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职业素养培训

职业素养培训范文精选

职业素养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实践训练;中职教育;职业素质培养;职业道德教育

由于职业技术学校培养人才以市场为导向,即为市场培养应用型人才,以至于在现今职业教育领域出现了技术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倾向,片面强调中职学生的职业技术水平,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社会适应能力、职业道德以及与其相关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然而这些职业素养是用人单位越来越关注的,同时也是每一个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应该具备的能力。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所谓职业素养是指人们在从事某种工作、专门业务或在完成某一特定职业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和实践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总和。它是一个人在工作时应该具备的素质与修养,包括职业语言、职业知识、职业思维、职业技术、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等几个方面。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一般来说,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具备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越高,其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与其他学生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求短时间内有针对性地掌握一种劳动技能,虽然社会上不同职业的行规业律各有不同,但各个行业对不同层次劳动者的基本职业素养的要求是一致的。就个人而言,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在职场上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天地;对企业而言,只有员工具备了较高水平的职业素养,企业的发展才有不竭动力。

二、在实训教学中培养职业素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在实训教学中培养职业素养的必要性

中职教育顾名思义是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中心的教育类型,其教育目标决定了在学生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实践性原则,即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坚持以实训为主体。而这种特殊的教育目标与教育方式导致了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里,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在课堂教学中完成职业素养的教育。学生在实训中的受教育时间要明显多于在课堂中的受教育时间,所以对于职业素养的教育就应该放在实训中进行。

(二)在实训教学中培养职业素养的可行性

在实训中,学生可以自然而然地从学生身份过渡到劳动者身份,身份、环境、任务的转变可以使学生设身处地地在情境中感受所从事职业的优点与缺点,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所以在实训教学中进行职业素养的教育,不再停留于“纸上谈兵”,而更具有实际意义,同时也更具操作性。

三、实训教学中职业素养培训的策略探索

(一)开展实训前教育,明确实训目的与意图

要想在实训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我们就应该帮助学生在其进入实训岗位之前,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有所了解,对用人单位的员工要求有所认识,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去体会,去感悟。就我校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在学生进行导游实训前,教师就应该有预见性和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实训前教育,在实训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都需要学生在实训前有所掌握。例如,对旅游公司的用人要求介绍(导游的形象、能力以及其他要求)、对不同团体游客特点的介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游客的习惯、爱好,旅游价位与客人要求的关系等)、对旅游景点特色的介绍(历史文化景点、自然风光景点)以及对导游工作性质的讲解等。当学生对所从事的职业有所了解后才能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以实训案例为原型进行职业素养教育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真实的案例,各种问题都会出现。旅游专业的学生可能会遇到要求刁钻的客人;护理专业的学生可能会遇到无法精准地给儿童打针的问题,甚至是病人的抱怨;从事珠宝鉴定工作的学生还可能遇到无法判断珠宝等级甚至出现珠宝丢失的问题;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的学生在实训中也可能会遇到找不到正确维修方法等难题……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将实训中真实发生的案例记录下来,通过共同探讨找出正确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方法。我们以护理专业学生为儿童打针这一案例进行分析:首先给儿童打针是极有难度的,因为处在幼年时期的人血管细小且天动,对打针又充满恐惧感,不愿主动配合打针,面对儿童的哭闹,护理人员特别是缺乏工作经验的护理工作人员就会出现手忙脚乱的工作表现,而这种表现更会刺痛心疼子女的家长的内心。针对这样的案例,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想进而提高其专业的职业素养,如增强自身的业务素质,提高业务能力是解决棘手问题的关键,也就是说护理人员要勤于练习,提高打针的精准性,面对病人特别是儿童患者要有耐心、爱心和同情心,面对棘手问题做到临危不乱。

(三)模拟实际工作环境,灌输标准化理念,缩短就业适应期

从目前就业的中职学生反馈信息中我们发现,普遍存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工作中所需的知识衔接不当,造成脱轨的现象,这就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产生很大困扰,并且需要很长的时间去适应所从事的职业。而用人单位恰恰需要学生能迅速进入工作岗位,独立承担相应工作。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用构建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教学方式来解决,从学生在学校实训学习的过程中开始灌输标准化理论,使之掌握真实的工作流程,缩短就业适应期。如针对质量检验专业的学生,我们可以按照目前质量检验机构实验室的标准建设我们的教学实训室,实验室的类别也同真实工作内容相同,学生在进入相应实验室的时候完全执行严格的检验标准,从进入实验室、前期准备、检验检测过程、报告出具等方面进行完整的实训操作,这样可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到足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掌握更多的工作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标准意识、流程意识。让学生清楚一次完整的检验工作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操作,更多的还有技术外的工作内容,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这样就可以大大缩短就业适应期。在走向岗位后“,二次学习”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同时“二次学习”的时间也会大大缩短。

(四)建立健全实训评价机制,坚持素养教育科学化

职业素养是一个抽象的课题,如何能够更生动形象地将职业素养展示给学生,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如果我们将各专业的职业素养进行量化处理,即通过建立职业素养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实训表现做出评价,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认识到哪些职业素养是必不可少的,哪些职业素养又是可以让其变得出众的等。同时,建立健全的实训评价机制也是与用人单位对员工要求接轨的一种教育方式,既然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就为市场提供技术型、服务型人才,就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出发点,所以一些成熟的企业员工评价机制都可以借鉴到中职学校的实训评价机制中来。本文以在实训教学中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出发点,探讨了在实训过程中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训的方向与策略:开展实训前教育,使学生带着正确的目的和方法进行实训演习;在实训中转变身份,实现角色认知,在认识自身身份的基础上进行职业素养训练;以实训案例为原型,在真实场景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用标准化理念缩短就业适应期以及参照成熟企业的员工评价机制来建立健全实训评价机制,坚持素养教育科学化。希望以上在实训教学中培养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与策略能够对中职教育者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卞化梅,崔亚超“.精雕”订单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职业素养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实训教学;职业素养;技工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5)005-0189-03

