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众筹考察报告

众筹考察报告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美股权众筹平台商业模式对比分析

摘 要:近两年,发源于美国的股权众筹在中国发展势头强劲,为中小型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但是,与美国相比,中国股权众筹的成功率和使用率不容乐观。文章从股权众筹平台角度出发,对比美国的股权众筹平台Angellist和中国的天使汇,剖析商业模式差异,为股权众筹平台的本土化发展提出借鉴意见,从而积极发挥股权众筹的融资功能。

关键词:股权众筹 商业模式 对比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1-118-02

一、引言

近两年,发源于美国的股权众筹在中国发展势头强劲。截止2015年8月底,我国开展股权众筹业务的平台由2011年的2家增至116家,项目成交数量为1321个,众筹成功项目的交易总额突破53亿元大关,达到53.72亿元。虽然股权众筹平台呈现爆发式增长,但《中国股权众筹行业发展报告-2015年8月》统计数据显示,项目成功数量为0的平台就有33家,50.86%的平台只有1~10个成功项目,项目成功数量过百的仅有3家,众筹成功率堪忧。

与此同时,发源于美国的股权众筹成功率非常高。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美国共发生近5600起众筹案例,拟募集资金高达1.04亿美元,实际募集资金达2.15亿美元。相比美国,我国股权众筹仍处于发展初期,融资功能发挥程度有限。股权众筹平台作为连接融资方和投资方的中介机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股权众筹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股权众筹平台的支持,好的商业模式对项目的成功融资会起到催化作用,反之也会起到阻碍作用。

二、股权众筹界定

全文阅读

邹韬奋《生活日报》的股份制经营思想

邹韬奋是我国新闻史上杰出的新闻出版工作者、政论家,他一生创办或编辑过十余种报刊,在新闻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其中,《生活日报》是他所经营的唯一一份日报,也是他利用股份制经营的一份报纸。《生活日报》从开始发起筹备,到后来创刊发行,直至最终被查封,一直以股份制经营理念为指导策略。

多少年来,邹韬奋一直盼望能够“办一种适合于大众需要的日报”①。在《生活日报》之前,邹韬奋曾经主编过《生活》周刊和《大众生活》杂志。但是,杂志并不能够完全实现邹韬奋的办报理想。他多次说过:“我平生并无任何野心,我不想做资本家,不想做大官,更不想做报界大王。我只有一个理想,就是要创办一种为大众所爱读,为大众做喉舌的刊物。但是办好一种周刊是不够的,我们一定要创办一种真正代表大众利益的报纸。”②可见,《生活日报》寄托着邹韬奋全部的办报理想和希望。这份报纸在他心目中的分量最重,付出的心血也最多。考察《生活日报》,我们不难发现邹韬奋独特的股份制经营理念。

一、股份制经营思想的基本内容

邹韬奋是《生活日报》的实际发起人。邹韬奋曾于1926年接手《生活》周刊,出任主编。经过他的惨淡经营,到1933年,该刊销数已经从原来的二三千份增加到十五万份。《生活》周刊的成功进一步激励了邹韬奋。九一八事变后,国难深重,邹韬奋深感创办一份日报以鼓动抗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这种背景下,邹韬奋和其他新闻界同仁共同发起筹办《生活日报》。

应该说,在创办之初,邹韬奋是有比较成熟的想法的。1932年,他起草的《创办〈生活日报〉之建议》在上海《生活》周刊第7卷第9期。在这篇《建议》中,邹韬奋详细论证了《生活日报》的经营策略,包括经营特色、广告刊登、费用筹备等各方面的问题。这个布告实际上是筹备《生活日报》的计划书。在筹备的过程中,邹韬奋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于原来的创办计划有许多修改。最终确立了股份两合公司的经营方式。这主要体现在1936年7月底修订的《生活日报社股份两合公司章程草案》中。

从《生活日报社股份两合公司章程草案》来看,《生活日报》已经具备了一个公司的基本形态,对于公司的性质、公司经营事业的范围作了明确的规定。公司组织结构与各个管理人员的职责也都有明确的分工,确定了公司的基本章程,尤其是对公司的帐务管理、公司盈利及股东分红方式都有明确的规定。这在当时的报业市场上并不多见,即使是当时名声显赫的《大公报》也没有完整的股份制经营办报规定。当时《大公报》所筹集的资金主要是来自大的民营资本家,几乎是独资经营,虽为公司,但是权责并不明确。③可见,当时《生活日报》的经营思想是比较先进的。具体来说,报社股份制经营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行股份两合公司

