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性精神病工作计划

重性精神病工作计划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重性精神病工作计划

为落实国家《20**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和《20**年度赤山湖管委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方案》要求,为确保重症精神病患者管理项目顺利开展,逐步建立综合防控措施,为重症精神病患者提供健康干预,有效降低危险行为,提高精神病患者与其家庭的生活质量,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为加强对精神病患者的管理,我中心成立了重症精神病人管理小组,组长由中心主任戴双兵兼任,副主任丁常信副组长,成员有许发平、步海峰、李双根、郑霞、李叶根及各村医组成。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重性精神疾病工作领导、检查、协调。许发平为专职管理员负责全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档案建立、日常访视、计算机数据维护工作实施。步海峰:具体协助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日常工作。

二、年度工作目标:建成功能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系统,至20**年底重性精神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95%。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对重性精神疾病系统治疗的认识。年度计划管理精神病人80多人,全部病人统一进行规范化档案管理,完成4次健康指导率95%以上,年度健康体检率达到95%。

三、主要工作内容

1、管理人员培训:按照实施方案和技术规范要求,做好精神病管理人员培训。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分期分批、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精神病防治专业人员、患者家属等相关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强患者家属护理、桂委会人员相关知识与技能。

2、为精神病人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康复指导。及时为每一名新发现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登记的内容包括患者及监护人姓名和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患者精神疾病家族史、初次发病时间、既往诊断和治疗情况、既往主要症状、生活和劳动能力、目前症状、服药依从性、自知力、社会功能情况、康复措施、总体评价及后续治疗康复意见等。加强宣传,鼓励和帮助患者进行生活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接受职业训练。与病人家属进行交流,发放精神病科普宣传资料,讲解精神病人护理知识,消除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歧视和误解。

3、精神病人的发现:接受过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培训村医与中心医生通过合作医疗报销,网格化入户服务管理等方法,不定期对辖区人口进行调查,收集在医疗机构进行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信息,对发现新患者下列患者(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重性精神发育迟滞等。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并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长期患病者可以造成社会功能严重损害),并做初步筛查工作,明确的建立管理档案,纳入规范化管理。不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病,但有危险性倾向的人员信息,再建议其立即到专业机构诊断治疗的同时,上报上级精神病防治专业机构。

4、定期随访:对于纳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置或转诊,并进行危机干预。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在现用药基础上按规定剂量范围进行调整,必要时与原主管医生联系或转诊至上级医院;对伴有躯体症状恶化或药物不良反应,应将患者转至上级医院。

全文阅读

社区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调查

摘要:精神障碍患者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一些患者客观上存在对自身和他人的危险性,因多数精神障碍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且在治疗上有一定的难度,导致社会功能残疾比例较高,使他们给社会和家庭及本人带来极其严重的危害和负担。康复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最大限度地恢复精神疾患的身体,心理,重返社会。为此我们开展社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在调查的基础上,采取防治,康复措施。

关键词:社区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调查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539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365-01

精神障碍患者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一些患者客观上存在对自身和他人的危险性,因多数精神障碍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且在治疗上有一定的难度,导致社会功能残疾比例较高,使他们给社会和家庭及本人带来极其严重的危害和负担。康复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最大限度地恢复精神疾患的身体,心理,重返社会。为此我们开展社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在调查的基础上,采取防治,康复措施。

1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塘栖街道所有常住户籍居民。

1.2调查方法。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的医生和塘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精防生组成,采用CCMD-3诊断标准,对在册的重性神疾病患者进行调查。

全文阅读

“卫生院重精神病管治工作计划”医院工作计划

为落实《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和《三台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方案》以及相关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为确保我县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项目顺利开展,逐步建立综合预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行为的有效机制。根据卫生部《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办法(试行)》和《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技术指导方案(试行)》等相关规定,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

(一)基本建成覆盖全镇、功能完善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系统。至年底重性精神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90%。

(二)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对重性精神疾病系统治疗的认识。

二、工作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二)、领导小组分工

赵同志:全面负责全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档案建立及管理工作。

全文阅读

精神科护士培训内容与方法探讨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1-1713-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1 精神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要求

1.1 专业特点对规范化培训的要求:由于精神疾病的特点,要求护理人员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尊重病人、关心病人、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以及具有一定的精神科专业知识,精通有关业务技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沟通能力.