作者简介:黄丽娥(1982-),女,广东河源人,硕士,河源技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教学。

1 职业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技能实训是技工学校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技工学校有近2/3的课程都是实训课程,但在实训课程设计和实践中,没有形成有效的职业素养培养机制,把职业素养的培育与技能实训课程人为地割裂开来,是目前技工院校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突出矛盾。这种矛盾突出表现为职业素养教育与职业技能训练结合度不够,现行的职业素养训练对学生职业心理、行为方面的影响甚微,收效低。

1.1 职业素养教育内容抽象、方法不当

技工院校多以一些理想化的职业道德原则来要求学生,这样的职业道德规范,让学生觉得高不可攀,导致教育无效甚至产生负面效应。教学方法不当也是职业素养教育中的突出问题。目前职业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不是通过让学生参与职业活动、实训课程来培养职业素养,而是把职业素养的养成置于现实的职业活动之外,通过纯粹的知性方式如德育课、校园文化、班主任教育等来“灌输”,这种脱离职业素养生成本源的培养行为,必然会导致职业素养培养的低效性[3]。

1.2 实训课程设计中缺少职业素养内容

在实训课程设计过程中,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没有将职业素养作为教学内容之一,造成在课程设计中,没有将企业文化、职业素养、职业价值观等内容与实训课程项目相结合,在教学任务、教学重点方面,都过份注重学生技能的习得水平,缺乏对职业素养培育的评价。造成学生重技能、轻素养,就业后在理解、融入企业文化、适应企业需求方面难以适应。

1.3 缺乏科学的职业素养评价体系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应用,可以通过考试检测,进行量化评价。而职业素养,尤其是职业道德与职业感情,很难量化评价[3]。职业素养教育的实施,往往成为学校、教师单方面的“独角戏”,很难得到学生的积极反馈。引入科学的评估工具,对实训课程中职业素养教育的方式、成效进行量化评估,是推动职业素养科学评价的必然途径。

2 职业素养培养

实训教学是模拟企业工作环境的现场教学,要培养合格的准职业人,必须创新技工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标准,建立职业素养教育工作机制。因此,抓住实训教学的契机,在教学中渗透职业素养教育,是当前职业素养教育寻找突破的有益尝试。

2.1 渗透企业文化开展教学

校企合作是技工学校教学实践的重要途径,以校企合作为平台,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到学校开讲座,讲解企业文化,参观企业,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理解企业文化。在实训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的实训项目渗入不同的企业文化展开教学。在讲解安全操作时,渗透企业对安全操作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减少出错率,渗透企业质量管理相关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出勤率,减少迟到、早退现象,渗透企业考勤制度管理办法及相应的奖惩制度。教学实践表明,通过渗透真实具体的企业文化知识,比起教师单纯的说教更能让学生接受。而且,通过渗透企业文化,有利于规范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增强学生守时、守纪、敬业、质量等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加快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增强就业的稳定性。

2.2 模拟企业环境开展教学

为了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实训课程教学中,应模拟企业环境实施教学。①专业课程以企业真实项目和案例作为课程实训教学载体。如要求学生深入行业进行市场调查,养成务实、求真的良好工作态度;②以职业技能与素养大赛的形式拓展实训教学,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定位和职业核心能力需求,结合未来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设定竞赛项目,制定竞赛方案和评分标准;③依据企业项目实施办法进行角色分配。如根据课程内容,将学生分成项目经理、技术顾问、技术人员、验收人员等企业角色;④对实训内容以项目竞标方式实施。现行的实训内容都是由教师统一发放,没有选择性,学生积极性不高,且容易复制抄袭。将实训内容以项目形式细分成几个子项目,由各小组竞选子项目,分工进行,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

2.3 实施7S管理

7S管理是现代企业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方法,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将实训教学活动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细化,要求学生以7S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见表1。

通过引入7S管理,以企业的管理理念去管理课堂,不仅有利于规范课堂管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职业意识,提高了操作技能,达到学生着装整齐、机房管理整洁、课堂秩序井然的成效[4]。但是,将7S管理融入到实训课堂管理不能仅仅依靠某个教师或者单个班级的单打独斗,而是要执行到每一节实训课程中去,形成长效机制。

2.4 职业素养课程考核

只有设定相应的考核指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职业素养实践绩效才能体现出来。因此,对学生的考核,除了考试成绩这一评价指标外,还应增加对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习惯等内容的考核。教学实践中,我们制定了《学生职业素养评价表》[2](见表2),将学生职业素养细化为职业知识与能力、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习惯4大类8个子项目的评价指标,采取自评、组评、师评3个维度考评,科学、量化、全面评价学生职业素养的习得水平。

通过增加职业素养百分制考核,学生不仅认真学习技能,而且严格规范行为习惯;不仅积极主动完成作业,而且遇到问题会主动与人沟通。总之,在课堂上,学生会按考核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形成良好的素养习惯。

2.5 教师职业素养考核

教师是实训课程中职业素养教育的主导力量,除了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外,还应把职业素养教育纳入实训课程教师的评价内容[1]。①教案考核。要求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程设计中体现职业素养培养教学环节;②课堂巡查考核。考核上课班级的出勤率、课堂秩序、学生精神面貌等;③听课考核。通过随机听课、评课,考核教师职业素养培养的具体实施情况。通过考核教师,将职业素养培养落实到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堂。

3 实证研究

本课题采用实验研究法,实验对象为笔者所担任的2011级商务文秘1、2班,其中1班42人,2班39人,课程为《计算机应用(高级)》。实验中,以1班为实验班,采用职业素养培养教学模式;2班为对照班,采用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对两个班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验研究。研究过程:①评价。对两个班分别进行实验前与实验后的职业素养成绩评价及操作能力测试,其中职业素养成绩运用《学生职业素养评价表》进行评价,最后求出综合成绩。测试评价指标为:综合成绩=职业素养成绩(40%)+操作成绩(60%);②数据处理。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3.1 实验前成绩对比

3.2 实验后成绩对比

表4数据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的素养成绩、综合成绩的P值≤0.05,有显著差异,显示本实验对实验班的素养成绩、综合成绩的提高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操作成绩P

3.3 实验前后成绩对比

表5数据显示,p值

结论:实验措施介入后,学生的职业素养成绩有显著提高。

4 评价结论

经过检验证明,在计算机实训教学中,实施职业素养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而且对提高操作技能作用明显。

参考文献:

[1] 马建华.中职实训课应用“7S”管理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1(6):129-130.