所谓股份两合公司是指由无限责任股东和有限责任股东共同出资组成。无限责任股东管理和控制公司的经营活动,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连带清偿责任;有限责任股东一般不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对公司债务仅以其出资额为限负有责任。有限责任股东必须达到法定最低人数,同时有限责任股东的资本部分均分为等额股份,且可以公开发行、买卖股票,但若要转让其拥有的股份,须征得无限责任股东同意。

全文阅读

我国房地产众筹发展现状及监管建议

【摘要】房地产众筹作为房地产企业的转型之路,逐渐成为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新兴动力。本文以2016年4月深圳互联网金融协会全面叫停房地产众筹业务事件为例分析了目前我国房地产众筹市场乃至整个众筹市场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众筹市场的监管经验,提出完善我国众筹业监管的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众筹 非法集资风险 法律风险 信息披露与定期报告机制

一、深圳叫停房地产众筹事件

近期以来,为了推进房地产业的发展,国家相继连续推出房地产利好消息来刺激公众对房地产业的需求。因此,今年春节后包括三线城市市场在内的房地产市场均呈现价格良好、数量齐上升的势头。深圳楼市则在这次房地产好势头中更为火爆,房价迅猛增长。深圳房地产业内趁势推出众筹炒房业务,吸引了一大批参与者热衷于其中:包括中介、房地产开发商,也有众筹、P2P等互联网金融平台。

在当前的情形下,深圳这个做法的目的在于防止杠杆放大了金融风险,抑制当前房价泡沫进一步催生,同时防止可能引发的金融诈骗。政策的出台可能对房地产业一触即发的金融风暴起到了抑制、缓解作用,保持我国金融体系更加平稳、良好运行。此外,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也引起相关部门的警惕。就现今情况来看,监管部门应积极组织深圳银行召开房地产信贷监管会议,要求银行更多方面了解客户信贷记录及相关资金情况,通过调查甄别出投机性购房行为。

二、房地产业众筹存在的问题

(一)非法集资风险

众筹炒房潜在风险涉嫌非法集资,存在投资人资金被非法利用风险,易导致维权事件的产生。

全文阅读

众筹帮你实现创业梦

“1986年被制造于广州,单身未婚,7岁学电脑,13岁戒掉游戏,捣鼓黑客……”微窝创始人钱科铭这样在网上介绍自己。创业5年的他,今年经创业前辈们的推荐,入选为中欧创业营的第三期学员。“众筹学费”正是中欧创业营创始人李善友教授给新学员们布置的第一次实践任务,学员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来为自己筹集学费。最多只向朋友借过一万元的钱科,只得使出十八般武艺来众筹,“求捐助!交学费!不卖身!只卖未来!”成为钱科铭宣传语。

他将自己的“ 卖未来”方案设置了5000元、2000元、666元、199元、100元、10元等多档位套餐,价有高低,回报各异,以供粉丝们选择。最高档套餐的回报丰厚新颖,不仅承诺共享学年内的中欧课程笔记、组织定期饭局交流,更创新性地让购买该档位套餐的支持者成为其下一个项目的投资人及虚拟董事,有限度地参与交流项目进度和发展。仅一天的时间,钱科铭就成功筹集到了学费,甚至略有超出。

小清新众筹最受欢迎

众筹(大众筹资)模式是在2011年进入中国的,运营模式可以解释为通过互联网方式,筹款项目并募集资金,向公众展示他们的创意或者产品,进而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援助,同时给投资者产品、股权等形式的回报。

在众筹网站上,你可以设定5 块、10块、10 0块或者其他不同的资助额度,前提是你必须给不同资助额度设定回报方式,可以是产品纪念徽章或T恤,也可以是开发阶段的试验品或最终的成品。在一定期限达到目标筹资额后,你顺利完成项目,并在说好的期限内,给予投资者设定的回馈。

这一切看似如此美好,但如何获得投资者的认可,成为摆在众筹发起人面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对于某些项目,例如规模较大、要求较高的项目,项目发展可能会出现失误,并出现长期拖延,这些问题如何向投资者说明等等,都是众筹发起人需要提前思考的问题。

