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国美食文化论文

中国美食文化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浅论中国、美国、俄罗斯传统饮食文化的不同

浅论中国、美国、俄罗斯传统饮食文化的不同

在中国,烹调是一种艺术;在美国、俄罗斯,烹调则是一种劳动。

中国古代哲学非常注重阴与阳的辩证统一,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两极组成的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如:上与下、左与右、正与反、内与外、男与女等等。中国的儒家文化与佛、道文化也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两极性。儒家文化主张积极进取,而佛、道文化主张消极避世,组成了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中国古代的许多知识分子在青年时期往往尊奉儒家文化,奋发图强;当仕途多有磨难,到了晚年时又遁入佛、道文化,从佛老思想中寻求内心的安宁。儒家文化就好比一架云梯,激励着仁人志士们努力攀登,去摘取事业的果实;而佛、道文化就好比是一张安全网,有人从云梯上跌落下来,就有这张大网将其接住。因此儒家文化与佛、道文化这两极文化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稳定发展的中国文化系统。而美国是一个多种文化兼容并蓄的国家,不仅有英国文化、法国文化,还有西班牙文化、墨西哥文化,以及中国的儒家文化和佛、道文化,等等。美国的文化不是两极,而是多极,提供给人们更多的选择机会。

中国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它给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奠定了浓厚的理论基础,对中国的社会关系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而美国只有两百年的历史,美国的文化是一群来自欧美洲各地的移民,按照各族之间的意志和行为习惯构建起来的,因此在这两种积淀下面,中国与美、俄两国产生了不同的饮食观念。与注重“味”的中国饮食相比,西方则是一种理性的饮食观念。西方人注重科学饮食,讲究营养,并且以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怎样才能让营养元素让人们更好的吸收,这是西方人所关注的。对于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颇深的中国人来说,菜肴的色、香、味、形、意都需俱全,菜色的搭配怎样才能够达到一种深层次的境界这才是中国人所关注的,而香、味则是次一等的要求。例如,在西方大国首屈一指的饮食大国——法国,其饮食文化虽然在很多方面与我们相近,他们同样也很注重烹调的手法和方式,但是一旦涉及到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

因为过于注重营养论文联盟,西方饮食几乎没有艺术可言。各种餐饮产品的科学成分一目了然。各种餐饮产品的科学成分一目了然。在宴席上,人们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美国到俄罗斯,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毫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只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牛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而中国就很讲究“五味调和”,即在重视烹调原料自然之味的基础上进行“五味调和”,用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指导这一调和,调和要合乎时序,又要注意时令,调和的最终结果要味美适口。所以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即或是家常菜,一般也是荤素搭配来调和烹制的,如韭黄炒肉 、肉片炒蒜苗、腐竹焖肉、芹菜炒豆腐干……而此等原料若西厨烹制,则奶汁肉丝外加白水煮韭黄,或炸猪排佐以清水煮蒜苗,完全没有融合的感觉,每种食材都像相互独立的菜。也是基于对营养的重视,美国、俄罗斯等西方国家的人多吃生蔬菜,不仅西红柿、黄瓜、生菜生吃,就是洋白菜、洋葱、西兰花都生吃,这在肯德基、麦当劳里面是经常可以看见的,突然想起前不久我在麦当劳里面吃的那个鸡汁汉堡,里面的生洋葱真的很难让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所接受,更别提他们的沙拉,很多种瓜果混合在一起加上一点沙拉酱,这对于吃惯了熟食的中国人来说,就好比一盘兔饲料。现代中国人也讲营养保健,也知道青菜一经加热,维生素将被破坏,因而聪明的中国人主张用旺火爆炒。这虽然也使维生素的含量下降,但不会完全损失,可味道却比兔饲料好吃得多。因而中国的现代烹调术旨在追求营养与味道兼顾下的最佳平衡,这当然也是一种“中庸之道”。 而西方烹调也更讲究营养却忽视了味道,至少是不以味觉享受为首要目的。他们以冷饮佐餐,冰镇的冷酒还要再加冰块,而舌表面遍布的味觉神经一经冰镇,便大大丧失品味的灵敏度,渐至不能辨味;那带血的牛排与大白鱼、大白肉,生吃的蔬菜,白水煮豆子、煮土豆,虽有“味”入“道”,凡此种种都反映了西方人对味觉的忽视。平心而论,谈到营养问题也触及到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尽管我们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强身,但我们的烹调术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性要求,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于加工过程中。我们从来都是把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虽然人们在赞誉美食时,总爱说“色香味俱佳”,但那是由于我们感受色香味的感觉器官“眼、鼻、口”的上下排列顺序如此。人们内心之于“色、香、味”,从来都是“味”字“挂帅”的。