[2] 魏春艳.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探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1(2):58-60.

职业素养培训范文第3篇

1.实训教学中规范操作流程

在实训教学中,指导教师按行业标准不断规范学生的操作流程、操作细节,让学生逐步改善行为习惯,规范做事,使其达到行业标准。具体操作如下:(1)实训前:学生必须统一穿工作服,女生戴工作帽,不许穿拖鞋、凉鞋。每天上班前教师要进行安全教育、考勤(相当于企业开例会),重点强调安全规范、检查着装、布置任务。其间不许讲话、吃零食、迟到,病事假按学生守则规定程序请假。这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规范行为。每时每刻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防患于未然。(2)实训中:指导教师严格按操作规程规范集中演示,测量姿势标准,工具、量具摆放整齐,要以身示范,从自身的一言一行做起。学生认真听讲,细心观察。尤其在初始阶段,教师要采用规范化、步骤化的教学方法,把实训过程分为几个步骤进行。学生的操作规范情况,教师要逐一检查并给予指导。根据教师当天布置的课题任务,学生首先对照加工图纸,去领材料、刀具、工具、量具(去仓库或班组长处),并分别安放在床台工具柜上,其次检查机床是否完好等做一切加工准备工作。机床启动后只允许一人操作,另一人站在尾架旁观察(切不可站在旋转工件的对面),有的学生上机前对各种操作规范以及测量姿势、工量具摆放很清楚,可是一旦操作起来,往往就专注于切削加工,对一些规范就不注意了,所以学生之间要相互提醒。加工完毕,零件要进行自检、互检、终检。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学生就习惯于规范操作、正确摆放物件及在头脑中树立质量意识和相互帮助精神。(3)实训后:实训结束后的“清扫”“整理”要按企业的6S管理的相关内容执行。清扫:每位学生实训结束后要清扫所属机床、工具柜、托盘铁屑和相应的实训场所。清扫要落实到责任区域和负责人,并且要有清扫基准,作为规范。机床和量具清扫后要保养,机床传动部位要按规定加油,,游标卡尺、千分尺表面用布擦拭干净,在金属表面涂一层防锈油,放在专用的量具盒内。整理:将加工件与毛坯分别堆放在指定区域,将无用的废品回收到指定的框内统一处理,绿色通道上严禁堆放任何杂物,保持畅通。工量具归放在床台工具柜相应的抽屉里。将机床尾架、拖板、刀架统一移到回定位置,工具柜标号与机床标号一一对应,有序摆放整齐,卡盘扳手与刀架扳手摆放在工具柜上层,以便其他班次的学生使用。总结:下班前,全班要集中,指导教师对当天的实训情况进行总结。对心灵手巧、吃苦耐劳的学生要给予充分表扬,对偷懒怕动、拈轻怕重的学生要多加督促。对加工不合格的零件存在的问题要让学生先思考、讨论,最后教师现场指点解决。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让学生明白实训结束的工作流程,而不是只重加工工件,加工结束就自己上交零件,教师评定成绩完事,根本不知道要打扫机床、整理环境。要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重视环境卫生。古语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所以在职业素养的培养上,应从卫生小事与细微之处着手,于细微之处见品行。

2.实训教学注重过程考核的细化

实训教学中的职业素养考核做到细化、量化,学生执行起来清晰明了,知道做什么,怎么做,目的性非常明确。笔者将根据平时的技能考核细则做成下表。联系通过实训教学,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技能意识、职业道德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卫生意识等职业素养,但职业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不断完善与提升的过程。实训教学只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一个环节,在学校里还要通过各分院、系部、班级等多个层面的共同努力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作者:徐金凤

职业素养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生;实训教学;职业素养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在课程教学改革中,以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等方面的改革较多,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却重视不够,总认为它是个不能量化的软指标,很难作出评价。而高职生的职业素养的高低是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学生在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尤为重要,而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如何在实训教学中培养高职业的职业素养呢?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人在从业过程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指人们从事某种工作、专门业务或完成特定职责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道德操守的总和,一般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二、实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1.实训教学环境融入企业文化

高职生刚从高中或中职进入大学,对企业的工作环境、工作基本要求、工作规范等知之甚少,要实现学生从课堂学习环境向工作环境适应性的转变,在实训教学中就要将企业文化适度地融入实训车间,营造职业氛围。例如,利用车间墙面可以悬挂安全生产、质量管理、设备管理、操作步骤等牌子;在办公室走廊可宣传6S管理、岗位职责、实训设备分布;在实训教室可以实训须知、成绩评定、赔偿制度、名人名言等。通过环境改变学生的职业意识,让他们时时看到、想到、悟到,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职业意识。

2.实训教学中融入爱心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来自各方面过多的关爱,习惯接受爱而不懂得如何为他人、为社会奉献爱。为此,实训教学中,教师不但要传授操作技能,还要塑造学生健康的美好心灵。由于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尤其是外省的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和知识接受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作为实训教师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为个别学生理解能力差,动手能力低而表现出对学生的不耐烦,而应是在巡回指导中主动关心他们,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辅导,用真挚的情感语言多鼓励他们。平时,也可以让操作技能强的学生多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同学和老师的爱,同时也能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在这种爱的鼓舞下,学生心中就会播下自信和智慧的种子,也会学着关心他人。