目前大额的项目,众筹一般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如单向街书店项目是点名时间网站上筹资规模排名前列的项目之一。它筹到了23. 5万元,这个众筹案的成功是基于“单向街”这么一个早已完成、成形可见的书店及品牌。《十万个冷笑话》众筹同名电影、《快乐男声》众筹同名电影等项目,之所以能在众筹网站上筹资上百万元,都是前期已经有很高的知名度,这样在众筹网上比较容易众筹成功。而对于其他绝大多数项目来说,则没这个基础。

即使这样,一些简单清晰又有情趣的项目,目前在众筹网站上获得的支持度比较大。例如,把自己准备自酿葡萄酒的想法放到网上,投资者都可以获得自酿的葡萄酒。准备写一本旅游记录的书,投资者可以获得分享旅游见闻的机会和获得这本书。这些小清新、实现起来比较容易的项目,目前在众筹网站比较受欢迎。

全文阅读

众筹从融资模式转为营销模式的探讨

摘要:研究众筹操作中的问题,分析其作为营销模式后操作手段。

关键词:众筹;融资模式;营销模式

中图分类号:

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2010002

1把众筹当作融资模式,其实是大众的误读

1.1众筹是什么

全文阅读

创客如何玩转产品众筹

1元买辆车,10元拍电影,100元就可以当“老板”做股东……也许有人质疑,这是痴人在说梦话吗?不,在互联网众筹模式下,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难怪有人说,“除岁月外,一切皆可众筹”。

什么是“众筹”?简单来说,你有一个好创意,但缺钱,于是向大众筹集资金,一人添把柴,只要在规定时间内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使创意项目成功付诸实践,众人便有权分享成果。与预售、团购不同:预售是B2C,众筹偏向C2B,就是出资人先有购买或投资的意愿,筹资人按需组织生产。说到底,众筹就是筹人筹智筹资源。 舶来品在中国

作为一件舶来品,众筹自2011年进入中国,在2014年、2015年出现迅速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国共有354家众筹平台,目前正常运营的众筹平台达303家。自2011年第一家众筹平台点名时间诞生,到2012年新增6家,再到2013年新增27家,众筹平台增长较为缓慢。而至2014年,随着互联网金融概念的爆发,众筹 平台数量显著增长,新增运营平台142家,2015年新增125家。

业界普遍认为2015年是“众筹元年”,平台数量急剧攀升,众筹模式、产品也在不断创新。同时,阿里、百度、京东、36氪、奇虎360等知名互联网企业也纷纷涉足。 怎么选:产品众筹or股权众筹?

“世界是展现想象力的画布。”在美国著名众筹网站Kickstarter的首页上,醒目地写着这样一句话。正是这句话,激励着无数怀揣梦想的创客涌入众筹怀抱。

不过,有不少创业朋友发出这样的疑问:“应该如何众筹?”看似很普通的一句话,却反映了一个现实:每个人都能把众筹放嘴边,但实际上并不了解众筹的概念。

通常来讲,根据回报方式的不同,众筹分为四大类:回报众筹(在中国通常称为产品众筹)、股权众筹、公益众筹、债券众筹。目前我们所谈的众筹主要就是指产品众筹和股权众筹。那么创业者是应该采用产品众筹还是股权众筹?

“对于大部分初创项目来说,可以先进行产品众筹,得到市场印证认可之后,再进行下一轮股权众筹。”青橘众筹CEO管晓红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如果将项目比作一条鱼,那就要在产品众筹的这个池子里把鱼养大、养好,从中挑出最强壮、最有价值的,再放到股权众筹的池子中去。

全文阅读

商品众筹的支持体验

因为回报直观、支持简便,在众筹行业中,商品众筹平台的数量最多,用户也最活跃。根据零壹研究院的统计,截止到2014年年底,我国各种类型的众筹平台达到128家,其中商品众筹平台有78家,占比接近61%,如果算上另外14家混合型平台(既有商品众筹又有股权众筹),占比接近72%。商品众筹行业2014年的交易额估算在4亿元左右,数额虽然不高,但是2013年的4倍以上,增长率超过300%;支持者的人数更是超过70万人,乐观估计可能接近100万人。