由于历史积淀的不同,受制度文化影响的不同,中国与美国、俄罗斯的用餐礼仪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先说俄罗斯,对于俄罗斯人,吃在气氛,至于有多少佳肴并不重要.在餐

转贴于论文联盟

全文阅读

辨析核心概念,合理适度引申

“概念”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象并加以概括出来的,它反映了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特征。辨析概念是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基础。教育部张开、王兼闻两位先生在《2016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综评》(《语文学习》2016年第8期)一文中指出:今年的作文试题……引领学生辨析核心概念,在思辨的基础上说理论证。但不少同学在审题时并没有意识到要“辨析核心概念”,对核心概念模糊不清,思维混乱,在几个近似其实又差别很大的概念中跳跃,从而偏离题意。如下面一则作文材料:

最近,一个有着十年厨师和美食评论经历的美国人,为了鉴定出上海最美味小笼包,先后到上海52家小笼包店,总共点了7.2公斤小笼包。他将每个小笼包拆解为皮、馅和汤,分别测量小笼包的总重量,汤汁和馅料各自的重量以及皮的厚度,最后运用公式计算出该小笼包的分数,给予排名,并了《上海小笼包索引》一书。他这种对待中国传统美食的做法,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争论。

(2015学年度广州市高二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材料作文题。作文要求略)

这是一篇事例型材料,最后一句揭示材料的核心内容:“他这种对待中国传统美食的做法,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争论。”“这种做法”即前面提到的美国厨师对小笼包量化的做法,考生应就这一做法作出自己的情感、态度、r值观的评判。材料核心内容有两个关键词:“测量”与“小笼包”,两者在作文中缺一不可。“量化”可以用材料中的“测量”“(公式)计算”“评分”“排名”“拆解”。

材料审题并不难,但不少学生因未能辨析核心概念“上海小笼包”的内涵和外延,引申不当,造成作文内容偏离题意。且看以下六组作文题目:

1.当上海小笼包遇上美国厨师/科学剖析小笼包引发的思考/弄巧成拙的“小笼包索引”

2.传统美食怎么评/中国美食与美国厨师/美食有味,数据无味

3.善待中国美食文化/尊重美食文化的多样性

全文阅读

饮食美学研究进展与内涵思考

[摘 要]回顾中国饮食美学研究演进的轨迹,论文依据研究成果深浅差异将迄今为止的饮食美学的研究进展分为“立足美学”的起步阶段、“局部探索”的初级阶段,并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国内饮食羌学研究零散而不成体系,而对饮食美学全面性、系统性的把握尚未真正开始,还存在学术空白,并针对其研究现状及问题,进一步界定了饮食美学的内涵。

[关键词]饮食荚学;研究进展;内涵界定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09―0046―04

饮食审美对象是特定人群在特定区域及其地理条件下,经过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基于长期的共同生活,共同的,使用共同的语言,具有共同的生活习惯和爱好,渗透进自然、社会、历史因素而升华形成的饮食审美倾向,其特色往往通过特异的食料、食具、食技、食品、食规、食趣和食典展示出来。因此,饮食活动的社会性与文化性使其成为旅游活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构成要素的第一大要素,而饮食审美更是旅游审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进而饮食美学也成为需要旅游美学研究深入探讨的新领域。

中国是在美食观念的悠久历史传统中形成的,具有人类先进饮食文明的国家。由《说文》中“美者,从羊从大”、“甘者,口中含一”以及“美,甘也”,可知中国人最初的审美意识,源于具有物质功利性的“肥羊味甘”的味觉感受。而在漫长的中国饮食历史进程中,随着“味”的观念不断推广与深化,“味”不仅指饮食的“五味”美感,成为中国烹饪追求的核心,还指向了更广阔的社会和艺术领域,如“韵味”、“意味”、“品味”等,而成为中国审美的最典型感受。这使得中国饮食文化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具有了超物质功利性以及感性思考的特征,也最终将中国饮食提升到了艺术的高度,使饮食的目的作用由维持生存走向了审美观照。但基于中国感性思维的民族性,自古以来的历代美食家多关注于烹饪理论和烹饪技巧的总结与介绍,而鲜有将饮食上升到哲学层面进行论述和探讨的论著。回顾中国饮食美学研究演进的轨迹,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发展历程。