3.实训教学中规范操作流程

在实训教学中,指导教师按行业标准不断规范学生的操作流程、操作细节,让学生逐步改善行为习惯,规范做事,使其达到行业标准。具体操作如下:

(1)实训前:学生必须统一穿工作服,女生戴工作帽,不许穿拖鞋、凉鞋。每天上班前教师要进行安全教育、考勤(相当于企业开例会),重点强调安全规范、检查着装、布置任务。其间不许讲话、吃零食、迟到,病事假按学生守则规定程序请假。这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规范行为。每时每刻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防患于未然。

(2)实训中:指导教师严格按操作规程规范集中演示,测量姿势标准,工具、量具摆放整齐,要以身示范,从自身的一言一行做起。学生认真听讲,细心观察。尤其在初始阶段,教师要采用规范化、步骤化的教学方法,把实训过程分为几个步骤进行。学生的操作规范情况,教师要逐一检查并给予指导。

根据教师当天布置的课题任务,学生首先对照加工图纸,去领材料、刀具、工具、量具(去仓库或班组长处),并分别安放在床台工具柜上,其次检查机床是否完好等做一切加工准备工作。机床启动后只允许一人操作,另一人站在尾架旁观察(切不可站在旋转工件的对面),有的学生上机前对各种操作规范以及测量姿势、工量具摆放很清楚,可是一旦操作起来,往往就专注于切削加工,对一些规范就不注意了,所以学生之间要相互提醒。加工完毕,零件要进行自检、互检、终检。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学生就习惯于规范操作、正确摆放物件及在头脑中树立质量意识和相互帮助精神。

(3)实训后:实训结束后的“清扫”“整理”要按企业的6S管理的相关内容执行。

清扫:每位学生实训结束后要清扫所属机床、工具柜、托盘铁屑和相应的实训场所。清扫要落实到责任区域和负责人,并且要有清扫基准,作为规范。机床和量具清扫后要保养,机床传动部位要按规定加油,,游标卡尺、千分尺表面用布擦拭干净,在金属表面涂一层防锈油,放在专用的量具盒内。

整理:将加工件与毛坯分别堆放在指定区域,将无用的废品回收到指定的框内统一处理,绿色通道上严禁堆放任何杂物,保持畅通。工量具归放在床台工具柜相应的抽屉里。

将机床尾架、拖板、刀架统一移到回定位置,工具柜标号与机床标号一一对应,有序摆放整齐,卡盘扳手与刀架扳手摆放在工具柜上层,以便其他班次的学生使用。

总结:下班前,全班要集中,指导教师对当天的实训情况进行总结。对心灵手巧、吃苦耐劳的学生要给予充分表扬,对偷懒怕动、拈轻怕重的学生要多加督促。对加工不合格的零件存在的问题要让学生先思考、讨论,最后教师现场指点解决。

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让学生明白实训结束的工作流程,而不是只重加工工件,加工结束就自己上交零件,教师评定成绩完事,根本不知道要打扫机床、整理环境。要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重视环境卫生。古语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所以在职业素养的培养上,应从卫生小事与细微之处着手,于细微之处见品行。

4.实训教学注重过程考核的细化

联系通过实训教学,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技能意识、职业道德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卫生意识等职业素养,但职业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不断完善与提升的过程。实训教学只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一个环节,在学校里还要通过各分院、系部、班级等多个层面的共同努力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曾林.论在数控铣实训教学中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广西轻工业,2010(11).

[2]罗幼平.高职实训教学要坚持职场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10(19).

[3]李莉.基于职业素养形成的高职现代服务类专业实训教学模式探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5).

职业素养培训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德育实训教学职业素养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在高职院校内,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构成了德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高职院校的教学具有特殊性,实训教学是高职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以笔者所在的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生的课程安排分为理论和实训两部分,实训教学占到整个课程量的三分之一,实训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过程中,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实训教学某些课题本身就需要学生的协作,高职学生的实训课相当于社会生产的小型模拟,所以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渗透到实训教学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收到显著效果。教师要时时关注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技能、职业意识和职业作风,并通过具体的团队实践去感染学生。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职业素养至少包含两个重要因素;协作的态度和敬业精神,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团队意识。团队意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每个企业都是一个团队,团队意识欠缺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就业能力。笔者主要研究如何在实训课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既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又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下面将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学生对职业素养培养的需求,二是教师在实训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

1.学生对职业素养培养的需求

高职院校学生具有特殊性,学校的生源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通过高考统招而来的,一部分是通过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而来的中职学生。通过调查发现,他们都具有极强的自信和自尊,但自主招生而来的学生相对来说,具有自律意识差、团队意识差的特点,而统招来的学生在集体生活中面临着人际交往、心理承受力等多方面的考验。因此,无论对于哪一部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始终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日常工作管理中的重点。而大多数学生都对理论课程兴趣不高,却热衷于实训课程。实训课程在教学中以分组为主,所以将职业素养的培养渗透到实训教学中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学生掌握技能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职业素养,使他们互帮互助、团结协作,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师在实训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

实训教师在实训教学中除了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之外,也要去关注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学生步入社会之后迅速适应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在课题实践中,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分组,布置任务,合理分工,引导学生正确协作,共同完成项目。在实践过程中要及时监督指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如何具体实施,现通过一个案例具体说明;完成电动机的Y-降压启动(分别采用继电器控制配盘和PLC编程序完成)。

先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布置继电器控制的任务,一组布置PLC的任务,根据学生意愿分组,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团队活动中。

分组完成之后,指导学生完成任务,这个过程中每位成员各有分工,互相配合,出现问题讨论解决,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团队中。

两个小组共同讨论各自实现的过程以及两种办法的优缺点。学生在小组讨论练习之后学习热情高涨,教师借机引导,有组织地进行交流比赛等,为学生提供再次学习、交流信息、表现自己的平台。同时通过小组学习、疑难解答,师生共同归纳小组学习的精华,有利于再次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达到学生掌握知识、巩固技能和培养团队精神的目的。

职业素养培训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数控实训,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2(c)-0000-00

Abstract: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lements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professionalism,The method of to Improve professional quality has been discussed.