1.2 要求精神科护士具备精神疾病相关知识:除掌握内外科护理学、护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外,还要求精神科护士掌握精神医学和精神科护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基础知识,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掌握精神病人的特点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建立新的行为模式、改善其社会适应能力。

1.3 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精神病人常常因受症状的影响,往往出现一些不恰当的行为。病人有自杀、自伤、伤人或暴力等侵犯行为,甚至在大庭广众面前做出失态、幼稚的行为,任意大小便,或出现突发性攻击行为等。遇到此类事件时,要求护理人员了解病人行为的真正意义,是病态的表现,是属于疾病的一部分,而不应以社会规范中道德标准来衡量病人的一切表现,避免造成病人过分依赖或退缩。当病人行为失控时,护理人员应以冷静、沉着的态度处理,为病员提供必要的保护或适当的限制措施。但必须向病人说明执行制约的目的原因,同时,态度要真诚、坚定,使病人能够感受到护士确实是在帮助他,而不是报复或者惩罚。

2 培训内容

2.1 医德医风教育:从优质服务入手,将医德医风教育贯穿于为病人服务的整个过程中,入院接待、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各个环节都制定标准化服务程序和具体要求,并要求护士熟记在心。由于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独特性,要求护士从基础护理做起,诚心对待病人及家属。

2.2 岗位职责教育:对护士岗位职责进行每日工作职责及阶段工作职责教育。每日职责按工作时间分段为:晨间护理、治疗巡视、午间护理、健康教育、晚间护理等,阶段工作职责教育分段为:每月以科室为单位,根据病种特点制定特色职责教育。

全文阅读

卫生局发展精神病防治康复方案

精神疾病不仅严重影响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同时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精神卫生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为进一步做好我市市辖三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实施意见》(温政办〔20*〕224号)精神,特制定《*市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一、背景和目的

世界上前十种致残的主要疾病中,有五种与精神病有关。浙江省属于全国精神疾病高发地区,精神疾病患病率在13‰以上。据推算,我市市区目前各类精神疾病患者在5万人以上,其中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约2.1万人。为进一步做好我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市卫生局和市财政局联合制定本方案,重点加强市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减轻精神病患者的负担,使他们享有更好的健康安全保障。

二、任务目标

在鹿城区、瓯海区和龙湾区的各个乡镇(街道),对2.1万重性精神病患者开展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鹿城区和龙湾区已开展精防工作的部分乡镇(街道),精神病患者监护率达到95%,显好率达到65%,社会参与率达到55%,肇事率下降到0.2%以下。其他新开展精防康复工作的乡镇(街道),精神病患者的检出率达到6‰,监护率达到90%,显好率达到60%,社会参与率达到50%,肇事率下降到0.5%以下。

三、组织实施

(一)市、区两级卫生局和财政局负责对各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每季度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各区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由当地卫生局和指定精神病防治康复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全文阅读

品管圈模式对降低精神病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针率的影响

【摘要】 目的:对品管圈模式对降低精神病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针率的影响进行探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精神病患者,以品管圈模式实施时间2014年7月为界限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比与分析两组患者的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针率。结果:对照组非计划拔针率为48%,观察组非计划拔针率为13%,观察组非计划拔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品管圈模式; 精神病患者; 静脉留置针; 非计划拔针率; 影响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3-0098-03

现阶段,医患关系较为紧张,静疗观念的要求呈多样化发展,静脉留置针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而且能够降低血管损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与舒适度[1]。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特别是在精神病患者的应用中,普遍存在挣脱约束、洗手泡湿或者是自己拔掉的现象,导致非计划拔针的出现。品管圈(QCC)指的是同一工作单位中或者是工作性质类似的人员科学、合理的通过有效方法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医院质量,减少资金成本的投入[2-3]。笔者以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治疗的20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4年7月实施品管圈为标准进行分组,对品管圈模式降低精神病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针率的影响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精神病患者,均满足精神病的临床诊断标准,2014年7月为界限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品管圈实施后)与对照组(品管圈实施前)。对照组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16~82岁,平均(48.4±4.6)岁,病程6个月~36年,平均(9.3±1.7)年;观察组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18~85岁,平均(49.5±3.5)岁,病程7个月~38年,平均(9.7±2.3)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00例患者的知情同意书均通过医院委员会审核。

1.2 方法

全文阅读

精神卫生服务评估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 精神卫生服务;评估;框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0)012-0887-06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0.12.002

精神卫生服务(mental health service)是“提供有效精神卫生干预的各种措施”[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健康状况的转变,精神障碍作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2-3],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已出台一系列精神卫生政策[4],以满足社会对精神卫生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

对精神卫生服务进行系统和科学的评估,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精神卫生服务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世界卫生组织为推动各国对精神卫生系统的评估,于2003年了用于评估精神卫生系统的专用工具WHO-AIMS(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ssessment Instrument for Mental health Systems ),并在以后做了多次修订[5];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要与需求、精神卫生服务的利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6-7]。

精神卫生服务评估的内容除了精神障碍的治疗形式和结构外,还包括精神卫生服务的结构、可及性、质量、利用、价格和有效性等[8-9]。本文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从精神卫生服务的供方(精神卫生系统及其提供的服务)和需方(公众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要、需求和利用)两个方面提出一个基本框架,为我国的精神卫生服务评估和研究提供参考。具体评估指标可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本文不予详细讨论。