2015年,随着“创客”一词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创客空间”成为圈内热词,与之密切联系的商品众筹势必迎来更好的发展机会。那么,抛开数字,考察这个行业的发展质量如何,是否能够真正实现爆发性增长,一直是作为行业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为此,零壹研究院从2014年8月开始,启动了商品众筹产品体验计划,选取了8家代表性平台,7类代表性产品类型和21个具体项目(产品)进行了投资体验。

体验与评价标准

为了能够对于体验感受进行量化评价,零壹财经研究院制定了众筹支持评价的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的逻辑包括:首先,众筹平台自身的运营非常重要,它决定了平台的氛围、项目的平均质量、项目的运作能力和项目选择、支付、反馈等操作的友好程度。好的平台吸引好的项目,二者相得益彰,反之则互相“坑害”,因此我们设定网站(平台)的相关分数上限为123分,低于项目相关分数上限的197分,但依然占据重要地位。

具体到产品(项目)体验,我们把它拆分成三个部分:项目设计,主要衡量项目的创意高低、文案质量和回报设计的合理性,其中创意最为重要;项目执行衡量项目团队是否尽心尽力、保质保量的执行了项目设计,因为它直接决定着支持者能否按时收到与承诺相符的回报,因此分数上限高达93分;项目客服则衡量了支持者遇到问题时是否能得到及时、方便、有效的服务。

从二级指标的分数来看,项目执行(93)、项目设计(76)、网站运营(55)的分数排名前三,反映了我们对于众筹支持各环节重要性的设定,同时我们也兼顾了网站操作(36)、项目客服(28)、网站客服(16)和网站交互(16),以期对众筹产品的支持体验给出从形式到内容的全面评价。

体验结果

按照项目执行程度进行排序,可以发现出版类最高,其次为物品设计、科技、情怀、活动、影视,最低为音乐。这深刻反映了一个事实,标准化程度越高的项目执行程度越好,而且执行程度几乎与设计得分无关,这有力地说明了预售在众筹平台实质性的统治地位。反而是本该创意无限的音乐、科技类项目,其设计排名反而极低。

全文阅读

证券法修改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

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一直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心结,那么此次证券法修改能不能给小微企业带来一丝温暖呢?笔者认为,中国在修订《证券法》时应该将这一问题加以考虑。

不仅中国着急修改证券法,美国也为证券法修改忙碌不堪。只不过美国着急修改证券法是想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与中国修改证券法的初衷略有差异,但可以给我们提供不少启示。

小企业IPO断档危机让美国朝野忧心忡忡。各方纷纷建言献策,呼吁“把小企业重新带上IPO的高速路口”,以此促进新兴企业发展并增进就业。在此背景下,JOBS法案应运而生。JOBS法案开出的药方,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降低对财务信息真实性、合规性的监管要求,包括(1)豁免萨班斯法案404(b)条款关于公司内部控制的审计及披露要求;(2)豁免审计师强制轮换的要求;(3)免于遵循新的或新修订的会计准则,除非该项准则要求私人公司同样遵循。

二是降低信息披露透明度,包括:(1)将财务数据披露的报告期由最近五年缩短至两年;(2)降低高管薪酬披露标准;[JOBS法案针对“新兴成长企业”大大降低了《多得弗兰克法案》规定的高管薪酬披露要求。](3)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可以向SEC秘密提交;(4)调高1934年《证券交易法》关于注册为SEC报告公司的股东人数法定标准,由在册股东500人增加至2000人;[500人标准的要求沿袭自1964年。JOBS法案修订了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12(g)(1)(A),允许公司资产规模达到1000万美元,且2000名股东或500非获许投资者。一旦达到该项资产或股东门槛,公司应于财务报告截止日后120天内,向SEC申请注册为报告公司。该条款还修订了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12(g)(5)条,对于依据1933年《证券法》豁免注册的员工补偿计划而成为股东的,不计算在2000人的计算之列。另外,通过众筹方式成为股东同样不计算在内。]