Keywor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numerical control practice, professional quality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操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如何确定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高职教育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教高[ 2006] 16号文件提出了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竹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职业素养是完成和发展职业活动所必须的基本意识、能力和知识的集合,反映了从业者在从业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和能力水平【1-2】。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数控实训是学生从课堂走向生产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环节正是高职学生提高职业素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数控实训中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职业素养的组成要素

目前学术界和企业界对职业素养尚无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大家对职业素养的构成要素基本上是一致的,从大的方面讲,首先是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对从业者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从业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职业素养的基础。其次是职业知识,职业知识是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通常情况下职业知识往往被当成学生培养的重中之重,从而忽略职业素养其它方面的培养。最后是职业行为,职业行为是指劳动者对职业劳动的认识、情感和态度等心理过程的行为反映,良好的职业行为可以使劳动者与自己从事的职业融为一体。

二、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和提高不仅仅是教师的就可以完成的,职业素养的养成和提高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在教师的的帮扶下通过实训车间的文化熏陶、技能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自我管理和锻炼的习惯,最后将职业素养的各要素要求融入自身的各项行为。

职业素养的提高需要一个繁琐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高素质的指导教师和先进设备,还需要有相关的较大规模的企业支持。数控实训作为课堂知识学习向实际生产操作的过度,是提高职业素养的一个关键环节,传统的数控实训只注重操作技能的培训,实际上这很难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要在数控实训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文化培养

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有良好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员工良好的职业素养又能够推动良好企业文化的形成,二者相辅相成。参加实训的学生没有企业工作经历,因此上不可能受到过良好企业文化的熏陶。对学生企业文化的培养需要通过和成功企业的配合完成,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让学生深入企业6-10学时,通过参观座谈,感受企业文化,是职业素养形成萌芽,如果进入企业不太方便也可以将企业相关人员请来,或制作专题片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教育有助于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形成。

2、真实的生产环境

数控实训中职业知识的学习不仅包括操作技能的学习,还包括学习如何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因此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生产环境,在进行必要的讲解示范后,将零件加工的整个过程交给学生,由学生分组完成,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真实的生产环境有助于职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行为的培养。

3、职业素养评价方法

完善的职业素养评价体系能够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职业素养的评价需要将各要素分解细化,然后在实习中根据学生表现进行打分,打分过程需要每天进行,并且每天进行分析总结,这样有利于学生每天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进,从而提高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各要素的分解如下:

(1)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可分解为: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积极主动、积极探索、进取精神等。

(2)职业知识可以分解为: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管理水平等。

(3)职业行为可以分解为:创新能力、奉献精神、精神状态、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等。

三、结束语

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是高职教育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了解职业素养的构成要素,在数控实训中通过良好企业文化的熏陶和真是生产环境的锻炼,以正确的职业素养评价作为辅助,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张之稳,李展,李莉丽.关于构建高校创业教育运行机制问题研究[EB/OL]http://.cn.

职业素养培训范文第7篇

【关键词】职业素养;职业生涯 ;素养培训

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动;播种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资产。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作与生活的态度、关系到工作与生活的质量。作为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时常接触或看到、听到的社会上各类人员在对生活、工作的态度,存在着职业倦怠感和追求功利的现象,导致生活、工作不稳定性增加,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缺少一种职业素养的培养。由此,产生了怎样引导人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职业素养实现稳定就业的思考。

一、提升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职业素养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合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所以,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提高职业素养是个人事业提升的基石,是迈向成功的有效助力。

影响和制约职业素养的因素很多,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状况等。一般来说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会越多一些。

二、提升职业素养的途径

职业素养是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提升职业素养的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客观的自我认知、充分的职业生涯规划、良好的职业形象。

1.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它看似平凡,实则伟大。任何一份职业,一个工作岗位,都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同时,一个工作岗位的存在,往往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所以,爱岗敬业不仅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热爱本职,就是职业工作者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种职业劳动,努力培养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幸福感、荣誉感。一个人,一旦爱上了自己的职业,他的身心就会融合在职业工作中,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敬业就是用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一个人只有首先尊重自己的职业,才能唤起他人对其职业的尊敬,才能使其从事的行业焕发光彩。

2.诚实守信

艾琳・卡瑟说:“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以诚取信,以信取胜。《论语》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对一个企业和团体来说,它是一种“形象”,一种“品牌,一种信誉,一个使企业兴旺发达的基础。诚实守信,是一切职业首先的立足点。

3.客观的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充分、客观的自我认知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进行自我认知是认识个人和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基础,是选择职业的依据。要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进行全面认识,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自我分析要客观冷静,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面对自己的缺点。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规划中的盲目性,有效地促进职业发展。

4.充分的职业生涯规划

打造自己理想的职业生涯,规划自己理想的职业前景,找到属于自己理想的职业方向,需要同时考虑到几个相关的因素:你具备怎样的实力、你有怎样的素质、你自身的潜力在哪里;需要同时具备几个相关的因素:心理因素、信息因素、判断因素、潜力因素、学习因素。

有效的生涯规划需要确实能够执行的生涯策略、达成目标计划项目及行动步骤,这些具体且可行较强的行动方案会成为成功的基础。有效的生涯规划还要不断的反醒修正生涯目标,反醒策略方案是否恰当以能适应环境变化,同时也可作为下一轮生涯规划的参考依据。

5.良好的职业形象

外表能“说话”,人们可以从你的装束上,读出你的内心世界,鉴别你的品味。良好的职业形象是从着装、妆扮、言谈、举止等多个方面体现出来的,而这些细节都是职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人的要求是打扮得体,说话斯文,举手投足适度,外在和内在的统一,也就是我们说的“表里如一”。