一、饮食美学的研究进展

全文阅读

“食品书写”中的文明、国家与国际秩序

【导读】食品在文明论的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吃什么”和“怎么吃”分别发挥着区分他者和建立文明等级的功能。不同文明对于“吃什么”的争论导致了“自我”和“他者”的对立,食品成为划分文明和野蛮的区隔线。不同文化相遇的最直接后果往往是饮食习惯的冲撞,最终形成文明等级论。

在文明论视域中,食品是用以展现对立的符号;与之相较,食品对于国家的代表则更加复杂和吊诡。在一个国家里,食品既在阶级意义上分化着群体,又在民族情感上整合着国家。

2016年4月4日,《纽约客》杂志刊载诗歌《他们的省份有完没完》,抱怨美国的各种中国菜实在太多:“他们的省份有完没完?!如果还没有,我们就有理由心烦!很久前,这里只有广东菜!(很久前,我们很容易知足。)”[1]这引起了轩然大波,华裔愤怒地抗议“白种诗人只想要没有中国人的中国文化。”[2]但作者特里林辩解道,此诗不过是嘲笑“势利的吃货”(foodsnobs)的戏作而已,不该被置于种族主义话语体系中过度解读。

这场论争呼应了近年来美国思想界对食品研究(foodstudies)的热情,是该学术动向在大众文学层面的表现。艾莉森・卡鲁斯所著的《全球化的胃口:美国力量与食品文学》为理解这场文学解读运动中的文化、社会和政治机制提供了思想框架。[3]该书以时间顺序,梳理了美国20世纪文学史中的“食品书写”,从20世纪初的农业现代化、20世纪中期战争时代的食品配额、当下后工业语境下的食品流通等方面呈现了食品对美国身份和国际秩序的折射,从而涵盖了食品研究中三个最重要的主题:食品的文明属性;食品生产和流通的国家政治属性;食品在全球化“科学”语境下的国际政治属性。正是在这三个维度,食品在美国文学中被刻画成“美国力量”的能指。

一、“神圣的饥饿”:食品、文明与“他者”

食品对文明的指涉在《全球的胃口》中没有直接讨论,却是该著的前提和基础。著作第一章从农业现代化的角度分析薇拉・凯瑟的小说《啊,拓荒者!》,其实凯瑟创作中的食品更多地和文明联系在一起。《啊,拓荒者!》中的食品生产的伟大之处更多地来自于欧洲文明相对于印第安文明的优越性。在凯瑟的传教士小说《死神来迎大主教》(穑1927)和《磐石上的阴影》(耄1931)中,食品是欧洲传教士在墨西哥和加拿大等“蛮荒”地区时维持“文明人”身份的几乎唯一的方式。其文化根源就在于,食品在文明论的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吃什么”和“怎么吃”分别发挥着区分他者和建立文明等级的功能。

从哲学和文化意义上来说,进食展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4]在希腊神话中,“饥饿”是区分人性与神性的基本特征,进食成了人类的“命运”和“境遇”(Ananke)。[5]这个境遇即是被困在“身体的囚笼”里,时刻面临着被自然/他者吞噬的焦虑,尽力以各种方式确认自身的“人性”。因此,食品定义着人性的界限,对食物“可吃性”的定义成为不同文明的认识论基础。

“可吃性”有两个根本要求:食人禁忌和可以命名。食人是人类被吞噬焦虑的外在表现,因此在大多数文明中都是最高禁忌。在《铁齿铜牙纪晓岚》第一部第8集里,和a说:“行将饿死的人,已经不是人了……易子而食,那就是锅里的一堆肉!”看似极端的言论从反面证明了食人和人性的对立关系。然而,在少数文明中,食人俗同样彰显了神圣的人性。那些部落将人的肉体等同于“生命力”,食人是他们挽留生命、确保部落文化得以再生产的文化仪式。[6]在现代文明中,食物的可吃性以“可知性”为前提。无法命名的食物是威胁人类主体性的异质,就如凯瑟小说《我的安东妮亚》(幔1918)中,美国祖母“不敢吃”也“不想吃”叫不出名字的“古怪的”东西,扔掉了新移民从故国原始森林里采集的野蘑菇。[7]当下欧美医药管理部门对于中药的苛刻限制也基于同样理由。这一认知是启蒙时代以降“理性”迷思的产物,而非自古如此。古罗马时期强调男性气质,接纳食物入口在象征层面上成为被。不得不吃的食物成为文明的最大威胁,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将之模糊化,避免它获得命名而在人类生活中成为显性在场。[8]