三是放松对发行融资的事前监管和过程监管,包括:(1)IPO过程中,打破原先为防范利益冲突设置的“清规戒律”,例如卖方分析师与投资银行部的防火墙,承销过程中研究报告“静默期”等限制;(2)增加豁免注册的种类及便利性,例如:a.授权SEC修改Regulation A,拟议中的规则将豁免注册的额度从500万美元提高至5000万美元;b.在Regulation D的506规则的基础上增加506(c):在“获许投资者”范围内的发行,允许采用广告宣传和公开招徕;c.开创“众筹“豁免注册,截止目前,股权众筹由于涉及公开发行的注册,在美国发展缓慢。2012年众筹融资募集的27亿美元中,52%通过捐赠模式或奖酬模式,44%通过借贷模式,4%通过股权模式。2012年《JOBS法案》创设了股权众筹的豁免注册,并授权SEC有关规则。目前SEC已公布征求意见稿,最终规则呼之欲出。根据征求意见稿,众筹在诸多方面突破了传统豁免的瓶颈:(1)以互联网作为融资平台,突破了传统豁免注册关于“广告宣传”及“公开招徕”的;(2)对投资者的经验、财富及人数都无限制,仅根据投资者的收入及财富水平限制单笔项目投资金额及比例。

2013年作为法案实施后第一个完整年度,经济形势回暖,资本市场一片繁荣,S&P指数上涨29.6%(扣除股利后),179家美国企业实现首次公开发行并在三大交易所上市,创五年来最高值。然而小企业IPO颓势惯性未改,仅有9家小企业(市值低于7,500万美元)实现上市,占当年IPO比重9%,接近历史最低水平,仅高于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

从筹资额角度看,2013年平均每家IPO融资2.47亿美元,中位数为1.26亿美元,与前几年水平相当。可见IPO仍为大规模融资的平台。就目前来看,JOBS法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作用有限。

全文阅读

学会网络筹款,中国的筹款人能筹得更多

近年来,中国的网络筹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并有极大可能在不久的未来获得更具潜力的增长。但是,我们在乐观的同时也要吸取一些教训,因为很显然,中国的筹款人如果能懂得如何正确使用网络筹款的话,他们可以筹得更多。

在中国,企业捐赠者是慈善收入的主要来源,个人捐赠的比例很低。这仅仅反映出了现阶段中国筹款行业的发展,我们不应视其为一个问题,这恰好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在未来的几年,个人捐赠将成倍增长,并会是企业捐赠的好几倍。达到此目标的关键因素就是网络筹款。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网络捐赠无疑是最便捷安全的捐赠方式,在家里或者办公室就能完成捐赠。但我们要知道,虽然大部分人通过网络进行了捐赠,但他们往往是在线下对捐赠发生兴趣的。比如,捐赠人看到一则关于环境破坏的专访或者影片后才在网上进行捐赠。虽然捐赠是通过网络,但筹款实际上通过电视完成的。这里是有区别的――筹款是通过一个渠道完成的,而钱则是通过另外一个渠道入账的,筹资人必须能够清晰分辨这二者并分别进行追踪和评估。

移动支付也是不可抗拒的趋势。但我要再次提醒各位:要区分清楚“筹款”和“收钱”的不同。这两者都很重要,但“收钱”要比“筹款”简单多了。

如果所有机构都能够不再受制于公募基金会的筹款资格,并放开手脚通过网络进行筹款,网络筹款将会得到极大的发展。同时,网络筹款也需要有所控制以确保高标准,避免公众受到不恰当的、泛滥的以及恶意的筹款骚扰。

通过《2014中国网络捐赠第三方平台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我看到很多筹款额的增长都是简单地因为人们被要求得更多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很好。最近在英国,公益捐赠者和公众(当然,这二者并不一样)对于被要求捐赠更多普遍都是容忍的态度,但也是有限度的。当捐赠人感到他们被要求得太频繁或太过分时,反而会有灾难性的反效果。

我还不大可能近距离地观察中国网络捐赠的各种平台和方式。目前看来中国的网络捐赠正处于发展中一个很初级的阶段,但已经有了许多创新以及想法涌现,虽然有些可能会失败,但有些亦会成功,并且在短期内,这个市场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一些大概的观察

全文阅读

国外众筹新闻的发展及启示

众筹新闻(Crowdfunding Journalism),即媒体或记者个人通过众筹模式向大众申请资助,得到新闻采写与报道的资金,受众则以提供资金的方式参与新闻生产与制作的过程。网络时代,传统媒体价值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传统新闻业缺乏资金支持的窘境日益凸显。众筹新闻这种面向大众融资的创新性媒体经营与新闻生产模式,对于传统媒体在商业模式的转型与新闻制作的探索方面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国外众筹新闻的发展

