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没落

摘 要:中国是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和丰富传统文化的文明古国,诸多传统节日都拥有各种历史渊源。近年来,西方节日在国内的流行、年轻人家庭观念的淡薄等原因,在无形中淡化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

关键词:中国;节日;风俗;传统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150-01

一、中国法定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时序构成规律体现了中国历史发展中农耕文明的主导地位,较清晰地记录了历史轨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尊重人,但将个体融入群体,强调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人本思想的表现。

1.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按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熬腊八粥;送灶神;打扫扬尘;守岁;拜年;贴春联、贴福;吃饺子、汤圆;舞龙、舞狮;扭秧歌、踩高跷;祭祖,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春节才算真正结束。

全文阅读

论析跨文化视野中的我国传统节日变迁

论文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变迁;跨文化传播

论文摘要:从跨文化的差异及传播角度,分析中外节日的多元共存。我国传统节日自身有必要顺应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趋势,吸纳西方文化元素和思想精华;同时应保护和传承作为非物质类文化遗产的我国传统节日,复兴民族文化与传统,努力维护我国文化的特色和个性,发挥传统节日的积极价值及健康功用。

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概念逐渐淡漠,传统节日的走向及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引起了学界争鸣,成为一个较为厚重的文化课题。

然而,我们不仅不畏惧外来文化的侵人,而且还要进一步加强不同文化的双向交流、理解和学习,达到多元文化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西方将洋节文化输人到中国本土的许多现代化传播理念之运作方法,也值得在继承和创新本土传统节日文化时学习和借鉴。与此同时,要深人反思传统节日的现状,审视整个社会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保护传统节日的策略和途径。为此,需要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参照自己民族文化去认识他国文化特征,才能形成不同文化的多角度全方位认识,以跨文化的视角考察节日文化的变迁与传播。

1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

传统节日是能够纵向传承、横向传播的固定庆典活动,是一宗重大而又占有特殊地位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方式,也是一种隆重举行的标志性民族文化,它是人类文明长期积淀的结晶,并经受历史的磨练而永放光芒。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与创新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契机和有效方式。

作为一种公共的文化行为,节日的最终目的并不单纯在于娱乐或审美,而在于社会教育和社会融合,是为了通过庆祝活动和集体参与,建立一些公共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此外,在各种仪式行为中,节日以其高度的公共性、组织性和历史性而特别适用于文化记忆的储存和交流。这一文化功能,不仅对内文化认同与社会整合,而且对外成为社会群体和谐团结的勃合剂,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一个重要标志。

传统节庆中所负载和蕴涵的和谐对称、淑世情怀、历史意识和乐观自信等文化精神,自始至终成为渲染文化气氛、塑造民族性格的重要内容;植于现代社会中的传统节日,带有文化遗留物与象征物的特点,且具有更大的公开性、全民性和民族性,这要求顺应文化记忆的逻辑以及多方面的社会要求,在保护节日文化及遗产的同时,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兼容性改良与创新。

全文阅读

浅论从文化象征角度谈中国传统节日旅游的发展——以端午节为例

论文关键词:传统节日 端午节 文化象征 旅游

论文摘要:本文以端午节为例,从文化象征的视角,通过列举端午节多彩的民俗事项,挖掘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最终对端午节日旅游的发展提出探索性建议,以期能给中国传统节El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

2008年,国家对法定节假日做出调整,将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三大传统节日增定为具有三天假期的小长假日。旅游业是为“窗口行业”和公认的“朝阳产业”,从文化象征角度探讨中国传统节日旅游的发展,不仅具有深刻的文化践行意义,还可以使旅游业由于传统文化的注入取得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最终实现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交融。

一、端午节文化象征意蕴挖掘

何星亮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象征系统进行论述时提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形式多样,隐藏在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他从文化习俗和信仰的角度分析了二元、三元、五元、八元思维结构。根据端午节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表达方式,本文采取三元思维结构,并基于“三才“即“天”、“地”、“人”的视角对端午节的传统文化象征进行解读。