全文阅读

第二届“美食无国界·全球好食材”论坛

2017年6月25日,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主办、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企业家委员和旅游饭店餐饮委员会共同承办的第二届“美食无国界・全球好食材”论坛在北京召开。

本届论坛以“破壁联赢+中餐国际化”为主题,旨在探讨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导下,如何打破行业壁垒,助力中餐企业走向国际化。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监事会主席武力、世界中餐联合会企业家委员会主席孙晓春、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政府美-中大使先后致词。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旅游饭店餐饮委员会主席高福主持。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平,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监管处副处长王雪莲,美国餐饮商会执行会长张天心,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企业家委员会副主席、阿五黄河大鲤鱼品牌创始人樊胜武,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旅游饭店餐饮委员会副主席金辉,西班牙厨神阿曼多,美籍自由媒体评论人周瑞婷,哈尔滨马迭尔集团总经理高晓骅,上海敏慎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凡,中福万家CEO,优品悦动CPO庞景博等出席此次论坛,并针对“美食无国界・全球好食材”发表精彩的主题演讲。来自美国、西班牙、泰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位餐饮企业家及食材供应商齐聚现场,共享经验。

论坛第二个环节继续延续高端对话模式,邀请了花舍咖啡创始人郑金燕,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企业家委员会副主席白玉清,泰美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耿秀彬,北京宫、厉家菜董事长王尚礼,最美食会员卡投资人张儒,长江会基金合伙人张耀等6位餐饮酒店及资本方大咖,对资本如何助力中餐“走出去”和“做大做强”以及餐饮行业与Y本联姻的路径与模式两方面展开了讨论。

在全场200余位餐饮企业家及食材供应商的见证下,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旅游饭店餐饮委员会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携程旅行网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未来,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旅游饭店餐饮委员会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就共同推动“中国好食材走出去、国际好食材引进来”将绿色有机与美食完美结合,并借助中华美食带动中餐企业和绿色有机食材企业的良好发展与合作。与携程旅行网就更好地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展现舌尖上的“一带一路”饮食文化,贯彻落实国侨办海外中餐繁荣计划,以旅游为切入点,为全球游客提供主要目的地的优质美食推荐,共同推广中华美食,打造各地美食名片,弘扬中华美食文化。

活动中,著名书法家姚景林大师为将要启动的“一带一路厨艺创业大赛”赠予了书法作品,为“美食无国界・全球好食材”国际论坛画上圆满句号。

本次论坛也得到了营口北魁生态酿酒有限公司、中福万家、优品悦动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今后该会议还将在海外国际化大都市和中国知名城市相继举办,这一举措必将促进中西美食的交流合作与对话共赢。

全文阅读

从中美饮食文化差异探究中餐菜名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摘要】中美两国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因此,在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文化差异,将富有传统和浪漫色彩的中式菜名翻译得准确、优美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中美两国饮食文化的差异来探究中餐菜名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希望为今后的中餐菜名翻译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从而也使中国饮食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关键词】饮食文化差异 可译性 不可译性 翻译方法

【Abstract】During the long history of development, China and America has formed their own special food culture. So, paying much attention to their difference and translating Chinese dish names with traditional and romantic meaning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process of spreading Chinese food culture. The thesis will discuss translatability and untranslatablity of Chinese dish names from the aspect of different food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nd hope to provide some advice for futur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dish names, so as to widely spread Chinese food culture.

