,他们将中西艺术的理念在书法教育中得以融会贯通,这种探索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蒋彝先生书法传播立场的封闭性,拓展了熊秉明先生传播书法的开放性。
尽管众多书法学者和书法家在书法的西向传播上作出了各种努力,但书法在西方的接受并不尽如人意。面对这种局面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中国书法在西方的接受远不如中国音乐和绘画?中西艺术的区别在哪?西方艺术家在审美过程中重视直觉、重视逻辑、重视法度、求“真”。所以他们的作品,特别是古典画派总是可以写实,甚至以“三角量之”,创造出符合0.618原理的艺术作品。而中国艺术家恰恰相反,他们重视审美过程中的感受、悟性。重视想象,尤其重视内心的体验。
在这里我们仅从文化传统差异和审美心态差异两点对中西艺术思维差异做简要分析。
文化传统上的差异表现在“西洋文化的基础在希腊,西洋绘画的基础也就在希腊艺术。希腊民族是艺术与哲学的民族,而它在艺术上最高的表现形式是建筑与雕刻。希腊的庙堂圣殿是希腊文化生活的核心。它们清丽高雅、庄严朴质、尽量表现‘和谐、匀称、整齐、凝重、静穆’的形式美。远眺雅典圣殿的柱廊,真如一曲凝住了的音乐。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视宇宙的基本结构,是在数量的比例中表示着音乐式的和谐。”[2]
摘 要:中西方艺术间存在着差异,又有一定的融合之处,由于文化环境不同以及社会环境不同,使得中西方艺术存在差异。中国术审美习惯于综合,而西方艺术审美则惯于分析,加强中西方艺术差异性研究,有利于促进中国艺术文化的发展,具有学术研究价值。本文从音乐美学视角出发,对造成中西方艺术歌曲审美间差异的原因,做以一定的论述。
关键词:中西方艺术;歌曲;审美;差异;音乐美学
基于音乐美学角度,富有的思想与价值的歌曲,不仅是高雅艺术,也是富有美学韵味的艺术。不同国家由于文化特征的差异,其歌曲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不同,但表达情感是共通点。中西方音乐美学在思想内涵、演唱方法、思维模式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1 中西方艺术歌曲审美的相同点
1.1 重视创作形式
中西方艺术歌曲审美在创作形式方面存在着共同点,均重视改编民歌。西方艺术歌曲是基于本国民歌发展而来的,我国的艺术歌曲则是受西方文化影响,在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强民族音乐的研究,使得我国的民族音乐得以发展。在民歌创作方面,西方以美声唱法为主,譬如《我的太阳》《友谊地久天长》等,这些作品被广泛的流传。而我国本身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歌演唱的形式较多,以民歌为主题的代表作包括《玛依拉》《在银色月光下》等,是基于民歌进行改编的。
1.2 重视织体调性的创作技巧
中西方艺术歌曲重视伴奏织体的创作技巧,因为伴奏织不仅能够使得歌曲的情感更加的丰富,同时能够烘托歌曲的气氛,展现和声的优美之处。西方艺术歌曲多以浪漫的旋律为主,发挥伴奏织体与调性的作用,使得歌曲的艺术情感更加的浓郁,代表作包括《菩提树》与《魔王》等。与此同时,中国的歌曲创作者也重视旋律伴奏的创作,多采用民族调性的织体,进行歌曲写作,极具本民族特色,代表作包括《茉莉花》与《教我如何不想他》等。
摘 要:通常人们会说:艺术无国界,但是在不同的审美差异下,艺术还是有它自己独特的风味,一千个人的眼中就有一千种对艺术的解说和理解。由于中西方各有其不同的社会土壤和文化环境,西方审美形态习惯于分析,中国则习惯于综合。通过对中西方社会背景差异和中西方文化的特点的探究,以及从中外艺术歌曲的美学表现上,可以看出中国与西方两种不同思想文化体系下的美在音乐中的体现是有所不同的。
关键词:艺术无国界;差异;审美;含蓄;豪放
人们常说“艺术无国界”,但是在不同的审美观念下,艺术还是有它自己独特的风味,一千个人的眼中就有一千种对艺术的体悟和理解。中西方各有其不同的社会土壤和文化环境,西方审美形态习惯于分析,中国则习惯于综合,这种思维与表达方式的不同,也导致了中西方音乐上的差异。
一、中西艺术歌曲比较
在《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中,“艺术歌曲”被定义为“一种由专业作曲家创作且与民歌相区别的,具有严肃艺术意味的歌曲体裁”,在《新哈佛音乐辞典》中,“艺术歌曲”被进一步解释为“是作为室内音乐会目的而创作的歌曲,以区别于民歌和流行歌曲。它在传统上是为诗歌所谱写的音乐,歌词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而且与大多民歌和流行歌曲有所不同。艺术歌曲的伴奏是由作曲家制定创作的,而不是表演者即兴发挥改写而成”。西方艺术歌曲源于19世纪在德奥时期的浪漫主义歌曲。而中国艺术歌曲,从一开始是以借鉴外国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为基础进行创作的,同时又注重与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相结合。按一般意义上的界定,中国艺术歌曲是中西结合产物,迄今在我国只有近百年的历史。中国近代艺术歌曲的诞生一方面是受西方艺术歌曲的影响,而另一方而应归功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在新文化运动以后,一批具有国学功底,在创作上崇尚个性、自由和感情表达艺术思潮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成就了中国的艺术歌曲。总体上来说,中国音乐的创作喜好将主题思想放在最后,正如一句诗中描写的那样,“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而西方音乐讲求豪放,属于开放式的风格,一开始就出现主题,然后再慢慢阐述具体内容,有震撼力。
西方自古希腊音乐体现为对音乐结构的动机、乐汇、主题、乐句、乐段及各种曲式、各种体裁探索。即探索它们本身的意义和它们在结构中的作用,探索它们的表现能力等等,侧重于从音乐结构的内部来研究音乐,探索音乐的表现力和音乐的美学。因此西方艺术歌曲内容明确、技法简练、创作快捷且直抒胸臆,它能快速捕捉瞬间情感,使一部个性鲜明的音乐作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并生动、感人。
二、中西方音乐审美差异
风俗习惯、历史典故等文化壁垒是文化差异的有形的外部表现。而其内在的、无形的表现则是由于民族心理原型差异。在西方,人们更多的倾向于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所以,神秘的宗教便成为西方古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西方文化从本质上讲就是宗教文化。而在审美方式上中国在古代审美思维方式上是“贵悟不贵解”,主张审美主体要进入“悟”的心理状态去体验美和创造美,要求审美主体在“心与物会”、“情与景合”的浑然统一中,去体悟宇宙万物的生命意蕴和美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