(一)天:崇尚自然,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的传统节日无论是在节日设立的时间、节日的诸多风俗还是在节日的演变上,都体现了要顺应自然节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针对端午节来讲,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说法很多,其中有一个便是“源于夏至说”。在中国古代,夏至和冬至由于处于季节变化性较大的时间节点而备受重视,是中国古代两个最重要的节气,也被当做重要的节日来过。古语有云:“冬至如大年。”冬至节日一直保留至今。夏至也曾经作为节来过,后来是端午节的盛行,夏至作为节日的活动内容才被挪到端午节了。从这个角度讲,端午节的出现是和季节交替密切相关的。它可以看作是自然对人的生活的制约,人对自然的一种认识、顺应与把握。它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智慧对变化自然的一种适应。

(二)地:鲜明的农业文明特色

全文阅读

论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摘 要: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当中的组成部分,既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珍贵的教育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新社会服务。文章从探究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出发,介绍了传统节日文化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研究物质层面时突出其中的饮食文化和祭祀文化,谈到其精神层面时则重点介绍了传统节日文化体系的贵和尚美、天人合一、贵人伦在内的灵魂精髓。通过对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的精髓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出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讨论叙述传统节日可以对青少年进行人伦亲情教育、和谐社会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依据理由。我们要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自觉建立守护精神家园意识,不但要将中国的传统节日做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精神的文化阵地,也要使之成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文化载体,更要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渠道。[1]

关键词:和谐 传统节日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交流不断加强,许多西方节日逐渐在我国流行起来。加上商家的利益驱使,许多洋节日在中国华丽登场,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反观中国的传统节日,一些传统习俗逐渐流于形式,连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端午节也不知怎么变成了“舌尖上的粽子”,蕴含其中的深层次的文化的厚重的东西却被渐渐遗忘。对此,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公布了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结果,将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三个节日确定为我国的法定假日。这是符合民意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行为表现形式,起源于我国古代农业社会文明,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厚重。其中很多优秀的精神内容为我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可以吸收传统节日文化的优秀资源,也必定会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研究表明, “文化”是人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通过不断创造、总结、积累、流传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历史发展的体现。文化的结构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2]。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然也不例外。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物质层面

1.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

自古“民以食为天”这种思想已经潜移默化于各种传统节日活动中。如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大年三十吃饺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中国传统节日大多是农耕社会由于祭祀活动发展而来的,这些在祭拜神鬼、祖先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习俗的食物不仅肩负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渴望,更代表了一种深厚的民俗情感。

全文阅读

试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对推进高校德育工作的意义

摘要:近年来,高校校园危机事件频发,暴露出我们在“立德树人、以德育人”方面做的还不够好。如何加强德育教育工作,且能落实到位见到实效,是高校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形势下,创新德育教育模式,寻找新的教育途径十分必要。古语说“读史明智,知古鉴今”,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节日文化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对推进创新高校德育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德育工作、教育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承载的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充分体现了r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文化内涵。中国自古就是以农耕为主的农业大国,“二十四节气”就是从事农业劳动的晴雨表,因此也产生了岁时节日。通过节日中对天地、神明的祭拜,表达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折射出中国先人对自然的敬畏,渴望与客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朴实的“天人和谐”的世界观。诸多的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华民族乐观向上,坚韧勇敢的民族性格。例如,“春节”,作为千古第一大节,在中国人心中有着聚合团圆、祈福美好、消除灾祸等功能。“清明节”是一个祭扫先人墓的日子,同时春回大地,花红柳绿,也是郊游踏青的好时节,早在唐宋时期已经形成清明踏青嬉戏的习惯,与踏青郊游相对应,古代逐渐形成了荡秋千、拔河、放风筝等习俗。所以,清明节既是追悼逝者的悲伤日子,又实在是个充满春天快乐的日子。中国传统节日为人们的日常生活营造出一个又一个轻松愉快的生活氛围,对培养人们乐观豁达的人生观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还体现出中国人“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和谐顺遂、安详健康是百姓对生活的追求,对天地、人神的祭拜表达了人们期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中秋节”、“清明节”、“重阳节”则体现出中国人和睦共处的家国情怀。