【Key words】Difference of food culture; translatability; untranslatability; translation method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饮食文化也在全球化进程中不断传播,吸引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广泛关注。《美食译院》和《舌尖上的中国》等一系列跟饮食文化息息相关的作品的出现,也体现了对饮食文化的跨文化交流的高度重视。因此,在面临不同文化的巨大差异性的时候,如何将中餐菜名翻译得准确和优美,是使中国饮食文化得到广泛传播的关键。

二、中美饮食文化差异

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源于中美文化的差异,其差异除了体现在中美食物的不同以及烹饪方式的差别上,还体现在中美饮食观念上。

全文阅读

说一下《烹调知识》(合订本)体味

我并不是什么评论者(更不是“家”),也不是拍马奉承之人,因为与《烹调知识》杂志有着几十年的渊源,彼此互相信任、了解,可以说无话不谈,《烹调知识》杂志不仅我一个人看,常与友人交谈,推荐《烹调知识》,受到友人欢迎,也订上一份,来共享《烹调知识》的“美食林”。于是有感而发,写了“谈《烹调知识》(2010年合订本)有感”的千字文(刊于该刊2011年7期),今重读之,2011年合订本的《烹调知识》不仅有“三大感悟”,又有新的感慨。

恕我直言,尊重客观事实,对《烹调知识》(2011年合订本)又有新的感受,再度写这“千字文”,让广大读者、作者来评述,以享美食中的天伦之乐。此次新的感悟分为六点:

一、立足山西、眼看世界:《烹调知识》是山西的地方性美食刊物,本以山西为主,但编辑者却“立地山西,普及全国,眼看世界”,因而使刊物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从《烹调知识》中可以观察到全国美食的动态和知识,更能了解到世界美食的趋势,还辟出了《异域风情》的专栏,如“解密来自地中海的美食——西班牙菜”、“奇特的德国饮食文化”之类的文章,使读者能了解到世界美食的动态。不仅如此,还连载了“世界各国的长寿食品”使读者进一步了解到世界上一些长寿国家为何长寿,一句话,与美食有关。各界长寿的食品,各种不同,各具特色。

二、从美食走向营养化:当今有句时尚话:“不但要吃饱吃好,而且要吃出营养来”。《烹调知识》编辑部顺应这一潮流,辟有“美食养身”专栏,不仅仅“为美食而美食”,而是在美食的基础上,“吃出营养”来,如“五行与中医养生”一文中,中医的“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说及“肺、肝、肾、心、脾”的养生原理,深入浅出,颇有哲理,值得一提的是,这“五行”与“五脏”中最强时间,最弱时间,对养生与食疗的关联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三、随着形势的发展,从美食走向食疗。“食”不仅是果腹问题,吃的好不好,吃得适不适时,这对人体增强抗病能力,“吃出健康来”有着直接的关系。正如《烹调知识》(2011年7期)卷首语中所刊出的“新论饮食养生”一文中三点颇有说服力,一是什么时间吃比吃什么更重要,二是一日多餐比少餐更重要,三是食品比食补更重要,说得具体、颇有说服力,虽是“千字文”,却抓住“饮食养生”的要点。

四、食医被破格提到议程上来。如何办好《烹调知识》杂志,不能因烹调而烹调,而是跳出“烹调圈子”,结合当前饮食与治病的关系,这在2011年中尤为突出。一些疾病的发生,当然有诸多原因,但饮食调理、饮食治病(即为“食医”)是重要的一项。辟出“食养寄语”一栏(笔者建议:是否为“食疗”或“饮食治病”更具体化),如“五谷杂粮”引领健康营养新时尚(刊于2011年8期),不但对“五谷杂粮”进行了考证,而且提出“如何吃五谷杂粮才有营养”,进而引伸到五谷杂粮称为美食的话题,这样有层次的、深化介绍,实为难得的好文章。

五、敢于争论。关于美食,并不一言堂,敢于论据找点、提出新的观念。众所周知,国内风行的“舶来品”——比萨饼,这是意大利的美食,因此,一些洋餐馆,尤其是意大利式的,常以“比萨饼”为自荣,无可非议,意大利以吃比萨饼为习俗,但诚可知,比萨饼并非源于意大利,而是中国。时今中国的比萨饼应为“返销”而已。《烹调知识》(2011年12期)刊出“比萨饼的起源及流行,”一文,简介了比萨饼起源的三种传说,由于尚无史料可证,无法下结论,相信不久的将来,对比萨饼的原产地会有个结论。

六、万变不离其宗。作为《烹调知识》,对中国的饮食文化,仍作了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如我国传统的美食之一——饺子,历史源远流长,已成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一道秀丽的风景线,《烹调知识》(2011年1期)刊出“饺子文化寓吉祥”一文,对了解我国饺子的起源发展有很大帮助,通过“饺子文化”,又进一步了解我国饮食文化,具有特殊意义。