1 精神卫生系统及其提供的服务

世界卫生组织将精神卫生系统(mental health system)定义为以促进、恢复和维持精神健康为主要目的的所有活动,包括以改善精神健康为目标的所有组织和资源[5]。2005年版的WHO-AIMS[5]将精神卫生系统及其服务分为6个维度进行评估,即:①政策与立法框架,包括精神卫生政策、计划、立法,人权监督和培训,精神卫生服务筹资等;②精神卫生服务,包括精神卫生服务的组织整合、门诊设施、日间治疗设施,社区为基础的住院机构、社区居住设施、精神病院、司法住院设施、其他居住设施、精神卫生机构社会心理治疗的可利用性(availability)、基本精神药物的可利用性、获得精神卫生服务的可及性等;③初级卫生保健中的精神卫生,包括初级卫生保健机构医生与其他职员接受精神卫生培训、与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联系、精神药物的可用性、与传统治疗者或民间治疗者的互动等;④人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的数量,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培训、精神卫生服务使用者及其家庭成员组织和活动等;⑤公众教育及与其他系统的联系,包括精神卫生公众教育与知晓行动、与其他系统的合作与互动等;⑥监测与研究,包括精神卫生服务的监测和精神卫生服务研究等。

全文阅读

参加全国精神疾病平衡治疗康复及健康教育培训班有感

11月11日——14日,我和小潘医生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精神疾病平衡治疗康复及健康教育培训班ⅱ期。现将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本期培训班是由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主办,北大六院协办。特邀外方讲员波士顿大学harding教授和哈佛大学good教授,共有学员44人,来自全国各地精神卫生研究所及专科医院。

针对686项目举办的这个培训班已是第二期,所讲授的内容有:对精神分裂症及其他慢性疾病的有关迷信进行挑战;精神疾病最新研究进展——精神分裂症;与精神病人权利相关的伦理与法律问题;患者与家属专家——意大利特伦多模式感悟;态度、知识和技能:结合临床专业技能和康复技术;康复:帮助重获生活有效途径;在复原过程中重新评估患者状况;个体服务计划方案设计等等。以上课程内容新颖,富有前瞻性,针对性强,专家和导师们运用他们的智慧和幽默使授课生动有趣,而且中英对译让我能专心一致富有学习动力,令我感受甚深。

我感到最新颖的一堂课程是:患者与家属专家(userandfamilyexpert,ufe)——意大利特伦多模式感悟。这个课程由北大六院的姚贵忠教授讲授,内容讲的是:意大利特伦多市因1978年精神病院被全部关闭,只在综合医院开放少量精神科病床,精神科工作人员难以接受。最终成立了精神卫生中心,10个日间照料机构,15个住宿机构。这些机构是由患者、家属和工作人员组成各个治疗小组,重要的是还有“ufe”。“ufe”的意译是“患者和家属专家”。称之为专家毫不为过,因为他们是曾经的精神病患者或家属,他们有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是一般工作人员不可替代的。“ufe”的身影几乎遍及每个精神卫生服务部门。他们开始值夜班、当前台接待、接电话,在日间活动中心、住院部、患者公寓为其他患者服务,与家属联系、帮助患者就业等。“ufe”成为了病人与医生之间的桥梁,也成为了他们的朋友和伙伴。所以管理“ufe”的管理者说“与管理工作人员相比,管理ufe时的问题要少得多”。

本期培训班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是由xx精研所林勇强主任讲授的“个体服务计划(isp)方案设计。共有七个步骤:评估现状,明确问题,确立目标,成功指标,达标策略,设立责任及考评进度。通过方案设计,制定目标及处理方向,落实责任人,进而在规定时间内有计划、有目标地实施每个具体措施,使病人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护理及康复,从而达到治疗与康复两者平衡的目标。

精神病人服药稳定后大多数出现功能衰退及意义减退现象,社会功能不同程度受损,难以再度融入社会。我们通过对病人实施平衡治疗康复及健康教育模式,将阳光带给病人,也将病人的阳光挖掘出来,那么精神病人就有更美好的明天!