二、高校德育工作开展的主要途径及问题

现今,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点面结合,即以课堂教学作为辐射面,以辅导员组织召开班级会议,团日活动作为突破点。其中,课堂教学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两门公共必修课为主,且只在大一上学期开授课程。据悉,学生对此两门课的上课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课程枯燥,理论知识较多,实际生活案列少;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讲授书本知识多,师生互动少;课程结业方式是以书本知识考查为主,另提交一篇相关论文。这样的德育教育模式已经无法跟上现代社会的需求,无法适应学生发展的规律,德育教育工作在课堂授课中变为一种形式,不仅具有局限性和单一性,而且在理论学习中无法真正让学生产生内心的共鸣从而得到教育。这是高校德育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最大的阻碍和问题。其次,单单依靠辅导员老师去到学生中间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即使是1:200的师生比例,工作强度依然很大,无法将德育教育工作达到好的效果。

当然,一些高校意识到了这一点,并积极地去改善现状。例如,在大学生中开展专题宣讲会、报告会扩大先进事迹的影响力,集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性表率教育等,以求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但“先进事迹”的教育持续性有限,且只能作为一个时间节点的教育活动。一件件触目惊心的校园事例让这样的努力显得杯水车薪,同时暴露出高校学生德育素养的缺失。古人云“读史明智,知古鉴今”,中国传统节日贯穿于人们一整年的学习生活,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优秀的民族精神和内涵值得全体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和高校学生学习借鉴。

三、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和意义

全文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节日研究述评

摘要:中国传统节日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内容涉及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及其演变,节日的特点,节日的功能以及他们所体现的文化精神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有研究不够深入,并出现许多错误。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演变;节日特点;节日功能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成绩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产生及其演变的研究

节日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学者们对这一问题一直很关注,争议也很多。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注该问题的专著有两部,一部是陈久金.卢莲蓉主编的《中国节庆及其起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另一部是高国藩著的《敦煌古俗与民俗流变——中国民俗探微》(河海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同时关于各个具体节日的产生及其演变在另外27部专著中都有详细的论述。关于该方面的论文有207篇。

上述研究内容涉及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节日期间都有哪些传统的节庆活动,节日在历朝历代的演变以及节日期间的传统食品和服饰等内容。关于节日的来源问题学者们普遍认为一部分在先秦时期既已形成,一部分滥觞于先秦时期,形成于秦汉及其以降。传统节日的形成主要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首先,节日与历法的制定其中包括如节气,干支日等有密切的关系;其次,节日与官方或民间的祭祀.巫社集会有紧密联系;再次,传统节日的产生与神话传说有一定的关系。同时,还有的学者认为传统节日还源于先民的原始崇拜,如:图腾崇拜,天地崇拜,祖宗崇拜。

(二)传统节日特点的研究

古今中外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征,绵延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节庆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自然也有其鲜明的,独具一格的内外特征。对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特征加以系统全面的把握,是深入研究和透彻理解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的题中之义。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历来是一个热门话题,有些学者对此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涉及这方面的论著有:陶立璠著《民俗学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徐万邦的《中国少数民族节日与风情》(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赵东玉著《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版),康新民著《民间节日文化价值初探》(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编《中国民间文化》第二集,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关于这方面的文章有68篇。

全文阅读

“微时代”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

摘 要:微博与微信的普及成就了“微时代”强大的传播功能,“微时代”以新技术提高了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关注度,增强了人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宣扬的“节俭”理念更正了近年来人们对于传统节日庆祝方式的误区,以新手段增加了传统节日的娱乐功能,同时给节日祝福和信息传递带来了很多新的形式。“微时代”里,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与现代技术双向互动,形成了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局面。

关键词:“微时代”;传统节日;微博;微信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2-0157-03

2009年,作为新社交媒体的“微博”展露头角,推出不到一年,微博注册用户已超过1亿。2011年初,一款新的社交软件“微信”推出,14个月内就获得超过1亿注册用户,2013年1月微信用户更是突破3亿。微博、微信及其不断增长的数亿用户共同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微时代”。“微时代”以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为媒介代表,其特点是文本内容短小精炼,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捷,传播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空前普及的微博和微信成为了人们传达节日祝福的新兴载体,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有了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极大地转变了其文化传播的传统景观。