全文阅读

浅析美食新闻报道――以台湾报纸为例

摘 要:台湾饮食文化丰富多彩,离不开媒体对其关注、报道。本文将从新闻学的角度,运用新闻学理论来讨论美食新闻报道的写作形式,从新闻定义、新闻要素、新闻价值、新闻内容等几大方面来看台湾美食新闻报道。

关键词:台湾;美食报道;报纸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310-02

美食新闻是新闻吗?美食新闻不像政治新闻或者社会新闻等硬新闻具有强烈地时效性,其书写结构也不同于一般的新闻,加上如果有广告的嫌疑,可能会违反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所以美食新闻存在的必要性受到质疑。但是,美食新闻与广大群众息息相关,与民生新闻一样存在其新闻性和专业性。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日益增长,对生活的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对美食品味的需求渐渐成为民生休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产生了对美食新闻报导的需求。媒体也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对美食新闻的报导越来越多。平面媒体的采编上,从以往介绍家庭食谱的路线,开始朝向特殊美食、节令美食、流行美食或美食索引等方面规划。报纸也开始开辟专门版面来处理美食的相关报道。如果美食新闻不是新闻为什么常态地出现在每日的报纸中,且版面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这反映出美食新闻报导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市场的需要。基于媒体对美食新闻的重视及报导方式的改变,报纸的美食新闻近年来逐渐成为读者重要的信息来源,人民群众对饮食越来越讲究。在此方面,饮食专业化、方便化、甚至结合地方特色,不仅带动餐饮业本身,同时能够带动旅游业、带动一个地区的繁荣。本文将从新闻学的角度,运用新闻学理论来讨论美食新闻报道的写作形式,从新闻定义、新闻要素、新闻价值、新闻内容等几大方面来看台湾美食新闻报道。希望大家重视美食新闻报道。

一、定义美食新闻报道

在文将美食新闻报道定义为“美食”新闻报道,而不是“餐饮”或“饮食”新闻报道的原因如下:美食的概念主要有三种,一是指味美的食物,《墨子・辞过》:“今则不然,厚作敛于百姓,以为美食、刍豢、蒸炙、鱼鳖。” 二是指吃味美的食物,《韩非子・六反》:“今家人之治产也,相忍以饥寒,相强以劳苦,虽犯军旅之难,饥馑之患,温衣美食者必是家也。”三是美食新解,吃了使人美丽健康的食物;餐饮的概念主要有两种,一是指饮食,比如经营餐饮,提供餐饮。二是指提供餐饮的行业或者机构,餐饮行业,其主要内容是,从事该行业的组织(如餐厅、酒店、食品加工厂)或个人,通过对食品进行加工处理,满足食客的饮食需要,从而获取相应的服务收入;饮食的概念主要有两种,一是吃喝。《书・酒诰》:“尔乃饮食醉饱。”二是指饮料和食品。《诗・小雅・楚茨》:“芬孝祀,神嗜饮食。”美食新闻报道主要报道和美味的事物有关的消息,而美味食物,包含餐点与饮料,与吃东西等方面,比如在哪里可以找到提供美味食物的餐厅?有哪些和美味食物有关的消息?或者邀请擅长烹饪的人教导如何制作出美味的食物,最终目的都是围绕在介绍如何品尝、制作与发掘美味的食物上。因此运用“美食”这名词,应该比餐饮或饮食更加贴切、准确。而采用“美食新闻报导”而非单独以“美食报导”或“美食新闻”定位,主要在于单以“新闻”的时效性而言,在美食新闻报导中亦有包含新产品、新资讯等,有明确的时效性与时间感的“餐饮市场资讯”形式的新闻报导,也有较不受时间性影响,告知读者的“餐厅店家介绍”和“料理制作示范”等属于信息类的“报导”。目前台湾有四大报纸影响力较大,分别为中国时报、联合报、自由时报和苹果日报。中国时报将美食新闻报道登于副刊,版名为《美食》。联合报将美食新闻报道登于周刊、别刊,版名包括《美食》等。自由时报将美食新闻报道登于周刊、别刊,版名包括《美食地图》、《主题美食》等。苹果日报将美食新闻报道登于副刊,版名包括《美食王》等。(整理与2011年12月)。台湾主要四报的版名,大多以“美食”为主搭配其它字眼构成版名,因此将其定为“美食新闻报道”。综上所述,刊登于新闻或副刊版面,版名或专栏的名称和饮食范畴有关,以纪实为基础,内容以传递美味食物相关信息为主,称之为美食新闻报导。