全文阅读

精神疾病治疗康复及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编者按:我和小潘医生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精神疾病平衡治疗康复及健康教育培训班二期。本期培训班是由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主办,北大六院协办。课程内容新颖,富有前瞻性,针对性强,专家和导师们运用他们的智慧和幽默使授课生动有趣,而且中英对译让我能专心一致富有学习动力,令我感受甚深。本期培训班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是由xx精研所林勇强主任讲授的“个体服务计划(isp)方案设计。

**月**日——**日,我和小潘医生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精神疾病平衡治疗康复及健康教育培训班二期。现将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本期培训班是由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主办,北大六院协办。特邀外方讲员波士顿大学harding教授和哈佛大学good教授,共有学员44人,来自全国各地精神卫生研究所及专科医院。

针对686项目举办的这个培训班已是第二期,所讲授的内容有:对精神分裂症及其他慢性疾病的有关迷信进行挑战;精神疾病最新研究进展——精神分裂症;与精神病人权利相关的伦理与法律问题;患者与家属专家——意大利特伦多模式感悟;态度、知识和技能:结合临床专业技能和康复技术;康复:帮助重获生活有效途径;在复原过程中重新评估患者状况;个体服务计划方案设计等等。以上课程内容新颖,富有前瞻性,针对性强,专家和导师们运用他们的智慧和幽默使授课生动有趣,而且中英对译让我能专心一致富有学习动力,令我感受甚深。

我感到最新颖的一堂课程是:患者与家属专家(userandfamilyexpert,ufe)——意大利特伦多模式感悟。这个课程由北大六院的姚贵忠教授讲授,内容讲的是:意大利特伦多市因1978年精神病院被全部关闭,只在综合医院开放少量精神科病床,精神科工作人员难以接受。最终成立了精神卫生中心,10个日间照料机构,15个住宿机构。这些机构是由患者、家属和工作人员组成各个治疗小组,重要的是还有“ufe”。“ufe”的意译是“患者和家属专家”。称之为专家毫不为过,因为他们是曾经的精神病患者或家属,他们有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是一般工作人员不可替代的。“ufe”的身影几乎遍及每个精神卫生服务部门。他们开始值夜班、当前台接待、接电话,在日间活动中心、住院部、患者公寓为其他患者服务,与家属联系、帮助患者就业等。“ufe”成为了病人与医生之间的桥梁,也成为了他们的朋友和伙伴。所以管理“ufe”的管理者说“与管理工作人员相比,管理ufe时的问题要少得多”。

本期培训班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是由xx精研所林勇强主任讲授的“个体服务计划(isp)方案设计。共有七个步骤:评估现状,明确问题,确立目标,成功指标,达标策略,设立责任及考评进度。通过方案设计,制定目标及处理方向,落实责任人,进而在规定时间内有计划、有目标地实施每个具体措施,使病人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护理及康复,从而达到治疗与康复两者平衡的目标。

精神病人服药稳定后大多数出现功能衰退及意义减退现象,社会功能不同程度受损,难以再度融入社会。我们通过对病人实施平衡治疗康复及健康教育模式,将阳光带给病人,也将病人的阳光挖掘出来,那么精神病人就有更美好的明天!

全文阅读

浅谈精神科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与安全管理对策

【摘要】 精神科护理风险是指在精神科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导致患者或工作人员不同程度伤害的可能性。除具有一般风险的特性外,还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复杂性, 并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风险后果严重等特性。本文从护理方面因素和患者方面因素分析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了健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加强教育,提高护理安全认识;重视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加强精神科患者组织管理;加强环境安全管理等对策。

【关键词】 精神科;不安全因素;安全管理;法律意识

安全护理是精神科护理工作重点之一,是指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中要严格遵守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认真实施护理计划,确保精神病患者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心身安全[1]。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是引发医疗护理纠纷的隐患。精神科患者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缺失,在幻觉、妄想支配下,易出现冲动伤人、自伤、他伤,这些临床特点决定了其为高风险专业之一,极易引起医疗护理纠纷。因此,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减少医疗护理纠纷,提高护理人员防范风险的能力,是精神科护理人员的重要任务。

1 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主要不安全因素

1.1 护理方面因素

1.1.1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不及时 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经常有突发性事件,如冲动、自伤、自杀发生,护理人员只顾及抢救而未能及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结果与医疗记录不一致,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就无法说明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失。护理记录应真实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由于患者住院时间长短差别大,有些护士从自身利益出发,为了提高病历的表面质量或应付检查而把没有实施的护理计划、没有观察到的护理内容与没有及时评价的治疗,护理效果做了想象性的记录。这样与医师的医疗文书记录就可能产生不一致。

1.1.2 护理操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不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有些只注意对抗精神病药物的名称与剂量,而对辅助治疗的催眠药不能严格把关。如有些患者在用奋乃静治疗时因为多了1 mg艾司唑仑而造成患者头晕、血压下降,给患者造成恐惧心理而不能配合治疗。精神科病房规定15 min巡视1次病房,有自杀自伤行为的患者必须时刻在护理人员视线之内,如果因为护理人员未尽到监护责任而造成患者自伤、自杀,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1.1.3 缺乏工作责任心 患者出现异常先兆不能及时发现,缺乏警惕性与预见性。有些护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参加工作以来,从未出现过任何医疗差错,凭经验办事,对精神病患者这个特殊群体随时可能发生意外事件认识不足。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