一、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现代意义

植根于中国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在中华民族延续不断的几千年文化传承中不断滋养成型。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载体的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数千年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承载着中国农业社会对于岁时的崇敬,体现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精髓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它还为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提供孕育与发展的平台。

当张牙舞爪的工业文明开始最大限度的“排除异己”,被碾压的农业文明颓废破败、灰头土脸,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彻底打破了以时间划分为标志的农耕生产方式,根源于农耕文明的传统节日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社会变革的步伐加速了文化变迁的频率,年轻人对于“新时尚”的追求,使得春节的贴对联年画、元宵节的团聚赏灯、端午节的龙舟竞渡、重阳节的登高赏菊等传统习俗不断异化。年轻人开始追捧“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舶来品,这些“洋节”依托着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越来越猛烈的冲击着中国本土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及其节日文化的淡化成为必然。

在中国古代,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大部分依赖于世代相传的人际传播,人们口耳相传,使得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得到了较大程度的保留。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造就了新的传媒环境,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占据了有利的传播资源,在这样的传媒环境中,传统文化受到跨文化传播和商业消费的冲击,势单力薄的人际传播在传统媒体的压力下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传统节日文化日渐式微。

全文阅读

大学生中国传统节日认知度调查

【摘要】 大学生“薄中厚外”看待中西方节日是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对南昌航空大学学生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忽视的原因,借鉴西方节日在中国高校流行的经验,提出传承中国节日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中国传统节日;认知度;大学生;问卷分析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文化的相互激荡和国内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国外节日随着“全球化”的潮流泛滥中国高校。大学生作为时代潮流的引领人,时尚的西方节日成为他们的首选,据在校园里的初步了解,很多同学对一些中国传统节日了解并不多,中国年轻一代逐渐习惯西方文化却慢慢忽视和遗忘中国传统文化。

南昌航空大学大学生中国传统节日认知度调查课题组,在校团委信息中心、中国节协会帮助下,于2009年10月随机对全校550名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认知度进行了综合调查。问卷围绕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态度、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参加意愿和方式、对传统节日发展现状的了解、对传统节日推广传承的看法以及西方节日受欢迎的原因,共涉及了六个调查系列,16个题目,50个选项。共发出550份,收回535份,可用问卷500份。其中,文科生填答146份,理科生填答354份;男生359人,女生141人

一、大学生对传统节日认知现状

1.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普遍较低。在调查中,只有42%学生认为传统节日有意义,说得出一些节日的内涵;21%学生对传统节日比较淡漠,谈不出节日习俗,甚至说不上几个节日名称;37%的学生对传统节日当作常识了解,但对节日本身的意义已经失去评判。另外,32%的团委、学生会举办此类活动,但参与此类活动的学生不到10%。

2.大学生地域差异影响传统节日认知度差异。出生在北京、上海等政治经济中心地区的学生,更加注重次生性的节日文化,如妇女节、青年节等随着革命运动产生的节日;出生在西部省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更加注重原生性的节日文化,土生土长的地区性节日氛围比全国普遍性的节日更加浓厚;出生在城市的学生,其思想紧跟经济工业化发展的时代潮流,对根植于农业生产的传统节日较为漠视;出生于农村的学生,其生活方式仍然保留大部分的传统劳作业,对传统节日有着天然的亲近与认同。

3.大学生思想西化的程度急剧加深。好莱坞大片的强势输入,情人节的浪漫入侵,每每西方节日将临,商家使出浑身解数吹捧,大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下趋之若鹜。对中国传统节日则反映平平,除了中秋节会互赠月饼,再无其他深意和方式。调查显示:72 %的大学生喜欢洋节日,是出于娱乐和心情放松的需求,中国传统节日赋予了过多的价值深意而又缺乏现实感,让人过得很累。