二、从新闻定义看美食新闻报道

“新闻”一词最早出现于唐朝,其定义一直被学界讨论。中解释到新闻是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报道的消息。著名新闻教育家徐宝璜:“新闻者,乃多数阅读者所注意的最近事实。”美国约斯特:“新闻是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报道。”综合以上,笔者认为只要符合以上,即属于新闻的范畴。而美食新闻报道,就是将其资讯、情报限定在美食范畴中,正确的报道出来,美食新闻报道的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一定会遇到的,是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基于以上,美食新闻报道可以归类于新闻的范畴之中。

全文阅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饮食文化的融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所蕴含的文化内容涉及诸多方面,自古以来衣、食、住、行,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要求,而“民以食为天”,可见食物的重要作用必然会促使饮食各方面内容不断扩充,随历史发展形成具有地域与民族特色的中国饮食文化。哲学是人们观察分析世界的思想工具,而中国饮食文化中所包含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联系非常密切。由贺正柏主编的《中国饮食文化》一书,从中国饮食的技术文化、茶酒文化、宴席文化、审美文化等方面着手,系统论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与分类。此书以培养人才为主要定位,以普及饮食知识为基础准则,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出全新的教学理念,既是广大学者学习中国饮食文化的优秀教材,也是推动中国饮食文化走向世界的有益读本。

《中国饮食文化》全书共涵盖八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按照时间顺序重点论述中国饮食文化的生成发展成熟阶段到现代中国饮食文化的新内容,层层递进逻辑严密;第二章主要介绍中国饮食的风味流派文化,包括中国饮食的基本特点、风味流派、主要菜系等;第三章从中国饮食的原料文化、技术文化、命名文化三处着手,整合分析了中国饮食的原料与技术知识;第四章以茶文化和酒文化为主要叙述内容,详细描写了中国茶酒文化的衍生过程;第五章为中国饮食宴席文化,包括其起源发展和菜肴组成各部分;第六章为中国饮食审美文化,为饮食主体对饮食各方面的主观审美要求;第七章主要描写了中国饮食的民俗礼仪;第八章以中国饮食的名人趣事和科学思想结尾。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便与中华文化产生了诸多火花碰撞,不同文化内容交叉融合,形成新时代的文化理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饮食文化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可从《中国饮食文化》一书中,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的整体框架和内部结构,探索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层次关联,以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推动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哲学理论助力。一方面,从理论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由物质世界组成,人类为获得生存手段而进行的活动是物质活动。在饮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正是伴随着石器、陶器等饮食器物的发明,使得饮食烹饪技艺不断发展,美食种类更为丰富。其次,事物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时期,统治者地位的不断更替促进了农牧业的发展,夏朝形成的复合型农业形态使得烹饪原料范围得到扩充;手工业的分工使得饮食生产方面更为细化,烹饪工具不断更新换代,陶器取代了木制工具,油脂的使用进一步丰富了饮食产品的种类;平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饮食需求推动饮食市场范围逐渐扩大,涉及祭神、宴会等各个方面,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念与中国饮食文化的融合之处。除此之外,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和思想方面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科学技术表现在饮食文化中,有以“拌、呛、酱、卤、酥、腌、熏、冻”为主的冷菜制作技术,以“炸、炒、爆、熘、烧、扒、炖、焖、涮、蒸、烤”为主的热菜制作技术。与饮食技术相对应,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科学思想也值得探究,《周礼》《礼记》和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丰富了饮食文化中的科学制作工艺。如传统的“五味调和”烹饪技艺,指将“酸、苦、甘、辛、甜”五类风味的食材原料相互调和,由此制作的事物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进而使得人体体格强健、筋骨柔和。因此五味是否调和直接影响饮食之人的身体健康,是一种经过证实的有效科学饮食思想。另一方面,从实践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应用颇多。第一,实践的客观实在性给人们提供现实技术成果。在中国饮食文化中,人类依靠广博的华夏美食原料,凭借精湛的技艺制作出精细微妙的中华美食,开发出色香味俱全的饮食材料。第二,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主观能动性活动,在饮食文化中,如书中所述闽菜注重原料的本味和质地,因此制作时非常注重刀工,其工艺有“切丝如发”的美称,且闽菜善用糖、巧用醋,菜品去腥爽口,尽力保持食材的自然风味。第三,实践是一种社会历史性活动。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与制约,构造出南北海陆各具特色风格迥异的中国饮食形式。例如沿海地区因海鲜丰富,虾鱼蟹等食法多样形成海滨风味;崇山峻岭之地山野盛产动植物,飞禽走兽都是当地人喜爱的食材,形成山乡风味;广阔无垠的草原上牛羊成群,肉类鲜嫩肥美,形成平原风味;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又衍生出具有代表性的、口味清淡且食材要求严格的清真风味。可见饮食文化中的客观实践受历史制约并不断向前发展。除上述几点之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蕴含的辩证法、历史观、唯物论等思想,与中国饮食文化的融合之处不胜枚举。中国美食满足了人们的生存需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借助《中国饮食文化》一书,将形而上的哲学思想与形而下的饮食制作进行跨学科融合,既提升了饮食制作技巧,又丰富了相关哲学知识,既助雅兴又增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作者:张爽 单位: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全文阅读