三、推进职业素养培训的建议

职业素养培训作为一种快迅提升个人职业素养的有效手段,目前备受推崇,无论是企业还是其他用人单位都意识到员工职业素养培训的重要性,将职业素养培训置于基础地位,但目前的职业素养培训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体制不完善,方式方法单一,目的不明确,效果不明显等。针对以上内容,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推进职业素养培训,使职业素养培训工作发挥更大的效能,提供更大的助力。

1.健全职业培训制度

建立和完善职业培训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它根据企业技术更新、产品换代的需要,对处于不同岗位和环节的人,进行知识的补充和更新、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使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从而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2.灵活应用培训方式

培训方式一般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研讨发言、角色扮演、视听技术、内部网络、自觉方式、互动小组等。可根据培训目标、学员构成和竞争程度灵活的选择培训方法,根据实际需要整合应用培训方式,使培训活动达到最佳效果。

3.明确目的、提升效果

职业素养培训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中职实训 职业素养 化学工艺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将来工作在生产和服务一线的中职学生,能否成为受企业欢迎的准员工,能否达到企业要求,将作为评价学生最直观的标准,只有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学生才会被企业接受。那么什么是职业素养呢?所谓职业素质(Professional Quality)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而良好职业素养的内涵具体表现为良好的工作态度、积极主动的工作习惯、厚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团队精神,可以这样认为,职业素养就是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养。

现在我国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的过程一般分四个阶段,即基础知识的学习、专业知识的学习、实训阶段的学习及下厂实习,而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属于理论知识范畴,下厂实习属于工厂生产情景的学习,熟悉将来的生产环境,为将来正式成为一个生产技术人员做好准备。可以看出,上述四个阶段的学习中,实训阶段是理论知识与工厂实际生产相结合的环节和纽带,是从学生转为技术工人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重要环节。在这点上,我校在校企联合办学过程中已经尝到这方面的甜头,德国拜耳公司和赢创公司在我校投入巨资建设实训装置,打造了国内一流的实训基地。而它们这样做的目的主要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使学生在校学习和在企业工作实现无缝衔接,使他们脑中有知识,手中有技能,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很快成为熟练工人,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我校化学工艺专业是上海市中职学校的重点专业,现代化的化工开放实训中心为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提供了保证。众所周知,化工的特点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蚀性。因此,在实训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及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注意职业素养教育的全方位的渗透,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生产技术人员,才能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

一、老师的职业素养是学生职业素养形成的关键

决定学生职业素养高低的因素中,环境是首要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优秀的带队老师是学生直接学习的榜样,带队老师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如果一个老师上课经常迟到,怎么能要求学生遵守学校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呢?所以在实训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应该相互尊重,学生在现场进行实训,老师也应该和学生一样,在艰苦的实训操作过程中,老师应该身先士卒。曾经在一次实训课上,环境的温高达40℃,而实训的操作内容中有“加热”的实训,学生汗流浃背,而作为老师也和学生一样头戴安全帽,身穿厚实的工作服,佩带好安全眼镜,脚穿安全鞋,在现场指导学生,一开始学生怨言颇多,当看到老师和学生一样汗流浃背时,学生也非常认真地进行实训操作,毫无怨言。之后,有学生说,一开始我们也不想这样认真做,当看到老师和我们一样时,则感到应该认真学。其实,这样的例子很多。现在的学生很聪明,在许多场合,老师的举动甚于说教。也许,这个时候老师在学生心目中不是纯粹的一位老师,而是一位真心朋友。只有高素质的老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老师的以身作则、同甘共苦、言传身教是关键。

二、HSE理念渗透于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全过程

作为化学工艺的学生,其以后职业方向就是化工企业或化工研发服务单位,化工的特点决定了化工企业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化工企业非常注重HSE,即健康、安全、环保。曾有统计,在各类生产事故中,人的过失所造成的事故占总事故的80%以上,在火灾爆炸事故中,人的过失所造成的事故占总事故的60%以上,所以如果员工的HSE意识非常薄弱,那么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是极大的隐患。

我在实训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十分注意学生的HSE意识,要求他们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步的实训操作,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们采取以下手段:办法之一就是加HSE的理论基础培训,每个实训模块的要求不一样,要求实训模块开始之前就要进行HSE教育。办法之二就是模拟工厂的HSE情景,在实训场所安装有安全、环保用设施,使学生身临其境,形成意识,如在中试实训期间安装有健康用设施、急救和排风设施、安全用设施:紧急报警仪、烟感探头、手握式灭火器、紧急冲淋装置、洗眼器、安全阀等。环保用设施:尾气吸收装置、环氧地平、污水排放系统等。办法之三就是师生穿戴和工厂职工相同的防护用品,虽然在中试实训车间使用化学品以无机盐和水为主,对人体的伤害几乎为零,但为了培养学生的意识,要求学生佩带安全帽、安全眼镜,穿好工作服、安全鞋,不仅对实训老师的要求和学生是相同的,而且二者都必须严格执行。

三、操作能力是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化工企业对未来员工的要求不是停留在操作层面上,而要求其有全面性的均衡性。曾有某外企对联合组班学生的要求是,在未来企业的岗位上将是“半个操作工”、“半个分析工”和“半个检修工”,要求学生具有企业各种岗位操作能力。所以,提高学生各种操作技能是实训的重要目的,它是学生将来能够自食其力的关键。为了提高化学工艺学生的操作技能,我校开设了各种实训模块,如中试装置(手动,自动)实训模块、化工单元操作实训模块、泵实训模块、管道拆装实训模块、分析实训模块、仿真实训模块,任何一个模块无不是企业所需要的。通过以上各个模块的实训,学生的操作能力得以全面提升,这是其自身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