Crowdfunding,在国内被译为“众筹”或“众募”,这一概念最早见于美国互联网杂志《连线》,即在互联网上面向大众募集资金,帮助发起人完成某个有特定意义的项目。众筹这一概念应用于媒介领域,可追溯至2008年上线的众筹新闻网站“Spot.us”,此后Kickstarter等众筹网上也出现了许多新闻类众筹项目。

Spot.us是一个强调社区力量的新闻专业众筹网站,是目前对于众筹新闻模式运作最为成熟的一个网站,通过解读Spot.us可以梳理众筹新闻的具体运作与实现模式。个人在网站上对于新闻计划以筹资项目的形式予以发表,展示对新闻报道的想法、做法、时间跨度以及需要资金的名目与去向,同时对新闻报道完成后对出资者的回报给予了明确交待。大众据此对新闻计划进行评估,产生兴趣者直接在网站上进行投资操作。根据创始人David Cohn今年2月的Spot.us咨文,网站目前拥有160个项目,并成功募集资金65万美元。一个典型的例子发生在2009年11月,《纽约时报》于当月9日刊发太平洋漂浮垃圾的报道,称其面积约有美国德克萨斯州的2倍之大。这篇报道的作者,自由撰稿人Lindsey Hoshaw正是通过Spot.us募集到1万美元,在数百名网民的资助下完成了报道的采写与制作。此次众筹新闻实践的特别之处在于,最终稿件刊发在《纽约时报》的版面上,这在新闻业转型时期为媒体商业模式的转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不仅如此,新闻众筹网站在细分领域之下还发展出了专门资助新闻摄影记者的,以及为视频新闻提供支持的。

众筹平台Kickstarter自2009年4月成立以来,有多达816个新闻项目在该网站上寻求众筹资助,其中有36%的项目成功获得资金支持。关于Kickstarter值得借鉴的例子是,由传统媒体NPR(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与This American Life(美国生活)广播栏目合作,在2013年发起了一个明星项目“Planet Money T-shirt”。这个选题对一件T恤从原始的棉花状态到成品的销售环节进行跟踪式记录,将T恤的这段全球之旅以视频、文字、图表等组合报道形式在网站上。项目在14天的筹款期中获得超过2万人总计59万美元的支持,每人资助25美元就可以得到一件报道里的T恤。

如果说上述众筹新闻网站的属性还被定义为非盈利性新闻服务平台,那么一个酝酿并诞生于众筹模式的商业新闻网站De Correspondent的成功上线,从根本上显示了众筹新闻对于媒体经营模式探索的创造性与可行性。De Correspondent是一个荷兰语在线新闻网站,创始人Rob Wijnberg原本是荷兰发行量最大的全国性媒体NRC Handelsblad新闻集团nrc.next晨报的主编。由于其在新闻报道理念上更注重生活贴近性与社会影响性,与主流媒体的官方思路无法契合――比如传统报纸仍将政府年度预算视为头版头条,于是,其从报社辞职并于2013年4月发起De Correspondent众筹项目,仅用了8天时间就筹集金额超过170万美元,吸引近1.9万荷兰人进行了投资。这些资金用于De Correspondent的网站开发与团队招募,目前网站实现任意阅读设备的使用,并拥有7名全职作家和19名兼职的自由作家团队,以及2.4万名付费用户。根据Wijnberg的说法,荷兰整个国家的人口总数是1680万,换一个角度进行推算,De Correspondent相当于一个有45万付费订阅用户的美国出版物。

除了显见的通过众筹实现新闻品牌的建立与推广,De Correspondent的启示在于开拓了传统媒体依赖广告主实现盈利之外的一条新路径:其业务模式是向读者销售内容,同时在初创时期更是兜售理念来兑现价值,订阅费用与众筹捐赠成为网站的收入来源。网站版面“去广告化”的背后,是新闻网站可以保持报道的独立性而不用屈从于广告客户的利益导向,这将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同时De Correspondent的订阅用户又与传统的订阅用户存在很大不同,他们具有一种成员性质,作为参与众筹的回报,De Correspondent不仅会主动邀请如医学、科学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用户参与新闻的制作,同时保持一种开放思想的用户互动关系,即让用户参与到网站建设与新闻选题的决定中去。

众筹新闻模式带来的启示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