2015亚洲旅游与美食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

2015年12月17日,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华南理工大学联合主办,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和华南理工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承办的广州小谷围(岛)2015亚洲旅游与美食高峰论坛在广州隆重举行。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邢颖,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张振刚、校长助理吴业春,广东省旅游局副局长张振林,泰国国家旅游局代表善迪・沙旺甲林,澳大利亚旅游局代表谢玉琴与出席论坛。来自中国、美国、泰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的200多位嘉宾围绕“‘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亚洲旅游与美食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深入研讨。

吴文学副局长在致词中首先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美食旅游首先是美食文化的寻觅,认知传统的中华饮食文化、地域民族文化、差异民俗文化、能工传人特有文化,还有东西饮食文化,融合众长的复合文化。其次是美食文化的体验与享受同旅游活动相伴而行,以美食为主要吸引物,通过消费极大地调动味蕾的兴趣,既健康体魄,也让人处于无限的享乐之中。美食旅游是一种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旅游形态,从本质上讲,映射了以美食为主要吸引物的体验过程,体现了以文化旅游为内核的市场价值的诉求,兼具社会和休闲的双重属性,代表了旅游从大众观光向休闲度假为特征的发展方向。我国是旅游大国,美食旅游资源一流,市场需求广阔,开发潜力巨大,美食旅游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他希望通过论坛的举行,为两者的完美集合建言献策,为开放旅游和美食产业的繁荣提供理论支持和有效办法,促进美食与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邢颖常务副会长在致词中对向有关各界对论坛举办给予的关注与支持表示感谢。他从美食资源开发与建设的角度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构架“一带一路”美食走廊,以“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为落脚点,搜集整理美食信息,挖掘美食故事,点亮美食符号,构建区域性美食旅游高地;二是推动美食符号品牌战略,建设美食城、美食一条街,形成美食集中展示地;三是让美食成为旅游产品,推出“一带一路”沿线美食旅游产品、特色美食旅游线路,让美食促进旅游,让旅游带动消费。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张振刚首先向国内外到场的嘉宾致以诚挚的感谢与欢迎。他讲到,旅游与美食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旅游和美食传播中国文化是一项重要举措。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通过旅游、美食加强与亚洲各国的联系与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他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在促进旅游产业区域合作、推动旅游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研究员张广瑞,华南理工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力,美国拉斯维加斯大学酒店管理学院副院长Billy Bai,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吴忠军,国际奖励旅游精英协会国际理事会理事姚红,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教授屈海林,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副院长江金波,四川旅游学院教授杜莉分别发表主题演讲。

姚红女士、屈海林教授、江金波副院长、杜莉教授分别就“基于区域发展与合作的旅游与美食协同发展”、“美国饮食业发展与顾客行为解析”、“中国自贸区背景下区域旅游发展动态与趋势”、“‘一带一路’美食文化与资源开发”等话题分享了精彩纷呈的观点。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讲话全文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致词

吃、住、行、游、购、娱,是人们对旅游描述最多的六大要素,美食作为旅游过程中的不可或缺的关键构成要素,不仅是游客生理需要满足的基础,更反映了旅游者对于文化、社交等体验需要的满足,在国内外以“美食”作为重要旅游吸引物的美食旅游活动日益得到重视和推广,不断成为带动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新支点。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加快旅游业与餐饮业的融合发展,提升服务和扩展消费,已经成为旅游业与餐饮业相伴共赢的融合点。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