四、思想道德素养是学生职业素养的构建主干

思想道德素养是指人的思想道德,其内容十分丰富,大的方面讲包括政治修养、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心理品质修养、美学修养等。对于中职学生来讲,它所包含的核心就是在社会上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在学校里遵守校纪校规,在家庭里尊老爱幼,在企业中,总是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热心助人,能在业余时间参加各类学习班,能遵守劳动规程,所以也有人认为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敬业和道德。作为在校中职学生,其各方面基础较薄弱,对自身约束能力还有待提高,实际上实训过程就成了提高其软实力的良好的训练机会,如企业要求按时完成工作任务,那么在实训过程中则应按时完成实训任务,具体可见表:

综上所述,实际上所谓的职业素养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也可以用三个字――责任心来表述,即在社会上要对社会负责,在企业里要对企业负责,在家庭里要对家庭负责,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对自己负责。当然,实训的实质就是“做中学”,“做”就是在实训装置上进行操作演练,“学”就是学知识,学技能,学HSE,将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所以实训虽说是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环节,但却是进入企业前的关键阶段,如何在实训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需要不断积极探索,以上仅仅是我的一些体会,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职业素养培训范文第9篇

[关键词]接受机制;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培训

一、问题提出

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其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对于学生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因此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至关重要。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当前辅导员职业素养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政策理论水平有待提高、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直接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引起了高校的普遍重视。当前,各大高校普遍重视辅导员职业素养的培训工作,但是效果不甚明显。广大辅导员也对培训的效果存在异议。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培训工作应该何去何从值得我们关注。接受机制理论的提出为我们解决上述问题寻找到一条新的途径。可以说,以接受机制理论融入到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培训过程中的过程中,探索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提高的新模式、新机制,接受机制理论为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提高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培训接受过程的动态分析

当前关于接受机制理论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大学生道德的生成。但笔者认为,作为高校辅导员来说,接受机制理论同样适用。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接受具有选择性、能动性和建构性。虽然高校对于辅导员的职业素质有着定期培训等,但实际效果的最终取得还是要靠辅导员自身期望的接受程度。可以说,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培训的接受过程,是将培训的内容内化为接受主体自身职业素养的过程,也是将理论应然转化为接受主体自身工作成绩的实然过程。结合高校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培训接受过程的动态过程应该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一)准备过程

准备过程有两种情况,一是接受主体自我准备,即接受主体出自于各种需要,如物质利益、获取知识、追求真理等,而对于职业素养培训的各种信息有所心理期待。二是学校通过氛围营造、信号释放等积极有效的方法,将蕴含着各种先兆信息,向接受主体作出调整暗示,以便激发辅导员潜在接受心理,从而为传授的实施提供对象保证。

(二)传授过程

所谓传授过程,是指传授主体在特定的接受环境中,通过接受中介将接受客体即培训内容作用于接受主体的过程。在现在某些高校组织的辅导员培训中,大多流于形式,照本宣科的将文件、材料进行宣读,实效性很差。实际上,我们认为,辅导员培训的内容的传导活动是双向平等的互动过程。传授主体的情感才会是也才能被认为是真挚的,才会从心理上拉近传授主体和接受主体之间的距离,接受主体才会从内心对传授主体给予认同并进而接受其培训内容。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基本的政治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律基础知识、职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等为主体。采用的形式可以为学习心得交流、队伍内部骨干谈体会作报告、学校党政干部授课和聘请专家学者讲学等相结合的培训形式。此外,在培训过程中,由于传授主体在传授过程中起着相对主导作用,因此,传授主体所传授的内容、使用的方法手段、语言魅力、人格魅力、知识结构、理论水平以及接受环境的选择都会对辅导员的接受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三)理解过程

理解过程是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培训活动中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进行辨别和识读的过程。当作为接受客体的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培训活动信息反映到接受主体的大脑中后,接受主体就会对接受客体做出最原始的判断,并对传授主体的意图性和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培训内容的与己相关性进行识读,以提升其信息接受的质量。在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培训活动中,理解过程主要受到接受主体认识能力和需要的影响,如果接受客体能满足接受主体的某种需要,在接受主体凭借自身较强的认识能力加以解读的基础上,就能较为全面、客观的理解接受客体;反之,则会对接受客体产生片面和主观的理解。同样内容的客体信息对不同的接受主体来说会有不同的理解,有时甚至是相反的理解,就是因为接受主体的需求以及认知能力不同。基于此,作为高校辅导员来说,对于所掌握的培训内容应该进行充分的理解掌握。时代日新月异,社会变化莫测,这要求高校辅导员的理解、分析能力必须提高,只有充分、正确的理解培训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对培训内容进行选择。

(四)选择过程

选择过程是接受主体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对传授主体所传递的辅导内容进行筛选、过滤,使之进入思想库的过程,这是接受主体的理性反映过程。接受主体作为活生生的现实的主体,会有一定的思想、观念和习惯的积淀,对于传授主体传导的信息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全盘接受,而是必须经过自身的需要和接受能力进行选择和加工。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群体会将各类客体信息进行分类.接受主体会对那些肯定性信息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情感的跃动,进而积极地予以吸收,使之进入自己的思想库;而否定的信息则被接受主体冷落和排斥。笔者认为,现代高校辅导员培训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高校辅导员要完全认同培训的内容也是不可能的。一个称职的高校政治辅导员,在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较高的人文素质、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良好作风素质的基础上,还要对自己目前的短处有一定的认识。

(五)整合过程

整合就是接受主体对传授主体所传授的培训信息容纳、加工、整理、融合,进而归置为自身思想观念的重构过程。当培训信息与接受客体原有的思想观念体系具有指向一致性时,该信息就会被建构到原有的思想观念结构中,这种现象称之为同化;而培训信息与其原有观念指向不一致时,整合的力量便会打破原有观念体系的边界,重构原有思想观念结构,使其适应传导应该具备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的性质和要求,这种现象称之为顺应。接受主体的职业素养正是在同化、顺应、不断建构的过程中获得进步和提高。但在建构或重构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思想观点并不牢固,其正确与否不以接受主体的主观判断为标准,而是以是否符合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本真性为标准,是否有利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正确有序开展作为标准。