全文阅读

春节文化研究综述

摘 要: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对中国人意义非浅。过去学术界对春节的关注是将其置于节日民俗(特别是岁时节日)这个大的节日研究背景中,作为岁时节日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来考察的。21世纪初始民俗学、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众多社会学科才注意将春节作为独立对象来研究。民俗学侧重于收集和记录春节的具体形态,描述和挖掘其文化内涵及原始意义,社会学与人类学则侧重在春节的功能上做文章,文学界与历史学界侧重于对春节节日语言及其历史演变的探究。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田野调查和文献法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在田野考察和对史料、地方志等文献资料的研究上。笔者试图从学术界各学科对岁时节日研究的历程中去回顾中国春节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关键词:春节文化;传统节日;民俗学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120-03

一、20世纪初至80年代以前的研究

中国民俗学产生于上个世纪初“五四”时期,对节日民俗的探索也始于此。从“五四”时期到八十年代以前,学术界主要做的是对节日民俗资料的调查、收集、整理。就相关研究成果来说,不得不提两本书: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1923)与娄子匡《新年风俗志》(1935)。《中华全国风俗志》是胡朴安在二十年代初编成的一部有广泛用途的全国风俗百科全书,书中对各地方志和古今笔记、刊物中所载风俗进行了汇编,其中涉及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们过节习俗。就节日民俗总体研究来看,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人们开始尝试运用新方法、扩大新视角来挖掘节日民俗中的文化内涵,为八十年代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20世纪80年代的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在“双百”方针号召下,各种传统文化艺术重新受到重视。节日文化研究,与其它人文学科的兴起一样,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罗启荣、阳仁煊,较早关注中国传统节日的学者,在1983年出版的《中国年节》[1]一书中,将中国传统民族节日按季节进行分类为“孟春节日”、“仲春节日”、“季春节日”、“孟夏节日”、“仲夏节日”、“季夏节日”、“孟秋节日”、“仲秋节日”、“季秋节日”、“孟冬节日”、“宗教节日”。

全文阅读

中美两国传统节日及其文化内涵比较

摘要:本文对中美两国的传统节日的共性和差异进行了比较,揭示了造成这一现象的两国文化内涵的异同。

关键词:中美;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的独特的传统节日,它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意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美传统节日是在不同的文化系统中发展起来的,有着各自的特点。本文将对中美传统节日进行了比较,以此对节日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

一、中美传统节日在饮食方式上的共性与差异

1.1中美传统节日在饮食方式上的共性

中美主要传统节日中的某些食品都具有纪念意义和象征意义。首先,纪念意义,或纪念某些事,或纪念某些人。中国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为国而死的屈原。在美国,感恩节吃火鸡是为了纪念先民勇于开拓的精神。其次,具有象征意义。“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的月饼香又甜”。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人们边赏月品尝月饼,边思念亲人,圆圆的月饼在中国人的心里就成了中秋节的象征,也是家庭合乐,美满团圆的象征。在美国,2月14日是美国的情人节,一提到情人节,人们自然会想到巧克力。在这一天,不论是恩爱的夫妻,甜蜜的恋人,还是亲朋好友,都会赠送巧克力,表示关怀。于是在美国人们的心里,巧克力当之无愧地就成为了幸福美满、温暖甜蜜的象征。

1.2中美传统节日在饮食方式上的差异

第一,饮食所占比重不同。“民以食为天”的古语反映出中国人对饮食的重视。特别是节日的饮食,更是重中之重。如春节要吃饺子,端午节要吃粽子,中秋节要吃月饼,小年要吃灶糖等。饮食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占有很大比重。在美国传统节日中,庆祝、纪念的活动占比重较大,饮食习俗所占比例就小得多。相比较吃什么食物,圣诞节时,圣诞树、圣诞老人和圣诞贺卡则更具代表性;感恩节时,举行游行活动才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第二,合餐制和分餐制。中国人庆祝节日时,大家喜欢围坐在一起用餐,而美国人庆祝节日时,常常采取分餐和自助式。第三,节日食品反映的内容不同。在我国,传统的节日食品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除夕夜吃饺子,意为财源广进;南方人过年吃年糕,意为年年高;元宵节吃元宵,象征着招财进宝等。而在美国,节日食品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在节日通过庆祝的方式表达信仰,交流感情。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