(六)内化过程

内化过程是接受主体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在对职业素养内容信息进行加工整合,建构为自己新的思想认知结构后,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政治品德认识的过程。接受主体接受职业素养内容信息的过程,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当经过整合加工后的信息转化为新的认知结构后,接受主体要通过反思、自省等方式,进一步将接受客体转化为自身的理想信念,并融入情感意志,使认知不断深化,以实现稳定的思想状态。基于此,我们可以尝试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外部活动,通过环境影响来帮助辅导员群体接受培训内容。(七)外化过程外化过程是接受主体把自身在内化阶段已形成的职业素养认识自觉转化为自身工作行为,并经过社会生活的验证,在劳动、生活、交往等过程中养成相应的思想政治品德行为习惯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行合一。我们说,内化是接受的重要一环,但内化并不意味着接受的完成,外化才是接受的实现形式。内化与外化这两个阶段是紧密相连、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只有相对意义,不能截然分开。当前在许多学生的面前,辅导员老师和专业课老师的形象是不一样的,辅导员老师只是社会老师,是管生活的老师,而不是传授知识、教授生活经验的老手。辅导员自身在自身职业素养提高之后,需要进行外化,当职业素养层次提高以后,辅导员教师可能将所接受到的心得想法、意识带到他们工作中去,他们的工作将更有理性、更有章法,更能用理性的思考的品质影响学生,自身在学生中的“形象”也会得到提高,也愿意听从辅导员教师的引导,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三、结论

职业素养培训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实训教学;职业素养;中职生

职业焊接专业教育中的实训教学,也是一种技能的锻炼,主要是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全面的培养。所以,要对实训教学环境和教学步骤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综合性人才。

1研究职业素养,理解其中的主要内容

假如把一个工作人员的所有表现看成一座冰山,能被人所看到的部分只有八分之一,而这八分之一就是指个人所具备的能力、知识、技能和行动,也就是工作人员显现在外部的素养表现。其中潜在的素养达到了7%,也就是指一个人的职业准则和职业状态。显现在外部的素养主要包括:知识、水平、社会交际的能力和理解能力等等。隐藏的素养主要是指:一个人所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状态,是潜藏在员工内部的道德素养。平衡隐藏素养的高低,主要看重的是职业道德和工作状态。职业道德包含了:诚实信用、兢兢业业、遵纪守法、团结互助、注重保密、掌握整体。工作状态主要有:服从安排、积极热情、踏实肯干、尽职尽责、不断学习等。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怎样把素养更好地融合到焊接专业实训教学中去。

2完善实训构造,顺应市场安排

职场的要求就是培训的主要目的,健全实训构造,让学生在其中的各个环节中都能学到知识、认识到素质的重要性。所以,我主要把焊接实训的内容分为以下六个部分,并在各个部分中安排不同的任务。第一,安全意识:焊接实习训练前进行排队,在队伍排整齐后,实训老师讲解相关的安全知识,并且每天坚持,这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们的安全防范观念。第二,秩序进场;进行焊接安全教育,进入实习场的时候,要排队进场,保持队伍整齐,进入实习场后要保持安静。这是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们的集体观念——公共场合不进行个人主义。第三,实际操作;在进入实习场后进行训练项目操作,这个环节不能太快,也不能落后整体水平,更不能只讲求速度,从而造成焊接设备出现问题。这就告诉大家要注重速度和质量的融合。第四,进行焊接设备检测;要保证其安全,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其先后顺序,要有秩序;注意检查好设备是否有安全隐患。第五,生产综合;要进行全方位的总结和整理。今天学到了什么,今天的试件焊接的怎么样,外观有什么问题,有哪些焊接缺陷,如何避免这些焊接缺陷的产生,这样就会学到更多的知识。只有不断的总结和整理,才可以获得长足的进步,要培养及时总结的好习惯。第六,按秩序进场;大家服从老师的安排,值日生要负责当天的值日卫生,其中有垃圾的划分、桌面的整洁、黑板的清理、工位的清扫等。垃圾分类主要是焊接废料和普通垃圾进行划分,并进行回收,建立环保观念。

3构建教学环境,感受职工角色

教学环境主要是老师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建立适当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其中的内容,并且传播知识,以便更好地处理问题。江苏省江阴市华资中等专业学校为了更好地进行实训教学,就和一些企业进行融合,以便更好地渗透职业素养,建立实际的企业生产环境。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和企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实际环境,实际操作。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就要经常去企业进行学习,在实际环境中感受职工的角色,体会其中的责任观念和职业素养,还要了解企业的实际需要,使自己成为最受市场欢迎的人才。使用影像机械,进行现场处理。可以拍摄一些企业的实际录像,根据录像的回放,再次进行观摩学习,让学生感受其中的企业生产环境,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职业素养。转变师生关系,表现其任务的职业化、真实化。职业化和真实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学生和工人相互融合,老师和师傅相融合,产品和作品相融合。老师也被称为“师傅”,学生也可以看作“工人”,学生就是不断生产的过程。比如,“江细化工机械公司的管理人员要求我们,在两个小时之内检查出并修补好损坏的电路板,我就是你们的师傅李xx……”在最后还可以进行“生产总结”,对于表现较好的人提出表扬。利用工人的角色进行研究,不但增加了其成就感,还加强了人们的责任观念和职业素养。

4项目促进教学,全面加强人才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利用项目来推动教学的发展,把实践项目更好地融合到教学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传播知识的时候要和实践项目相互融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通过实际项目制作,更好的运用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并且融入其中;利用项目的制作,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加强学生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能力,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所谓的“项目教学法”,是为了让学生更早地接触到和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并且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处理它,这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项目教学法”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是值得使用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胜奇.职业院校教学中手工电弧焊综合焊接水平的提高[J].飞(素质教育版),2013,(3):19-20